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章 恭喜皇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2章 恭喜皇爺

“奴才恭喜皇爺,賀喜皇爺……”

汪直眉飛色舞,好似剛剛撿到天上掉下來的寶貝一般。

眾人卻是滿頭的黑線,一臉便秘。

汪直,不會拍馬屁就不要拍了好不好,這馬屁拍的,也太糙了些。

這次地震,可以說是大明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先不論受災的損失,單單說直接受災的百姓,就高十餘萬人之多。

因此而造成的治安案件,流民和造反事件此起彼伏。

一些地方的民怨和社會動盪甚至到了即將沸騰的地步。

各地告急的奏摺雪片般飛來,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內閣六部天天為賑災之事愁白了鬍子,不然也不會有這次伏闕請願事件。

所有人都憂心忡忡。

這種事情無論如何是不能恭喜恭賀的。

至於汪直後面的那句“大有收穫”云云,大家自動忽略了。

無非是這廝到地方上敲詐勒索了大筆財物帶回孝敬皇上。

這種事背後再說好了,擺不上檯面的,更沒有什麼恭喜賀喜一說。

懷恩胸膛起伏,若不是皇上在這裡,立刻就要拍桌子發作了!

便是成化天子臉面上也是僵住了。

朕可是明君,當此舉國同哀之時,何喜之有!

朕此時還被百官苦苦相逼,非要朕下罪已詔不可,更沒有賀喜的理由!

莫非這汪直吃錯了藥?

汪直對眾人的反應視而不見,滔滔不絕:

“奴才一路從陝西開始,經西安,鳳翔,鳳陽,然後輾轉咸寧,涇陽,九江,最後止於松江……

沿途所見,受災最重的鳳翔已城無完市,路上常見村鎮倒塌得如同平地,道路斷絕,橋樑損毀……”

有些地方餓殍數百裡,人民流離失所,地方官府救濟不力……

田鼠螞蚱,蛇蟲蟻獸,都成了災民充飢之物……

有些地方甚至野菜樹皮都剝得乾乾淨淨,時有易子而食之人間慘劇聽聞……

盜賊呼嘯,殺人而食,商旅不行,民生凋敝,路有倒斃之屍,豺狗出沒,數十上百里無人區比比皆是……”

一派末日景象,眾人都聽得膽戰心驚,心頭沉重無比。

哪裡還有心情計較汪直之前的口誤。

知道當此大災,百姓生活定會艱難,卻想不到會艱難至此,活著簡直就是一種苦難。

“憐我子民,憂患實多,朕之過也,這罪已詔,朕實是該下!”成化皇帝垂淚哽咽。

成化皇帝性格總體上是寬厚仁和的,童年那段揮之不去的陰影,讓他每每思之,常能推已及人,這在他當政之後,大政方針中時有體現。

比如在對待湖廣流民的問題上,他老爹英宗是絕不手軟,一直是強硬剿殺的。

到了成化皇帝,就開始轉向溫和的以撫為主,撫剿並舉的策略。

又比如他能不計較叔父廢除其太子之位,即位後恢復了叔父的帝號,平反于謙冤案。

以及在位期間,不殺大臣這些事情上,都能看出來他是個寬厚之人。

“松江府如何?”懷恩皺眉,他是絕不贊成皇帝下罪已詔的,於是轉移話題。

在他想來,江南乃魚米之鄉,稅賦重地,總不至於糟糕到哪裡去吧。

懷恩主持司禮監,每日裡批閱奏章,也知道松江府有小股亂象,兵部奏請出動金山衛平亂,還是他向成化天子力挺透過的。

有了官軍強有力的鎮壓,本身松江富庶又冠絕天下,應該很快就恢復昔日的盛世景象,所以才將話題轉到這上面來,打算沖淡皇帝的哀傷。

然而,汪直接下來的話,卻讓懷恩如坐針氈。

“松江府雖不曾出現易子而食之事,卻幾成禍亂之源,為禍之烈,冠絕諸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奴才在松江所見,亂象頻發,奸商趁著天災之際,囤積居奇,勒索百姓,平時一兩銀子能買到兩石米,在奸商的哄抬之下,最高時竟至十兩一石,實是駭人聽聞之至……”

