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4章 滅倭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4章 滅倭之始

訊息很快傳遍天下。

尤其是胡漢山在鐵窗裡對手下說的那句更是催人淚下。

這位昔日裡呼風喚雨的土皇帝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道:

“弟兄們啊!做什麼都可以,可千萬不要忘記,要繳稅啊!”

天津衛是五大市舶司最難纏的刺頭,一旦理順,下面各大市舶司自然認清了形勢不敢造次,“稅務總署”派去接收的人便很快上手,再說了,每一個“稅務分署”的成立,都有著一千強兵隨行,專治各種不服,焉有不順手之理。

五大市舶司很快就按照方唐鏡的意思,集體更名為“大明進出口關境管理署XXX分理署”,簡稱海關。

五大海關由總署垂直管理,人事任命和財稅一把抓,所有“稅務督察”簡稱“稅警”全部由六千戰兵擔任,依戰功任職,並且還大量徵招人手充實到其中,完全就是按精兵的路子擴充。。

這主要是考慮到海外販私猖獗,尤其松江寧波泉州三地更是倭寇橫行之所,由這些有實戰經驗的殺才們擔當大梁實在再合適不過。

當然,這些大老粗們打打殺殺是一把好手,精細活是不行的,於是又在當地招收了諸多童生秀才任職。

架子搭好,汪芷和徐小公爺又利用關係搞到十多條戰船,於是一支直屬於“稅務總署”的半商半戰隊就此形成。

當是之時,大明名為禁海,實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鼓勵不嚴禁,而且與倭國還時斷時續地進行過官方的“勘合貿易”,其利不斷。

而海外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諸國更是視大明為天堂之國,爭著將將白銀黃金等貴金屬源源不斷地運到大明,換取布匹絲綢茶葉陶瓷這些“奢侈品”,每年多達數百萬兩甚至上千萬兩。可見海外貿易之重利。

但除了官方的少量貿易之外,海外貿易的利潤大多透過走販私犯之手散入到各地豪強之手。國家沒撈到半點實惠,反倒是倭寇橫行,禍害沿海,這才是逼得朝廷不得不禁海的原因。

現在五大海關握在方唐鏡的手裡,事情就再不象以往那樣發展了。

當然,方唐鏡也並沒有一開始就急於求成,而是首先發展東番這個大基地。

女真諸人站穩腳跟之後,開始大力種植甘蔗,發展糖業和酒業,熟悉榨糖的都知道,在榨糖的同時可以生產出高純度的甘蔗酒,有了這兩樣利器,再加上少量的種植糧食,女真人很快就嘗到了甜頭。

大量的優質白糖源源不斷地產出又加大了大陸投資的熱情,短短三年,東番島便日新月異,形成了兩座大型城池,兩座大型港口,製糖廠,酒廠,船廠遍佈各地,儼然兩座大型要塞,成為整個東南亞最重要的交易中心。

而五大海關在方唐鏡的全力整頓之下,每年除了上繳給朝廷固定的銀稅之外,各自都能有六七十萬的收益,當然,這些都被方唐鏡全力投入到“稅警水師”之中。

不到三年時間,隸屬於海關總署的大中型戰船便有三十多艘,每艘都有著五十到一百門的後膛炮。得益於江南格物院研製出來的優質鋼,大炮射程更遠,準頭更強,發射的炮彈種類亦是有開花彈,穿甲彈,燃燒彈數種之多。

成化三年時的倭國已是南北朝分裂期,諸侯割據,互相攻伐,而失利一方便產生了大量流亡武士和破產商人地主,於是鋌而走險,打起了“勘合貿易”的商隊主意,正因為如此,才使得海盜復熾。

方唐鏡執掌海關前四年,發生了許多事情,首先當然是方唐鏡大婚,乃是皇帝賜婚,婚禮相當神秘,據說女子是皇帝認的民間女子為義女,但是並沒有給封號,私下裡稱之為“無憂公主”。

大婚之日,方唐鏡除了請些親朋故舊之外並沒有請朝廷裡別的什麼人,朝中有聽說的也紛紛送禮,然而卻並沒有多少人新至。

如此婚禮,原本外人以為會並不隆重,但讓所有人都嚇掉眼珠的是,皇帝和萬貴妃卻是親至祝賀,後來還傳說這對新人乃是由懷恩公公作媒,規格簡直高得一塌糊塗。

皇帝和娘娘親至,方唐鏡與新婚夫人作陪,一起說話近一個時辰之後皇帝和娘娘才離去,據小道消息說,離去之時,萬娘娘還掉了眼淚,皇帝亦是眼眶紅腫。

可最奇怪的是,人們並沒有見到方唐鏡最堅定的盟友汪直出現在婚禮現場,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想,難道友誼的小船翻了不成?

