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狗屁不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6章 狗屁不如

“學生這裡還有一些文章,也希望能得到老師的指點。”

方唐鏡終於是露出了狐狸尾巴,拿出厚厚一疊文章。

“這是你做的?”齊老夫子有些感慨,這疊紙張至少有十餘篇文章,說明方唐鏡的刻苦逾於常人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呃……這個,並非是學生所作。乃是本村附近幾所私塾的開蒙先生所作。”方唐鏡恭恭敬敬地將文章奉上。

“原來是這些老童生的文章,你隨便看看給他們一個點評也就罷了,何必要老夫親閱。”頓了一頓,老夫子又提醒道:

“你若是有心提攜一二,也務必不能耽擱了自身學業,科舉為重。”

齊老夫子話裡帶著不屑,江南文風鼎盛,他又是縣學教喻,哪有時間去理會那些屢試不第的老童生,在他看來,方唐鏡就有些不務正業了。

老夫子說的都是實情,那些淪落到做開蒙先生的多半就是屢試不第的老童生,江南讀書競爭之激烈難以想象,全力抓縣學生員還來不及,那些前途渺茫的,確是不值得多加投入。

“老師真知灼見,實是令學生佩服。不過老師學深似海,若是一身學問不能德被鄉梓,學生倒覺得是一件極遺憾之事,與立德立言立功失之交臂。”

“哦,你倒是說說看老夫當如何做?”

方唐鏡這話,恰恰就撓中了齊老夫子的痛處。

齊老夫子本身是舉人功業,進士不第乃是時也命也,年紀大了,早已沒了考功名的念頭。

但聖人教導讀書人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卻是時時不忘的。

所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總要給後人留點什麼才甘心。

這也是齊老夫子常常在想的問題。

因此聽到方唐鏡提到三立,頓時就來了興致。

方唐鏡當然是趁機丟擲了準備好的一套說辭:

“以學生的淺見,老師何不創立一個學社,專門為那些有志功名之士提供學習的機會。

當然,咱們也要有定位,不能從蒙童抓起,而是從童生抓起。

這些人有一定的學問功底,又經過數次府院試不第,最是懂得發奮,又懂得珍惜和感恩。

即便他們之中大多數還是屢試不第,但至少能提升他們的學問眼界。

教出來的開蒙學童素質也要比之以往更高,也更有向上的潛力。

而若是有人因此而受益,考中了秀才,舉人,乃至進士及第也是有可能的。

此正如學生之前在《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中所說的……

夫一時之名,不必有也,後世之名,不可無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此乎!

此乃學生一愚之見,還請老師思之。”

不得不說,方唐鏡這話實是相當有道理,而且不同於開辦尋常學堂。

開辦學堂是從娃娃抓起,面對的是剛剛啟蒙的小屁孩。

得花多少心血才能培養出一個秀才舉人?

齊老夫子一把年紀,怕是等不到那一天就御極西天了,還談什麼名垂千秋。

方唐鏡這個提議卻又不同,專門從有學問根底的童生抓起。

江泉縣數百童生,總有那些落魄不甘的。

隨便培訓一些,也總會瞎貓撞到死耗子,如此一來,名聲豈不就很快傳揚開了?

當然,江南學風鼎盛,各類學社多不勝數,專門為了科考而成立的學社更如過江之鯽。

但方唐鏡卻是比那些人多出五百年的見識。

他當然知道,開一個考前培訓班實在不稀奇,但能精準定位的卻是少之又少。

這種事在方唐鏡上一世乃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方大秀才此時出言只不過是有樣學樣而已。

想想新東那個方,想想藍翔那個技校,這種事情註定是名利雙收的。

方唐鏡上輩子從幼兒園到考研,又經過經濟市場的洗禮,這輩子還吸取了前身的記憶,論起對應試教育和考試的理解,論起對營銷和細分市場的理角,足以秒殺十個老夫子,不怕他不心動。

果然,老夫子只想了十秒鐘就拈鬚微笑起來,很有一種菩提悟道的表情。

方唐鏡趁機遞上一紙契約和一張五十兩的銀票,老夫子愕然,“這是為何?”

“這是學生贊助老師辦學堂所費之物,學生在縣城裡有兩處住宅,實在有些多餘,不若就均出一處作為老師的學社場所。”當然,方唐鏡說這話的時候是有些羞澀的,他又期期艾艾地說道:

“老師切勿推辭,學生也是有私心的,老師成立學社之時,能否給學生一個助教的名份?”

看看,考慮得多麼貼心,不僅是生員、場地、資金方唐鏡考慮到了,連齊老夫子的自尊心也考慮得十分周全。

面對這樣的學生,這樣的提議,齊老夫子還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怕是你這小家夥面對那些老童生的求教煩不勝煩,故而把這些煩惱全都推到了老夫這裡吧?”齊老夫子心情大好,不由出言調侃。

“老師明見萬里,學生實是慚愧。”方唐鏡眨了眨眼睛,很純潔地表示自己被老師一眼看穿了。

“也罷,這些人也委實可憐,老夫餘年不多,也不在乎幫他們一把,至於這些人以後能成為棟樑還是朽木,全憑各人造化罷。”老夫子這就是答應了。

“學生代全縣童生謝過老師。”方唐鏡長揖到地,毫不臉紅地將全縣的童生就代表了。

說過正事,齊老夫子拿起方唐鏡放在案上的文章,開始一篇篇的批閱點評。

很快,齊老夫子提筆圈圈叉叉了一番,最後給出批語:

“形散而無神,大而無用,用心研讀《四書集註》第三卷十二章之內容,仔細領會聖人之微言大義。”

這一篇是米先生的文章,挨批是註定了的。

不過也是值得的,齊老夫子不但指出文章的不妥之處,還指出了相應的薄弱之處。

方唐鏡心頭大振,這一趟是來對了,就憑老夫子這務實認真的治學態度,自己今後的八股文章還愁不能突飛猛進麼!

齊老夫子拿起第二篇文章,方唐鏡的小心肝又提了起來。

這後面兩篇就是自己的真實文章,當然,冠之還是以米先生之名。

齊老夫子提筆又是一番圈圈叉叉,然後到了要給出批語的時候,面無表情地停頓在半空。

好半晌,才下筆寫道:

“狗屁不通。”

這……

方唐鏡老臉滾燙,老夫子你怎麼能說粗口話呢!

好在老夫子一旦進入狀態就格外專注,只專心批改,並沒有見到方唐鏡的窘境。

齊老夫子拿起第三篇文章。

這篇文章方唐鏡是頗費了些功夫的,模仿了一位晚明名家的作品,這次總不至於被罵得如此難堪了吧?

老夫子照例又是一番圈圈叉叉,間中寫上幾句批註,最後直接寫下批語:

“狗屁不如!”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