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不是武大郎最新章節列表 > 014 露天電影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4 露天電影院

014 露天電影院

農村的生活,單調乏味。

白天忙完了活計,天一落黑,就關燈上床睡覺了。但人不是機器,說睡著就睡著了。既然睡不著,兩口子躺在床上,你說能幹點什麼?

為什麼孩子多,都是閒得沒事兒幹,這才……

這不,不知不覺地,又有幾個大肚婆出現了,鄉里把武達是罵了個狗血噴頭。為啥?計劃生育超標了啊!

武達也是真服了。

這些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漢子和婆娘,白天幹活是累得一身臭汗。到了晚上不好好休息,加班造人!有些豪放一些的,叫喚的聲音能傳半個村!

生出來的孩子都是一堆一堆的,養那麼多幹啥?咱就不能刷刷圍脖、聊聊扣扣啥的,再不濟你看電視也行啊?

一問,14吋國產小黑白的七百多,彩電都是倭瓜國進口的,一千大幾。一年不吃不喝,差不多能買一臺當陪葬。

為什麼是陪葬?一年不吃不喝你都死得透透的了,還看啥電視劇?

特別是《西遊記》和《紅樓夢》剛放映的時候,那可真的是萬人空巷,都擠到有電視機的人家裡去了。

主人家看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也不好意思驅趕。

都是鄉裡鄉親的,看你個電視咋的了?多一個人看,難道就會看壞了?有大方一點的,還準備些瓜子、茶水,讓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有點抓撓。

一天看無所謂,兩天看也無所謂,天天去就有點煩人了。特別是有些癮大的,等到午夜十二點,電視臺都沒節目了,還賴著不走。

主人家除了付出電費,打掃一地的菸頭、瓜子皮,是啥也沒撈著。後來,乾脆就直接從裡面閂住門,謝絕一切觀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前來看電視的觀眾們,罵一聲,吐口唾沫,又烏泱泱地找下一個“受害者”去了。

這說的其實是鄉里的事兒。

桃源村離鄉裡遠,三更半夜地去人家看電視,來來回回太費勁。什麼時候要是自己家,哪怕是村子裡有臺電視機該多好啊!

村裡還真有,前任村長甄誠家就有一臺。他有機,也有電,就是沒“視”。

一到想看電視的時候,就像雷達搜尋敵機一樣,一個人爬到大竹竿上,一個人在下面守著電視機看訊號。

上面的人喊“有臺嗎”,下面的人喊“還沒呢,你再轉轉”。這麼倒騰個把小時,好不容易轉出個節目來,指不定哪一陣小風吹過,又變成了滿螢幕的雪花點了。

而且甄誠那一家人的門檻太高,除了幾個沒皮沒臉的孩子,一般人還真不去登他的門。

比起一家買一輛小汽車來,武達咬咬牙,估計也能給每家每戶買臺電視機,也算是他這個村長給大家的福利。

可要是把錢都花在電視機上,就未免太可笑了。電視機再好看,還能當飯吃啊?建大棚,買菌種、化肥、農藥哪一樣不是錢?鄉親們給你每天幹活,不給個三塊五塊的,你好意思啊!

別覺得武達心黑,那時候的物價就這個樣。那時候豬肉一塊錢一斤,現在,呵呵。

說是三塊五塊,真到發錢的時候,往往都是三塊。大家都是實誠人,覺得幹的活兒不多,不好意思要那個高價。

就這,還一個勁地說“給多了”,弄得武達感覺自己跟黃世仁似的。只能在中午管飯的時候,儘量地往飯菜裡面多放點肥肉。

見天的大肥肉彪子吃著,胃口差點的就感覺膩了,嚷嚷著要吃瘦肉。排骨什麼的,倒是沒人提。

那都是黑心的肉販子忽悠人的,過秤的時候連骨頭都不去掉,喪良心啊!

重勞力的伙食自然是要好一些,工錢就按最高的每天五塊。婦女們在大棚裡的勞作也不輕鬆,每天三塊。

閒暇的時候,武達又鼓動全村老少,上山採個蘑菇,挖個竹蓀。以比林詩瀅給的略低的價格大量收購,拒絕中間商賺差價。

自己嘛,當然要賺點差價了。要不然,電費誰出?

