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七章節——淞滬血戰(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七章節——淞滬血戰(5)

話說胡剛的保安團在杭州灣緊張備戰時,淞滬主戰場的各重要部隊也正在艱苦地掙扎中,備所缺兵少將,更是彈藥奇少等因素制約的指戰員們。在得到各處防線被突破,他們只能相能在心中流淚。看到大戰二個多月,各部就將要撤離這血戰數月的祖國土地。作為軍人他們感到是一種恥辱,可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不是他們沒有血氣,也不是他們怕死不敢作戰,可能有的人會說,是這些將軍的指揮不力,可真正的情況,只有身臨其境的將軍們知道,讓一群拿著步槍的士兵與那武器裝備有飛機大炮,坦克艦艇幫助作戰的RB軍作戰,不是嘴中說的那麼容易。為其每處陣地的爭奪,也只有這些戰場上的將軍們才有發言權,真可說的上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在收到那整團整師犧牲的戰況上報時,不管是那路軍的總指揮,淚都是在心中揮之不去,可是面對這種實力上的差距,他們只能用一身殘軀去報國。軍長,師長,犧牲在這次戰爭中犧牲是很正常的事,那些團長就更別說了,有的師甚至打的只有幾個兵,而且還是在短短的幾天內損失上萬人。對於這些數字,陳將軍心己痛得麻木了,現在他的手中又看到幾處戰報,作為這次戰爭Z國最主要的指戰員,他不能因為戰場的傷痛失去理智,還是得清醒的整理一個思路來,只是看著手中各部的情況,將軍還是痛的差點暈了過去,目光僅僅盯著所謂的戰況:

10月至10月8日,第三戰區中央作戰軍和左翼作戰軍,進入由瀏河、沈家橋、朝王廟、徐家行、廣福、陳家行、江橋、北新涇至梵王渡一線5公里長地第二期既設防禦陣地。

國家軍隊在轉移過程中,RB軍企圖乘勢掩殺,多次實施進攻,但在我各掩護部隊的阻擊下,未能越過蘇州河。我國軍隊的反擊未能成功,但撤退卻組織得很有秩序,其中湧現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

6日清晨,中央作戰軍各部正在後撤之際,堅守閘北陣地的第88師師長孫元良突然接到戰區副司令長官顧祝同直接打來的電話:"委員長想讓第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你的意見如何?"孫元良略加思索,當即表示反對說:

"我不同意,這樣做毫無意義。如果我們死1人,敵人也死1人,甚至我們死10人,敵人死1人,我就願意留在閘北,死守上海。最可慮的是,我們孤立在這裡,於激戰之後,幹部傷亡了,聯絡隔絕了,在組織解體,糧彈不繼,混亂而無指揮的狀態下,被敵軍任意屠殺,那才不值,更不光榮啊!第88師的士氣固然很高,並且表現了堅守閘北兩個多月的戰績,但我們也經過5次的補充啊!新兵雖然一樣忠勇愛國,但訓練時間較短,缺乏各自為戰的技能。這是實際情形,所以我不同意。"顧讓他再考慮考慮。為了說明情況,孫元良派參謀長張柏亭面見顧祝同。張在滬西中山大道第51號橋的竹林中的茅屋內見到了顧,顧開門見山傳達了蔣介石的意圖:要第88師留在閘北作戰,把連、排、班分散開,依託市區堅固建築物及郊區大小村落,寸土必爭,一直堅持到11月。因為11月某日國聯要在日內瓦開會,中國將派代表前去控訴。因此從國際觀瞻角度,為喚起世界輿論同情,必須要一支部隊在蘇州河以北堅持。之所以選中88師,是因為88師對日鬥爭有經驗,名聲也好聽云云。

孫元良當然明白老蔣這一招的政治用意遠大於軍事意義,狡猾的孫既不想違背蔣的旨意,又不願意讓全師送死,最後幾經折中酌商,顧被迫同意孫提出的僅留1個加強營在四行倉庫作象徵性抵抗的建議,此加強營以54團1營為骨幹,仍用團的番號,由中校團副謝晉元指揮,編制1個機槍連、個步兵連、1個迫擊炮連,共約450人左右。為對外迷惑敵人,後來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有800人,於是,八百壯士孤軍堅守四行倉庫,就這樣銘刻在歷史上。