“由此導致白蓮教餘孽乘虛而入,妖言惑眾,收買民心,城內民情洶洶,盜賊當街明搶,小股作亂數不勝數,已有漸成燎原之勢。”

“幸得金山衛出兵彈壓,事態稍平,然則邪教餘毒根深蒂固,又與奸商甚至聽說還與倭寇有所勾結,此時的松江,已是火爐旁的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松江府的常平倉為何不用?”魚米之鄉居然缺糧,還被炒到了正常情況下二十倍之高,出了這樣的事,實在是匪夷所思!成化皇帝勃然大怒。

懷恩更是皺眉,江南各府的常平倉屬於考核之列,每年都會有巡按巡查,不可能是空倉庫吧?

“奴才親自調查過,當地官府實屬無能,大災前常平倉存糧本有八成,雖不足朝廷定額卻也不至於導致缺糧。”

“然而就在天災剛起的第二天,常平倉的存糧就被一眾奸商聯手購下九成,只剩下不足定額的一成,以至於奸商一哄抬糧價,各級官員就無計可施,唯有坐視奸商橫行,彼於應付,這才釀成大禍。”

常平倉,是傳統的稱呼,官方稱之為預備倉。

太祖於洪武三年釋出政令,命天下州縣皆於四鄉各置預備倉,出官鈔購糧貯之以備賑濟荒年之用。

一般是以借貸的形式用之於小民,秋收時償還,且是低息無息償還,有時候災情嚴重的話,朝廷多會免除償還的。

太祖高瞻遠矚,嚴令以此為定製,後世子孫不得更易。

常平倉平身就有平抑物價,打擊囤積居奇的作用,這本是極好的措施。

但是天下事到了貪官的手裡就變了味。

到了明中期,常平倉本是應由官府出錢購買的,許多地方硬生生把之當成了賦稅的一項加派到地方。

而摳出來用作買糧的那部份錢當然就流進了貪官汙吏的腰包,這麼一搞,常平倉反成了害民之舉。

如此一來,缺糧的地方要保證常平倉定額當然困難重重。

而不缺糧的地方則把常平倉當作生財之道,肆意買賣,哪管裡面有存糧幾何。

江南從不缺糧,歷來官府並不重視屯糧,即便出了天災也想不到會出現缺糧之事,因此有奸商大批購進,且價格高於平常,為貪蠅頭小利,便將之大部發賣。

此後事急,一時之間哪裡有什麼好的辦法。

“賊子誤朕,賊子誤朕!”成化帝咬牙切齒,這些官員在他嘴裡已是辜負皇恩的大賊人。

“汝負欽命,又有王命旗在身,難道就坐視此類事情發生而無所作為!”懷恩也是憤怒了。

前些天有御史彈劾松江知府治下混亂不堪,他就覺得事有不妥,然而御史畢竟是風聞,並無真憑實據,加上首輔萬安又說此乃小亂,彈指即平,不易重治,恐反生事端,因而也就沒怎麼當回事,哪裡知道事情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皇爺容稟,原本奴才也是氣得暴跳如雷的,拔劍便要代皇爺斬了那狗官,給江南百姓一個交待,然而不料……”

“不料什麼?”成化皇帝怫然不悅,你堂堂西廠提督,朕最信任的家奴,竟然畏懼區區一個地方四品官,朕還敢信任你麼?

“莫非這位知府背後有朝中哪位大人撐腰?汝怕了不成!”懷恩立刻就想到了幫這位知府遮掩的首輔萬安,若真是如此,倒也是有幾分棘手,不過就算不斬了此賊,先接手松江政務佈置一番也不是不可以的!

汪直汗了一把,自己說得太急,口乾舌燥之下略停了一下,竟讓兩位大佬如此著急。

咽了一口唾沫,汪直正要繼續說下去,又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的跑了進進殿內,口裡直嚷道:

“言官,言官們……”

所有人又是一驚,言官們鬧了?

連汪直都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珠。

言官們居然敢在西廠番子的眼皮下鬧事了!這是魚死網破的節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