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325章節——到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25章節——到達

緊張地行軍,踏過湘鄂西重重山谷。九一八師的一萬八千官兵們,經過十一天時間,終於到達了宜昌這個在一九四零年五月,Z國的會戰前線,不過部隊駐在離宜昌城五十公裡左右的地方,伍家崗停了下來。

是隱蔽在這裡的一座茂密的山上。看這山的位置,不下於五公里,很是適合九一八師把大部隊放在這裡。

此時代Z國的整編師也就是一萬多人,相較九一八師的一萬八千人還是要少些。而一般的師級單位是不到萬人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胡崗的計劃,明面上的兵力顯示一萬人左右就好。在湘北之戰中受損很重,是各方知道的事。

把人員在那基礎上適當減少,會讓人信的。真實的數字只上報給宜昌前線指揮部,至於最高當局那裡,離開重慶時就已經說明,不用去擔心欺騙的罪名。

現在的宜昌指揮部,右冀兵團指揮官是政治部部長陳上將。他愛妻的叔父。在大戰中這名正直的愛國將軍,關照談不上給九一八師,胡崗還是相信,會適當給予些便利的。

於是,在把部隊安置好後,就帶一個排的警衛前往宜昌指揮部。指揮部的位置不是在市區中心,而是在郊區的一個小村子裡,這裡周邊是山,並有幾個天然的防空洞。其是為了敵人飛機來臨是,用來應急的指揮中心。(呵,在網上沒有查到指揮部的位置,請各位親見諒。筆者虛弄了一個地方。)

走在宜昌城,胡崗對於這個城市,不由勾起了一些回憶,在原時空裡,這裡因為水利資源豐富,而成為水電之都,並且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在經濟上也是前幾名,而在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來講,突出的只是他的地理位置。

宜昌市位於長江北岸、三峽東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荊襄”,自古以來號稱“川鄂咽喉,西南門戶”,交通、軍事地位十分顯要。宜昌古名夷陵(彝陵),歷史悠久。雍正十三年(175)升彝陵州為宜昌府,寓意“宜於昌盛”。

在一九四零年四月三十日這天,是九一八師到達宜昌的時間,也是棗陽戰役打響之時,在那裡是張自忠將軍的部隊。本來胡崗是請求帶部隊前往參戰的,而軍政部與最高當局那裡,卻是沒有給這個機會,只讓他的部隊,作戰區域在宜昌一帶。

因為在他們看來,九一八師現在是國家的當家部隊,是不能一開始就拿出來用的。還有一點心思就是,不想讓這支嫡系部隊的與地方部隊在一起使用。以免帶來不穩定的因素。說來信任度還是差了那麼一點。誰叫俺們的豬豬有時還是不那麼聽話呢!

有此按排還有點就是,在Z國高層看來,小B們的槍聲打不到宜昌周邊來,有張自忠將軍的那支部隊,加上第五戰區的大軍,能擋在宜昌之外。在棗宜地區周邊沒準就把戰鬥停了。

這很正常,不少的Z國官員都是這樣看的,估計B軍不會進攻宜昌,即使其有一部向襄河以西進攻,也只是佯動,因而在第一階段作戰時將擔任河西守備的第集團軍和江防軍主力大部調往河東,以致河西兵力空虛,根本沒有研究在河西作戰的計劃,不僅遠安、南漳等縣沒有設防,宜昌的防禦兵力也很少。

後來發現B軍西渡漢水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6月1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將第五戰區部隊區分為左、右兩兵團。左兵團(襄河以東)由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第、第、第1集團軍和第68軍,攻擊襄花路、京鍾路及漢宜路日軍後方,斷其補給聯絡,並以有力部隊向襄陽、宜城間攻擊渡河日軍,策應右兵團作戰;

右兵團由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陳誠指揮第、第9集團軍和江防軍,以確保宜昌為主要任務。同時還決定第75、第94軍火速從漢水以東趕回漢水以西歸還江防軍建制,正在四川整訓的第18軍緊急船運到宜昌擔任守備。

這些都是那個平行時空的兵力佈置。而在這個時代。出於軍政部對九一八師使用上的慎重,把這支部隊在宜昌保留了下來,將會讓到時大軍壓境時的處境會有所變動,不會手忙腳亂那種。

不過胡崗是不會安心呆在這暫時的後方的,手中有近二萬血戰精兵不用,而是僅作一支看家部隊,那可不是他想要的。在他的骨子裡,天生就是一個戰鬥狂,那裡有槍聲,就希望能讓自己的身影走進去。

對於軍政部的佈置,他也不會反對,不同的是,計劃帶到前線的部隊,只有一個旅,七千來人,這一次到宜昌的主要是步兵,炮兵旅那塊只來了四千人。一個加強團的人數,計劃中是用於宜昌後面發生的看家戰鬥用的。

炮兵的四千人中,計劃是帶一個營五六百人到棗宜前線去,那裡有胡崗想要參加的戰鬥。要知道,張將軍的血戰的地方,可是他嚮往的戰鬥。而他這次過來,也是希望用自己手中的兵力,把戰鬥的程序再次改變下。

最少也得爭取讓張將軍這名抗戰虎將,不在此次的大戰中犧牲。給後面的大戰存下一名抗戰精英。將是兵的膽,一名指揮作戰有方的將軍,對部隊戰鬥力的提升,不是簡單的語言可以去形容的。

胡崗也明白,要讓自己的計劃變成現實,其中的難度不小,可是作為軍人,不能因為難度大,而放棄心中的堅守。他很清楚,如果此次爭不到上前線的任務,那麼張將軍與棗宜地區的戰鬥局勢不會改變。

雖說自己不是救世主,但有作一些所謂的先知,在布兵上還是能佔到一些便宜的,一個小小的先決條件,都是很有可能成為戰鬥勝利天平,他不會放棄。就是結果不是想要的,也要做了後才接受。

在豬豬的心中,還是有種猜測,此次在棗宜地區的戰鬥,是否上面那位,有意為之,把張將軍放在了最前線,而這支部隊戰鬥精神與軍事素質是不錯,可是在裝備上是差的可憐的,與武裝到牙齒的戰鬥結果是不用想的事。

胡崗記得,戰鬥打響後的第二天拂曉,信陽、隨縣、鍾祥方面B軍6個師團在大批飛機、大炮的支援下,向鄂北、豫南之我第五戰區全線發起進攻,動作神速,攻勢凌厲,一舉突破我軍陣地,接著兵分六路向棗陽方面包圍。

5月4日,B軍村上啟作第三十九師團及第六師團之池田支隊突破我第五十四軍和八十四軍防線,並攻佔了隨縣。5月8日,B軍第三十九師團又陷我棗陽。當時我軍皆避其鋒,向西側退卻。

想要改變歷史,就得奮力去爭,不去問結果如何自己都得盡份力,不然明知最後結局的情況下,還無所作為的話,是難以接受的。其實在他的內心中,還是有上峰不批准的準備。

至所以去爭取,就是希望能最低限度的,可以帶一支部隊,在宜昌的周邊尋機殲敵,把那位偉人的游擊戰找機會發揮。而不是呆在防守區被動作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