一位很有錢的人說過,做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很多很有錢的人,都說過類似的話。大家都說的話,一定是很有道理的。就像大家都說,武達和那位林詩瀅很般配一樣有道理。

武達也好歹是個做企業的人了,按照後世估計也要這個“總”那個“總”的叫著了,自然是要幹出一番大事。

買個電影機吧!

也省得村裡人,為跑到人家村裡看場電影,受別村欺負的,走夜路摔傷的都有好幾回了。大姑娘小媳婦的,也免得再被人家揩油。

到縣電影公司一問,人家的裝置根本不賣。需要鄉里出證明,報經縣文化局批准,還要有經過培訓的放映員。

一番折騰下來,好歹是算把手續跑齊全了,片源又成了大問題。

不是版權的問題,更不是院線排片的檔期調不開。那時候根本不存在這些鬼東西,就一個原因,沒膠片。

最後,武達軟磨硬泡才領了幾盒歷史悠久的膠片。

有近三十歲高齡的《小兵張嘎》、《地道戰》等,最新的片子也是1974年的《閃閃的紅星》。那已經是很高階的,好歹有顏色了不是。

最古董的是1952年,根據老舍原著同名改編的《龍鬚溝》。這要是放到後世,肯定能當古董給賣了。

看倉庫的只是隨便看了一下,籤個字,武達就把這些古董膠片和不太古董的放映機帶回了村。

電影院的場地好解決,學校操場嘛!儲存的地方也好找,李老師家裡唄!放映員更好辦,李老師……旁邊的狗蛋。

狗蛋有點兒缺心眼,沒娶著老婆,就一個瞎了眼的老孃需要養活。武達決定,由狗蛋專門負責放電影,每周六週日各放一場,補助五塊錢,夠他吃飯的。另外考慮到他還需要維護機器,每月再加五十塊錢補助。不走公賬,全部由武達自己出。

有眼紅的說酸話,被人家一句話就堵回來了:“你也缺心眼?你老孃也瞎了?看不出來,這是村長變著法幫人家嗎?”

缺心眼的人,做起事來,往往都是一根筋。

天還亮著,狗蛋就把幕布撐了起來。幕布的四角被繩子拉得緊緊的,狗蛋還不住地來回跑著,看看幕布是不是掛歪了,測算著什麼樣的距離最合適。

要不是怕浪費電,他都打算先放上一遍,看看有沒有缺失的部分。

天終於慢慢黑了下來。早早地就吃過晚飯的大人們,領著自己家的孩子,搬著小板凳,來到操場上看稀奇。

也不是說以前沒看過電影,但像這麼近距離的接觸,還真是頭一回。以前跑人家村子看電影,晃來晃去淨看人家的後腦勺了。

不像這一回,可以很近很近地看,狗蛋是怎麼裝片夾,又是怎麼不太嫻熟地把膠片掖到那一個個的滾柱上,最後又是怎麼把特意留出來的片頭固定在空片夾上的。

摸,是肯定不行的。

這可是狗蛋吃飯的傢伙,摸壞了他是要咬人的。

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光彩的狗蛋,在自己的舞臺上——其實也就是個破八仙桌,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技術。

在狗蛋一套近乎神聖的操作之後,一道光圈出現在一個人的腦後,散發出神聖的光芒,如同……

“哪個王八蛋,擋住鏡頭了?”

擋鏡頭的臉上一紅,頭一低,假裝不是我的藏進人群中。

片子很老,六三年的片子《小兵張嘎》。

那不知道放映多少回的破膠片,動不動卡殼了,跳片了,把狗蛋忙活的手忙腳亂。電影自然也就放得斷斷續續的。

更可氣的是,還有不知道是哪個不負責任的魂淡,把膠片減掉了一大截。嘎子剛上了屋頂,胖墩家就冒煙了。

就這麼個破膠片,再配合個破放映員,擱到影院裡面,觀眾只怕早就罵娘了。眼下的觀眾口味沒那麼刁,脾氣也沒那麼大,對時不時就短片的放映員都寬容得很。

這個說“不急”,那個說“別弄壞了機器”。

還有不甘心的,就問:“今兒個就放這一個片子啊?就不能多放幾個嗎?”

小孩兒其實不是很在意電影的內容。

他們更喜歡的是,跑到幕布的後面看,人像是不是也像字幕一樣,是反過來的呢?還是頭朝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