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1章 一盆冷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1章 一盆冷水

“小友,咱們一起看看嶽王觀選址可好?”

“固所願,不敢請耳。”方唐鏡忙謙讓,讓兩位老者先自己半個身位。

嶽王廟的地址天下皆知,位於杭州棲霞嶺南麓,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到了明景泰年間朝廷下旨改名為“忠烈廟”。經宋元明興廢,多次增減規模,現有建築群十餘畝,佔地二十餘畝,已成杭州一大人文勝景,繁華非凡。

牛首山一帶數十群峰,延綿數十裡,作為佛門勝地,幾乎就是南京城第一大人文和旅遊勝地,每天遊客多不勝數,影響力更是輻射海內外。

作為本土宗教,道家在這裡竟無立錐之地,實在也說不過去。

其實並不是道門沒有在這裡設立道觀,奈何佛門勢大,信眾量巨,在這裡建道觀幾乎就是香火難繼,沒幾年就凋零了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面對這種情況,道門自然是不甘心的,這次這老道親自出面堪輿,便是欲藉助嶽王的聲望,在此立一道觀,打破佛門的壟斷地位。

若立起了“嶽王觀”,以嶽爺爺的名聲,必然四時香火不斷,熱鬧非凡,不論名聲還是錢財及影響力都會迅速擴散開來。

“道長,小子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方唐鏡說道。

“小友不必客氣,有話儘管暢言。”老道笑眯眯地看著方唐鏡,這小子越看越是塊修道的好苗子,簡直有收弟子的衝動。

“道長在此立觀,且是以供奉嶽王為神主,此乃天下盛事,四方士民都會大為感激道長,就算是朝廷想必也會有幾分期許的……”方唐鏡大拍馬屁。

老道挼須點頭,極為受用,他對自己這次的決定也是大為滿意,同時也是勢在必得的,為了一舉成功,他還聯絡了南京城的一眾達官,並得到了這些人的支援。

即便是巡撫王恕也對此事樂見其成。

作為一個純粹的儒家宗師,王恕天然就對黃老之學要比佛學親近些。

更何況此時南京稅賦日重,基本都壓在了底層小民的身上,以至於都開始產生了逃戶,而大戶則偷逃瞞拖欠,想盡方法避開稅賦,這使得王恕整治南京稅賦的心思越來越重。

僧人在此地盤踞日久,牛首山一帶產業幾乎全是僧產,最讓王恕不爽的就是這些產業都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此時有人打破壟斷經營的地位,開了出家人納稅之先例,他日後出臺政令阻力就會小上許多。

所以方唐鏡的話得到了兩位老人的一致認可。

在他們想來,接下來方唐鏡就該說一說關於錢財的問題了吧,在傳言之中,這位小朋友可是一位點石能成金的存在。

沒錯,兩位老者今天是來堪輿建觀地址的,可遇到了方唐鏡,那就斷然不會輕輕放過。

方唐鏡話風一轉,說道:

“然則嶽爺爺始終是人間王侯,且在民間評書裡還是佛祖座下金翅大鵬轉世,道長強行立觀,怕是會招致輿情帶歪風向,弄不好反會為他人作嫁衣,得不償失。”

如同一盆冷水當頭淋下,兩位老者的眉頭頓時緊蹙。

這個問題相當現實,岳飛嶽爺爺與道門八杆子打不著關係,你立起了道觀,別人說不定會以為這是佛廟,這豈不是辛苦為他人作嫁衣,張冠李戴,讓人笑掉大牙,為天下笑柄?

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就算你事後磨破了嘴皮的解釋,有用麼?

好吧,或許有一點點,聊勝於無吧……

兩位老者考慮過方方面面,就是沒往這方面想過,不是他們思慮不周,而是久處高位,習慣於從廟堂的高度看待問題,沒有能設身處地的從小民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以致於出現了這種“低端”錯誤,實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偏偏這種思想觀念上的問題,卻又不是官府發兩道政令可以強行扭轉的。

也不是強推兩本嶽王與道家的關係的書籍就可以改變的,不然文教也不會成為民眾中的老大難問題。

更何況百姓大多是文盲,你就是寫得再好,比得上說書先生張口就來的《說岳全傳》更精彩麼,不存在的事嘛。

強行將嶽爺爺與道家關聯,其難度堪比逆天改命,非人力可為啊!

兩人思來想去,竟無一策可施。

這就讓人糾結了,難道要放棄?

似是覺得對兩人的打擊不夠,方唐鏡適時落井下石道:

“更何況,嶽王觀也好嶽王廟也好,最適合的地方只有兩處,一處便是嶽爺爺蒙冤之地,那裡現在已經有了‘忠烈廟’。

另一處地方自然就是嶽王出生之地,湯縣,可那裡也已經早就有了‘嶽武穆祠’。

現在這裡,因嶽爺爺大敗金人於牛頭山而聞名,可充其量也就是一處追思之地。

建一‘嶽王觀’其意義也不過是供後人緬懷嶽爺爺一生之中的一處功績而已,格局無法與其他兩處相提並論,即便是建成了,影響力也會小了很多。

更遑論與這遍佈數十山峰的佛宮比肩,簡直就是螢火之於日月。”

呃……

太囧了吧?

要不要這麼刻薄?

能不能留些口德?

懂不懂什麼是尊老?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牙尖嘴利麼?

還能不能留一段愉快的忘年之交?

就不知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道理麼?

你這種表面處處為別人著想,實則處處戳人心窩的做法,真的好麼?

兩位老人原本就有些凌亂的心情,此時竟有些崩了……

一直悶悶不樂的秀娘終於破涕為笑,捂嘴偷樂起來。

兩個白胡子,竟敢欺負我,看,少爺幫我找回了場子吧?

少爺怎麼對我就這麼好呢,是不是……?

自己該怎麼報答才好呢……要不要,主動點?……

又花痴了,羞死人……

天地良心,方唐鏡此時絕對是就事論事,並沒有想太多的,哪會想到會讓人受傷至此。

兩位老人竟齊齊長嘆一口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不可以,可效果呢?

就算是瞎子都能看得到慘淡的未來啊!

原本輕快的腳步陡然就沉重了許多,每走一步都如有千斤之重。

行路難,難於上青天。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蟲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秀娘心情大靚,竟然唱起了李白的《蜀道難》,曲調則是方唐鏡教的,取自後世小那個什麼羊的版本,歌聲婉轉,如黃鸝出谷,竟如一隻小喜鵲在嘰嘰喳喳,哪裡有半分行路難的沉重,直叫人聽而忘俗……

故意的……

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