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0章 名聲紊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0章 名聲紊亂

簾邊畫紙江山靜,板上敲聲市井喧;夫子不求名與利,後世漫傳七二賢。

致公堂正中,供著孔子畫像。

下面坐著的是正房主考官,翰林院學士朱錦繡。

和後世沒什麼兩樣,考生大考完之後,各種荒唐減負。

但是考官們卻正是最忙碌的時候,秉燭夜審試卷,熬得兩眼通紅。

通常從審卷到定名是十天時間,但考慮到士子的心情,一般來說只會提前不會延後。

這一次特殊的南直隸鄉試,正副兩個主考官都是從北京翰林院專程調來主持的。

正副主考官是翰林院學士朱錦繡、葉兼明,兩位翰林大學士都是北地人。

朱錦繡年紀稍長,葉兼明也都知天命了。

南直隸考場還有十位同考官,是皇上特旨,由從南直隸各府選出來的博碩鴻儒擔任。

方唐鏡等眾考生的命運便掌控在這兩位主考及十位各房考官手中。

朱錦繡端起一盞剛沏好的龍井茶,呷了一口。

作為河南人,朱錦繡卻最喜歡喝紹興的龍井茶,香醇厚重。

但現下喝茶卻是為了提神,這些天不到四更天就起床,實在是睏意重重。

喝幾口儼茶提神,整個人精神了一些,他一會要巡視各房。

他也生怕在那些老鴻儒面前有任何失儀,他可是代表了翰林院的臉面。

點了三支香焚上,對著孔聖像參拜下去。

行完禮,朱錦繡卻並沒有馬上巡視。

江南各府,自然是南京城和蘇松杭四州的讀書人最多,但不能五十個試額都取給這四府,這其中的分寸必須把握好。

今年乃多事之秋,先是大災,後是科舉舞弊,接著就是貢銀劫案,所以這次鄉試是斷斷不能再出錯什麼問題,而且要辦成一個皆大歡喜,各個府都可雨露均霑的大喜事才成!

既要平衡各地,又要選拔出真才實學的人才,還需照顧上面點名的……

裡裡外外,著實不易。

朱錦繡正在細想之際,副主考葉兼明進來道:

“省吾兄,差不多了,咱們是不是該開始巡房了?”

朱錦繡字省吾,他點點頭道:“按規矩來,讓差役們再檢查一遍貢院前前後後,確保內外隔絕,任何人不得違禁!”

朱錦繡吩咐下去,在旁的吏員,衙役都是領命執行,各行其命。

致公堂裡就剩朱錦繡與葉兼明二人。

兩人喝著茶,沒有說話。

鄉試之後,取中五十名舉人都會拜兩人為座師。

一般而言,每一批南直隸舉人將來都會出四五個進士,當真高產得嚇人。

對於主持科舉的學官而言,這都是寶貴的人脈和財富。

若不能選拔出有用的人才,那損失可就相當大了。

想到這裡,朱錦繡問道:“近思老弟,可知士子之中有什麼公論的賢良之才?”

之所以這麼問,主要是葉兼明此人在翰林院中比較善於交際,為人玲瓏。

人同此心,葉副主考想的也是這個問題。

葉兼明字近思,苦笑道:“有倒是有,只不過這些人都是流言纏身……”

朱錦繡也是眉頭蹙起,道:

“知道了,就是上一案的嫌疑,嫌疑不嫌疑的先放一邊,你看這些人可有真才實學?”

