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立場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5章 立場之爭

成化皇帝大怒!

揚鼎這廝莫非吃錯了藥不成?

明明國庫充盈,非要從朕的腰包裡掏銀子,這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煩了麼?

還是說,朕看起來很象是可欺之君?!

“你,你,你……”成化皇帝一急,口吃的毛病就犯了。

“陛下,臣實在是拿不出錢來啊!太倉現在連老鼠都養不起了!”揚鼎無比誠摯地說道:

“請陛下放心,銀子會有的,只要不日,西廠將江南的貢銀一解送到京,臣立刻立即馬上連本帶利存入內帑可好?”

“太倉現在連老鼠都養不起了?”眾皆佩服,這比喻實在一流,這就是語言的藝術啊!

揚大人就是揚大人,說謊都不帶打草稿的。

誰還不知道誰,戶部乃是真真正正的有理無錢莫進來,進來就再也出不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下的銀子如此,皇帝的內帑也莫能例外的好吧!

當然,這也是歷代戶部尚書的技能,不知成功地忽悠過多少任皇帝。

只要錢進了戶部的口袋,皇上若是催收,那他就能跟你算上三天三夜的虧空。

生生要逼得皇上也不得不掩面疾走。

只不過揚尚書這一次,將這個技能用到了登峰造極而已。

而且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江南貢銀劫案”這幾個字上面。

誰讓你江南貢銀被劫了呢?

揚尚書明顯相當有底氣,縱然你西廠號稱破了案,可是錢呢?

錢在哪裡?

沒錢,說啥都不好使!

果然,一說到江南劫案,所有人都恍然了。

便是成化皇帝剛想罵出去的話……也只能默默地咽回肚子裡。

可江南劫案,朝廷的銀兩固然是被劫了個精光,但皇帝的銀子也沒被劫匪放過啊?

朕也是受害人好不好?

眾官員心情相當複雜,一方面十分同情皇上,一方面理智告訴他們,揚鼎這貨是對的。

沒有國哪有家,關鍵時候,應該舍小家為大家。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成化皇帝。

成化皇帝發覺今天上朝就是個錯誤。

至少是百萬兩銀子級別的錯誤。

說起來,有這樣的臣子,皇帝也不好當啊!

成化皇帝看了看左右,懷恩今日請假,並沒有參加早朝,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

又看了看下面的三位閣老。

劉吉劉棉花便好似沒睡醒一般,兩眼朦朧盯著身前的地面發呆,似乎那光禿禿的地面此刻長出了鮮花來一般。

好老師次輔劉珝數次張口欲言,最後卻低下了頭,顯然肚裡無貨,想幫也幫不上忙。

無奈的成化皇帝只好直勾勾地盯著首輔萬安,目光裡怒火滿滿。

成化皇帝是很信任這位首輔的,而且萬閣老私下裡經常遞小紙條談天說地,噓寒問暖,甚至連男人那方面的事都關心備至,很是搏得了皇帝的好感,實是甚得聖眷。

可現在這般逼宮的事,竟然事先也不通知一聲,讓皇帝下不來臺,罪莫大焉!

萬安心裡那個憋屈啊,你揚鼎怎麼說也是“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裡的一員,大家雖然不是同黨,可好歹都是清流反面,如此大事,怎的就不通知一聲!

“咳,咳……”萬首輔咳嗽兩聲,威嚴地發聲道:

“眾所周知,追贓是個難度頗高的活,現在有西廠這般強力衙門掛帥,大家盡可放心,回頭我們三個老家夥會下文催促,相信不用半年便可得到圓滿的結果。但現下可軍情緊急,實是耽擱不得,咱們還是先從其他方面想想辦法。”

言下之意就是西廠做些打打殺殺的粗活還行,追贓這種精細且技術含量較高的活計,大家還是不要指望了,半年後能有音訊就不錯了。

“閣老高見。”眾人紛紛附和,西廠的德性大家都知道,沒抱什麼希望。

並且大家都看到了陛下難看的臉色,還是不要往槍口上撞的好。

“萬大人高見,下官也是佩服的,可貢銀事關朝廷官員守邊官兵俸祿,這虧空從哪裡找?”

揚鼎這話,擺明了就是說,若是沒銀子,大家下半年通通要喝西北風,你看著辦吧!

