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5章 魂兮歸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5章 魂兮歸來

對了,這些都是嶽王觀建好以後才有的盛況吧?

方唐鏡所描繪的遠景,與籌錢建嶽王觀有關係麼?

有關係,大大的有關係。

“大家既然知道日後這裡定會日進斗金,若是此時能提前佈局購入一些房產,到嶽王觀建起之時,是不是財源滾滾,數錢數到手抽筋?”方唐鏡諄諄善誘。

什麼見鬼的房產,這是還是白地好不好,什麼提前佈局,分明就是賭好不好……有點亂,挼一挼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是說,將那‘畫餅充飢’的餅先賣了,等有了餅再分給他們?”老道和王恕想破了腦袋,好不容易才勉強跟得上方唐鏡的思路。

這套路怎麼看都象是空手套白狼。

當然,這裡有地可賣,不完全是空手,所以說是“畫餅充飢”比較貼切。

說實在的,兩位老人已經算是很開明的了,且長期關注民生,才能腦筋急轉彎,想到這些。換了一般的人,根本沒可能想得出畫餅也是可以賣的。

這似乎有點不太地道……

雖然與當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主流不同,可怎麼看也是很有道理的樣子。

當然,也是有地可賣才敢如此,若非如此,你還能變出錢來不成?

可明明一文不值,白送都沒有要的土地頃刻間寸土寸金,是個人都難以接受。

老道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如何能讓大家知道這裡會日進斗金?”

“此事易耳,咱們可以事先做好規劃,然後將規劃展示出去,商人又不是傻子,自然一看便懂。”

實錘了,妥妥的望梅止渴,當然,最後也真是有梅的。

問題是真的有人會信?真的有人會出銀子買下一個承諾中的願景?

難道真應了那句不知從那裡流行到南京的話,“此處人傻錢多,速來?”

兩人又驚又喜又疑又惑,真真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忙問道:“真的可以嗎?”

“不如這樣,兩位前輩若是信得過小子,可以將這個工程承包給小子運作。”方唐鏡微笑道:

“在商言商,小子願意出十萬兩銀子包下嶽王觀一期工程,為期三年。不煩您老人家勞心勞力,小子就給您建一座不低於嶽王墓規模的道觀,每年還承諾上交官府商稅兩成,不低於萬兩白銀,交給觀裡不低於兩萬兩白銀。您老認為如何?”

“我……去,啊!”老儒又忍不住在心裡爆粗口了,不要開口閉口便以萬為單位,很小看人麼,好歹老夫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豈能讓你嚇住了!

“開,開玩笑的吧?”老道卻沒有老儒生這般的氣節,天上掉餡餅啊,還有什麼比這更愉快的事,就怕不真實。

“哼!我家公子從不說大話。”秀娘最聽不得有人說公子半個不字,剜了老道一言道:

“你到松江一府三縣打聽打聽,咱們公子做過的那些事,十萬銀子的事業,可是最小的。”

可不是嗎,公子哪次做的大事少於十萬,太掉價了好不好,松江第一公子你當是白來的麼?秀娘十分自覺地給自家公子名頭又升了一級。

“老神仙,真不是開玩笑。”方唐鏡誠懇回答。

這裡可是南京城,百萬級別人口的大都市,整個江南富商達官扎堆的地方,十萬兩白銀根本不算個事,每年賺十萬八萬的更不算個事。

若不是方唐鏡考慮讓西廠在南京生根,尋一個安頓且名聲好的活計,做點什麼也比這個來錢快,當然,拍王恕的馬屁也是一小方面。

不得不說,方唐鏡如此簡單粗暴就對了,兩位老人都是講求實際的人,越簡單直接越好。

兩位老人還是有些轉不過彎來,陷入到長時間的沉思之中。

沒見過這樣的便宜事,還沒動工就先主動送錢的,這個世道充滿了深深的誘惑。

這時已經有童子來各人面前催稿,方唐鏡想也不想,揮筆寫下一聯,交給童子。

主持人胡學賢開始與兩名眾人推舉的才子共同品評詩文。

諸人皆是來自各府的頭面才子,雖然口頭互相吹捧不已,其實心裡皆有相輕的想法。

胡學賢先拿起第一張,連聲稱讚道:

“鄒賢弟好聯!

