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8章 封建天下(大結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8章 封建天下(大結局)

成化十九年五月,方唐鏡滅倭國。

這一天,方唐鏡接見了各地大名之後,見到了一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人物。

“李師何故姍姍來遲,學生久候矣。”方唐鏡微笑著請來人入座。

“大人方是吾師,學生惶恐。”李士實誠惶誠恐。

李士實原本是跑到建州避禍,不料前腳剛到,後腳方唐鏡便平了建州,他還想跑到蒙古,這個想法剛起,蒙古便又為方唐鏡所定,無奈之下只能隻身入了西域。

這些年來浪跡天涯不敢回家,這種日子實在非人。

他並不是不想潛回南昌,但他知道,只要他回到南昌,便是寧王覆滅之日,他不敢。

“李師可有教我?”方唐鏡對於李士實出現在倭國倒是頗有幾分佩服,這傢伙歷盡艱辛該不會只是來找自己求放過的吧?

“不知大人要如何處置倭國?”李士實反問道。

此時的李士實其實不到五十,卻鬚髮灰白,而容交瘁,直似老了二十歲,但數年的閱歷卻讓他多了一份豁達。

“滅國置郡已是必然,其餘事尚待朝廷上下討論之後方有定論。李師對這裡感興趣?”方唐鏡淡淡地道。

其實他心裡另有想法,不過自然不會說出來,還要聽聽這位自詡諸葛管仲之才的李大宗師有何高見。

“以大人此時的名望,寧王之於你,不過螻蟻而已,還請給一條活路。”李士實離座,深深一揖。

方唐鏡深深地看著面前這人,他沒有為自己求活路,反而為寧王求活路,這恐怕就是他心中的道了吧?

或許李士實跟現在的燕王一系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不過方唐鏡還是有些動容,心底有堅持的人並不多見,也未必見得是壞事。

“何以為如此說?”方唐鏡淡淡地道。

“大人乃謀萬世之人,寧王不過是大人豢養著隨時待宰的豬罷了,今日大人破倭國,其實正是大人萬世之基,放了寧王不過順手而為,何不為之?”李士實再三懇求。

不錯,寧王確實是方唐鏡保留下來的後手,自己終歸是要執政天下的,而萬一遇到危機,就可以轉移危機,丟擲寧王謀反這張牌,輕易便可渡過。

“說說具體的。”方唐鏡微笑,李士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只不過站錯了隊。

“大人想必早就想好,學生斗膽一提,大人何不上書朝廷,封建海外?”李士實說道。

“說得再詳細些。”方唐鏡微笑不減。

“宗室已成天下負擔,長此以下,天下不堪重負,必為朝野不容,與其坐以待禍,不若封建海外,則大明可去一心病,同時多出無數藩籬,萬世天下可期也!而海外封建諸國亦須竭力求存,不得不依附大明為後盾,衣冠血脈相承,大明版圖必十倍百倍於此時,可登世界之巔峰矣!”李士實這幾年遠赴小亞細亞諸國,明白天下之大,不止大明一家,此時所言,實是遠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宗室之封此時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河南一省幾乎半數盡歸宗室,其餘諸省雖好些,可宗室無窮無盡,終有坐吃山空之日,若不早日圖之,終成子孫大禍也。

“大人不必擔心宗室阻力,吾必力促寧王首倡此議,大人只需答應便可。”李士實補充道。

當然,最主要的是寧王一系從此可封疆海外,自成朝廷了,雖然是隸屬於大明的小朝廷,但是正所謂寧為雞首勿為牛後,海外也未必就不能發展壯大,起碼逍遙自在,不用看人眼色擔驚受怕。

而封建海外還有著經濟上諸多好處,除此之外,就算中原日後有變,海外諸王亦可發兵勤王,即便是這些海外的血裔得了御座也是鍋爛到肉裡,沒便宜了外人。

“當然,海外廣闊,單單是封建宗室顯然是不夠的,可以奏請朝廷封疆有識之士,有識之士能奪取海外領土者,皆可分封,如此一來,我大明必將萬世不倒也。”李士實看方唐鏡沉吟不語,便當他是預設,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說到底,誰都有一份私心,無利之事,誰願意陪你去玩命,因此這後面一條是斷斷不能少的。

“周以封建,遂有八百年天下,自秦之後,天下少有三百年之朝代,何也?無封疆之故也!今天下太平,國內富庶,正是海外拓土之時,且世界大勢亦不等人,西方諸國此時對域外之地渴求無度,我大明若不在此時參與,日後必生大患!”李士實見方唐鏡不說話,便將自己這幾年來的所思所想一股腦倒了出來。

此時已步入大航海時代,李士實這句話實在與方唐鏡所想不謀而合,方唐鏡點頭道:

“很好,你這便回國敦促寧王上書,我這邊奏請朝廷派親王分鎮倭國諸島,行海外封建之策!當然,至於封哪一塊地,就要看你的手段了!”

