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1章 大資料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1章 大資料法

方唐鏡怎麼弄出的那份名單?

外人看起來,實有鬼神莫測之機。

其實若掌握了正確的思路和方法,並不算複雜。

方唐鏡根本就沒有用到什麼推理,排查,打探,審訊,十大酷刑……

這些通通不用,甚至連西廠甄別出來最可能的奸細也沒有動用寶貴的時間去審訊盤問。

所有傳統的刑偵手段一概不用。

這些都是汪芷在做的事情。

“公子,這是廠公讓送來的訊問記錄……”一名親衛恭恭敬敬地遞上一份冊子。

“放一邊去,告訴你們廠公,沒事別來煩我。”方唐鏡毫不客氣。

“這……是,小的告退。”親衛偷偷嘖了嘖舌,據他所知,整個大明朝堂,能用這種語氣跟汪公說話的,不到兩掌之數。

一份份的審訊材料送到方唐鏡面前,方唐鏡看都沒看一眼,慢慢摞成了小山。

方唐鏡之所以如此,並非這些東西不重要,而是在他看來,已經沒有必要。

起碼,對於自己來說,已經沒有必要。

九十萬兩銀子的下落,無外乎三種可能:

一,運到寧王指定的某個地方,比如鄱陽湖水寨。

二,找個隱秘之處埋了,等風頭過去之後再取出來用。

三,運回南京城,就地消化。

第一個選項,風險太大,原因之前已經說過,此時相同。

所以若要選擇第一個選項,實屬不智。

第二個選項,在這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倒也不是不可能,被人發覺的風險也不算大。

但這麼做有沒有意義?

若是一般劫匪,這當然十分有意義,躲過了風頭,就能各種花差。

比如秘密在各處購入土地,這就神不知鬼不覺,根本無法可查。

可這是寧王劫的貢銀,意義完全不同,寧王要這批銀子何為?

一則打擊朝廷,二則壯大自己。

因此,這批銀子最好的歸宿不是深埋地下不見天日,而是儘早地花出去,變成各種物資兵器,這才有造反的底蘊。

因此第二個選項也是不成立。

第三個選項,既然這批銀子要花出去變現成實力,那麼在哪裡花最好?

南京,松江,蘇州,杭州,揚州,寧波,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不要忘記了,寧王最缺的還是兵器,鐵器,因而上述六地裡,最方便的還是南京,原因就是南京有火器製造司,兵器司,市舶司,運送還方便。

而且辦理各種手續賂賄官員,在南京最是便利。

南京城還有一個其他城市沒有的優勢,人口眾多,官員眾多,有錢人眾多。

九十萬兩銀看似是很多,但撒到一個百萬級人口的大城市,加上富貴人家的奢靡花費,九十萬兩要化整為零花出去,還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李士實就在南京。

歷史上李士實一直主張以南京為據點,進可攻,退可守,所以他力主寧王首先奪取南京。

因而若換作自己是李士實,必然暗中將南京經營成一個自己的大本營,叛軍一至,只要登高一呼,應者雲集,裡應外合之下,奪下南京易如反掌。

有了這些推斷的支援,方唐鏡就認定了一件事:

失蹤的九十萬兩銀子,去處不會是別的地方,一定是運進了南京城。

這還能造成官府的錯覺,在南京丟失的貢銀,怎麼會又偷偷地運回了南京城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是一般人正常的反應。

但李大宗師就從來沒正常過,又利用了一把常人的思維錯覺。

好在方唐鏡也不算太正常,正在變態的路上越奔越遠,越來越快。

有了戰略方向,那麼剩下的就是戰術層面的事情了。

確定嫌疑,對於方唐鏡來說,不要太簡單。

運輸工具,茫茫長江水路,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是船。

其次,這船要不引人懷疑,同時具備不怕搜尋的能力(也就是高超的隱藏能力)。

然後,這船必須具備多次往返的能力。

在這個非常時期,只能有指定的船隻可以進出南京城和南京水道,查起來並不困難。

因此,方唐鏡使用的是“大數據分析法”。

實際上,只用了兩張表格就得出了那份令人震驚不已的名單。

第一張表格是具備運送銀兩進城的條件:

一,進出城次數;

二,運輸工具;

三,運輸時間;

四,買賣關聯方;

五,關聯部門。

劫案開始之後,南京城封城,三日後半解封,可以讓相關民生的船隻進出。

那麼,到今日為止,劫匪有七天時間運送九十萬兩銀子。

平均每日運送十五萬兩,九千三百餘斤。

五百兩銀子一小箱,共計每天要運送兩百九十七百箱。

由於是大錠的官銀,必須偷偷摸摸地夾運,每艘船每次的極限運送量不超過兩箱。

這樣來說,每天就必須運送一百四十八舟次。

所以方唐鏡只需要找出哪些商行有多少船進出,有沒有能力運送這些次數。

事實上,根據每日發放的通行憑證記錄,這只是一個拼圖般的數字遊戲而已。

第二張表格是在第一張表格篩選出來嫌疑商行之後,根據相關商行人員利害關聯列出的條件:

一,嫌疑商行的老闆,股東是誰?

由於這些都是戶籍登記有的,直接從官府的戶籍處就可以查出。

二,背後東家是誰?

這就涉及到錦衣衛這個地頭蛇的專業了,由汪直出面索取,問題也很輕鬆解決。

三,誰作保放行?

這也是官府登記在案的,一目瞭然。

四,作保人的後臺是誰?

這個同樣是錦衣衛的專業,處理方法同上。

五,誰接貨?貨物銷往哪些地方?

這個問題對於錦衣衛和西廠這些專業人士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六,這些地方的老闆,股東,背後東家是誰?

處理方法同上。

雖然只是兩張表格,但涉及面之廣之深,在大明也算得上是首次“大資料法”的運用。

由於是前所未有的大劫案,事關皇權,朝廷,官軍,方方面面的得失和臉面,因而這一次,巡撫衙門,守備府,鎮守太監,南京諸衛都給予了前所未有的精誠合作,因此最後一張表格的內容亦是很快就得到了充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按圖索驥!

當日,南京城內外,全城大索,直到第二日入夜才基本完成整個大索過程。

共計有一百三十八名各級官員被捕,另有十五名官員自殺,十名潛逃,三名主動投案。

商人被捕者達兩百四十七人,自殺僅三人,三十名潛逃未能捕獲,只一人主動投案。

另拒捕被殺者也不在少數,竟有二十餘起,五十餘人被當場斬殺。

當然,值此動盪,難免有不法之徒趁亂而起,行那打砸渾水摸魚之舉,被官府嚴刑峻法捕獲的便有數百人之多,另有數十人被當場格斃,也算是整肅了一番南京城的治安。

此次行動,不僅成功起出貢銀九十三萬兩,且查抄的貨物銀兩不計其數,正在清點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清查過程一律由西廠錦衣衛巡撫衙門,守備府,鎮守太監,衛所軍官派人聯合執法,杜絕了中飽私囊的情況。

至此,貢銀大劫案僅用了十一天時間便全部告破,開創了歷朝歷代同類大案之先例。

當然,這次的案子開了多個先例,堪稱各衙門精誠合作的典範。

當晚,整個南京城,失眠了。

南京市民在得以解除封禁之後,不禁各種談資八卦,有的沒有神神叨叨如同評書一集接一集口沫橫飛。

南京官員則是人人在挖空心思寫各種奏章。

汪直,王恕,魏國公之類自然是各種花式表功,請功名單密密麻麻,忙到沒時間睡。

劫後餘生的官員則是要與那些被“兩規”的官員分割開來,各種挖空心思,無中生有,根本沒時間睡。

值此大捷,大批酒肉賞賜到軍中。

劉大侉子之流自然是呼朋喚友,猜拳拼酒行令,不亦樂乎,通宵達旦。

士兵們自然是湊趣奉承,好話滿滿,亦是金吾不禁,喝得天昏地暗,奉陪到天光。

唯有方唐鏡心力憔悴,一個人簡單地吃了一些東西,蓋一床薄被,在船艙裡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