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2章 博碩鴻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2章 博碩鴻儒

“寧王已經開始染指科舉!佈局天下大勢。”

方唐鏡安撫了汪芷之後繼續之前的話題,心情有些沉重地道:

“誠如你適才所言,李士實這次不論清白與否,都是再做不成主考官的。

其實不但李士實做不成,所有的同考官,各房考官,包括辦事的胥吏,巡檢的兵丁,都必須重新篩選。

這些人做不成,便只能重新挑一批,這便是寧王的機會了。”

說到這裡,方唐鏡的臉色十分凝重,寧王和李士實的思慮之周詳,簡直是駭人聽聞。

汪芷還是一臉懵弊,方唐鏡苦笑著繼續解釋道:

“你想一下,這次的重新挑選的人選從哪裡來?還不是要從原先落選的那些人是選嗎?

若我是寧王,第一次挑選的時候,便會故意讓自己的人落選。

又或者在這些人落選後進行收買賂賄,好個大大的冷灶,是不是很容易讓這些人歸心?”

汪芷略一想,便明白了其中關鍵。

方唐鏡說的這些很自然就會發生。

在這些人最失意的時候給予金錢,物質,精神,美色這些方方面面的拉攏腐蝕,所謂士為知已者死,簡直不要太容易。

“你是說,寧王早就做好了連環套等著這些人?這也未免太可怕了!”汪芷驚問。

“當然!此時這些人一旦入選,想要指定誰能夠中舉,簡直不要太輕鬆愉快。”

方唐鏡曾經推測過最保險的作弊方式,就是買通所有的考官。

只是當時想過,這種方式太過匪夷所思,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做到。

但方唐鏡現在知道,自己錯了!

一山還有一山高,寧王和李士實,他們就做到了,以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做到了。

如此一來,不論出的是什麼題目,誰做監考官,都無所謂了。

這才是絕頂高手的大手筆,不出手則已,出則必勝!

“可有實證?”汪芷又問。

方唐鏡苦笑道:

“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有實證,即便是那些被收買的考官,也不可能知道收買他們的人是誰,這些人最多會以同年,好友什麼的名義進行請託,根本不同能追查到幕後。再說了,人家之前又不是各房考官,結交朋友也沒什麼犯忌的,誰能說三道四。”

這又是一著事前就布好的伏筆,讓人想查都無法查起。

也就是說,即便方唐鏡將事情捅出來,誰會信?

這種無憑無據的陰謀論天下多了去了,總不能憑著臆斷就入人以罪吧?

而且還是沒有發生的事情,以此入罪,豈不是成了莫須有!

重啟科考後,人家甚至不用作弊,直接就取中早已預定好的文章便可。

一切都走正規化,標準化,最乾淨的流程,你就是明知有問題也奈何不了別人。

不要小看一科只取中五十名舉人。

俗話說“金舉人銀進士”,一名舉人在家鄉產生的能量,甚至比當地父母官也不差,且更加持久。

更遑論以南直隸舉子的實力,哪一科會試不能摘下十幾名進士?

這又是一筆官場資源。

重要的是,一旦這些中下層的縣學府學教喻被大面積收買,往後的科舉就已經形同是落入了寧王的囊中。

所謂的輿情人心,靠的就是士林的風向引導。

底層的百姓在一批批心向寧王的有心人引導下,人心風化自然就會變化。

用不了十年,整個江南就要悄無聲息變成寧王的地盤。

寧王實際上已經開始了他的謀反大業。

只不過採取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殺伐折衝,改天換地的暴力路子。

走的乃是一條看不見刀光劍影,卻更加穩妥推進的大方略。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果然,這才是這一代寧王的風格!

“這,如何是好?”汪芷蹙眉,過了一會,柳眉倒豎道: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奏請皇上,所有正副主考及同考官全部從外地調入,我還真就不信了!”