成化十九年,發生了三件改變天下格局的大事。

一件便是方唐鏡滅了倭國,改變了大明海疆大勢,從此大明海事不但正式對外開放,同時形成了積極進取的格局,方唐鏡亦因此晉封為世代沿襲靖海侯,賜丹書鐵劵,同時出任朝廷第一任海務部尚書。

從此之後,朝廷六部便成了七部,海務部位列於兵部之後,刑部工部之前。

第二件便是鑑於海外貿易的重要性,朝廷又增設了稅務部,汪直出任稅務部尚書。

稅務部直屬皇帝直領,稅務部尚書入內閣辦事,人稱汪閣老。

第三件是寧王上書,首倡封建海外,此亦是靖海侯提倡由親王鎮守海外之後宗室作出的反應。

封疆海外的倡議一出,群臣詫異,這群混吃等死的傢伙怎的也有奮發的時候?朝廷苦宗室久矣,對於這個能將一群米蟲踢出中原的提儀自然是大力稱讚,極力促成,迅速制定出無數優惠政策,巴不得這些傢伙早日就藩。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朝廷還是比較優惠的,千金市馬骨嘛。

最終寧王爭得了北海道這個倭國第二大島為自家封地,接下來便是大肆變賣自家產業,名正言順地招兵買馬,三個月後,寧王帶著五千勇士奔赴北海道。

本州和九州自然是由朝廷派人管理,同時派兵鎮守,打散各大名編制,實行郡縣制,從此將倭國納入正軌。

北海道諸大名雖然都已遞上降書,因而方唐鏡所領的大明兵鋒並未觸及,但真要使之臣服,還是要有無數大大小小糾紛的,不過寧王做好了準備,又有李士實相助,這些應該都不成問題。

有了寧王的表率,一些有雄心的諸宗室亦紛紛行動起來,開始以倭國為跳板攻略呂宋等南洋諸地,後十餘年,有識之士無不以封疆海外為能事,南洋盡屬大明之地。

成化二十三年,第一批鐵甲戰船下海,稅務大臣汪直親領三十遠洋鐵甲船遠航大洋,發現美麗洲,此州國土之大不下於大明,汪直遂宣佈此地為大明領土,派兵建港駐紮。

皇帝因其大功,遂將該港及周邊千里方圓盡數封與汪直,後汪直將此港口命名為“華盛”,且請旨將世子安置於此。

美麗洲的發現,再次激起了一批封建熱潮,由於鐵甲船的航速和載運量已是當世無敵,大批家族開始佈局海外,而且最妙的是,美麗洲的當地土著就是大量的現成勞力,這些人與歐巴羅之人不同,黑髮黑眼黃膚,酷似明人,天生淳樸,乃是可以教化之民。

不數年間,美麗洲已發展出三十餘個定居點,當然,這與鐵甲船的犀利也是分不開的,鐵甲船數次在各國海戰中獲勝,諸國莫不畏懼。

成化二十七年,方唐鏡入閣。萬安等人垂垂老矣,跟不上國事之變化,面對百官的日日彈劾,原先的紙糊三閣老不得不請辭,自此,方唐鏡開啟了長達五十年的執政。

這就是另一個時空裡的“成弘中興”,歷經成化弘治兩代皇帝,大明國力達到了一個極盛的時代,國土真正達到了“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乃是日不落之國度……

這一日,方唐鏡回到家中,見到汪芷已懶懶地臥在床上,不住乾嘔。

方唐鏡忙過去,十分狗腿地捏肩捶,舔著臉問道:“愛妻可是身體不適?”

汪芷用力捶了方唐鏡一拳,嗔道:“壞人…人家…又有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