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3章 臣有事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3章 臣有事奏

轉眼到了四月二十八日,數百激動的群臣畢集文華大殿之外。

天子御臨寶座,群臣趨步上殿,山呼舞拜萬歲。

天子微有口吃,便懶得說話,慣例由太監覃昌代替天子駢四儷六一番。

然後便到了群臣暢所欲言的時候了。

本來正常情況下,出列奏事的應是按官職高低,上面沒有人說話了才輪到下面。

然而這一次,覃昌的話音一落,便有四五人同時出列道:“臣有事要奏。”

待到話說完,才發覺竟是有人與自己異口同聲,不由大是尷尬。

不過毛弘毛大人是決不會尷尬的,排資論輩來說,他也是當之無愧的應該第一。

於是毛大人看也不看另外的幾人,大聲奏道:

“臣聞,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今有多地地震,連綿三千裡,致使天下動盪,人心板蕩,實乃上天警示!懇請陛下順天應人,制裁妖孽,明綱紀而正國法!”

毛弘毛大人不愧是刺頭中的頭子,連國家將亡這樣犯忌的話都敢說出來,無異於指著皇帝鼻子罵昏君了。

饒是成化皇帝自覺近期修養大進,也是差點氣得七竅生煙,攥緊了拳頭,心裡很想大喝一聲“將這老匹夫拖出去砍了!”

便在此時,身著近侍打扮的汪直悄悄扯了扯成化皇帝衣服,天子頓時醒悟,說好是來看戲的,自己若是動氣,可就是輸了。

“毛卿家此言甚善,然而誰才是妖孽,還請毛先生明說,今日你我君臣集思廣議,皆可暢所欲言,朕絕不以言罪人。”

成化皇帝心情大好,竟親自說了一番可謂是十多年來從未口吃的一長串話來。

天變既然是上天警示,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解釋天變,或者說是上天要警示些什麼?

毛大人提出的解釋就是,天變應在國有妖孽,因而導致天下動盪。

此處的妖孽非僅指個人,而是指不合理的人和事。

這和他之前組織人伏闕請願時的訴求已大是不一樣。

當時他將矛頭對準了天子,是以要求天子下罪已詔為主要目的。

此時重心明顯已經偏離,似有所指。

看來毛大人被西廠戲耍之後,憋了一肚子怨氣想要“大開殺戒”了。

果不其然,毛大人本就抱著“與國賊誓不兩立”的決心來的,此時一見天子態度如此之好,簡直超出了自己最好的預測,頓時便如同打了雞血似的年輕了二十歲!

“陛下啊!”毛大人老淚縱橫,百感交集,泣不成聲。

多少年了,終於見到皇上又有了清明的一天,大明中興有望也。

此時那些之前不甘後退了一步的出列者都是跌足後悔,早知天子如此聖明,自己就該打死不退,憑什麼讓你毛大人獨佔了頭籌。

“臣請陛下罷撤西廠,西廠自成立以來,群奸聚集,蛇鼠沆瀣,橫行不法……罄竹難書。故聖明天子賞必加於有功,刑必斷於有罪……”

汪直怒目圓瞪,好不容易才顫抖著手拿出小本本,重重記上了毛弘一筆。

有了毛大人打響反攻倒算的第一槍,群臣紛紛進言。

言必稱地震是感應君側奸邪環伺,妖氛濃重,懇請陛下順應天意,裁撤西廠,罷黜傳奉官……

更有甚者,管到了皇帝的後宮之事,不可專寵一人而冷落了後宮,須得雨露均沾云云。

本來後宮之事比罵皇帝本人還要忌諱的,但今天陛下的胸懷似乎出奇的包容,竟然對如此激烈的言語還頻頻點頭,更是刺激得眾官連最後的顧慮也沒有了,放開了暢所欲言。

大臣們慷慨激昂,已經從泛泛而談到了指名道姓。

比如刑科給事中李有功便道:“京中斂財莫過於豎閹梁芳,貪婪如狗,假借天子之名大肆侵吞搜刮民脂民膏,不斬此閹賊不足以向上天謝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天子聽得津津有味,數十年來第一次覺得朝堂鬧劇倒也十分精彩。

梁芳那廝斂財倒也是一把好手,可也不能將之與狗子並列吧?人家狗子哪裡得罪你了。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堂勢力縱橫交錯,阿附閹黨的人也有不少。