葉兼明認真地道:

“愚弟從來的那天就先派人趕早一步打聽過,相互吹捧造勢,讀書人中便以這些人為最,但以江南的文風,即便是濫竽充數也難持久,這些人亦算有些過人之處。”

朱錦繡道:

“江南溫柔鄉,多糜糜之風。

士子不好好讀書,整日只知呼朋喚友流連花街柳巷,寫幾首青樓詩,就以為有了聲名。

朝廷以經義取士,乃是為國求賢之義,這些沽名釣譽之輩即便不是官司纏身也不可取。

你我身為主考,要扭轉此等風氣,讓讀書人回到求實務本,專研經義之正途上來。”

葉兼明道:“省吾兄可謂字字如金,吹噓再厲害,文字卻是騙不了人的。”

朱錦繡稱許地點頭道:

“近思賢弟深得我心,不過除了這些人,就沒聽說什麼賢才嗎?吾深恐有遺珠之憾也。”

葉兼明道:“江南文昌之地,文采風流者不知凡幾,省吾兄可聽說過曾彥此人?”

朱錦繡笑著道:“此人不是有名的老相公乎?”

葉兼明笑著道:“原來兄長也知此人之名,此人少年成名,參與的科考不下十次,年已四十有九矣,可謂名聲最響的老生員。”

朱錦繡點頭道:“文章憎命達,曾彥此人的府院試時的墨卷,我亦調看過,此人確有真才實學,不說舉人,便是進士也是可期。偏偏總是有如鬼似神差一般,每一科必落榜,此天意乎?”

“兄長可聽說過王元此人?”葉兼明又說了一個名字。

朱錦繡想了想道:“莫非是人稱江南狂生,自號馬政通的那書生?”

葉兼明笑道:“據說此人曾遊歷兩年邊鎮,很是做了一些邊塞詩,也為邊軍募捐了不少錢糧,家鄉中曾組織四鄰聯防抗倭。”

朱錦繡道:“善,現今朝廷缺的便是這等肯沉下身子踏實做事的人才,可擇優而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葉兼明又說了些人,朱錦繡一一默記。

最後,葉兼明猶豫再三,說了一個名字,“方唐鏡。”

聽到這個名字,朱綿繡也沉默了好一會。

兩人都聽說過方唐鏡的名字,卻並不是從民間聽到的,而都是在京城裡聽到的。

名聲也是複雜得緊。

有說此子貪婪如狗,卑鄙如豬;

有說此子經民濟民,活人無數;

有說此子譁眾取寵,專攻詩詞;

有說此子學問精深,宗師風範;

有說此子諛附權貴,貪慕富貴;

有說此子胸懷遠大,兼濟天下。

到了南京之後,也多有此子的荒誕故事,什麼松江府的影子知府,什麼皇上親自下旨慰問,最離譜的就是傳說他破了這次的“驚天劫案”。

這明明是西廠,巡撫衙門,錦衣衛,守備府,鎮守太監府這些機構精誠合作的結果,不知是哪個妄人,生生把這貨的名聲與這驚天大案硬拉到一起。

一個人的名聲能有如此離奇怪誕,倒也不能說不是一個人才!

只不過,這樣的聲名有利還是有害,實是難說得緊。

葉兼明笑道:“不怕對兄長你說,愚弟到內閣領公文的時候,遇到司禮監懷恩公公手下送公文,有意無意地也跟愚弟說過此人。”

朱錦繡臉上笑意頓時冷了下來,此子竟然跟宦官走到了一路?這就不得不防了!

葉兼明又道:“後來下官出來的路上,又遇到東廠廠公的乾兒子,也暗示愚弟‘關照’此人,當然,他這個‘關照’便是示意,此人上一次科舉舞弊很可能有極大嫌疑。”

朱錦繡便茫然了,東廠這個“關照”當然是想“關起來照顧”的意思。

他方唐鏡一個江南的生員,怎麼可能跟遠在南京城的司禮監,東廠兩大機構有瓜葛?

這樣一個人,取是不取?

朱錦繡想了半晌方道:

“罷了,若他的卷子透過房官,吾會著重看一下,取不取還是要看他本人文章寫的如何。”

葉兼明笑著道:“省吾兄真是廉明公正,吾輩楷模。”

話音落下,那邊衙役來回報,各處均已檢查完畢,一切正常。

葉兼明拱手道:“省吾兄,走罷。”

朱錦繡點點頭,放下茶盅,兩人聯袂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