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9章 第一天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9章 第一天官

雖然“兩極分化”“二次分配”“社會”“階級”這些詞給兩位老人造成了一些困惑,不過兩人稍一想就能明白其中意思。

當然,“蛋糕”一詞還是給了兩位見多識廣的老人造成了真正的障礙,不過兩人照例將之歸納為加了蛋的麵餅,這對窮人來說,果然是好東西。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證明了聖人的“無恆產者無恆心,有恆產者有恆心”,實乃至理。

以往大家都知道聖人的道理是無比正確的,可應該怎麼做,就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至於行不行不得通,管他呢,先要說得通再推行下去,大抵便不會錯的。

此時方唐鏡說的雖不是大道理,卻一點就透,是真正可以實施推行的方法,不只是理論!

且這一套也很好理解,若這世上人人有恆產,自然而然便會倉稟足而知禮儀了。

這絕不是亂說,江南之地,文風之所以鼎盛,是他省的數倍乃至十倍的讀書人,識字率亦是全國最高,為何?很簡單,江南之富,富甲天下啊!

稍有點家資的,就算是勒緊了褲腰帶,也要讓孩子讀書識字,這不正是“有恆產者有恆心”的體現麼?

反觀那些盜賊橫生之地,莫不是人窮地貧之所。

“無恆產者無恆心”,爛命一條,與其窮困而死,不如搏一搏,快活一天算一天。

而方唐鏡對於他那套理論,不僅是這麼想的,也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若這個天下能象他所說的那樣,中產家庭佔據了大多數,即便有人想造反能造反也成不了氣候,沒有民意基礎的造反,轉瞬便可撲滅。

“江泉縣的皇恩新區,就是為了這個目標打造的示範區,此時第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之中,兩位前輩若有空閒可前往一觀……”

方唐鏡接下來自然又繪聲繪色地將江泉新政和建設給兩老描繪了一番,說到激動處,當真是口沫橫飛,神采奕奕。

兩人聽到那八縱八橫的大街,十輛馬車並排透過的大道,規劃整齊的商業區,熱火朝天的工地,各種學堂醫院,新式的工廠,神奇的水車,幾成了商品集散地的方家村,連片的紡織廠……

“對了,小子來之前,跟家鄉人談論,縣裡現在窮苦之人,也能月入一兩五六錢銀子,若是一個五六口之家,有兩名勞力的,差不多頓頓米飯白麵管飽,兩天有一頓肉吃,若是有三四名勞力的,不但天天有肉吃,還能省下錢蓋新房。

我方家村人均則是月入五兩,村裡的舊房全都租了出去,村裡正在統一規劃建新村,也是江泉縣模範村,家家兩層小樓帶一大院。

以後村村都要照此例建設,修路搭橋,謂之村村通。

由於外來人口眾多,方家村已由縣裡報到松江府,擬升格建鎮……”

什麼?月收入一兩五六錢在江泉一小縣裡竟然還算是“窮苦人家”?

要知道,在南京城做活路的也就只有一兩三四錢的水平,就這也是江南頂高的工錢了,可現在竟然連一個縣裡的小百姓都比南京城的大百姓闊了?

“小友的描繪,真真令人大開眼界,若真能人人有那個蛋什麼糕吃,有兩層樓房住,有活幹,衣食無憂,至聖先師孜孜以求的大同世界不遠矣!”老道士悠然神往,忘情地拍了拍老儒的肩膀道:

“石渠老弟,你我兩把老骨頭非得多活幾年不可,不看看那大同世界,老道死不瞑目矣!”

“迂齋老兄,你我共勉,戮力加餐,不活百歲誓不罷休!”

“哈哈哈哈……”

山間迴盪著兩人豪邁的笑聲。

方唐鏡身子一震,終於知道這鬚眉皆白的老道是誰了。

原來人稱“天下第一天官”的那位名臣,便是自己眼前這老道!

方唐鏡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看起來窮得就差要飯的老道士竟然是迂齋先生!