之所以選擇四行倉庫,是因為背靠租界,地形易守難攻。之所以選擇謝晉元,是看中其為人沉穩幹連、勇敢果毅。謝晉元,字中民,廣東蕉嶺人,黃埔四期政治科畢業,歷任排、連、營長,參加過北伐戰爭,多次光榮負傷,淞滬會戰後調任88師54團團副,時年歲。謝雖為黃埔生,無奈無派無系,只知埋頭苦幹,因此升遷較慢,比他小歲的孫元良、宋希濂等人早在6年前即已為少將旅長,而謝還是一介中校團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這次又命中註定在敵後孤軍作戰,註定是死。但在國家民族的利益面前,謝晉元別無選擇,他大義凜然而又悲壯地領受了這一任務。早在抗戰前夕,謝即把妻兒送回老家,他對妻子說:"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之素質也,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

聽說謝晉元決心以身殉國,很是感動,校長破天荒地特意給這位中校團副打來嘉勉電話。除了空洞的套話之外,校長也實在說不出什麼,本來他也只是政治作秀,留下點部隊堅守不過打給外國人看看而已,不抱任何希望。10月6日夜,88師主力撤出閘北。謝晉元率54團1營進入四行倉庫。四行倉庫因充當了當時上海的金城、鹽業、中南、大陸4個銀行的堆貨棧而得名。樓高6層,牆壁堅厚,長10米,寬15米。法式建築,鋼骨水泥澆築框架,花崗岩條石砌牆,異常堅固。且有地下室隱蔽。地處蘇州河北西藏路西側,門前是光復路,左前方是新垃圾橋,與公共租界僅隔一條蘇州河。倉庫中原有88師師部,彈藥、糧食、飲水儲備都極為充分,至少可供留守部隊堅持半年以上。從環境上看,除背靠英租界之外,其餘三面均為平房,利於觀察射界開闊。日軍如果發炮攻擊,極有可能落在英租界。

工謝晉元率部隊進入倉庫後,迅速用裝滿大豆、小麥、羊皮和豬鬃等物品的麻袋構築好工事,破壞了電燈,將倉庫周圍障礙掃清,隨後他召集全營官兵,本來平時不喜歡言辭、沉默寡言的謝晉元作了慷慨激昂的戰前動員:

"弟兄們,外面的形勢你們都看到了,我們不久將孤軍作戰。敵人可能有幾千人、幾萬人,我們的大軍已經西撤。我們也可能堅持幾個月,幾十天,或者幾個星期,但是我們必須堅持。……我們雖為孤軍,其實我們也不孤單,全中國四萬萬同胞都和我們在一起,上海的每一幢房屋都有我們的同胞,他們的每一雙眼睛都在看著我們如何去殺日本人……我們為四萬萬全國父老鄉親,為全上海幾百萬上海同胞打仗,讓他們親眼看著我們如何去殺日本鬼子。身為抗日軍人,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使命更光榮、更令人自豪的呢?我們要讓我們變成插入敵人心臟裡的尖刀……哪怕只剩下一槍一彈,我們也要堅持到底!"

官兵齊聲激奮地高呼:"抗戰到底,誓死不降!打敗日寇,報效祖國!"個月來,這支隊伍連續作戰,極端疲憊,官兵衣殘臉汙,但每個人都非常地堅強,抱定必死決心。他們中間有:9歲的福建上杭人少校團副上官志標,1營營長天津人楊瑞符,1連連長陶杏春,連連長鄧英,連連長唐棣,機槍連連長雷雄……還有那些不知名的排長、班長和士兵們。謝晉元接著部署戰鬥任務,命1連佔領右翼西藏路陣地,連佔領左翼陣地,這兩個連防守外圍。連在中間佈防,防守四行倉庫的周圍。機槍連到樓頂負責防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看著,陳將軍的淚己浸溼了手邊寫著各處戰報的資料,他明白不能再遲緩了,必須請校長下達撤退命令,現在時間上來說本來就有些晚,如果再等些日子,那麼大軍真有可能撤不出來。這個時候他還知道金山衛的敵軍己經登陸,否則將軍真有可能會有自殺的心思。那接下來,情況是否還會如歷史上一樣,幾十萬大軍在撤退中潰退呢?我們還是接下來在章節中看主人公來這世的真正表演。

--------------------------------------------------------------------------------分類:抗日書名:淞滬抗戰作者:葛業文前頁目錄後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