當既便有人跳出來反駁道:“陛下節儉宮中用度,天下皆知。梁公公為陛下竭心盡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去年還將宮外的宅子變賣以奉宮中用度,豈有你說的如此不堪。”

天子節儉?這話說的,眾人莫不臉皮狂抽,連成化皇帝自己臉上都有些發燒,但這並不妨礙他龍顏大悅。

扯到天子身上,這話題沒法繼續,又有河南道御史鍾哲成奏道:“伏請陛下將妖僧繼曉治罪,此賊卑鄙如豬,囂張過市,區區一僧人出入儀仗竟比宰輔還重,國家制度何存!”

繼曉可不止是“區區”一僧人,乃是成化皇帝親封的國師,你說治罪就治罪?當然,此人肥腸大肚,頗有幾分大肚羅漢風采,若是硬說象豬也是有那麼幾分肖似。

傳奉官到了成化中後期,已形成了一個勢力龐大的群體,自然也會有代言人在朝堂上為他們說話,一時雙方唇槍舌戰,烽火連天。

若是換了以往群臣如此壯懷激烈,成化皇帝定然頭大如鬥,他確實敬畏上天示警,被群臣如此一逼,少不得要退一兩步平息群臣怒火。

但此時他十分篤定天變的主要責任並不在自己,心安得緊。

天子此時心態自是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十分悠遊自得。

等到群臣口乾舌燥,告一段落的時候,成化皇帝又開口道:

“此皆朕躬之失也,諸卿老成謀國,皆金玉良言,朕受益實多……”

皇帝的態度實在是好得出奇,眾臣工大受鼓舞,不過似乎皇帝還沒有鬆口的跡象,吾輩仍當繼續努力,或者,沉痾之人須得下猛藥?

短暫的歇息過後,群臣發起了新一輪的進諫狂潮,而且這一次,矛頭已經開始指向了天子,罪已詔的舊事開始有人重提了。

毛大人的老搭檔張賓張大人就指出:“臣聞動人以行不以言,應天以實不以文,上天示警,陛下獨不告天下乎?”

意思是說既然皇上你也知道錯了,就要拿點實際行動出來,比如罪已詔什麼的給天下一個交待。

到了這個時候,懷恩是不得不出手了,暗中朝萬安使了個眼色,他實在不願意朝中眾臣最後太過難堪。

向以皇帝同道知已自居的萬首輔當然不會不明白懷恩的意思。

他和另外兩位閣老一樣,眼見群情洶洶,天子又異常軟弱,原是打定主意作縮頭烏龜的。

但此時懷恩示意,他自然深信是皇帝作出了抉擇,精神一振,這可是刷聲望的好時機。

深吸了一口氣,大步出列,唱道:

“陛下,臣有本奏!”

隨著萬首輔的出列,整個朝堂都靜了下來。

首輔出言,基本上就是要給事件定調性了。

首輔相當於古之宰相,禮絕百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面且為了榮顯首輔威嚴,往往都會兼有太子少保,太保,甚至太師這樣的虛銜。

就算是親王在首輔面前,也是要先行禮的。

所以但凡國之大事,首輔向不輕言,一旦發言,往往就是蓋棺定論。

萬安向來以迎合皇帝無所不用其極,虛溜拍馬毫無底線著稱。

他將要說些什麼,只用腚部想也能知道是偏向皇帝的。

眾清流言官莫不是心裡咯噔了一下,隱隱有不太妙的感覺。

然而下一刻,萬首輔鏗鏘有力的話語,就讓一眾清流言官眼珠齊掉,三觀盡毀。

萬首輔大義凜然地說道:

“臣認為,裁撤西廠,罷黜梁芳,繼曉這等奸佞此正是上應天心,下順民意之快事,陛下亦應就此事向天下臣民昭示創萬世太平之昭烈!此臣為社稷計,冒死以聞也,懇請陛下聖裁。”

安靜……

詭異的安靜……

文武百官……

皇帝,汪直,懷恩,毛弘,張賓……

詭異的安靜下是所有人波濤澎湃的內心……

狗怎麼可能不吃翔?

豬母怎麼可能會上樹?

太陽怎麼可能打西邊出?

姓萬的怎麼可能說出這番話?

所有人莫不如遭雷擊,目瞪狗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