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死得難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7章 死得難看

毛大人握拳的雙手青筋暴綻,充滿血絲的雙目圓睜,呼吸急促的鼻翼張合,十分激動。

沒跑了,就是他!

所有人都認定了這是毛弘毛大人的大手筆。

也只有他可以這麼大膽了。

便是連他的老搭檔,副都給事中張賓也佩服不已,心悅誠服地說道:

“士廣公之敢謀,吾等欽佩莫名也。”

“非也,此非老夫所為!”毛弘字士廣,然而毛弘也是一臉蒙圈,堅決否認。

他倒是敢做這樣的事,為了勸諫皇上,他連帶人伏闕文華門鬧事都做了,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可他從來就沒想過利用百姓請願的方式,治國平天下難道不是咱們士大夫該做的事麼,關其他人什麼事?

毛弘毛大人以天下為已任,是很有士大夫操守的。

“不是你?”張賓詫異了。

“老夫與你相知數十年,豈會有事瞞你。”毛弘有些惱了。

張賓訕訕,又道:“這就怪了,滿朝文武,是誰如此有種?”

敢一點面子不給的與當朝首輔撕破臉皮正面硬扛,這得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平心而論,毛弘,張賓他們都沒有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

萬安雖然是“紙糊三閣老”之首,卻不是紙老虎,是真老虎。

在結常營私,剷除異己方面是絕不手軟的,否則哪得穩坐閣老位子十載風雨不動安如山。

這梁子可謂是結得大了,就算不是不死不休也是誓不兩立,朝堂上有你無我的局面了。

因此,不論這粗漢背後是誰,都讓人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最讓人佩服的就是這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完全不玩文官們集體彈劾這樣的傳統套路。

人家直接就推出一位平頭百姓和當朝首輔打對臺戲。

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拉低到了泥腿子的局格,就問你接還是不接吧?

接吧,堂堂首輔與泥腿子當堂對罵,不但坐實了弊格被拉到底線的事實,還成了全大明的臭聞,你這首輔還好意思坐下去?

不接吧,人家罵了又罵,好不舒爽,首輔威嚴全無,以後還怎麼號令群臣?誰願意跟一個窩囊老大混?

眾清流將心比心,換了自己處在萬安此時的境地,竟是進退兩難,尷尬無比之局。

太爽了有木有?

不對,是國家有救了,大明中興有望了!所有的清流都莫名振奮了。

當然,那粗漢雖然把自己這些人也掃了進去,可比起對萬安的暴擊,簡直不值一提。

尤其這萬民書,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咱們勸你不聽,那好吧,天下萬民的話你總該聽了吧?

什麼,你不聽,那好吧,你還是不是明君?你還是不是天下萬民的皇帝?

你對得起誰?

你對得起天下嗷嗷待哺的百姓麼?

你對得起披肝瀝膽的列祖列宗麼?

所有人都不自禁地作出長頸鹿狀,很想看看“萬民書”都寫些什麼內容。

百姓受災到了什麼程度,有多少人衣不蔽體,有多少人食不果腹,有多少人流離失所,有多少人背井離鄉,有多少人死無所處,有多少人被逼為寇,有多少人賣兒賣女……

百官心裡面已不自覺地出現了一副千里殘垣,餓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情形,慘不忍言……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毛大人甚至已經喃喃出聲,流下了兩行清淚。

一股濃濃的悲傷瀰漫,哪怕是最鐵石心腸的人也要掬一把清淚,百姓何辜,遭此橫禍……

此時御座上的成化皇帝似是不知道“萬民書”的嚴重性,似是真的以為這萬民書乃是為他歌功頌德的,臉上笑容不減道:

“王大柱,一事不煩二主,你既是萬民代表,且當堂將之念出來吧,鹹使百官與聞。”

這……,王大柱臉上的笑容頓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萎,漲成了豬肝色。

“草民,這個……那個……不識字……”彷彿做了什麼錯事,王大柱自卑的低下了頭。

“愛卿不必自責,此乃朕之過也。”成化皇帝也知道自己強人所難了,再次感慨。

“不,不,不是皇上爺爺的錯,都是小民的過錯,俺們小區已經成立了‘掃盲班’,俺娘也幫俺報了名的,只是這次來得太急,俺還沒來得及識字,所以,都是俺的錯。俺回去一定好好認字,不敢辜負了縣老爺的。”

“掃盲班?”這名字倒也好理解,眾人一聽就知道是掃除文盲的補習文社。

這本是一件文教方面的好事,可現在是抓文教的時候麼?

糊塗,這縣令看似是辦了一件好事,可現在不是應該先組織好災民做好災後重建麼?

這縣令反倒組織災民識文斷字,實在是主次不分,糊塗之至!

也可能不是糊塗,而是太精明,借這災民之口討皇帝歡心。

若真如此,則此人實是奸詐之輩。

想到這裡,眾人倒是對這江泉縣令起了好奇之心,便是一陣私下裡打聽。

然而一介縣令而已,並沒有人關注過,便也是無人知曉。

“覃昌,你來唸。”萬化皇帝吩咐。

覃昌快步來到王大柱身前,接過“萬民書”,緩緩開始讀了出來。

“我清泉縣遽逢地震,受災者眾,斷壁殘垣,滿目瘡痍,民生凋蔽,百姓困苦。

縣雖竭力而不足,民欲自救而無依,悽悽惶惶,嗚呼哀哉……”

唉!所有人都唉聲嘆氣起來。

大家都是有見識的,知道現在的情勢下,地方一旦受災,受苦受難的必然就是百姓,這還是在江南這等魚米之鄉,其他省呢,其慘狀可想而知。

僅靠當地官府求值是不現實的,需得到府城乃至朝廷的強有力支援才能解決問題。

可松江府此次也在受災之列,聽說還發生了民亂,是斷無可指望的了。

朝廷除了前期緊急調撥附近府縣存糧救災之外,又遲遲拿不出可行的後續救災方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此下去,天災之後便會釀成人禍,江泉危矣!

自古以來,各地天災人禍,靠的都是朝廷的統籌之力,斷無以一已之力解決困難的。

各人將自己代入到受災地方的主官位置,也深感一籌莫展。

果然,覃昌接下著念道: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臣百計千方亦難以維持,夙夜憂嘆,五內俱焚……”

許多在地方上錘鍊過的官員不免感同深受,做地方上的親民官有時著實不易,尤其是做這小小縣令,上有府臺,中有士紳,下有刁民,千頭萬緒,若遇天災人禍,更是焦頭爛額,倒黴催的。

“念我皇明列祖列宗創業之艱難,當是之時,寧比此時艱難困苦百倍,卻又能披荊斬蒺奮發有為,於是臣遂受啟發,漏夜挑燈,孜孜研讀《皇明實錄》。”

《皇明實錄》就是《實錄》《寶訓》的尊稱。

我……草,這縣令有點意思啊!

若不是此刻處在一個十分莊重的場合,相信有不少人會笑罵出聲來。

這縣令倒也滑頭,別開蹊徑,推卸起責任都敢推到皇明列祖列宗身上?

莫非是嫌死得不夠快,不夠難看?

你就真不能指望他從列祖列宗身上找出什麼解決困境的辦法?

你可拉倒吧!

沒錯,太祖太宗英明神武,當然都是有能力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兩位祖宗的辦法當然就是去……搶他嬢的!

殺人放火金腰帶!

把敵人的搶到自己手裡,請問,還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若有,那就再搶一次。

問題是現在有誰可以讓你搶,就算有,你敢麼?

造反是什麼後果就不用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