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章: 丁秋峰的愛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章: 丁秋峰的愛好

這次的校園歌唱比賽,毫無懸念的,脫穎而出的便是馬大寬。

在整個美術學院裡,國畫系大一新生馬大寬,從此出名了。

現場,掌聲遲遲不停,後面沒有歌手上臺比賽,馬大寬這一首神曲似乎成了壓軸大戲,轟動了全場,很多小女生都跑上臺找馬大寬要簽名。

馬大寬第一次嘗到了做明星的味道。

臺下坐著的三個評委,有兩個已經跑上臺,但是第三個評委,也就是那個剛出道的歌手,正在低著頭用筆在紙上飛快地寫著什麼,似乎是要把剛才的歌詞都記錄下來,一副很專注的樣子。

音樂廣播DJ**跟馬大寬熱烈地握了握,說:“同學,這首歌是你的原創嗎?”

這首歌是在網路上聽來的,雖然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但的確不是馬大寬的原創,本著打擊盜版的一顆良善的心靈,馬大寬並沒有承認。

音樂臺美女主播香香對馬大寬說:“同學啊,我們可不可以邀請你來我們音樂臺錄製這首歌呢?”

馬大寬一想:這首歌不是自己原創的,錄下來,豈不是剽竊。

雖然美女主播很漂亮,但是馬大寬還是羞澀地搖搖頭,拒絕了。

好在當時,手機的功能單一,不能錄音也不能照相,所以這首歌,在當時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證據。

值得提一下的是,那個歌手評委,也就是第三個評委,他並沒有混出名來,很多年後,他找了一個同樣喜歡音樂的朋友,組成了一個樂隊組合,叫做筷子兄弟,抄襲了RB歌手大橋卓彌的歌曲《謝謝》,重新填詞,把那首歌取名為《老男孩》,並且拍攝了一部網路微電影,感人至深的演藝被廣大網友認可,從此筷子兄弟一炮而紅。

這次歌手比賽,雖然獎品只是一臺面包機,但是,馬大寬在整個校園裡,徹底的紅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什麼叫面包機,只是一種叫法,跟麵包沒有半毛錢關係。

面包機其實就是體形圓滾滾的像是一個麵包一樣的帶音響的CD播放器,算是比錄音機高出一個檔次的音響設備,在當時,比較流行,算是錄音機的替代品。

可是,馬大寬是從MP玩兒到MP4,連平板電腦IPAD都玩兒膩歪了,區區一個CD播放機,他怎麼能看在眼裡,所以這臺面包機就一直放在教室裡,全班同學聽音樂都用的這臺機器。

歌唱比賽雖然精彩,但是也只是一夜的興奮,同學們依舊會回到平靜的枯燥的讀書學習狀態之中。

第二天上完一整天的課,同學們吃了晚飯之後,就開始打撲克消磨時間。

馬大寬的心裡沒有消磨時間這樣一個概念,他時刻都感覺時間不夠用,他離開嘈雜的寢室,在外面一邊散步,一邊思考問題。

沒走多久,有人在後面喊道:“嘿呦,小馬,昨天那首歌唱的可真不錯呀!”

馬大寬一回頭,是丁秋峰老師,也就是昨晚看比賽的那位小丁老師。

丁秋峰當時不超過5歲,剛畢業就留校了,平時的課不多,主要是給教授們做助教,學生們也不害怕他,都喜歡叫他小丁老師。

“小丁老師好,”馬大寬笑眯眯地說,“小丁老師,你要去哪兒啊?”

“我去淘碟,”丁秋峰很親熱地拉著馬大寬說,“走,跟我一起去音像店轉轉吧!”

淘碟,這個詞對於馬大寬來說好久沒有聽過了,他很快想起來,沒錯,小丁老師的確在大學期間有個愛好,就是收藏DVD影碟,幾乎把學校發的那不多的工資都買了碟片。

一邊走,丁秋峰還在吹噓自己家裡收藏了多少張影碟,好像以後能變得很值錢一樣。

馬大寬雖然很想告訴他,再過不了5年,DVD就過時了,藍光碟就出現了。

不過,即便藍光這種技術比DVD更清晰,但是也根本沒發展起來。

因為,未來的世界,隨著高速網路的全面應用,家家戶戶都安裝了寬頻,人們看電影基本都是在網上。

小丁老師收藏那麼多張DVD光碟,其實跟收藏垃圾沒什麼區別,毫無價值可言。

在一家小音像店裡,丁秋峰從一堆碟片中找到了兩張碟片,一張是《海上鋼琴師》,一張是《紅提琴》。

這兩部電影,馬大寬都看過,感覺都還不錯,他更喜歡《海上鋼琴師》。

兩張碟片都是D9格式的,15塊錢一張。

80後的同學們都知道,當時的DVD分為D5和D9兩種壓縮格式,D9的容量比D5的高出一倍,畫質更清晰,價格也貴了一倍。

兩張D9碟片就0塊錢,當時那個消費水平,真的挺貴的了。

不過,要說丁秋峰對電影的審美和格調,並不是那麼庸俗。

馬大寬也是很喜歡電影的,畢業以後,家裡通了寬頻,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看一部電影,觀影數量遠遠超越了目前的丁秋峰。

丁秋峰也有同樣的興趣,兩個人一聊,還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走回校園,丁秋峰請馬大寬跟他去他的畫室聊一聊,跟老師聯絡一下感情也不是壞事,總比回去看著趙鵬飛他們打撲克強得多。

丁秋峰的畫室在學院最後面的一排樓裡,因為牆面是紅色的磚,所以大家都習慣把那裡叫做“後紅樓”。

美術學院其他老師的畫室,也都在後紅樓裡。

丁秋峰的畫室很小,中間擺了一張大桌案,旁邊有兩個小竹凳,幾乎就沒有空餘位置了。

在桌案上,馬大寬看見,正有一副水墨畫平鋪在那裡,應該還沒有畫完。

畫面上,是一葉殘荷,還有幾根水草,要是從意境上看,有些八大山人的那種寡淡的味道。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畫僧,其作品對後世影響深遠,吳昌碩和齊白石的作品裡面都有八大山人的影子。

歐陽春的畫風也是這種風格,其實,那時候,美院的所有學生,都在學歐陽春的這種風格。

馬大寬回憶了一下,10年後的丁秋峰,作為畫家,還是有一些小名氣的。

10年後,丁秋峰的畫作潤格1平尺在000元左右。

所謂的1平尺,其實就是乘釐米的一個方形面積,對於國畫的買賣交易來說,都是論平尺計算價格的。

丁秋峰畢竟是美院老師,根紅苗正,006年藝術品市場空前大好,008年達到高峰期,從010年之後,就開始下滑了。

如果手裡有丁秋峰老師的畫,並且在010年轉手的話,應該能賺上一大筆錢。

雖然現在丁秋峰沒什麼名氣,畫作也不值錢,但是要是花錢去買,丁秋峰為了自己的面子,開出的價格也不會便宜,加之此刻的馬大寬手裡也沒什麼錢。

不過,如果馬大寬跟丁秋峰老師搞好關系,兩個人成為親密的朋友,那麼找小丁老師買一批畫儲備起來,小丁老師總不會獅子大開口。

何況,丁秋峰現在沒有任何名氣,存的那些錢,都買了DVD影碟了,他本身應該是挺缺錢的。

交朋友這種事,不是著急的事情,太過心急,會令對方感覺目的性太強,也不好,慢慢來,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才最穩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