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8章 領導英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8章 領導英明

成化皇帝這算不算是求捶得捶?

方唐鏡正要往下奮筆疾書,猛地又停住了筆。

此時各位考生都看完了試題,果然如方唐鏡所想的那樣,嚴肅的考場頓時傳來種種倒吸冷氣的聲音,接著就是陣陣喧譁。

驚詫過後的考生們第一反應就是興奮、激動,甚至有的眼淚都出來了......

中興之主,中興之主,吾皇果然是中舉之啊!

自古以來,皇帝能自省的有幾人,更遑論如此情真意切,諄諄叮囑上著杆子主動納諫的?

這恐怕只有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和唐宗李世民了吧?

所有人都認為成化皇帝這是要勵精圖治,奮發中興了。

這篇策論文,重點就是向成化皇帝提出治國良方!

治國、安民,軍事,天災,經濟等等,凡有一管之長都可以任意發揮。

應該說,成化皇帝這道題目正正撓到了所有人的癢處。

書生們哪裡有什麼實際的治國經驗,所想的自然理想化,揮斥方遒張口就來,正是書生們最所擅長的啊!

這樣似乎專為嘴炮而生的題目,對於眾書生來說,簡直就是老鼠一跤摔進了米缸。

眾人自然是激動得不要不要的!

吾皇胸懷天下,主動納諫,實有千古明君之風!

吾皇欲做三皇五帝,咱們做臣子的當然要做比幹魏徵這樣的賢臣!

眾人自詡自己實乃經天緯地之才,胸有萬言,幾乎要化為實質噴薄而出了,胸中的激動哪裡還忍得住,提起筆便開始奮筆疾書。

“肅靜,肅靜,考場之內不得喧譁,違者逐出!”

監考官員及時發出喝斥,總算制止住幾乎要仰天壯懷的考生,很快便恢復了平靜。

但平靜之下卻是波濤澎湃的內心。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聽說了,方會元在會試時就因為寫了一篇壯懷激烈的文章,甚得聖上賞識,這才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奪得桂冠的,此情此景,何其相似也!

順著這條思路,不少考生越想越覺得思路開闊,真真是文思湧泉。

雖然大家沒有實際的治國經驗,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尤其平時生活裡的所見所聞,又讀了萬卷書,對某一領域還是有些獨到見解的。

於是,各種完美的見解就源源不斷地噴湧而出,簡直如火山噴發,止都止不住的那種!

只有方唐鏡痛苦了……

這便宜老丈人怎麼看都不象是要找虐的樣子啊!

他雖然隨和寬容卻極為傲嬌,這一點從汪芷傳回來的資訊就可以知道。

成化皇帝竟然對萬娘娘說:“咱家女兒找的這小子,長相實在不怎麼樣,比朕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以後外孫但願接芷兒的長相還好一點。”

方唐鏡表示不服的,論顏值,成化皇帝自然可以自稱是皇帝裡最靚的那個仔,可與自己比嘛,呵呵……

方唐鏡當時聽了汪芷的轉述自是一笑了之,情人間的玩笑話卻透露出了一個巨大的資訊:

成化皇帝很傲嬌,很要面子,很有點即當又立的那啥……

這樣一想,一個念頭便宛如閃電般撕裂了籠罩在眼前的重重迷霧!

即當又立?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老丈人狡猾狡猾的……!

成化皇帝承認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是可以的,這叫自謙,是一種高貴的品德。

可別人當真那就萬萬不行了。

這就好比年終開總結會的時候自我批評,領導說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實在慚愧。

下屬們要自發地維護領導的權威,幫領導找出現由,比如領導說自己丟三拉四,下屬就要說這是領導日理萬機,些許小事實在是秘書不稱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有哪位腦袋是榆木疙瘩,非要指著領導鼻子大罵你這貨做事七不搭八,一點不靠譜,乾脆讓賢,那麼等待他的結果除了小鞋就是辭退了。

所以一切所這道題目看成是成化皇帝要自虐的,通通是自尋死路。

再看自己先前寫的那兩句,未免太凌厲了一些,方唐鏡提筆,另起一行,寫下一個詞:燕雀處堂!

於是文章的開頭便成了:

“欲求治國之道,必先明亡國之道!方可言治也。

臣觀史常自問,唐玄宗,隋煬帝,亡國之君乎?