“不可!”方唐鏡嘆道:

“若是如此一來,豈不是向天下人說明,朝廷信不過江南的官員?信不過江南的教化?這勢必會造成官場混亂,政令不暢,連帶的地方的政令稅賦都會動盪不休,得不償失。”

“這也不行哪也不行,你倒是快想個法子啊!”汪芷恨恨跺腳。

方唐鏡在室內來回踱步,這倒是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忽然微微一笑,有了。

“讀書人的事情,最好還是用讀書人解決,起用鴻儒耆老吧,徵召南直隸各地有名望的鴻儒耆老,朝廷給他們一個‘博碩鴻儒’的清流名頭,然後充任各房考官,以他們巨大的名望,誰也說不出半個不字,然後朝廷再私下裡將現在這批教喻調離到外地,事情也就能漸漸化於無形。”

汪芷無言以對,惟有一個“妙”字想要喊出口。

天下讀書人走上科舉這條路,那就是九死一生的華山一條路。

童生,秀才,舉人,進士,這四大關口,無數人屢試屢敗,路邊溝渠可謂是白骨累累。

許多人心灰意冷之下,瘋癲失意者有之,自暴自棄者有之,改弦易轍者有之,與書本割袍斷義者有之……

然而也有人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教書育人,講學立著,開宗立派也大有人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民間便有了許多社學,許多私塾,許多學堂……

有學問精深者,有桃李滿天下者,有開啟民智者,有經世濟用者。

久而久之,這些人便成了名滿一方的鴻儒耆老,在民間有極大影響力。

這些鴻儒耆老皓首窮經地鑽研了一輩子學問,著作等身,名聲遠播。

連他們的弟子都有很多人已經金榜題名,各處為官。

然而畢竟他們本人未曾金榜題名,實是畢生憾事……

現在朝廷徵召,且承認了他們的學問,賜予不下於進士的“博碩鴻儒”榮耀,還能主持科考,已經是實打實的清流官。

縱然只是過了一把癮,祖宗祠堂和墓誌銘上已足以留下深刻的一筆,光耀門楣,也不枉這一生了。

再進一步往深裡想,若是這一措施推廣天下,就算不給他們主持科考的實權,就單單這虛名,這效果,已經可以和開恩科相媲美了。

這實在是天下讀書人之幸事,也是朝廷給予有志讀書不綴的老書生們的一個嘉獎。

惠而不費卻可以博得天下讀書人之心,起碼可以化解大部份不第之人的怨念。

汪芷實在是想不通,這小賊的腦袋裡都裝了些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

汪芷自己都不知道,她眼裡已經佈滿了小星星,天下事,當真有難得住這小賊的麼?

看著方唐鏡得意洋洋的樣子,實在是很讓人不爽。

汪芷突然想起還有更迫在眉睫的大事,便冷哼了一聲,打斷了方唐鏡的自吹自擂,問道:

“好吧,算你過關,可還有一件事,貢銀到底在何處?我該如何著手?”

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好不好!

這……方唐鏡橈頭,眼下是完全沒有頭緒,便道:

“這個問題需得到實地檢視後才能推測,現在我手裡有一名匪首,你先審審,看看能不能審出點什麼有用的東西。”

想了想,又補充道:“不要抱太大希望,也不可能漏過任何一個疑點,更不可將人玩殘玩廢了。凡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否則不可能不留下破綻。”

也只能這樣了,方唐鏡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得一步步來。

到了現在,汪芷又聞到了空氣中的汗酸味,捏著鼻子怒道:

“好了好了,你還是趕緊去洗一洗,我要趕著寫奏摺給皇爺了,豬都比你要乾淨些!”

你……,方唐鏡無語,這算不算過河拆橋?

人心不古啊!方唐鏡搖著頭悻悻然地開啟房門走了出去……

“唉呀!”一聲嬌呼,一具噴香軟玉的身子軟軟地撲進了懷裡。

方唐鏡猝不及防,生生被撲倒在了地上,壓了個滿懷生香。

一張美不勝收的俏臉就貼在自己臉上!

我……去!

原來麗娘偷聽上癮,趴在門邊意猶未盡,不料方唐鏡開門,……

然後便聽到汪芷的怒罵:

“你個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