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6章 太有道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6章 太有道理

“賢弟,這就是咱大明最賺錢的生意?”

方賢弟不是在開玩笑吧?

這已經是兩人走過的第三座廠棚,裡面一排排桌案整齊排列,眾多女子坐在其中,井然有序地做事,鶯鶯燕燕來往穿梭,頗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可也就新奇不過一刻,徐小公爺就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這些女子分明是在做女紅好不好?根本就不存在傳說中的所謂“點石成金”。

自己怎麼看不出這些隨處可見的女紅怎麼就成了“大明最賺錢的生意”?

是自己眼花了麼?還是說這些女子做的是傳說中的“霓裳羽衣”?

又或者……聽說番外有一些土著國王,錢多人傻,喜歡著一種別人看不見的新衣?

徐鵬舉滿腦子的漿糊,越看越覺得平平無奇,與搖錢樹聚寶盆半點邊都不沾吧?

自己是在被方賢弟收智商稅麼?

“哥哥可看明白了?”方唐鏡喜滋滋。

“賢弟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徐鵬舉相當無奈。

“就知道哥哥沒看明白,你是要愚弟說出來呢還是你自己探究真相?有點燒腦哦。”方唐鏡笑眯眯。

“呃……好吧,再看看。”徐鵬舉更加無奈,若是直接讓方賢弟公佈答案,豈不顯得自己腦不如人?縱然是內心裡承認這一點,但好歹是小公爺,自尊還是有的。

一共五十五座廠棚,分為十三間女子集體宿舍,三間崗位培訓室,三間文化補習班,三間娛樂室,三間飯堂,十二座原材料和成品倉庫,其餘十八間就是一座座流水線工棚。

其中原材料和成品倉庫,還有流水線工棚,就是方唐鏡和徐鵬舉“喬裝參觀”的重點場所。

當然,徐小公爺這麼一間間的參觀過去,總算是弄明白了這些女工在做的是什麼,成衣!

“賢弟,這分明就是在做成衣吧?怎的就成了‘大明最賺錢的行業’?”徐小公爺自然不會認為是自己腦子進水,這麼簡單的事情會看不明白。

“哥哥稍安勿躁,且再隨愚弟繼續看下去。”方唐鏡笑而不答,繼續帶徐鵬舉往倉庫走去。

倉庫建在另外一側,接近整個中心的邊緣,與女工的廠區隔開,經過兩道守衛之後,便到了倉庫區。

倉庫裝的就是大批的原材料和成品了,主要是搬運,包裝,分揀這些粗且重的活計。

這些當然不宜女子操作,全部由買回來的男子操作。

這些男子的待遇跟女工基本一樣,也是三個月期滿之後可以恢復自由身份的。

但與女工不同的是,這些男子絕大多數不會選擇離開。

開什麼玩笑,管吃管住工價高,以後成家娶妻生娃都指望著這份活計呢,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怎麼可能離開。

管事的初見兩個烏漆墨黑,男不男女不女的怪物,險些就要大喊抓賊,好在常風一直在密切地關注方唐鏡兩人的行蹤,一見方唐鏡來到男子區,連忙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伺候。

“小常啊,這些天本公子要備考,一直沒來實地指點,辛苦你們了。”方唐鏡老氣橫秋地一頓慰問。

徐鵬舉險些笑出聲來,方唐鏡頜下無須,毛都沒長齊,就管一個三十出頭鬍子颳得鐵青的青壯叫小常,這畫面看上去說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不過常風顯然十分受用,周身骨頭都輕了兩分,忙答道:“不辛苦不辛苦,您老人家勞心,才是相當辛苦的……卑下對您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方唐鏡點點頭道:“這裡既然是你們一手所建,你又是汪公子手下最得用的,便由你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些天的原材料進出以及成品的進度情況。”

方唐鏡對於常風還是聽汪芷說過的,知道此人可以算是西廠南下這批人裡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便估計此地大部份都是此人在打理,因此才有此一問。

