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3章 死裝斃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3章 死裝斃犯

事實上裘員外的表字乃是其老父所取,說起來都是淚,他老父的淚!

這貨年輕時不思認真讀書,時常在青樓鬼混不歸,數次被望子成龍的老父逮住,大怒之下便給他取了一個“忘歸”的表字,寓意是要提醒他不可忘記回家。

然而此中真意豈可外傳,裘員外無意中得睹《吊李白》,又恰好見到裡面有“忘歸”二字,於是便將其出處佔為已有,又能附庸風雅,豈不妙哉?

見方唐鏡問“忘歸”的出處,裘員外也是老童生了,自然不會傻到將這刷聲望的機會讓給方唐鏡。

“正是《吊李白》。”不等方唐鏡吟詩,裘員外就先搶答:

“歸來長安弄明月,從此不復朝金闕,酒家有酒頻典衣,日日醉倒身忘歸。”

隨著語言的流淌,一個左手持杯暢飲,右手持筆揮毫兩不誤,斗酒詩百篇的大詩仙躍然眼前。

不說這裡多數肚裡都是有點墨水的,就算聾子聽這首詩,也不禁要傾倒,文字之妙,可以浮一大白矣。

滿堂都是“哦”“啊”的驚嘆聲,人人羨慕裘員外能從如此絕妙好詩中取得好字。

當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怎麼就讓裘員外成了這個妙手?為什麼不是我?

只是豔羨之餘,便不免有些遺憾,如此好詩,竟是第一次聽聞,怎的以前從未聽過?

裘員外吟畢,方唐鏡比他還要陶醉,搖頭晃腦回味半晌才悠悠道:

“世兄,此乃絕妙好詩,絕妙表字,不知您那遠在貴州的族叔知道否?”

我……去,這豈止用力過猛,簡直奮不顧身好吧,才兩句話功夫,這就成通家之好的“世兄弟”了?

更無恥的是,這種時候還不忘提起對方當官的族叔,這無恥的境界,也沒誰了吧!

事實上方唐鏡也並沒有多“用力過猛”,只是人人還沉浸在此詩的脫俗意境之中,方唐鏡突然這副市儈嘴臉,便顯得分外的突兀。

就如同陽春白雪中突然飛來一隻綠頭蒼蠅,豈止大煞風景,簡直是噁心。

裘員外顯然也意外方唐鏡的熱情,不過這種情形他見得多了,都是想透過他攀附上族叔這條線的小人,這方唐鏡人稱“松江府第一秀才”,想不到也是個趨炎附勢的無恥之徒!

得了面子裡子的裘員外當然不會蠢到把讚美的話往外推,花花轎子人人抬嘛。

“吾愛此詩清雅脫俗,又傾慕詩仙之不羈才氣,一時忘形,便取了此字,倒讓小師爺見笑了,族叔雖不知,吾亦曾寫信告之的。”

“原來如此。”方唐鏡笑容一收,滿臉冷峻地道:“想必是汝叔太忙,未曾看汝之書信,故而也不曾告訴過汝,這個表字,取不得!”

語氣從春風化雨陡然間冷若冰霜。

裘員外十分不適應方唐鏡此時說話的語氣,彷彿長者對弱智的憐惜,又彷彿屠夫看肥豬在讚歎。

眾人也十分不適應方唐鏡突然變臉,當真比翻書還要快上三分。

什麼叫“這個表字取不得”,難道是妒忌?

只有龐掌櫃一干人看著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心下驚呼,我……草,來了!

方唐鏡不理會眾人心思,轉身拍了拍王捕頭肩頭道:

“現在真相大白,把這大逆不道的逆賊綁了,拖下去,先打二十棍,枷號示眾三日,然後再具書刑部,等待判決!”

此言一出,聲雖不高,卻全場皆驚,所有人都石化當場!

這你嬢簡直就是神反轉好不好?!

剛剛還稱兄道弟,轉眼間哥倆好就成了……大逆不道的逆賊!!

難道取了個好表字還犯法了?

這還有沒有天理?

肯定是聽錯了…吧!?

裘員外差點要抓狂,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不對,是方唐鏡有毛病!腦子有毛病!

王捕頭雖是方唐鏡的鐵粉,也隱隱有些預料的,可到底是粗人,猜不透文人肚子裡的花花腸子,事到臨頭仍是反應不過來,瞪大牛眼,無比蠢萌。

錢掌櫃一臉早有先見之明的樣子,更加傲然地俯瞰同輩。

死一般的寂靜,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定格。

“唉!一群不學無術的文盲!”方唐鏡掩面嘆息,悠悠地道:

“詩是好詩,字也是好表字!然則卻真是取不得,這是——禁詩。”

禁詩?輕飄飄的兩個字,卻如同平地驚雷,把所有人都轟得暈頭轉向,這從何說起?

