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老秦人的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水滴之眼見伏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水滴之眼見伏兵

台山狹谷之中有一條曲折蜿蜒的小道,名叫台山道,長三里有餘。最寬處不足二十丈,最窄處只有三丈左右。

過了台山道,前面一片坦途,五里之外,就是汧邑城。

台山道是進入汧邑的必經要道,也是汧邑城的最後一道屏障。

上千年前,汧邑就是西王部落的王城所在地。西戎部落曾經數次對汧邑用兵,卻是從未攻下過台山道。

嬴開先祖將當時的鴻胥部落併入嬴氏部落之戰,也是歷經了六次苦戰之後,才拿下了台山道,進而攻下汧邑。

拿下台山道,俯瞰汧邑城,進可攻,退可守,歷來是兵家必選之策。

嬴沐亦是如此。

他並不打算另闢蹊徑尋找小道逼近汧邑,不拿下台山道,後續糧草供應不上。

萬一戰事拖延,久攻不下,退有台山道守兵阻擋,進有汧邑城大軍死守,他統率近兩萬大軍就成了甕中之鱉,隨身攜帶的糧食耗盡之後,只能任人宰割屠殺。

第二天,天亮後一個時辰,大軍穿過桐城,急行六里,來到台山道。

大軍在台山道前列陣,前面是三千車兵,其後是四千騎兵,再後是五千弩兵,五千步兵在最後,二百傷者留在桐城醫治。

軍旗飄揚,隨風烈烈招展,軍隊氣勢非常旺盛。

嬴沐騎在馬上,遠望台山道,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他早知台山道乃奇險之道,卻沒料到竟然險要到如此程度。

一條狹谷穿行於聳入雲霄的高山之谷,兩側山勢異常陡峭,且叢林密佈,就算其中埋伏上數萬兵馬,也是絕難發現藏身之處。

鴻胥若是在半山設下伏兵,備好巨石等物,待到大軍進入狹谷,伏兵將巨石推下,進谷之兵,必然被巨石悉數砸成肉泥。

在看不到伏兵所處位置而且有密林灌木阻擋的情況下,弩兵很難發揮作用。

嬴沐並不知道鴻胥在台山道埋伏了多少兵馬,推斷應該在三千左右。

桐城兩千,台山道三千,本部落五千兵與鬼方部落五千兵共計一萬兵守汧邑。

嬴沐仰望著兩側陡峭的山崖,久久不語,心生猶豫,並沒有立即下達進軍的命令。

他想苦思一個良策。

於險要之地行軍,歷來是兵家的大忌,嬴沐絕不能把自己統率的近兩萬大軍趕進死地。

這兩萬兵,事關嬴氏部落生死存亡。

嬴開策馬前行,來到嬴沐身邊。

“大將軍為何停止進軍?”

“王上,台山道地勢太過險要,冒然進軍,恐遭伏兵殺傷。末將想找一個萬全之策。”

“從此地去汧邑,只有這一條路。鴻胥若是在兩側山腰設下伏兵,備有巨石箭矢等物,恐將對我軍造成巨大殺傷。”

“末將亦是憂慮此事。”

“王上,臣去峽谷之中看看。”莫守拙說道。

“要小心。”

“諾。”莫守拙應了一聲,策馬前奔,進入台山道。

一拉馬韁,由奔跑改為慢行,一路觀察周圍的地形。

有著兩年特戰兵生涯的莫守拙,精通地利之勢,哪些地方適合伏擊,一眼便能看出。

意念啟動水滴之眼的極空深處功能,視距一下子向前延伸,只是由於山上的密林灌木太密,縱使水滴之眼具有繞視之能,卻也只能看清一裡之內的東西。

在寬有二十餘丈的道路上行走近一裡,兩側山體之上,未見伏兵,也未感應到殺氣。

前方道路變狹,穿行進一條山澗,山澗寬只有三丈左右。

南側山崖壁立千仞,似刀砍斧削一般,其上稀稀落落橫生著一些灌木,人在上面難以立足,未見伏兵。

北側山體稍緩,叢林密佈。

水滴之眼繞穿密林,莫守拙看到了埋伏在距離地面三十丈高處叢林中的伏兵,大約有三千人左右,埋伏之地堆滿了巨石,另有約一千士兵,手中持有弓箭。

莫守拙策馬進入山澗。

一人一騎進入山澗,伏兵雖然已經發現,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他們不會為了對付一個人而暴露埋伏位置。

狹窄地段約有半里左右,穿過山澗,路寬再次達到二十多丈,以水滴之眼掃視兩側山體,未見伏兵。

奔行出了台山道,前面一片坦途,五里之外的汧邑城,已盡入水滴之眼。

莫守拙掉轉馬首,一路往回走。

伏兵仍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任由莫守拙穿行了一個來回。

他們是絕對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信馬由韁的探路之人,竟然擁有能夠看透極空深處的水滴之眼,早已把他們的埋伏之地觀察了個清清楚楚。

若是早些知道,恐怕定然是千箭齊發,先把他射殺在山澗之中再說。

出了台山道,莫守拙來到嬴開身旁。

“王上,大將軍,台山道入口一裡之內,路寬二十丈有餘,未見伏兵。再往前,道路變窄,進入山澗,寬僅三丈左右,長約半里,北側半山處,有伏兵三千餘,堆有巨石,弓箭兵一千。穿過山澗之後,道路寬闊,再無伏兵。”

莫守拙簡要通報了一下觀察到的情報信息。

嬴沐非常驚詫,有點不敢相信地說道:“侍衛長不過速速走了一趟,便能將敵情打探地如此清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將軍放心,敵情訊息,絕然無錯。”莫守拙堅定地說道。

“眾將軍聽令。”嬴沐再不猶豫,大喊一聲。

“步兵在前,以師為作戰單位,分為五隊,每隊間隔二十丈。弩兵以旅為作戰單位,分為十隊,五隊隨步兵同行,五隊保護中軍。騎兵與車兵在步兵之後跟進,眾將軍迅速完成作戰編隊,一刻鍾後,進入台山道。”嬴沐下達了作戰命令。

“諾。”眾將軍齊聲接令,速去安排。

一刻鍾後,步兵分為五隊,每隊一個師近一千二百人,另有一個旅五百人的弩兵伴隨支援,依次進入台山道。

先頭步兵在一名師長的率領下,一路觀察周圍地形,小心行軍,未遇到任何伏擊。很快便來到狹窄的山澗之前。

師長早已接到了通報,北側山體有伏兵三千。

距離山澗三十丈遠,師長以手勢示意停止前進。極力遠望,根本看不到半山處密林中的伏兵。

師長不由得有些納悶,侍衛長是如何發現北側山體上有伏兵的?又是如何看到成堆的巨石和那一千弓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