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1章 分贓小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1章 分贓小會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在太和殿君臣歡聲雷動的時候,也正是方唐鏡正與汪芷為錢犯愁的時候。

“小賊,咱們這次發達了!”汪芷喜滋滋,滿眼都是金光。

當然是發達了,所有人都賺得缽滿盆滿。

抄出來的現銀五十萬兩,除了賞賜有功將士之外,純給皇宮內帑就有三十萬兩。

汪芷力主皇帝拿大頭,並沒有人敢有意見,因為接下來他們要瓜分的比這些現銀要大得多,必須得到皇帝的默許和支援。

在桌上,擺著一張南京城的輿圖。

上面用紅點標註著兩百七十多家商鋪的位置。

寧王深耕南京城多年,這些商鋪都是位置上好的商鋪。

每一家價值都在數千上萬銀子之間。

共計估價一百三十多萬兩銀子,當然,這是平常時節的價值。

若是由官府發賣的話,實付價格當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還有南京附近的田產,足足有一千二百多公頃,折算下來有十二萬畝。

江南的田價按每畝六兩銀子算,也能有七十萬兩。

當然,倉促間發賣,價格也是要打一個折扣的。

還有商鋪的貨物呢?又值得折後二十萬兩。

也就是說,帳面上可以上交給朝廷的有一百五十多萬兩銀子。

妥妥的一個肥年。

這些走的都是正規手續,沒有一點瑕疵。

當然,除了折銀上交太倉國庫的一百五十多萬兩銀子之外,實際剩餘下來的真實價值也足足有一百一十多萬。

這就是各家心照不宣的福利了,官場規矩如此,誰也不能說什麼。

而且是各家衙門分配,並非是落入私人腰包,屬於官辦企業。

就算是御史得知,也無話可說。

開什麼玩笑,人家可是明碼實價買來的,除了價格優惠之外,別的一切都是合規合法。

而且價格優惠亦是酬功之舉,對有功之人的獎賞,誰敢不服?

不服你上啊!

什麼?你說與民爭利?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

朝廷給官員的只是名義和編制,比如巡撫衙門,只有一個巡撫和下面的典吏是朝廷計劃內的,餘下的師爺,書辦,後勤,等等,這些都是由官員自己掏腰包解決的。

那麼官員就只能向地方上伸手,地方敢拒絕上官麼?不可能的嘛!於是下面的官員理所當然地就把這筆費用攤派在民眾頭上。

而有產業的衙門則不一樣,不必向下面攤派,也不必巧立苛捐雜稅,從自家產業收入裡敢便是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妥妥地為朝廷減負,乃是不擾民的典範。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官員削尖了腦袋也要混到富裕省份當官的原因,衙門收入高啊,不必盤剝百姓也能發財,若是心思靈活的,就更是發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相比起慶功大會,分贓小會就要低調得多。

西廠代表自然是汪直;錦衣衛代表非侯明莫屬,守備府自然是徐小公爺代表,同時也代表了劉大侉子等一眾衛所,巡撫衙門是嚴師爺出席,鎮守太監府由黃公公的乾兒子小木子全權代表。

分配方案大家都是有默契的。

西廠主導,錦衣衛協助,出力最多,兩家可獨得三成。

巡撫衙門居中排程,也算是起了主力作用,可分得兩成半。

守備府和呼叫的各地衛所人數眾多,合計亦可分得兩成半。

鎮守太監府動用了孝陵衛,可分得一成。

餘下一成,就是這次指揮的幾大巨頭和主要人員私下的分成。

這些人當然就是汪芷,方唐鏡,徐小公爺,侯明,常風,劉大侉子,王恕,鎮守太監黃華,徐老公爺這些行動的直接指揮者。

不過這些分配都是預設的不動產,也就是田產和商鋪以及貨物。

由於本次行動乃是西廠主導,所以優先挑選的權利汪芷是當仁不讓的。

按照方唐鏡的設想,田產莊園什麼的一概不要,只要商鋪。

田產大部份交給巡撫衙門,這就十分對巡撫衙門的胃口。

王恕治理南京,最大的心病就是怎麼給官田減負。

按照方唐鏡給出的建議是招撫受災的流民。

若是人手不足,可以不惜遠赴山西陝西這些地方招募。

現在手上陡然多出十餘萬畝公田,就可以收容一大批流民,減輕本地農戶賦稅。

雖然優先挑選並不等於是佔為已有,還要折算成銀子交到太倉充實國庫。

但可以用平時一半的價格吃下,這已經是佔了極大的便宜。

兩百七十多家商鋪的三成,包括田產折算在內,汪芷足足可以挑選到一百一十三家。

一覺醒來,發覺自己,活成了一個從前最討厭的狗大戶,這心情…五味雜陳…一言難盡…。

那種有兩個臭錢就了不起的心態真的爽得不要不要的。

但汪芷馬上爽感就少了一半。

因為她奇怪的發現,方唐鏡挑的這九十五家商鋪並非全是地段最好的。

“本公子讀書少,你不要騙我……”汪芷感覺爽感在跳水式下跌。

“做人呢,不能吃獨食,要留一些好地段給別人,別人才會承你的情。”方唐鏡解釋。

“可為何有三個地段卻足足有七十餘家商鋪相連,這豈不是重複浪費?”汪芷不解。

“這其實是最好的地段。”方唐鏡微笑。

爽感開始回升,但汪芷還是要挑三揀四的,指著輿圖道:

