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8章 同學之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8章 同學之情

第二天,“皇恩新區”在周縣尊的主持下開始動工。

按計劃,首先建造的一期工程裡,除了災民的慈善房外。

與此同時,還計劃先建一座超大規格的,日後由縣裡生員任教的官辦學堂。

這也是教化(名聲)工程的一部份,日後還會成立助學基金。

因此在動工的典禮上,可謂是群賢畢至,熱鬧非凡。

除了本縣士紳出席之外,還有“救災扶貧基金會”的眾理事代表工商界人士。

自然,作為文教的一部份,縣裡的教喻也帶領縣學諸教員生員一起出席開工典禮。

典禮自然舞龍舞獅,萬人空巷,熱鬧賽過過年。

禮成之後,按照慣例,周縣尊和士紳代表,都親手在新區門前種下一株株榕樹。

此舉意喻朝廷恩澤綿長,官民其樂融融。

齊敬賢老夫子則帶領生員們,在大學堂四周種下一株株桃樹李樹。

意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工商界這邊,自然是以“救災扶貧基金會”為代表。

方唐鏡在眾理事的推舉下,在基金會會址的一處泉眼旁,種下了兩株梧桐樹。

意喻自然也是極好的,有鳳來儀,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這裡日後定會引來金鳳凰,這泉水也會成為鳳凰池。”方唐鏡開著玩笑,眾人大笑。

這本是無心之言,不料齊敬賢老夫子暗暗詫異,少年人有如此志向,實是後生可畏。

鳳凰池?齊老夫子眯起雙目,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方唐鏡說道:

“賢侄心懷凌雲,有宰執天下之志啊。”

有唐以來,“鳳凰池”便是中書省的別稱,宰相之職便因入主中樞而有鳳凰池的美稱。

因此方唐鏡栽梧桐樹的舉動,自然而然就被齊敬賢老夫子認為有入主鳳凰池之志。

“啊,夫子,您......”

方唐鏡頓時有一種偷窺佳人被抓現場的感覺,滿臉都是大寫的尷尬。

自己當然想過有朝一日做大官,做到內閣更好,這樣才能賺大錢好不好。

只不過在泉水池旁種兩棵梧桐樹就被人想到這方面,實在是自己並沒有想過的事。

這就不知說什麼好了,老夫子學富五車,閱人無數,一般的說法怕是不會相信。

沒等他想好說詞,老夫子已說道: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國家如此,正是少年人砥礪有為之時,乃是好事!”

夫子對朝廷亂象隱有不滿,這才如此隱晦的表達。

好吧,夫子您開心就好!

老夫子與方唐鏡以前並沒有多親近,原因主要在於方唐鏡剛考上秀才不過一年。

而這一年裡,方唐鏡在縣學的時間並不多,大多時間都在外遊學。

對於長期翹課的學生,師長多是沒有好臉色。

只不過這位學生卻又是不折不扣的學霸,老師也只能捏著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老夫子的刻板,對這樣的學生,心裡定是有些不爽的。

反倒此時,方唐鏡被革除了功名之後,老夫子心中惋惜,對這個學生親切了許多。

但是方唐鏡的“同學們”,卻並不買這位學長的帳。

眾生員看都沒看方唐鏡,鼻孔差點翹到天上,分明是神仙不與凡人語的模樣。

方唐鏡也不意外,人家都是有功名的,自己一布衣,看不起也屬正常。

更何況是方唐鏡還是得罪了侯府,由府學和知府親自下條子廢他功名。

別看方唐鏡現在攀附上了知縣,卻也是科舉無望,起碼這幾年內都無望。

他若要恢復功名,非要經過府學和知府這兩關不可。

知府還好說,任滿了是要調離的,可府學學喻一般是由本府人士擔任,很少調動的。

所以他的同學們都認為,方唐鏡這十年內都不可能恢復功名的。

這個時候,周縣尊正領著一眾士紳一邊大談規劃,一邊暢享美好未來。

眾人不住附和,氣氛熱烈,其樂融融。

這時便有一名年約二十五六的俊雅生員來周縣尊面前,恭聲行禮道:

“老父母大人,今日新區動工,學堂奠基,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修禊事也,學生懇請大人留下墨寶,勉勵學童發奮讀書,實為百年幸事!”