君非甚暗,孤立而揚弊甚多,臣盡營私,結朋黨而公忠絕少也。

百姓之慘烈,言之者多,心憂者少,人情弊於其所不見,燕雀處堂,亡國之因種也。”

這段話的重點在於“燕雀處堂”。

“燕雀處堂”指燕雀居住在人住的房屋裡,因生活安逸而喪失了警惕性。比喻大禍臨頭而不自知。

唐玄宗,乃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明君,惜乎先明後暗,最後導致了“安史之亂”,生靈塗炭,盛極一時的大唐自此日薄西山,直至消亡。

後世史學家有言“唐實亡於玄宗也”。

隋煬帝,開大運河,功在千秋,三徵高麗,滅國無數,若非窮兵黷武,窮奢極侈,也算是一代英主,最後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之哀之。

方唐鏡筆鋒一轉,追究起亡國的責任,用了“燕雀處堂”這個詞呼應上一句的“君非甚暗”,就是明確了亡國的責任,並不在於皇帝,而是在於臣子啊!

方唐鏡微微一笑,一篇文章的主旨確立。綱舉目張,接下來就簡單了。

此時考場裡的考生們興奮而又激動的運筆狂舞,將胸中的學識抱負真知灼見化為一篇篇治國安邦的金玉良策,十年寒窗無人知,等的就是這一刻啊!

陛下!我來了!

一筆三流淚,語不驚人死不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下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下筆如有神,簡直是在起飛,根本停不下來!

方唐鏡看了看四周,無語地搖頭,怎麼看都像是大型翻車現場。

他已經可以想見到成化皇帝見到這些文章後的大致心情:

你什麼意思,給我寫這麼多意見是幾個意思?

難道你是想說我朱祐樘不如你囉?

朕長得這麼帥,雖然是上天之子還這麼自謙,我有膨脹了麼?

沒有嘛!這樣比肩三皇五帝的好皇帝,你確定不如你一個讀死書的死龍套?!

呵呵,這麼優秀的皇帝你看不到,噴出來的口水多過茶,你是想上天還是怎的?!

方唐鏡接下來要做的就很簡單了。

討論清楚了亡國之道再來看怎麼治國就簡單了,最起碼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嘛?

而且方唐鏡拎出來作為反面教材的唐明皇和隋煬帝都不是一般皇帝,乃是公認的雄才大略之輩,將之與成化皇帝比肩,成化皇帝說不定會心中竊喜。

實話實說,這兩位皇帝若不是先明後暗,在後世史書中也是大帝一般的存在。

意思是成化皇帝若不是犯他們一樣的錯誤,一個中興之主穩穩落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不要犯“燕雀處堂”的低階錯誤,成化皇帝就是咱們大明皇帝裡最耀眼的那顆帝星。

當然,裡面也要有乾貨才成,比如自己的“把蛋糕做大”的理論就恰到好處地解決了經濟民生的問題。

經濟發展起來,至少有如下的好處:

首先,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做事便有足夠底氣。

比如用兵,打的就是後勤,一次輸了不要緊,接著打就是。

咱們可以輸得起無數次,可對手呢,只要輸一次便會萬劫不復。

韃靼如此,女真如此,倭寇亦如此,原因無他,咱們玩得起,他們玩不起!

其次,歷朝國內民亂,基本上都是民無果腹之食,不得不反,經濟做大,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飽飯,誰會吃撐了去造反?就算有這樣的瘋子,別人會跟隨麼?

咱們本朝太祖便是最好的例子,若不是當了和尚都差點餓死,又何至於反?

其三……凡此種種,方唐鏡侃侃而談,娓娓道來。

這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好處了,根據後世的經驗,方唐鏡甚至可以一步步倒推出從這個理論所衍生出來的行業,如何實施,如何發展,要注意什麼,避免什麼,總之,一切問題都可以從發展的角度去解決。

最後,方唐鏡當然是狂拍了一番成化皇帝這種主動求諫,居安思危的明君胸懷。

這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再一次證明了老朱家的優秀基因乃是上天賜予全天下人的寶貝。

我輩讀書人務必深刻領會皇帝的治國方略,貫徹好皇上的思想,落實皇帝的理念,天下自然大治,再現三皇五帝時的大同世界。

凡此種種,洋洋灑灑四五千字,嗯,差不多了,可以收尾了。

“噫,吾皇宵衣肝食,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必期天下大同之日乎?”

留給人一點意猶未盡的遐思,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