在大明歷史裡,這可是比王恕還要狠的狠人。

怎麼個狠法?抽象點說,就是發起瘋來不但自己都怕,就連文武百官都怕,便是韃靼女真都怕,就算是皇帝都怕的,一個人單挑整個官場,鬼神辟易的存在。

而且一生被誣陷下獄可能是大明之最,卻都奇蹟般逃過死神的傳奇。

明史對他的主要成就介紹了四個方面:守備宣大,成化犁庭,整飭仕路,罷汰庸劣。

不要小看區區十六字,不說多少庸才無一字於史,便是多少名臣想在史上留書數字亦是艱難。

雖只十六字,卻道盡了此人為天下士子所敬仰,為天下仇寇所切齒,為天下官員所畏懼,為當今聖上痛絕的原因。

四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都有轟轟烈烈,天下震動的大功德。

此老成名不算早也不算晚,英宗正統元年,二十八歲舉進士,授延平推官,為官剛直,以嚴懲不法豪強聞名中外,遂使喚延平有夜不閉戶之譽,朝廷將之召入都察院理刑。

景泰二年,改任吏部主事,在協助戶部侍郎劉璉督餉宣大時發現其侵貪行為,當是之時,整個督餉隊除了他之外,人人上下其手,敢不收受好處者往往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在這種情況下,此老竟然連夜一人雙馬,冒死回京舉報,一舉打下貪汙集團。

遂升為右都僉御史,代劉璉督餉兼參贊軍務。

因土木堡之敗,宣府被也先韃靼鐵騎數度攻破,幾成廢墟。

是此老撫卹軍民,購萬五千頭耕牛發放,組織生產,行召商中鹽之法,鼓勵內地商賈來前線貿易,利邊利民,短短數月時間恢復宣府邊備氣象。

此後升任宣府巡撫,提督軍務,被此老彈劾落馬的將官多矣,均為勳貴,都指揮揚文,揚鑑,都督江福,總兵紀廣,連監軍也不放過,被彈回了宮裡。由此可見其性格之強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數年間廣招流民墾荒,清除弊政百十條,三年之內,將宣府由一個殘敗的邊鎮建設成西北雄關,實乃文武兼備之大才。

當然,他這般不計後果的彈劾也留下隱患,日日有人在皇帝耳邊誹之,更有御史彈劾其專權,遂被莫名罷官。

天順三年,起復,不過皇帝還是將他扔到了南京,任南京都察院僉都御史,眼不見為淨。

一直蹉跎到了今上即位,廷推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時,閣臣言官吏部等共同推舉此老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詔命下達之日,朝野歡慶。

當然,這歡慶只是暫時的,此老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對官場來說,實在不是一件愉快的好事。

因為京察來了,原本按舊例,每次京察,對天下官吏的貪,殘,罷,黜,遷者皆有定數,此老倒好,一到任就將這個數字擴充了一倍,迅速作掉一大批庸劣貪酷德不配位的官員。

我頂啊,這簡直是妥妥的官不聊生,沒得說,大家一起將他排擠到遼東、大同那等鳥不拉屎的地方,整頓兵備去罷。

不料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此老依舊是毫不吸取教訓,狗改不了吃那啥,罷免了鎮守太監李良,總兵官鄭宏,起用被關在獄中的將領崔勝等人,旋即出兵,取得鳳凰山大捷,得成化皇帝親筆嘉獎。

成化三年,此老與武靖伯趙輔率軍征討建州女真,九月,兵分五道從撫順出塞,十月攻至建州,大獲全勝,斬首五百三十六人,擒九十九人。此戰之後,成化皇帝親賜麒麟服,加其太子太保。

也正是在這一年,吏部尚書出缺,成化皇帝親自提名此老任之。

成化四年,大明第一次伏闕請願,此老參與。

又是一年京察日,上一次此老作為左都御史,明明是龍套,卻搶盡主角吏部的風頭。

這一次作為吏部尚書,堂堂正正的主角,當然要大殺特殺,一次京察,竟將數百監生罷黜,數十任要職的官員被其降罷,其中多有執政大佬們的親信鄉黨。

結果當然是招致了更強烈的反彈,連自己內部的左右侍郎都反了水,彈劾奏章雪片般飛入禁中,參其專擅不法,攬權結黨共十二大罪。

他就是,為官不惜身,有官場滾刀肉之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名臣李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