“成祖皇帝有令:藏方孝孺詩文者,罪至死。”

方唐鏡這話就如同一瓢冷水潑進了熱油鍋,頓時炸開。

“成,成祖皇帝……”

“方什麼孝孺?哪個方孝孺?”

“方那個孝孺是誰?反賊麼?”

“難道是被成祖皇帝夷了十族的那個方孝孺?”

“真有方孝孺其人?我還以為是民間傳說。”

“只聽過夷九族的,從來沒聽說過夷了十族,別不是以訛傳訛吧?不然我怎麼沒聽說過?”

“孤陋寡聞,方孝孺案乃是國朝有數的大案,我聽先祖說過,死的人不比藍玉案少。”

“既然是如此大案,為何從不見民間流傳?我不信。”

“你傻叉啊,這是皇家禁忌,多少大官貴人被砍了腦袋,誰敢亂說?”

“是極,我也聽太爺爺輩說過,朝廷早就下了封口令,誰敢大嘴巴,嫌命長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裘員外怎麼就敢?”

“他哪裡有這個膽量,只怕是不知從哪裡見到方孝孺的詩抄,本人又好裝斃,稀裡糊塗就用上了裡面的字,總之就是為人太過輕浮,成了裝斃犯了,還是死裝斃犯!”

“是極,是極,此人行事浪蕩無行,吾輩當深戒之。”

“方小師爺怎麼就知道,莫非他也收藏禁……”

“切,人家是‘松江府第一秀才’,秀才是可以查閱官府的地方誌的,哪能不知道?”

“不要忘了,方相公還是師爺,什麼官府公文看不得?這種大案要案做師爺的能不清楚?”

“這就不奇怪了,怪道我說如此絕妙好詩,竟然沒有風行於世,原來如此!”

此時的裘員外腦子裡一片空白,只覺得已經到了世界末日,完了,裝個斃而已,裝出老命了。

以他的家學淵源,自然是知道方孝孺案的,也是十分清楚這條禁令的。

可是,自己又哪裡知道那緱城先生就是方孝孺了?

這其實怪不得裘員外,不是他不學無術,也不是他輕浮浪蕩,也不是他附庸風雅,實在是真的不知道,早知如此,借他兩個膽也是不敢的。

方孝孺案發生在建文四年,其實案情並不複雜。

方孝孺乃是太祖皇帝指給建文皇帝的大臣,方孝孺也對得起太祖,在靖難之役中堅定的站在建文帝一邊,並且積極出謀劃策,多次與朱棣打擂臺。

後來南京城破,建文帝自焚,(這裡贊一個先,就事論事,包括後來的崇禎,不論對錯,老朱家子孫夠爺們。)方孝孺被俘,至此,方孝孺死定了。

殊不料,永樂帝(朱棣)心情不爽,定要把方孝孺押到大殿寫登基檄文,羞辱一下這位建文帝的死忠。

方孝孺作為太祖的“託孤之臣”,當然更萬分不爽,書呆子脾氣當廷發作,長篇哭罵,大大的過了一把嘴癮。實是過把癮就死這典故的由來。

據說永樂帝曾問:“先生不怕滅九族乎?”

方孝孺還以中指,“滅十族也不怕!”

永樂帝怒極反笑:“好,老子成全你!”

這就是滅十族的由來。

並且方孝孺十族被斬的時候,為官者甚眾,不知是氣暈了頭還是故意,總之永樂帝並沒有罷免這些人的官。

所以後來民間咒人常說的“全家富貴”一語,也是由此而來。

還不算完,永樂帝餘怒未消,下了嚴令:“藏方孝孺詩文者,罪至死!”

方孝孺案,距現在已有七十餘年,數代人事更替,早已將當年往事沖淡。

加之當年受此案牽連極廣,永樂帝手段又極酷烈,方孝孺傳世的作品沒人敢拿出來示人,更不敢跟方孝孺的大名掛鉤。

但真心欽佩他的人倒也不少,偷偷將其大作流傳於世的大有人在,只不過大多隱晦地以別的名字代替。

裘員外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偶然看到的詩集。

偏偏方孝孺一生字號眾多,曾用的名和表字以及號便有“希直”“希古”“遜志”“緱城”“正學”,做過的官職也不少,古人又喜以官職定名,更是讓人不清不禁。

因此方唐鏡問是不是“名滿天下的緱城先生所作”,裘員外的關注重點全在“名滿天下”四個字上,哪裡知道這位緱城先生竟然就是方孝孺?

裘員外此時腸子都悔得青了,悔不當初,悔得真心實意,悔得肝腸寸斷……

後悔學會了字,後悔學會了讀書,後悔學會了附庸風雅,後悔看了這首《吊李白》,一時之間竟不知從哪裡後悔好了!

生出來就是個錯誤啊!

一失足成千古坑,如果世間有後悔藥的話,就算揮刀自宮也願意嗑上一粒啊!

裘員外涕淚橫流!雙腿一軟,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