方唐鏡那句“汪公子手下最得用的”,硬是又讓常風骨頭又輕了兩分,原來自己在汪公心目中印象是這般重要,並不是他動輒就罵的“蠢貨”,可見自己這些天累得如同狗一般還是相當有作用的。

“公子謬讚了,小人當不得,小人母親那邊原是大匠之家,所以小的也略通點土木,所以汪公才把這些雜務讓人小打點,豈敢不盡心盡力,都是小人份內之事,當不得公子誇獎的……”常風面上笑成了一朵花,當然,他也知道方公子不耐聽他這些,略略點到至止,開始轉向正題道:

“咱們是十天前才完成大致的培訓,現在只算是試投產,不過形式很好,比公子你們先前預計的還要好一些。

現有女工一千一百二十七人,第一天試作的時候,只生產出七百九十件成衣。

第二天生產出一千一百件成衣,第三天就達到了一千三百件成衣,第五天更是達到了兩千件成衣。

越往後產量就越高,到了昨天,也就是第九天,達到每人三件,足足有三千五百件之多,今日白天裡已經完成了三千件,晚上加一個時辰的班,今日完成三千六百件不成問題。”

這對於方唐鏡來說,是預料中的事情。

隨著女工的技術熟練度上升和生產中的問題得到解決,效率會成倍的上升,不過到目前這樣,也差不多是這些女工生產力的天花板了,再想要突破,除非生產工具能有突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很好,不過我提醒一句,不能為了追求產能數量而忽略了質量,每一件成衣都要安排好質檢嚴格把關,咱們做的可不是一錘子買賣,要做成百年老店,質量是重中之重。”

“公子高瞻遠矚,卑下定然一以貫之。不敢有負公子期望。”

方唐鏡這話在後世可謂是老調常談,但聽在這個時代的這些的人耳裡,那簡直就是無上的經營寶典,祖訓一般的存在,常風立即手忙腳亂地記了下來。

徐小公爺卻是有些發怔,真的假的?一個女工一天就能做出三件多的衣衫?

徐小公爺雖是錦衣玉食,身上的穿戴全是由府裡的繡娘一針一線縫就,很少會到外面的裁縫店做衣服,可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有些印象,好象府裡的繡娘一人一天也縫不出一件衣衫來吧?可這裡的女子怎麼就能一天做三件還多?

是自己府裡的繡娘太懶還是這裡的女工太快?可這些一個個都是剛剛贖身的女子,不可能都是女紅高手吧?

對了,先前不是說什麼培訓麼?而且前面兩天不是也達不到每人一天做出一件的程度麼?看來奧秘很可能就出在這上面。

徐鵬舉可不是完全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就如同大明皇家對於太子的教育,絕對不會玩什麼四書五經,而是以《資治通鑑》這些治國之術為主要教材一樣。徐鵬舉他們這些對於註定要掌握整個大家族的繼承人,各個公侯之家對於他們世子的教育完全是很現實的,經濟民生,爾虞我詐這些一樣不缺,算得上是大明勳貴階層的精英式教育了。

所以徐鵬舉很小就接觸到了經濟之道,家裡的經營運作雖然輪不到他參與,但長輩們耳提面命各種實踐是免不了的,最起碼算帳看帳這些是必修之課。

所以徐鵬舉很容易就能從常風的彙報裡得出一組組自己想要的資訊。

三倍的效率,這就相當可怕了,一天三千六百件,一個月下來就能生產十一萬零件,如果每件能賺一錢多的銀子,能得毛利近一萬三四千兩。

除去每個月一兩多的月薪,一千人還不到兩千兩銀子,再減去伙食和廠房建設,如此說來,一個月就有小一萬銀子的純進帳,這……

怪不得方賢弟把人市上的女子全部包圓了,有多少要多少,當真是太有道理了。

試想一下,若是女工的人數發展到三千人五千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