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高陽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上將軍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上將軍行

秦並天下,汲取前已有之的部分經驗,大力改革,改分封為郡縣制。

全國設三十六郡,

其後又有新增,直至五十郡而千縣。

每一郡有郡守、郡尉、鑑御史,分掌行政、兵事、監察職責。

一郡之下,分為各縣,縣有大小之分,大縣的行政主管稱為“令”,小縣則稱為“長”,下設縣丞、縣尉。

縣以下還有鄉、裡、亭等各級機構。

非常完善。

不僅層級完備,更是分門別類,各司其職,有清晰的體系,行政、兵事和監察分立,能有效地實現地方事務的運作,逐一對上級負責,實現高度的中央集權。

因此,歷來都認為,秦、漢是國史上唯二的古典軍國zhuyi帝國。

“薛郡、東海郡、臨淄郡、博陽郡、琅邪郡、即墨郡、膠西郡……整個齊魯大地,各郡各縣,都在範圍之內。”

周虞看著帛書上一個個指引名錄,眼中放光,

“再往西去,清河郡、恆山郡、巨鹿郡……直到咸陽所在,內史郡!”

什麼叫黑?

這才叫真的心黑手狠!

從琅邪郡起,繞行整個齊魯半島,然後往西,經河北,再入關,直至咸陽,其中的每一處,丞相李斯都算計在內,

涉及各郡、縣,列出許多地方官吏,尤其是各郡的郡尉,各縣的縣尉,這些主掌郡縣兵事的官員,幾乎都列在名錄中。

按李斯之意,

凡這些人,若不可為用,可盡殺之!

但周虞知道,倒不必清理這麼多地方,因為始皇帝陛下根本回不到咸陽。

皇帝陛下西行出齊魯之地,過平原津即病重,再不遠至沙丘平臺而崩。

只需確保在這一處變亂出現時,能調集足夠的力量,碾壓叛逆,定鼎大局,便足夠了。

史書上對於沙丘之變的記載簡潔幹練,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堂堂千古一帝駕崩,只交代區區時間地點,

而後趙高、李斯為謀,矯詔尺書而誅公子扶蘇、將軍蒙恬,輕而易舉便扶胡亥登位,為二世皇帝……這怎麼看都有點詭異。

其中沒有任何軍事鬥爭的痕跡。

這不符合秦的國風……

此時,周虞手中有兩道兵符。

一道可領驪軍一部,為臨任上將軍,另一道剛剛得自丞相李斯,可以巡視地方,調地方郡尉、縣尉所屬的地方兵力。

大秦各地軍隊,非陛下詔令,不可擅動,周虞和李斯之謀,當然不會使皇帝陛下知道,因此唯地方兵力可以一用。

陛下將從海路而行,李斯只需要壓住聲音,在變動之前,不知道周虞已經和他聯手矯詔調兵即可。

當日夜裡,

周虞和吳清清便登上一艘大船,同行的還有三艘大船,承載著驪軍偏將“銖”率領的一部軍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將軍,陛下欲升你為五大夫,出則領驪軍一部,為上將軍,歸則入衛尉軍,為一部校尉,出入禁中,侍衛陛下。”

這是不久之前,李斯對周虞所言。

但不是立刻晉升獲爵,而是李斯向陛下請示,可遣周虞和聖禹祭女引軍先行於海上,沿海繞行,尋巨鮫魚,若能殺之,或可再遣人出海,尋找仙藥。

如果功成,再給與晉升獲爵。

於是陛下準之,賜予符令。

大船星夜起航,出琅邪郡外海,沿海岸往東北方向而去。

天放明時,大船在琅邪郡夏河城東北百里之外靠岸。

“周虞,我真得什麼也不用做麼?”

吳清清問道。

周虞牽著她的手,說道:“不用害怕,你真的什麼也不需要做,只管按照計劃,順海而行,不出意外的話,很快我會回到海上,畢竟……在某個地方,我們還需要和皇帝陛下匯合。

我留有一部分驪軍,足夠護衛安全,如果真的有意外發生,你就用娥皇釵……”

“好。”

於是,周虞率領部分驪軍登岸,大船轉回大海,繼續前行。

周虞和“銖”等五百軍等候不到半個時辰,與海岸相接的丘陵遠處,便有一支人馬碾塵而來。

為首者是五十名騎士,

其身後還有千匹沒有人騎乘的戰馬。

那為首一名騎士抵近,下馬叉手施禮道:“上將軍!我乃丞相客,名越通,來奉上將軍之命行事!”

周虞出示兵符,頷首道:“可同行!”

“喏!”

周虞向驪軍偏將“銖”說道:“每人兩馬,交換而行,日夜不止,十五日之內,誅遍齊魯!”

“喏!”

五百驪軍轟然應諾,隨即上馬。

他們的第一程,便是即墨郡。

即墨郡在膠東半島東南,後世也有稱之為膠東郡的,轄即墨縣、昌陽縣、夜縣、黃縣、腄縣、東牟縣、昌武縣、臨朐縣等。

他們輕鬆來到即墨郡治所在的即墨縣,城中大驚,從郡守至郡尉、鑑御史,紛紛登城。

周虞命驪軍偏將“銖”叩關,即墨太守失色,請郡尉出關,與周虞合兵符。

隨即周虞率眾入城,

第一件事,便是問即墨郡為始皇帝陛下巡視至此有何準備?

即墨太守恭敬以答,口稱奉中車府令之令,俱已完備,只等陛下駕臨。

周虞冷笑一聲,將手一揮,那位丞相客越通便上前,拔劍,一劍殺之。

“車府令者,掌陛下車馬出行,乘輿之官,職在太僕之下,趙氏為車府令,因出入宮禁,為中人,故稱中車府令,雖為陛下所信重,卻焉能干涉地方?

死罪!”

即墨郡守府中跪了一地,郡尉、鑑御史都顫顫巍巍,嚇得體如篩糠。

於是周虞屏退左右,只留郡尉一人,道:“陛下此行,將從海路行船,不登岸,郡中官屬一概於海岸遙拜即可。

待陛下船駕過境後,你當召本郡八縣之縣尉,提一郡之兵西進,於七月中元,匯軍於巨鹿郡沙丘!”

郡尉大駭:“上將軍!我等署理地方兵事,非詔怎敢調兵出境,前往其他郡縣?”

周虞眼神一沉,喝道:“汝不識陛下兵符否?銖,你留驪軍十人在此,協助即墨郡尉,受我之令,有敢不從者,誅!”

“喏!”

驪軍偏將“銖”應道。

“走吧。”周虞起身說道,“去臨淄。”

……

臨淄郡在膠東半島中北部,地方不大,只轄臨淄、東安平、狄其、千乘四縣,但臨淄乃舊齊國之都,經濟繁榮,文化茂盛,地方十分重要。

周虞引軍,直入臨淄,

臨淄郡尉下城面見,周虞出示兵符,發出調兵之令,臨淄郡尉大怒,稱周虞必是矯詔而行,回身欲召郡兵出戰,被周虞彈指一道劍光誅殺。

城上大亂,郡守親指一郡之兵,出城來戰。

周虞揮一揮手,號令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