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二章節——南京保衛戰前雙方的一些動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二章節——南京保衛戰前雙方的一些動態

守不守南京?國民黨內部幾乎一邊倒主張放棄這座孤城。以足智多謀著稱的白崇禧旗幟鮮明地對蔣介石說:“部隊在上海大部分都受損很重,退到上海外圍剛喘過氣來,在這麼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恢復元氣,更談不上打一場艱苦的保衛戰,你要聽我的話,南京,乾脆放棄算了!”

連對蔣介石惟命是從的嫡系陳誠也不同意堅守,但陳誠很會說話,“我雖然不知道領袖的意圖,但我可以保證,領袖讓我守,我堅決打到底!領袖叫我撤,我決不在南京多待一分鐘!”聞此言,在座的國民黨高官一片譁然:“簡直是屁話!等於沒說。”

其實,蔣介石自己也不想再硬挺下去,但放棄首都南京的喪氣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從他口中說出的。他需要有一個為他頂缸、撐場面的人,但這個角色實在是太難找了。

最開始,他相中了帶兵來援的四川軍閥劉湘,沒想到劉湘被部下一攛掇,忌憚蔣介石藉此剪除異己,於是故意裝病推脫,無論蔣介石如何勸說,均無效。桂系出身的參謀總部作戰組組長劉斐在軍事會議上還公開質疑起蔣介石的治國帶兵方略來,惹得老蔣勃然大怒!“那好吧,既然你們這麼畏戰,那就由我來守南京!”蔣介石一時激動,脫口說了句氣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關鍵時刻,唐生智站了出來,慷慨激昂地說:“諸位,南京的確是一塊絕地,但你們恐怕忘記了南京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吧?這是我們的首都!是孫總理的陵墓所在地!作為軍人,我們怎麼可背棄國父的教誨,為了保衛國父的陵墓,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要死守南京!”唐生智歷來特立獨行,曾數次反蔣遭罷黜,而在抗戰的危難時刻,卻能挺身而出,令眾人一時刮目相看。

事後有人推測,唐生智此時出頭,多半是想火中取栗,目的是重掌軍權。但蔣介石此時已顧不得那麼許多,立刻委任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

唐生智到南京上任後,制定了“焦土抗戰”的防禦策略。其核心為:第一,為掃清射擊視線障礙,將南京城外的樹木、民房全部燒光;第二,為了不讓敵人接近城牆,須拒敵於城外10公里處;第三,從現在起,立刻對部隊進行班防禦、連防禦的實戰性訓練。

為了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的決心,唐生智令宋希濂率部斷掉南京守軍的退路,燒掉渡船。聲稱,若無命令,擅自離隊渡江逃離戰場者,格殺勿論!

事後看,包括唐生智本人在內的諸多守城高官均給自己預留了逃生船隻,真正無路可退的不是這些帶兵的將領,而是沙場浴血的一線官兵。前些年,作家方軍曾寫過一本書,名為《我認識的鬼子兵》。在日本採訪時,一些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直言不諱地對他說:“國民黨軍隊有個習慣特別不好,一打敗,當官的先跑!”

長期以來,國內研究中國抗戰史時,總以為R軍內部在侵華問題上是鐵板一塊,似乎其侵華的每一項指令與舉措都是自上而下的。

實際上,在侵華問題上,R國國內上下雖有共識,但具體方略、實施手段卻大相徑庭。政府中的文官集團主張漸進滲透,軍人集團卻力主用快速高效的戰爭手段消滅中國的抵抗力量。而軍人集團對待侵華也存在分歧,軍部、參謀本部並不奢望一口吞掉龐大的Z國,還是希望透過局部性的戰爭不斷消耗中國軍力,透過簽訂有利於R軍的不平等條約鞏固勝利成果,為最後全面吞併Z國做漸進性積累。而一線官兵卻揚言畢其功於一役,往往擅自修改上司指令,以下犯上越權行事,從“九·一八”事變到南京之戰,一線日軍屢屢抗命擴大戰爭規模,RB軍部居然被基層部隊牽著鼻子走,最後被迫預設現實。

南京之戰前,RB政府並未計劃攻佔南京,還私下透過d國欲與蔣介石媾和,以確保自己的階段性戰略成果。按這一安排,在淞滬之戰中歷經苦戰且傷亡較大的部隊紛紛回國。197年1月7日,rb參謀本部向上海派遣軍的松井司令和第十軍的柳川司令發出的命令是:“掃蕩上海附近之敵,追擊的戰線為蘇州、嘉興以東”,顯然,戰役目標中並沒有南京。可是,當時日軍中的狂熱軍官並不肯就此停戰,“下克上”的現象再次出現。

1月6日,第十軍召開了柳川司令臨席的軍團擴大會議。在會上,血氣方剛的年輕軍官提出了第十軍單獨進攻和佔領南京的瘋狂計劃。最後,會議達成決議:“全軍獨斷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擊。”有人提出糧草和彈藥的補充如何解決?狂熱的軍官們說:“糧草不足,就地解決;彈藥不足,就打白刃戰!”

參謀本部的參謀次長多田駿中將,在1月7日非常吃驚地接到第十軍已擅自向南京進軍的情報。多田次長當即下令第十軍停止進軍,但沒有任何效果。1月8日,多田又接到上海派遣軍松井司令打來的電報:“為了儘快解決事變,要求軍部批准向南京進軍和佔領南京。”原來松井率領的上海派遣軍看到柳川率領的第十軍向南京進軍,按捺不住爭功的心情也開始向南京進軍。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就像在運動會上爭奪第一名一樣,開始爭先恐後地向南京進發

多田次長等RB軍部的“不擴大派”本想阻止對南京的進攻,但參謀本部的少壯派軍官居然也是攻佔南京的積極支持者,在參謀本部的會議上,少壯派軍官們高喊:“南京!南京!”,最後參謀本部不得不在11月8日批准佔領南京的計劃。

由此,大戰陰霾黑雲壓城,南京保衛戰一觸即發

這個時空雖說胡剛的獨立團堅守,使得當時RB軍的杭州灣偷襲計劃推遲。可是在強大的實力面前,獨立團還是只是多撐了些日子,RB軍反而因為這次受損,加大軍中激進派的勢力。使得現在的南京保衛戰難度增高。

此種情況是他沒有想到的。也沒有去想,以其理念認為。國軍的部隊受損沒有原本時空那麼慘重。想必這次戰爭很有可能實現守三個月的目標。只是他太高看南京這群高官們的責任心了。

將軍們敢戰,也有勇氣去戰,可是那些政客們此際還在勾心鬥角,為己方想爭的更大的利益。對於那些將要走上戰場戰士們的彈藥後勤補給這些,沒有多少人去*心。最後在吵鬧中定下唐生智為指揮官後,各自帶著不同的目的撤出南京。受傷的始終是英雄的將士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