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3章: 兩位大導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3章: 兩位大導演

從電影院的後門走出去,那裡就有一家酒吧,是一個靜吧,裡面非常的安靜,而且,一進去,裡面就有很濃郁的電影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最明顯的就是牆壁上貼滿了電影海報,而且完全都是70和80年代的港產片。

這類港產片,對於大陸人來說,那是影響非常嚴重的,只要你出生在70或80年代,誰敢說沒看過港產的電影和電視劇呢?

比如《上海灘》比如《霍元甲》比如《射鵰英雄傳》比如《天龍八部》,這些都是電視劇,那電影就更多,最著名的就是發哥和張福榮主演的《英雄本色》,裡面的小馬哥的形象影響了一代人。

曾幾何時,在大陸,穿風衣戴墨鏡的人走在大街上,都會把自己想成是小馬哥。

好了,不用多說,馬大寬突然想到了,在上學期,大影帝梁佳輝和程曉東給他打電話,十有八九,也很可能就是在這家酒吧裡。

這家酒吧,似乎是電影工作者非常喜歡來喝酒和聚會聊天的地方。

一路走,馬大寬已經看見好多個面熟的香江藝人,但是,都不是特別大牌,馬大寬只是在電視劇裡看見過,或者是電影裡的配角,因此叫不上名字。

一直走到一個小桌前,那裡正好坐著一個中年男子,顯然,這個男人一直在這邊喝酒,好像是跟杜峰約好了,要談什麼事情。

經過杜峰導演的介紹,這個男人叫做陳木生,馬大寬聽到這個名字,心裡又是一驚,陳木生又是誰?

陳木生,也是香江的一位著名導演和編劇。

80年代,陳木生進入無線電視臺工作,成為杜峰導演的助理,1990年,執導了首部影片《天若有情》,上映後引發關注。

《天若有情》總是看過的,那時候,劉天王還被稱為華仔,非常的年輕,騎著一輛摩托車,這麼一個造型,在劉天王很多演唱會上都有,成為一代人的經典。

尤其是電影在最後面一段非常的感人,劉天王騎著摩托車,載著穿婚紗的女主,一邊飛奔一邊擦鼻血的鏡頭,簡直令人心痛欲裂。

陳木生不只是拍了《天若有情》這部經典,還有很多影片都很精彩,比如槍戰片《雙雄》,還有跟陳龍大哥合作的《新警察故事》等等。

幾個電影愛好者,圍坐在一起,隨便地聊著天,馬大寬坐在旁邊聽,因為他對這些事情很感興趣,所以聽得很投入,只不過,有時候會夾雜一些粵語,聽起來就有些難度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著說著,陳木生就告訴杜峰,說他最近正在創作一個劇本,是關於一個頹廢警察的故事,接著,陳木生就把故事的梗概對杜峰導演說了一下。

馬大寬一聽,怎麼感覺跟他看過的《新警察故事》的劇情有些相似呢?!

不過,人家都是大導演,馬大寬也不好開口亂問,顯得不禮貌。

很快,陳木生又說,他這部新片,準備找張福榮出演男主角,他現在劇本還沒有敲定,或許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正是籌拍。

一聽到要找張福榮出演,馬大寬的心裡立刻就有了推測,原來是這樣的,本來,陳木生打算約張福榮出演新片。

可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是,張福榮在00年愚人節的這一天,跳樓自殺了,所以,陳木生新片的主角只能換人,結果就換成了陳龍大哥,新片的名字也就變成了《新警察故事》。

沒錯沒錯,事情一定是這樣發展的。

聽到這裡,馬大寬終於忍耐不住,低聲咳嗽了一下,說:“二位導演,我想說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不當講?”

陳木生和杜峰一起笑了,杜峰說:“小朋友,有話就說嘛?”

馬大寬就站起身說:“我剛才聽了陳木生導演的那部新片,很不錯,我覺得,是不是提前拍這部片子,最好是在今年就開拍……”

馬大寬之所以這麼說,他的意思是,如果陳木生的新片在今年就開拍,那麼張福榮就會很忙,忙著拍戲,人只要一忙起來,或許就不會患上憂鬱症,那麼,光顧著拍戲了,也就不會想到跳樓的事情,或許,之後的不幸,就不會發生了。

其實馬大寬想的很好,但是,陳木生卻完全理解不了,他的腦子裡,根本沒有那些事情,是完全的不知情。

於是陳木生就問:“嗯,為什麼呢?”

這麼一問,馬大寬就愣住了,這種事情,真的是不好說清楚啊!

沒辦法,馬大寬只好苦笑一下,編了個謊話說:“其實沒什麼,我就是很想提前看到那部影片,真的很期待啊!”

這麼一吹捧,陳木生笑了起來,說:“雖然我很想提前拍,但是張福榮那邊也不行,因為張福榮那邊有戲拍,他正在拍《異度空間》呢?”

沒錯沒錯,馬大寬想起來了,他曾經看過一張報紙,娛樂版面上寫過,說是張福榮正在拍攝異度空間這部恐怖片。

不過,想一想,這事情已經隔了小半年時間了,那部片子也應該拍完,現在差不多是製作後期了,那麼張福榮應該不是太忙才對。

低頭想了半天,馬大寬也不知道怎麼能把這句話不被懷疑地說出來,最後,他只好對陳木生說:“陳導演,最好還是聯絡一下張福榮,這種事情還是早定下來,我聽說,還有幾個導演在請張福榮拍戲,別出手晚了,約不上哥哥了……”

聽馬大寬這麼說,陳木生和杜峰的眼神就變了,因為這二位都是非常敏感的人,要是天生愚鈍,怎麼能做藝術家大導演呢?

陳木生就問:“哦,看你小小年紀,怎麼知道這麼多?”

馬大寬苦笑一下,撒謊說:“我有好幾個朋友,是內地的導演,他們都想約張福榮去拍戲,所以,下手要趁早,要不然就沒機會了……”

最後那一句話,馬大寬說的尤為沉重,但是聽在二位導演的耳朵裡,或許聽不出話裡的隱意。

很快,酒吧裡的談話目標就集中在了馬大寬的身上,兩個導演總是向他提出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比如內地拍片的政策是否放寬,比如影片題材的稽核問題,比如拍片花費的費用之類的……

說實話,這些東西馬大寬不是很熟悉,所以,他只能搪塞了幾句,就拉著文森告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