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節——入學(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節——入學(修)

中央軍校第八期的學員可以說是很正規的一期,基本是三年制,不過保送生與選擇速成班的除外。

現在的中央軍校,主要是靠學習成績說話,保送時倒是可以走走後門,你有錢沒準也可以賣到一個保送名額,到了後面想再有機會,就很難了。

幾乎不可能實現。那胡崗的路又將怎樣去走呢!他不會安心於只是成為一個小軍官,而在這時代,文憑也很重要。

背景的他可以這樣說。是沒有的。另一種升官方式就是有戰功,可那是這麼易的麼?若是,就不會有一將功萬骨枯了。只是選擇了軍人這條路,他說什麼也會走下去。

不管努力多久,都是不會後悔,因為,他是在為自己的夢奮鬥著。換言之,為其價值的實現而打拼。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只要真正的為所選擇的路盡力去走過,結果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在選擇軍人這個職業後,胡崗肯定了生命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國家。公與私他開始走向了理智的思維,想的不再僅是自己。

裡,前有外敵,裡有內憂,能活多久,很難保證。事實是這樣但也得走下去。這些事他都想過,可是這會望著這古老的校門,心中的血液又開始燃燒了。

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兵。什麼都可以放棄但絕對不能放棄自己兵的責任。所以在走進這校園的門前,他就決定了:生是軍人軀,死是軍人魂。

“兄弟,一個人在發什麼呆呢?都到校門口還不進去?難道還沒有走夠,我可是夠累的了,自我介紹一下,本人張仲平,來自湖宜昌。今年二十歲,保送生,看你樣子也不大吧,不會也是保送生,因為你這小子著的一身軍裝,就一個小兵樣。哥們我說的沒錯吧!不要不好意思嘛,在外面小兵就小兵,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看我,整一個球兵樣。我還不是樂呵呵的過。兄弟,說話了,不要苦著臉,開心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不如開開心心過一天哦!”

胡崗回過頭來,看到一個自來熟的傢伙,不管你有沒反應,就找你搭話,也不擔心別人不理,臉皮可真夠厚的。就是不知這小子平時在生活中是不是都這樣。哎,人啊,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是難以分辯。面對陌生人,少說話,是不會有錯的。

回過身來,胡崗不好意思的說:“兄弟,見笑了,我來自陝西,一塊黃土地生的娃。有天如果有心,兄弟帶你去好好玩玩。呵,差點忘記說了,我是考的速成班,三班的,你呢?”

開始相互間不認識,不過再怎麼說接下來都是同學,另外呢?來自後世的文明人,胡崗能做的沒有禮貌嗎?肯定不會哦!做人總要有一點修養。呵,他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嗎?

有著升官發財的貨。唉,不好說,還是別說的好,不然又要得罪人,這可是真正的錯。但看不習慣總不能不言聲吧!那就少說二句。

叫張仲平的湖北小夥聽後更來勁了,趁勢介面道:“行,衝你這句話,在學院老哥照著你,誰欺負你的話,報上我的名,如果不給面子,你看我怎麼扁他。我的兄弟是不能讓人看低嘀。”

臉還真夠厚的,順著竿子就往上爬,聽著這樣說,胡崗真的無言了,只能苦笑著點頭:“一定,一定。有事怎會忘記請老哥你幫忙呢?放心,到時有事就第一個告訴你。”

“步兵科,胡崗,十八歲,民國三年生人,戶籍陝西省富平。國民革命軍6軍151師考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上去很嚴肅的教官說道。看樣子是負責學員到校按排工作的。胡崗聽後很快的遞上了自己的士兵證,核對無誤後便站在一個學員後面等待分配班級,雖然知道自己在三班,可宿舍與教室還是不知道啊!

軍校還比部隊高一級別,怎可不講紀律,要知道部隊可是統一行動的。

接著那教官又開始了新的點名,過了近十分鐘終天點到最後一名,呵,大家想必都知是誰,嗯,我們猜測的沒有錯:張仲平,湖北宜昌人,暫75師保送。1910年生。

暫75師?聽到這個番號,胡崗不由想起歷史上那支在宜昌保衛戰傅將軍帶著三千多將士犧牲的殘酷事實。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會有所改變嗎?希望是可以爭取。能否做到盡最大的力就好。

“又發什麼呆,走了,就差我二人了。真是,想不明白你這個是怎麼回事,一天都在發呆,誰讓我命苦答應照著你,這就應了。”

胡崗很客氣的說:“老哥,謝謝,有機會你也不要客氣,我會做到可以幫到你的。”

“就你,一個白臉書生,還可以幫到我。一看就不真誠,開始對我說是保送生,明明憑學習考上的,還給我裝*。真不知你有沒有當我是老大,要不是看你順眼,真不想理你的。誰讓我是好人呢?”

他生氣,也不想去計較,而從這短暫的接觸中也瞭解到這是一個實誠的人。就更不會在意他發小性子。加上也是看的很順眼.

此次相遇,張仲平不會想到,在八年後,還真是這一位當時僅是身為一師之長的胡崗,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原在歷史上本應犧牲三千將士中的一千多兄弟,當然,這也包括他張仲平。這是後話,暫時不提。

校園的第一天就這麼過了,想到那將要到來的戰爭,胡崗怎麼也睡不著,這就是自己要起步的搖籃?誰說不是呢?中央軍校自建立起,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中下層軍官,在抗戰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想到這些,開始回憶有中央軍校記憶的歷史:——

南京中央軍校自198年興辦到197年西遷成都止,歷時10年,共招訓正期學生8期,也即第六期至第十三期,以及各類軍官班若干期。其發展歷程大致可分作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年春至199年冬。這是軍校的草創階段,其辦學條件和各種教育設施均較粗陋。教育方面主要是收容前黃埔軍校和其它軍事教育機構遺留下來的學生,併合在寧新招的學生,先後編為第六、七兩期實施教育訓練。初建的軍校已開始捲入蔣介石的“討逆”活動,199年10月,第七期全體學員生均奉命參加了蔣馮戰爭。

第二階段,為190年春至197年春,從第八至第十三期軍校教育步入了正規化時期,在學生招考規則、教育期限、教育程式、教育計劃和教學內容諸方面都日臻完善和規範化。而德式教育的採用更使軍校教育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軍校還根據蔣介石的指示擴大了正期學生在全國的招生範圍,由原先集中於南方,而擴充套件到黃河南北和邊疆各省;並且舉辦了大量的軍官補習教育和召集教育,其中許多短訓班是直接配合蔣介石的“安內攘外”政策,從而使軍校的地位和作用日顯重要,達到其鼎盛時期。

第三階段,為197年5月至1977年10月。這是南京中央軍校的最後階段,戰前準備和戰時搬遷是這一階段軍校的主要活動。

從這可以看出,軍校的歷史發展中,每一個畢業生並不是作為一個純粹的軍人為國,而自己要做的是那種馳騁在戰場,只為抵禦外敵的純粹軍人,不想沾上政治。

有這可能嗎?不可能又能怎麼辦?不知道,不知道,不如不去想,先好好睡覺。這才是最重要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