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不是武大郎最新章節列表 > 027 吹,你接著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7 吹,你接著吹

027 吹,你接著吹

事實證明,雖然在武達重新轉世投胎的時候,上帝或者是玉帝,或者乾脆就是老閻王爺,跟武達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恩愛的妻子變成了人盡可夫的碧池,孝順上進的兒子都成了別人的種,但社會的整體程序還是可預知的嘛!

這不,趁著國慶假期,陳長生呼朋喚友地賣弄了一番歌喉,就把十來位閒得那啥疼的專家教授請到了魚梁縣。

據陳長生自己說,廢了老鼻子勁兒了,把自己的老臉都搭光了,才勉為其難地請來這麼些人,武達一定要用更多的小雞燉蘑菇犒勞他那逝去的面子。

陳長生確實很費面子,見來了一位老先生,就趕緊上去:“王教授,您可來了啊!我想死你了……”

組團來了幾個的,陳長生也趕緊上去:“張兄,趙姐,知道你們離得近,哈哈哈哈……”

一也有略有微詞的來賓,人家也會解釋:“不好意思啊!是兄弟我考慮不周,下次!下次一定讓嫂夫人一起來,多原諒啊!”

看他那如魚得水的模樣,估計面子一點都沒少,可能還多了點。

能找著贊助商,包吃包住,包來回車旅費,臨別時還有紀念品和潤筆可拿,這樣的好事兒,在九十年代初期可是不太好找。說出去,就像改革開放初期有個外國親戚一樣,都是很有面子的事兒。

如果武達不限制人數,也不要求來的還得是北方人,沒見過南方的美景的。老家是山區的也不要——人家自小就看夠了山溝溝,再跑到你這裡來看山,容易膩歪。

估計大家都很樂意來,讓陳長生的面子再“逝去”一點點的。

結合以上兩點,再加上武達的卑躬屈膝、無恥下賤的殷勤服務,讓來賓們提前體會了一把VIP待遇。

吃,本地土特產加各類海鮮;住,本縣第一豪華酒店,魚梁縣委招待所;行,僱了一輛嶄新的中巴,武達親自駕駛。

桃源村的景色、空氣,特別是山泉跟蘑菇,確實也是真的給力。根本不用武達再編詞兒,人家自己就讚不絕口了。

還有位愛好詩詞歌賦的,即興吟詩一首。

說的是啥,武達也沒記住,大意是說山好水好人更好,祝願桃源公司興旺發達。

聽不懂沒關係,一圈的人都在點贊,大概就足以說明這位仁兄的水平了。

賞!

呃不,不能說賞,顯得不尊重人家,應該說感謝費,或者潤筆,雖然這位並沒有動筆。但毫不妨礙人家得意洋洋地舉起紅包,炫耀一番裝進兜裡。

周圍的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的。

憑本事掙錢,沒什麼不好意思的!除了有點羨慕,也沒什麼別的意思。

到了該走的時候了,精製的蘑菇幹做成禮盒,每人送一盒,倍有面子。就是走親訪友什麼的,看那精緻的包裝,也不丟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淳樸的知識分子們,感覺自己有吃有喝的,白玩了一圈,再接受人家的饋贈,感覺很不好意思。

武達擺擺手:“這不算什麼?只是一點心意,值不了幾個錢的事兒!等咱們回到縣城,還有活動需要出席,大家就別推來推去的,耽誤時間了!”

一個欠發達地區的縣城,一次性來十多個專家教授的機會有多大呢?

不客氣地說,比上級領導來檢查都稀少。

按照傳統評書的說法,本縣縣太爺夜觀天象,忽見文曲星匯聚此處,掐指一算,卻原來是有眾多……

好了,不瞎扯了。實際情況是,武達在這些專家教授到來的當天,就知會了地方部門。本以為跟焦書記的交情還在,應該很容易地就請到,他這個一把手出席活動。

沒想到,得到一個冷冰冰地回覆:“焦書記已經調往外地任職,現在由蔣書記主事!您有什麼事,有預約嗎?”

武達不愛預約,也不打算跟這位蔣書記約。來不來的,也就那麼回事兒,愛誰誰吧!

真要是逼著急了,大不了請咱背後的女人出面,削不死他!

那老誰小誰不是說了嗎,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和她的娘家人。咱有大樹可以靠,幹嘛非得跟他個小官僚死磕?

武達還是太年輕,小看了這位“百里侯”的心胸與謀略。

回到招待所,華燈初上。

招待所的院子裡,已是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巨大的紅色橫幅掛在樓前,上面華麗麗滴寫著:桃源綠色食品懇談會。兩旁從樓頂懸掛下來的XX祝賀懇談會隆重召開的條幅,一個挨著一個,把好多住戶的窗戶都給遮住了。

不值錢的幾塊紅布,立馬就把活動的逼格提高了無數檔次。從未見過這麼隆重的場面的各位專家教授,如同準備慷慨赴死的英雄們一般,激動得臉色通紅。

跟金主表態效忠?大家的臉皮還沒那麼厚!

卻都在心裡暗暗打氣,把自己原本想說的話再琢磨一下,看看有沒有不合適的話,或者是讚譽的力度是不是可以再多一些?

把原本預備的領導席位撤下去,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坐上首席,這個看似煞有介事其實是不倫不類的懇談會就開始了。

老專家咳了一聲,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本地小報記者就咔咔拍了兩張相。老專家的脖子挺得更直,說話的強調也更正式了。

武達笑笑,一個眼神過去,兩個扛著攝像機的傢伙就出現了。

一樣的馬甲,不一樣的logo。一個馬甲上面印著“西洲電視臺”,另一個的級別高些,印的是“東江省電視臺”。

看到扛攝像機的都出現了,場面一下子沸騰了,幾乎失控。

好傢伙!

這是要上電視的節奏啊!

這是要火啊!

呃不,這是要瘋啊!

電視都是個稀罕物的時候,你居然出現在電視節目裡面了?這是演員的誕生嗎?除了領導和明星,誰有機會上電視?

可恨啊!

居然被老趙那家夥拔了頭籌,他不就白頭發多點兒嘛,名氣大了一點點嘛,有什麼啊!可惜了啊!錄像帶那麼珍貴,新聞的時間那麼短,估計也就老趙有機會在電視上露一下臉,咱們都成背景了啊!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老趙教授滔滔不絕地講了十來分鐘,只說得口乾舌燥。正準備喝口水接著分析,如果全國人民都能吃上這麼健康無汙染的綠色食品,對整個民族的體質都將是巨大提升的時候,一位披著灰色風衣、梳著大背頭、挺胸腆肚的中年人,邁著方步踱進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