“什麼鬼!東門這一處地處碼頭附近,這我能理解。可西門那一處呢?那一帶都是百姓小商販,除了人多些之外,按你說的,就是‘消費能力’比較差的,好在那裡?還有,南門這一處乃是在官員聚居區和下人區的交匯處,我亦不太看好。”

“笨!”方唐鏡胸有成竹地道:“做小生意的選址和做大生意的選址是不同的,小生意可以只看產品對不對口,然後是人流和消費能力,但做大生意就必須要考慮到細分市場和規模效應的問題了。”

汪芷大翻白眼,最討厭動不動就蹦出一個人家聽不懂的詞彙。

什麼“細分市場”,“規模效應”,聽都沒聽說過好不好?

“還請方大相公解惑。”汪芷看方唐鏡一副有持無恐的樣子,只能不恥下問。

這恰好就瘙到了方唐鏡的癢處,當下滔滔不絕地說道:

“產品和市場,若是能完美的找到一個契合點。那麼,這個產品想不大賣都難,而我選擇的地方,就有這個潛力。

這三個地方分別代表了低中高三個消費群體,這恰恰就是我給成衣產品定下的方向,以後生產的服裝,要有高中低三個檔次之分。

但這顯然是不夠的,人們買菜會去哪裡?當然是菜市場。買牛馬去哪裡?當然是牲口行。以此類推,成衣也要做成市場,要讓人們一想到衣服,就不由自主地往成衣市場裡去採買。

這就需要品種多,門類齊,這家店不滿意就可以在下一家選中自己心儀的衣服。

只有顧客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形成規模,只有規模上來了,才能培育出人們的消費習慣,如此良性循環,人們就會形成做衣服不如買衣服的觀念。

所以我選擇的這三處,每一處都是二十幾家相連的門面,就是要統一鋪上我們的成衣,要就不做,做就要一炮而紅!”

經濟上的事汪芷是不懂的,但方唐鏡說得條縷分明,彷彿馬上就能發財的樣子,著實讓汪芷爽感止跌回升,火箭式飆升。

但隨即,汪芷又頭痛了,銀子,一百一十三家商鋪固然是大手筆,可盤下這些商鋪的這筆銀子從哪裡出?

這可不是小數目,就算是半價,也要拿出五十七萬兩的真金白銀.

不是應該賣掉一些再買回剩餘的麼?

“銀子的事你不必操心,咱們用商鋪抵押給‘救災扶貧基金會’,大約可以籌集到四十萬兩的低息貸款,剩餘部份再發行股票募集。”方唐鏡仍是胸有成竹。

股票又是什麼?汪芷的眼神又迷茫了。

“具體的原理有些不好說明,這樣,你就當是找人合夥做生意。

把咱們的產業分成一萬份,值得一百萬兩銀子,所以每份值一百兩銀子。

然後,咱們保留五千份,佔最大的份額,也就是最大的股東。

將剩下的五千份原始股發賣出去,收回五十萬兩的銀子。”

“別人憑什麼會買你的這個股…票?”汪芷好奇寶寶。

“問得好,人們買的就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因為我們每年的收益也要分成一萬份,比如收益是三十萬兩,分成一萬份,每一份需得發放三十兩銀子的紅利,如此一來,買了股票的人就能在三年多一點收回成本。

再往後,每年的收益當然就是白拿,穩賺不賠的。”

“若是虧了呢?”汪芷追問。

“那當然買了股票的人也跟著倒黴。”方唐鏡神情嚴肅地說,然後又補充道:

“這當作最後的選項吧,有了‘救災扶貧基金會’的三十萬,我們可以先拿到六十家的產權,然後再和這六十家商鋪的產權抵押給別的錢莊,只不過錢莊的利息會比較高,讓我想法子找一家利息低的。”

“天下錢莊都是一個德行,想要他們降低利息,可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吧?”汪芷不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方唐鏡實際並不想在這個時候推出股票這玩意,在制度和配套技術都跟不上的情況下,一旦這東西開始自行流通買賣,將會演變成一場金融災難。

方唐鏡嘆道:“那我就只能自己開一家錢莊來供你揮霍了!”

汪芷心裡一突,沒有介面,這話聽著,怎麼象是要包那個養似的。

其實方唐鏡心裡想的是,若是開錢莊,是不是該收割一批松江的官員了?

韭菜養著,就是要收割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