‘故壘西邊,人道是,嶽武穆報國之所;

殘陽如血,天可鑑,金太子落魄之地。’

金戈鐵馬之氣撲面而來!”

當即眾人便大聲稱讚,便是兩老人也將注意力轉到這上面來了,聽到這一聯,不由點頭。

此聯倒也情景交融,這些人都是各府精英,果然有幾把刷子,這第一個出場的便給人印象極佳。

那鄒姓書生得了頭彩,卻是面色平靜,謙遜道:“不敢當,偶有所思,偶有所思。”

接下來胡學賢又拿起一紙念道:

“咦,尚賢弟的亦是對聯,好聯……

‘當年百戰餘生,掙得生前身後名,偏安一隅。

至今山悲水泣,猶照精忠報國心,天日昭昭。’

悲哉,千古奇冤!”

這也是一副好聯,眾人大讚,只是此聯氣氛有些晦暗,眾人憶往事,亦是心有悲愴。

似是心有靈犀一般,眾人大多都選擇了短平快的對聯,因此接下來大多都是對聯。

當然,大家都是提前做好了的,不是尋常應景之作,有褒揚岳飛之忠義的,有痛惜風波亭之冤殺的,有惋惜岳家一門之悲涼的,更多的是怒罵秦檜之無恥,水平倒也不低。

老道一邊品評,一邊頷首,這些對聯將來都是可以作為嶽王觀楹聯的佳作,想到這裡,老道便又瞥了一眼方唐鏡,不知此子筆力如何?

心想事成,胡學賢此時恰好拿起了方唐鏡寫的對聯,只看了一眼,立時臉上變色。

那對聯寫的是:

“千秋冤獄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

眾人心裡實則都有些別著苗頭的,隱隱有些針對方唐鏡,畢竟只有他一個是外人。

但方唐鏡此聯一出,眾人心裡縱然有再多的不爽也不能表現。

認真說起來,此聯上佳,但眾多佳作裡面,也是有兩三聯能與之比肩的,比如第一聯。

可在這嶽武穆大戰金兵的牛頭山,此情此景,斯人斯事,就再沒有比它更貼切的了。

“好一個‘魂兮歸來’!此,當為首聯。”胡學賢深吸了一口氣,好一會才說了出來。

眾人都是識貨的,沒有誰會反對這話。

“非也,依老夫愚見,那第一聯之‘故壘西邊,人道是,嶽武穆報國之所;殘陽如血,天可鑑,金太子落魄之地。’與之可為軒輊,互為伯仲。”

眾人看去,是那氣度非凡的老儒生。

雖然氣度非凡,可對於屢試不第的老家夥,大夥是沒有什麼興趣結交的,因此自始至終都沒有人主動上前結交兩位老人。

不是大夥勢利眼,乃是世風如此。

世間有言“寧負白頭翁,莫欺少年窮”,老儒生限於年紀基本沒有潛力可挖,看樣子都六十好幾的人了,你還指望他能中什麼舉人進士麼?

考官們只要智商在水準線附近,誰願意把寶貴的舉人名額浪費在這半截入土,就算考中也沒什麼用處的老家夥身上?

但此時老儒生主動維護大夥名聲,不由讓眾人好感大生。

有人問道:“依老先生所言,當如何?”

老儒生便道:“不如再作詩詞一首,筆下再見真章,由老朽將諸位大作刊行於世,不客氣地說,老朽與南京諸部大佬多多少少都有些香火情份,可以於次日將文集呈送到各部案頭的,若是作得不好,可是大大的有損顏面,就不知大家敢是不敢?”

被一個屢試不第的老家夥鄙視了,簡直比被方唐鏡鄙視還要惡劣,眾人躍躍欲試。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老家夥居然有本事將文集送到各部大佬案頭,揚名立萬就在今日也!

能成為名士的基本都是臨場興奮型人格,此時,眾士子瞬間便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難耐啊!

“有何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