這名生員是縣裡的廩膳生員,名為李才俊,家裡也是望族,自小便延請名師授學,少有才名,是極有才名的風流人物。

李才俊本人尤其擅長詩詞歌賦,常常以“小李牧”自居,乃是各種文會的座上賓。

全縣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在這裡,李生員哪裡忍得住刷聲望的機會,第一個跳出來請命。

說完之後還不忘看了方唐鏡一眼,嘴角翹起一抹輕輕的弧度。

方唐鏡雖然有“松江府第一秀才”的美稱。但是他的名聲主要來自十六歲高中院試案首。

流傳的佳作卻並不多。

這也很正常,專心八股文的未必在詩詞歌賦方面有多突出。

但對於人們寄與厚望的方唐鏡來說,第一秀才沒有佳作傳世,就如同菜裡沒有鹽。

未免有些淡而乏味,談論起來總有些不得勁的樣子。

而且也被縣裡其他生員看輕,總想要壓他一頭成就自己名聲的想法。

其中便以這李才俊尤甚。

當年院試,他與方唐鏡同場竟技,方唐鏡奪得案首,他的成績也是不差,得了個第二。

可惜,人們記住的永遠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什麼事。

自古文無第一,或許便是如此得來的吧。

既生瑜何生亮,李才俊大為不忿。

他自認才華要在方唐鏡之上,是考官瞎了眼,亂點鴛鴦譜,這才錯點了自己。

若僅僅如此,他還是有信心在其他方面壓過方唐鏡的,重新證明自己。

但方唐鏡這個十六歲的“松江府第一秀才”的名頭,實在是太過耀眼。

不論走到哪裡,各種詩會文會,人們總會有意無意間談起方唐鏡,風頭蓋過了所有人。

這讓心高氣傲的其他人情何以堪!

鬱悶的生員們於是有了共同的敵人,方唐鏡就這樣躺槍,成了集火的物件。

可是方唐鏡在中秀才之後,除了到縣學領取廩糧之外,大部份時間都不在縣學。

這讓一眾想找方唐鏡麻煩的生員老鼠拉龜,無處下手。

等到方唐鏡被革除了功名之後,這些人都很是高興了一陣子。

老天有眼,這下總該輪到咱們出頭了吧!

李才俊是最高興的,第一名被革除,他這個第二名就應該理所當然成為第一了吧?

然而,所有人,很快就高興不起來。

方唐鏡就算被革了功名,籠罩在他頭上的第一秀才光環也並沒有褪色。

相反,在他悲情色彩的故事下,第一秀才的位置反倒更顯耀眼牢固。

人們開口必是方小秀才云云,閉口還是方小相公如何如何,聲名更盛。

而現在,方唐鏡一舉成了縣尊師爺,逆襲成為人生贏家,更成了人們口口相傳的傳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彷彿方唐鏡就成了江泉縣讀書人的名片,還是一張帶有傳奇色彩的名片。

太過份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按道理來說,新區才剛剛開始動土奠基,這吟詩作對什麼的等到建成了再玩也不遲。

可這李才俊的話卻偏偏就撓到了周縣尊的癢處。

周縣尊做出了這諾大的政績,如果不能早點宣揚出去,那和錦衣夜行有什麼分別。

因此這李才俊一提議,周縣尊便來了興致,回頭看了看眾士紳。

眾士紳都是善於觀言察色的人物,一見縣尊動心,紛紛附和。

只有齊敬賢老夫子心裡有些擔心。

老夫子是縣學教喻,對於方唐鏡的八股文章是極欣賞的,卻從未見過方唐鏡作詩吟詞。

因此便以為方唐鏡不善於此道,於是看了看方唐鏡。

卻見方唐鏡無動於衷的樣子,不由心中一嘆,終究還是太過於注重科舉,忽略了其他。

他並不怪方唐鏡,科舉才是正途,除八股之外的都是小技。

只是現在方唐鏡被革了功名,八股便沒了多大用處。

比如現在這樣的場合,總不能拿一篇八股來充數吧,這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嗎?

就在他要開口勸說周縣尊的時候,周縣尊已經開口:

“小友提議大善,吾輩讀書人恭逢盛世,如此佳事,豈能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