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9章: 移花接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9章: 移花接木

馬大寬搖搖頭說:“那到不是,雖然不是唐代的真跡,也不是出自吳道子之手,但是,這幅畫畫的也是非常好,是出自後世的名家之手,也是極有收藏價值的一件東西,當然,必須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

林思聰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是說,價格不高,還是可以收的,對嗎?”

馬大寬點點頭,沒說什麼。

說到這裡,林思聰走到老闆對面,說:“老闆啊,這幅畫的確不錯,但是你之前的定價或者虛高了,我要考慮考慮……”

那老闆自然是知道自己的畫不對,他立刻攔住林思聰說:“要不然,咱們再談一談好不好?”

林思聰顯然不會在這裡浪費時間,他看了張助理一眼,張助理就走到老闆對面,低聲談價。

這店鋪的面積十分的小,而且裡面的味道也陳腐,於是林思聰跟馬大寬就先走下樓,站在街上透口氣。

就在這時候,有一家小店的門口,慢慢聚集了不少人,圍成了一圈兒,所有人都探著腦袋往裡面瞧,好像裡面有熱鬧看。

也許是無聊,馬大寬就走了過去,南方人個子都不高,馬大寬站在後面還能看見裡面發生的事情。

這麼一看,似乎裡面有個人,正在鑑寶。

那小店裡面積不大,站著四五個人,還有個老外。

屋子正中有一張條案,條案上,居中擺放著的是一件瓷器,確切地說,是一個青花山水人物罐。

典型的明代青花造型,個頭不小,罐直口,短頸,圈足,器蓋平頂,微折沿,有環形抓鈕,通體飾青花山水人物圖案,青花嬌豔青翠,層次豐富清晰,清新明快,具有水墨畫的藝術效果,畫面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構圖很飽滿,繁而不亂。

大概老外是賣家,想把這個物件兒賣給店主,但是店主拿不準,正好發現了一個來買東西的熟人,估計是個瓷器專家,於是就非讓那個人給幫著看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鑑定瓷器的人一直都背對這門口,馬大寬看不見那人的臉,看著應該也就有40多歲,小平頭,舉手投足,似乎是非常的有經驗。

那個人隨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副手套戴到手上,將這件瓷器給拿了起來,又從罐口往裡面看,然後又把罐子翻過來。

看了之後,那人對著老闆搖搖頭,似乎這鑑寶的忙是幫完了,他就打算要離開。

可是,那外國人就不幹了,非常生氣,因為那人搖頭就代表東西是假的,他的這件瓷器也就沒人買了,外國人肯定會不高興的。

玩古董的有個規矩,叫做說新不說舊。

什麼意思呢?

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說這件東西是真的,可以不說為什麼真,你若是說這件東西是假的,就非得講出個道理不可,要是講不出道理,那就是胡攪蠻纏。

那老外也不是很懂禮貌,拉著那個鑑寶的人,大嚷大鬧地說起了中文。

大致的意思是,說瓷器是假的也可以,必須說出個所以然來,不說清楚了不讓他走。

看那老外的表情,似乎也不認為自己那瓷罐是假的,從頭到尾,表現得理直氣壯的。

因為在老外的眼睛裡,中國向來都是以歷史悠久和神秘著稱的,而瓷器更是老外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沒辦法啊,誰讓China翻譯過來就是瓷器的意思呢?

所以這些老外們,對中國的瓷器,尤其留意和感興趣,當然也有很多時候會上當。

再說店鋪裡的情況,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僵局,國人還好些,做事情比較迂迴,不那麼直接,可是外國人大多都是一根筋,中國人喜歡婉轉,但是有時候還真拗不過外國人。

那個鑑寶的人也沒辦法,只好嘆口氣,就說了四個字“移花接木”。

這話說得已經夠清楚了,很多看熱鬧的中國人都是行家,紛紛開始點頭,可是,那老外還是不懂,他哪裡聽的明白移花接木是個什麼鳥意思啊?

馬大寬聽到這裡,暗自點點頭,他是聽明白了,心想,原來這罐子玩兒的是移花接木。

可是,移花接木用在瓷器上,又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說,就是把一個真品碎瓷片的某些部分,給黏貼到了這個假罐子上,一般,真瓷器的底部最長見,因為底部一般都有年款嗎?

如果手藝高超的話,整合修補完成後,用放大鏡仔細的看那罐底和罐身連線的地方,會發現有一絲細如髮絲的縫隙,是一種純白色的特製膠水,但是用肉眼很難看出來。

修復這樣的一個瓷器罐子,只能是手工製作,也都是老技師才能做到,手工費其實也不便宜。

所以,這老外買了這件東西,必定是花了很多錢的。

店鋪裡的那個鑑寶人被老外搞得實在是沒有辦法,他就把心一橫,準備開講了。

那人一出聲,馬大寬立刻就聽出來,此人是地道的京城人,一嘴京片子,而且,那聲音還有些像是相聲大師劉寶瑞的聲音,聽起來很有趣。

可惜,那人一直都是背對著門口,也不知道說話的這位是哪位高人?

只聽那人說,一般人看瓷器,是從幾個方面來看的,第一看器形,看燒製的是否規整?

這器形分為人工和機器工,如果物件兒是機器工,那就不用再看下去了,絕對不會超過100年的歷史。

什麼是機器工?

機器工指的是滿清後期,從外國引進了先進的制瓷器的機器。

而景德鎮師傅的手工製作瓷器的流程,從那時候起,就開始慢慢的退出舞臺,比如現在,家用的那些碟碗湯勺,就全部都是機器工的。

以前的官窯,一律是牛跆瓷泥,手工拉坯,工藝繁雜,那些經驗豐富的瓷器鑑定專家,一眼就能看出手工和機器工的區別。

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如果連這個都看不出來,最好還是別沾這瓷器。

要知道,利用機器做一個瓷碗,需要的時間是幾分鐘,而以前,做一個同樣的碗,手工卻是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

這瓷器,第二看的是燒製流程,現代的瓷器燒製,又分為柴火和煤氣兩種。

如果是煤氣燒製的,那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967年,因為景德鎮解放前和解放後,一直都在用柴火燒製瓷器,一直到了1967年國家下了死命令,為了環抱改為了煤氣或者電燒。

燒製流程,怎麼才能分別出來呢?

這就需要經驗了,像景德鎮的那些老師傅,一上手就能知道是煤氣燒出來,還是柴火燒出來的。

如果這物件兒既是手工又是柴火燒出來的,那麼下一步就可以看底部的落款了,如果款識是真的話,再結合瓷器的胎質釉色等各方面的表現,初步就能認定這件瓷器的真偽了。

但是這些鑑定的手法,專家們知道,製造贗品的那些人也是非常清楚,所以就想出了這麼個點子,器形用手工來做,用柴火來燒製,並且給你安上一個真的底座,這三者結合起來,往往就能讓老江湖栽跟頭的。

說到這裡,那個鑑寶的人突然放聲大笑,笑了一陣才盯著那個死纏爛打的老外說:“不過,這類移花接木的瓷器也不難檢驗,可以在罐子裡倒入一些老陳醋,陳醋會分解膠水,用不了幾分鐘,那底座就會和罐身分離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