這是事實,大明每年的現銀,主要就是發給邊軍,然後是官員俸祿。

居京城,大不易。

別看現在朝堂上這些人衣著光鮮,人五人六。

可外面大部份沒門路熬資歷的京官就指著那點銀子過日子呢。

大明的俸祿本來就低得令人髮指,大家還要靠著各地的冰敬,炭敬,火耗什麼的灰色收入才能夠勉強過得下去,現在把俸祿也去掉了,大家還怎麼活?

實際上京官中很大一部份也有一個月不發俸祿了,甚至已經有不少官員私下裡發狠道:

“若是真過不下去,咱們就拖家帶口到戶部官員家裡,到揚鼎那廝家裡吃白食!”

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痛快,來啊,互相傷害啊!

都到了這地步了!

這才是揚鼎今日下了決心要賴上皇帝的原因。

本官也沒辦法啊,下邊的官員賴上戶部,戶部就只能賴上皇帝了。

所有人都看向萬閣老,閣老就是閣老,高瞻遠矚,必有良策。

萬閣老挼了一把鬍鬚,篤定地說道:

“陛下,微臣建議加派徵收。

首先從京城各商戶加派一筆遼餉以解燃眉之急。

接下來,可以按照以往各地實際情況而定加徵稅賦。

比如今年受災的諸府就算了。

還有廣西、雲南、貴州這些還在用兵的蠻夷之地也算了,這些地方人口未開化,土地產糧也不多。

其他地方便可根據土地貧富,百姓收入適當加派徵收。

尤其是湖廣和江南一帶,前者有大把餘糧賣出,後者乃天下錢袋,這些地方可多重點加攤派。

據微臣保守地估算,如此一來,至少可得銀二百五十萬兩有餘。”

靠……加稅?

揚鼎鄙夷地看了萬安一眼,沒作聲,雖說這是個臭主意,可卻是真能解自己之急,反正日後天下罵的是萬安,關自己何事,很好。

當然,朝中的有識之士也是不以為然的。

這不是餿主意麼,天災連連,江南一直承受著一半國用,湖廣初定,這些都不是能輕易加徵稅賦的。

尤其是江南賦稅早就讓當地官員和百姓都叫苦不迭,大批農民逃亡,官田人手不足一年甚於一年。

當地官員們年年增取減負,現在突然再給江南加徵賦稅,豈不是又逼的一些活不下去的農民逃亡,甚至還會鋌而走險加入倭寇為禍大明!

你這給江南加徵稅賦,豈不是官逼民反嘛,給倭寇添磚加瓦嗎。

就算江南是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也要休養生息的啊!

典型的竭澤而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老當益壯的毛弘毛大人拳頭又握了起來,奸佞,看老夫……

“萬閣老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不過毛大人畢竟年紀大了,還沒邁步,便已經有人在他之前站了出來,是江南道御史藍大人。

果然,咱們言官不畏強權,敢於戰鬥,善於戰鬥的傳統並沒有丟!毛弘大人在心裡給他點了個贊。

然而下一秒,毛大人就凌亂了,嘴角都在抽搐中。

藍大人不是駁斥加稅,而是據理力爭道:

“世間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受災諸府不必加徵乃是應有之義,但廣西雲貴不加徵,而天下諸府少徵,江南多徵,有何公平可言哉?

江南子民為國負重,難道就不是皇上的子民,何以厚此而薄彼?

如此行事,焉能堵天下悠悠之口?反正是臨時加徵,不若均攤,天下各地加徵均等。”

這是什麼邏輯?大部份官員吐糟不已。

江南賦稅雖重,百姓還能有一口飯吃,別的很多地方已經只能吃糠咽菜了,一樣加徵,很多地方的百姓會要老命的。

“果然不愧是江南道御史,很會為江南人說話,藍御史為家鄉減負之心可以理解,只是身為朝廷官員,寧不顧朝廷大局乎?”萬安微微一笑,譏諷道。

“吾行事乃是為天下蒼生,算了……大丈夫俯仰不愧鄉梓,便是為了江南百姓又如何?”藍御史倒也光棍,大大方方承認,然後便怒道:

“若你萬眉州全無私心,加賦便請從爾山東眉州始,眉州能出一個你這樣的宰相,想必是鍾靈毓秀,富庶天下,請與江南同稅。”

江南百姓從太祖開始,便揹負全國一半稅賦,實是人人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此時動輒加負,萬一激起亂象,整個國家的財賦根本便要大亂,所以輕易也是加不得的。

但藍御史說的話未免有負氣成份,頗有人身攻擊之嫌疑,於是事情的性質便變了。

說好的對事不對人,此時已經妥妥的對人不對事。

這便演變成了立場問題,正邪之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