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章節——就任作訓參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章節——就任作訓參謀

渭南,離陝西的省會西安就百來公里,再加上毗鄰潼關。交通又貫通東西南北,戰略位置很是重要。所以在中原大戰後,蔣公便派得意門生胡中南帶了二個中央軍負責陝西防務,6軍黃濤部主要是拱衛渭南,臨潼,西安等地。6軍三個師加上一個獨立旅與炮營,及一個暫編師,全軍上下三萬多人。基本上參加過中原大戰的老兵與從西北軍改變過來的部隊。說到上次黃軍長得知胡崗的訓練計劃讓151師一團的軍事素質階梯式的提升後,他便決定,在自己所轄部隊每個師從一個團進行規範團似的訓練。並把那份作訓方案上報給了軍政部,黃將軍是個熱血軍人,他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所以只要有對部隊訓練有促進作用的點子,他都會用來研究討論,找到其可行性。胡崗從前的訓練綱要,因為在二營得到很好的實施,最好就由老二營長拿到一團作為每營的訓練計劃下發各單位。這沒有佈局的佈局,經過一年的訓練,一團的軍事素質得到很大提高,以至在全軍比武上摘了桂冠,讓從前的常年老大158師丟了面子。因為這種結果也間接的扯出了胡崗,一個小蝴蝶偷竊後世強大陸軍的訓練方案而得名與利。這也算的上是每個穿越者的優勢吧!

胡崗一行九人,快速的行走在路上,那些過往的百姓,聽到馬聲都遠遠地讓開,帶著恐懼的眼神遙望著。看到這些,胡崗只能苦笑。在這個時代太多的兵禍,讓他們著軍裝的人不再是百姓心目中的保護神,從前是西北軍搶與加稅,現在中央軍來了還是沒有多少改變。這些可愛的百姓其實要求也不高,可以吃飽飯就好。現呢?往與他們遠離。隨之而去的看待兵的眼神比匪來了還要擔憂。後者來了至少還會留一口,前者卻是弄的鍋見底。不過胡崗這會沒有心情去想這些事,他不知道前方的路給他的機遇到底怎樣,有了職務,末必就能得到相應的權力。如果那樣,有兵不能指揮還不是一樣,不如回老部隊。哎,現實不由人啊。

經過三個小時的急行軍,總算趕到158師師部駐地,因為胡崗現代職的是軍部參謀,便少有的得到了一個警衛班隨行,而且每人還配上了戰馬。就算這樣,戰士們還是累了有些虛脫。潘老兵也好不到那裡支,看著這種素質,胡崗在心裡搖頭,老兵都這樣,那新兵還得了,肯定更有過之。感到重擔在肩的他這會想到唯有前行才在那麼一點機會,不去做,改變的丁點機會都沒有。

“報告,”“進來”從潘老兵處知道師部位置後胡崗便把東西放下便過去報道。這會聽到裡面首長的回答,他很是期待這個在原有抗戰史做實事而聲名不顯的將軍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也算是他到民國後第一次見到將軍這樣的人物,會讓他失望嗎?跟隨他的腳步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過會便知,現猜測也沒用,做的還是無用功。

走進師部師長辦公室,只見到裡面一位年齡在三十五歲左右的少將(因沒有找到劉將軍的具體資料,諒作者在這胡扯些),個子算不上高,也就一米七開外的的個頭,不過看上去雙眼很有神。上之對視,目光如劍一樣射過來,令人不敢去打量。胡崗雖然二世為人,可因為年齡小,加上戰火的洗禮也僅那麼幾次,怎能與這些在戰場上生死拼打的人。看到這,心想“亂世裡可以成名的都不會是虛傳那些名將又是怎樣的殺氣呢?”想歸想,這會他還要神遊到正題。便走上前一個立正:“報告示上峰,職中央軍校三年級學員奉命來貴部代職,請指示。”

看到這麼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劉師長怎麼去想也無法與那個僅一個訓練方案,讓154師一團的戰團力得到質的改變的人聯絡到一起,可在軍座調到資料,這小夥的確才十八歲,年輕有為啊。劉師長很是高興胡崗的表現。靜了會道:“小胡,軍部的命令是你在我158師內組建一支精英部隊,人手由你調,我們會大開綠燈。半年後軍座會來驗收,希望你到時不要讓軍座失望。這個時間也就是年底,可能到時你的春節要被取消,還請理解上峰的按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師座放心,我會把小家與大家的關係理清,不會因為這而影響工作,請問現師座我什麼時候開始工作,訓練場我要改建,還請你派人幫忙下,現在時間緊,讓師座你多*心了。”胡崗在後世不要說少將,就是上將也見過,而且不只一個,所以這時也不很緊張。劉將軍呢?倒是被這小子一上來就要求工作感動了。聽後說:“小胡你也先別急,明天上午我會派人與你一起去看訓練場,現在從各部挑兵的命令我己下發部隊,到時怎樣選擇,你弄出個方案來交給我,然後我們再訂時間進行。這樣做黃軍長是想看看,胡崗在思絡上靈活外,還能否有在一線帶兵的能力,那個訓練練方案只說明這小子是個好作訓人才,但並不代表他就能練好兵。所以就有了在一個師的範圍內給予一支小連隊的行使權,而且下達的命令是絕對配合。不準各部有什麼小九九。那些頭頭都是人精,豈會不知這次下來代職的參謀會得到重用。所以除把自己的幾個絕對信任愛將雪藏外基本上說來還是配合的。會做人的胡崗也沒有去追究,這次潘老兵的素質讓他對這些老兵的技能說沒有一點失望是假的,所以也就藉機從二年兵裡去挑,數方皆大歡喜。

離開師部時胡崗把寫好的挑選標準給了劉師長,將軍見到上面的條件很是納悶,不過他也沒有去問,開始就說了,由胡崗全權作主。再說不選第三年老兵,對各部都是一個好的訊號,可能這小子也是不想得罪人吧!讓上面看重的人就是不一樣,都是有幾把刷子的。將軍這麼想著,很快便讓通訊員去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各團第一,第二年兵,年齡在二十至三十歲間的,只要認為自身素質優秀都可以報名參加挑選,入選人員二百人,最後正式隊員三十人。入選期間每個隊員津貼五個大員,最後入選的三十個隊員十個大洋每月。

劉師長對於胡崗開出的高軍響也沒有去在意,在他想來,二百百人左就是上面不報銷,師部也可以承受。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胡崗計劃這筆錢是個人出,這一年多來,黑娃的生意做的很順,去年各自分到了六萬大洋左右。雖說算不上財大氣粗,但對於這可能是自己起家部隊的人員,胡崗還是情願出血的。在決定這件事之前,他計算過,就是一年下來,有個五千大洋肯定可以搞定,就是再購上些武器,僅三十人的小部隊他還是可以撐住,就算幾年後部隊大了,他也有了自己的財源。坐吃山空不是他的個性。現在離抗戰還有近六年,打完第一次淞滬戰爭後他計劃中是爭取去D國留學三年,這樣就是到時回國後他也有近三年練兵時間。說到去D國,一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軍事水平,二是找到人脈做軍火生意。他可不想到時練出一支精兵卻受制於此。這樣的事例從後世的資料中見的多了,這就無怪於他籌謀於前。相信是人都要這麼去做的。有好東西放在手裡山崩也不驚。何況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