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徐珣歸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0章 徐珣歸心

這美得不象話的生活美得有些不真實。

這些得花多少錢?得多少地才能供養得起?

放在以往,怕是全村人積攢一輩子都掙不來這個錢的零頭吧?

現在倒好,春哥直接開大作坊,做大生意,三年之內就能全部解決。

這還只是一期,以後的二期,三期得是什麼樣,不敢想,也想象不出來。

怪不得春哥壓根看不上種地。

如果說現在的生活是騎著高頭大馬風馳電掣。

那麼以前的生活就是坐在老牛破車裡一步三晃悠。

兩相對比,後面的就只有吃灰的份,連馬屁股的影子都看不到,真真是沒法比。

想想都有些痴了。

大夥正浮想聯翩,突聽得“哐當”一聲,一個人“哎喲”一聲,靠著門就摔了進來。

眾族老只看到一個渾身汙漬的漢子狼狽不堪地在地上連打了兩個滾,身上更灰了。

原來躲在門後的那人聽得渾身冒汗,血壓忽高忽低,這是不是聖人所說的,天下大同?

站得太久,身子有些麻了,挨著的門吃不住力就自動開啟。

而他靠著也吃不住勁,整個人直挺挺地摔了進去。

方唐鏡一看,是自己帶回的那人,他怎麼來了?

這可是個寶貝疙瘩,方唐鏡快步上前將之扶起。

那人死死地抓住方唐鏡,順勢就大禮拜了下去:

“學生徐珣,願跟隨方師,為方師之宏願鞍前馬後盡微薄之力。”

方唐鏡一怔,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虎軀一震,霸氣側漏,天下歸心?

還沒來得及開心,便又聽徐珣哽咽道:“天地之大,晚生已無處可歸,請方師收留。”

原來還是有點自知之明嘛,不過怎麼這話讓自己的爽感頓時少了一大半呢?方唐鏡有些小鬱悶,正色道:

“鞍前馬後就不必了,我也不缺人。”

徐珣一驚,心頭的火熱頓時暗了下來,是啊,自己一無是處,唯一所長者便是敗家,全鄉聞名,誰又會收留這樣一個人呢?

但是方唐鏡下一句話,馬上讓他懷疑人生。

方唐鏡說道:“我只要你繼續你未完的實驗,無論你花多少錢,一定要把‘水力大紡車’給我造出來,做不做得到?”

徐珣是真的懷疑人生了。

聽,聽錯了吧?

難道自己宿醉未醒,竟出現了幻聽?

不然怎麼可能出現這種天下掉餡餅的好事?

竟然是不論花多少錢,都讓我繼續敗下去?

不要想得太美好不好?

徐珣惡狠狠地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嘶,好痛!

“你到底行不行?”

方唐鏡沒有不耐煩,是王捕頭不耐煩了,小師爺是不是對這人太好了。

是男人就不能說自己不行啊,確定自己沒有產生幻覺之後,徐珣一咬牙,朗聲道:

“行的,行的,晚生一定行的!”

大家也能看出來,這個邋遢鬼回答得有些勉強,別是那種一問就會,一用就廢的人吧?

“好,我相信先生!”方唐鏡雙手將徐珣扶起,給他讓座上茶,客氣得讓人側目。

眾人就詫異了,方唐鏡明顯目光堅定,看起來比徐珣自己還要自信幾分。

大夥早就猜測到這人就是那位出了名的敗家王徐珣。

此人不善營生,生生從萬貫家財的大財主折騰成了現在這副討飯佬的造型。

完全就不能讓眾人有半點信服感。

想不明白方唐鏡的自信究竟從何而來。

只有方唐鏡自己明白,自己可能是揀到寶了。

如果要評選大明十大自然科學家,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將徐光啟排在榜首。

徐光啟一身兼通中西之學,諸多建樹,乃是明代乃至當時整個東方的科學巨匠。

天文方面有《崇禎曆書》,不同於以往的中國傳統曆書,乃是結合了西方天方學知識的一本鉅著。

數學方面有《勾股義》《測量異同》兩本書,最重要的是,他翻譯了西方最經典的幾何鉅著《幾何原理》,改變了中國數學發展的方向,是中國數學史上一件跨世紀的大事。

可惜直到他逝去的四百多年,清朝滅亡之後,這本書才成為中國各大院校的必修科目。

軍事方面有《火攻要略》《制火藥法》等十餘部練火器兵的條例,尤其重視火炮。

“一炮糜爛十里”的紅夷大炮就是他仿製出來的,後來據說袁崇煥一炮取了努爾哈赤的性命。

農學方面有《農政全書》《甘薯疏》《農遺雜疏》《泰西水法》,是第一個引種和提出推廣紅薯的人,農政全書裡就記載著改良後的“水力大紡車”。

這樣一位首屈一指的大科學家,能不讓人放心?

而且細推起來,一個人的愛好和本事總不會憑空出現的吧?

那麼,其家學淵源和傳承想必給他的影響都是極深遠的。

而反推上去,徐珣就是徐光啟的曾祖父,這才是方唐鏡的底氣。

當然,不是說曾孫厲害曾祖就厲害的,如果這樣,那就是笑話了。

方唐鏡的信心是從徐光啟的家世反推得出來的。

據史書記載,徐家祖籍中州,從高祖徐竹軒一代才遷居到松江府。

徐竹軒執家有道,經營得家族頗為興旺,是附近一帶有名的鄉紳。

一個外來戶不但能很快在新的地方站穩腳跟,且躋身入鄉紳之列,可見相當不簡單。

但是到了曾祖徐珣一代就開始家道中落,靠務農為生。

直到祖父徐緒棄農經商,家道才又開始漸漸恢復……

那麼徐珣是怎麼家道中落的?史書沒有說,方唐鏡當時也只是一看而過,並沒有在意。

直到這次從眾鄉紳口裡得知,徐珣的敗家曾然是因為折騰“水力大紡車”才導致的衰敗,方唐鏡腦子裡瞬間就將徐家所有的資料和水力大紡車聯絡了起來。

既然在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裡仍然有關於“水力大紡車”的記載,那麼起碼這門技藝是沒有失傳的。

也間接的說明,徐光啟在農科這一支上,對於科技的追求是從徐珣這一代就有的.

有這樣的傳統,徐珣在歷史上能不能成功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有自己這個多出五百年知識的人,站在五百年知識的高度審視這架“水力大紡車”,加上一個肯全心身投入的實幹者,沒理由是不成功的。

所以方唐鏡可以放心大膽的將製造水力大紡車的事交給徐珣.

術業有專精,好之不如樂之,方唐鏡對於這個將身家都能義無反顧投入到研究中的徐珣十分看好,不瘋魔不成活,古今成名的科學家哪個不具備這種屬性?

現在的徐珣正處於天賦覺醒期,只要有足夠的資源和正確的引導方向,相信成果會如同開了掛一般源源不斷的產出。

更何況還有自己這個作弊一般的存在,真到了過不去的地方自己也一定能找出問題。

斷掉的科技樹分枝能重新接上,方唐鏡隱隱有了一種抓住了命運尾巴的感覺。

在這個時空裡,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這些很可能就要從東方這片古老的土地崛起,再沒有大不列癲子們什麼事了。

“諸位叔伯們,小侄感覺肚子好餓了,是不是該整點什麼好吃的慶祝慶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