接下來第二件事,便是朝廷後悔了,想把五大市舶司收回,為此群臣甚至還上演了一起伏闕請願的活動。

成化皇帝只兩句話就問住了帶頭的內閣和六部。

第一句是“人無信不立,況乎朝廷?”

第二句是“你們誰能保證每年不打半點折扣地拿出七百五十萬兩白銀?”

揚鼎一拍胸口道:“老臣敢立軍令狀!”

成化皇帝看也不看這老貨,直面其餘數人道:“你們可敢立軍令狀公示天下,若敢,此事尚可討論,若不敢,趁早回家洗洗睡,省得讓天下人笑話!”

現在的成化皇帝再不是三年前那個說話還口吃的宅男,而是頗具威嚴的“中興之主”,一言一行皆有龍虎之姿,天威赫赫,俯瞰眾生。

此時一言即出,決非玩笑。

公示天下也就是表示做不到便要行軍法,軍令如山,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諸人猶豫了,憑什麼戶部的事反而要我們擔責任?揚鼎老兒反而置身事外?難道就因為揚鼎老兒信用早就破落了?又或是這老貨從來就沒有信用可言?可我們的信用也就比這老兒高得有限吧?皇帝何必較真!

大家說說而已嘛,何必當真!

其實大家集體伏闕請願說到底還是心有不甘,三年過去,誰都知道五大海關日進斗金,賺翻了天,朝廷當初作出的決定實在是愚蠢到了極點!

憑什麼天津海關裡做官的那些傢伙個個富得冒泡!

一個不入流的“稅務督察”每個月都可以領到真金白銀的三枚面值一兩的銀幣,就更別說那些當頭的。

據說基層的從九品督察長每月就有十兩白銀,全是嶄新的新寶鈔。這月俸都趕上了京官裡的七品官了,而海關的七品官據說每月能拿到六十兩新寶鈔,我……去啊,足足是朝廷俸祿的三倍!這還讓不讓人愉快地做京官了?說好的大夥一起喝西北風的呢?

“這個,那個,臣等倒不是不敢立軍令狀,然而,然而這財賦之事豈能一概而定,總有高有低之時……”

“算了,你們也不通這個,朕並不指望你們。”成化皇帝換了一個口氣道:

“方唐鏡那小子倒是說過,若是將天下海關交與他管理,他便可全力推行‘高薪養廉’,爾等認真考慮,考慮好了遞摺子進來,都跪在這裡像什麼話,都散了,值日御史,一刻鍾之後若還有人在此,把名字記下來交與朕,打不斷他的狗腿!”

百官一聽,心頭猛地一振,這高薪養廉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早在去年,汪直便明發奏摺,提過這個議案,給天下官員開出高薪,前提是不得再收火耗銀子。不過當時討論來討論去,最終由於國定財力不濟沒有透過。

而且當時朝廷每年已經可以多得七百五十萬兩白銀的情況下仍是不能透過。

現在舊事重提,方唐鏡並沒有提火耗之事,不過卻換了要將天下海關盡數收入囊中,以此為條件換取高薪養廉,這個……

大多數中下層官員是極贊成的,畢竟居京城大不易,京城中來錢的路子也少,不是各部門主官,別人孝敬的也就極少,並沒有多少灰色收入,自然是對高薪養廉舉雙手雙腳贊成。

但是那些佔據高位的卻不會這麼想,稅務總署此時權力已然極大,簡直是一個獨立王國,若是再擁有全天下的海關,朝廷哪裡還管得住?

不過成化皇帝已經走遠,幾句話就挑起了中下層官員與上層少數官員的內鬥,心情不要太好。

御史開始清場,那些中下層官員已是一鬨而散,留下內閣和六部幾位大佬孤零零地跪在原地,甚是無趣得緊,長嘆一聲之下,諸人揉了揉膝蓋無奈回府。

第三件便是最近,倭寇大舉犯邊,於寧波海域外劫掠了一支大明運糖的商隊,並且上岸燒殺了三個村莊,無辜百姓死難者達一百七十餘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次月,方唐鏡集“稅務水師”和“金山衛”,合兩萬人,以一署之力,開啟了滅倭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