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7章: 反傳統的諜戰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7章: 反傳統的諜戰劇

謝天這位導演是很務實的,他沒有那麼偉大的理想,也沒想著有一天跟西方的大導演比肩,甚至對西方的那些大導演都不太熟悉,能叫上名字的就沒幾個。

謝天導演想的很實際,有拍攝電視劇和電影的機會他就一定要抓住,不去想這片子有什麼內涵,要向哪位大導演致敬,要在電影史上佔據什麼位置。

謝天只希望,自己拍出來的東西,老百姓愛看,就行了。

這位導演的確比較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似乎跟二度為人的馬大寬的某些想法,還是一拍即合的。

其實,馬大寬也是這麼想的,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出來,一方面要把花出去的錢給賺回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片子拍出來得讓老百姓愛看,不一定奢望產生多麼轟動的收視狂潮,起碼也要有一些的效果。

拍攝的這段時間裡,剛好是在00年的暑假,再開學,馬大寬就大三了。

諾娃那邊考研究生也成功入選,真的考了導演系,雖然貌似是走後門兒才進去的,但是也真是令人羨慕。

過完了暑假,9月份的時候,才開學,所以,諾娃過上了快樂的暑假生活。

但是,諾娃這個暑假過得也挺累的,她一直都在《潛伏》劇組裡幫忙,馬大寬也一樣,因為這兩個人都十分熱愛影視藝術,正好趕上這麼一個學習的機會,怎麼能錯過。

在劇組裡,馬大寬什麼都做,無論是劇務還是場記,髒活兒累活兒,他都跟著忙,其實,他都是在學習。

所以,整個劇組裡,都十分喜歡馬大寬這麼一個小年輕,但是很多劇組人員卻不知道,這部戲的劇本其實就是馬大寬自己寫的。

諾娃報考的是京城電影學院,既然她考入了導演系,如果以後真能成為一位女導演,那麼,片場的一切諾娃都應該懂得,要不然,其他劇組人員肯定也不服氣,因為國人向來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並且還根深蒂固。

所以說,一個女導演,似乎要比一個男導演付出的更多。

諾娃是個聰明的女人,她做模特的時候,見過各種名利場,她也十分珍惜暑假期間,能有這麼一次實踐的機會,而且,《潛伏》的劇組,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常專業,各部門劃分十分細緻的大劇組。

不過,更讓劇組喜歡諾娃和馬大寬的原因是,這兩個小年輕,不但工作賣力氣,而且分文不取,也就是整天比誰都忙,卻不要工錢,這樣的免費十佳員工,到哪裡去找呢?

拍攝期間,文森經常也會來片場看看,不是每天都來,因為文森很忙,還有好幾個組都在拍著,這主要都是因為,非典疫情鬧得,打亂了之前的拍攝計劃,好多劇集都擠在暑假期間拍攝。

這時候的北影廠,幾乎每一個攝影棚裡都有劇組在趕工,似乎影視這一行,空前的忙碌。

還是說一說《潛伏》這部戲的細節,比如選擇的演員,選演員的時候,馬大寬特別通知了孫紅雨和吳光,這兩個主演都是冬天的時候,馬大寬陪著諾娃考研究生的時候偶然遇到的,並且一見如故。

其實,《潛伏》這部戲的劇本,就是因為看到這兩位主演,才在馬大寬的腦中迸發出來的,確切地說,應該是回憶起來的。

導演謝天在選演員的時候,一看到孫紅雨和吳光,就立刻看重了,尤其是孫紅雨,太適合餘則成這樣一個角色的,立刻拍板兒決定,這部戲就由孫紅雨擔當主角。

男主角是確定了,還有一個女主角,馬大寬就不好由著自己性子去找,還是留給謝天自己選擇,畢竟人家是這部戲的總導演。

後來,謝天找了一個長得十分有鄉土氣息的女孩兒,也是剛畢業沒多久,最大的特點就是嘴巴特別大,一笑起來,嘴巴就顯得更大,劇組裡的人都稱呼這個女演員叫做“大嘴美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說下內容,《潛伏》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

在1945年,正是抗日戰爭接近尾聲之際,國、共、日三方的角力日趨激烈,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湧動。

餘則成本是軍統的一個外勤,跟隨上司呂宗方前往南京汪偽政府刺殺叛徒李海豐。

不料餘則成獨自完成任務後身份暴露,被追殺,危急之時被中共的同志救了。

得知軍統上層為運送私人物品而向島國提供軍火,餘則成失去了對國苠黨的信任,加上未婚妻左藍的影響,餘則成決定秘密加入共黨。

抗戰勝利後,餘則成以前的導師,新津海站站長吳敬中,邀請餘則成前往軍統津海站,也就是後來的保密局,擔任機要室主任一職,因為餘則成看起來很踏實,所以,深受站長吳敬中的信任。

然而此時的餘則成,已經被中共成功“策反”,餘則成以地下黨的身份重返軍統,成為扎入國苠黨心臟的一顆鉚釘。

為了協助餘則成的工作,組織上派出了一個女助手擔任餘則成的冒牌夫人,這個女人在戲裡叫做翠萍。

翠萍沒受過什麼正規的教育,脾氣火爆,口無遮攔,雖然是來協助餘則成工作的,卻總是給餘則成幫倒忙,鬧出了不少的笑話,故事也就從此處展開了。

在潛伏期間,餘則成以不變應萬變,將計就計,多次化險為夷,成功竊取到很多重大的情報,瓦解了敵人一次次的行動計劃,為津海市及全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並且,餘則成和翠平這樣一對假夫妻,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也慢慢的發生了情感,那是真實的感情。

解放前夕,當餘則成和翠平的情感生活剛剛走入正軌,行動隊隊長和情報處處長李涯對餘則成的暗中調查使餘則成陷入了困境,翠平不得不被迫撤離。

隨後南京總部的一紙調令,將餘則成和吳敬中派往寶島,被迫與翠平分離。

雖然,這個故事在這裡就算是收尾了,但是實際上,餘則成的事蹟還沒有結束,餘則成在寶島也繼續著他的潛伏任務……

無論你喜不喜歡電視劇裡的餘則成,都不能否認,餘則成這個角色,是一個有血性,意志堅定,不屈不撓的人物。

他會當機立斷開槍除掉絆腳石,也會一遍遍讀著未婚妻左藍的日記懷念她;

他會在電臺裡聽到國苠黨“佔領”嚴安的訊息後渾身癱軟,慌亂中跑到聯絡站詢問情況,也會在得知翠平尚在人間時,發自內心地微笑。

最壓抑的不是潛伏在國苠黨內,而是潛伏在汪偽政府內。

最緊張刺激的不是刺殺,而是刺殺後還要趁亂按手印、蓋章、製作假檔案等等做一番手腳。

最悲情的不是愛人的死亡,而是面對愛人的死去還要保持微笑。

最浪漫的不是假扮夫妻,日久生情,而是在執行危險任務時,還能順帶邂逅老情人。

最難對付的不是正面戰場上的虎狼,而是身邊有一個大嘴的婆娘。

最有智慧的不是在老同志受刑時要假裝鎮定,而是要想辦法把他們從龍潭虎穴中救出去。

最委屈的不是面對佳人的主動示愛卻無法接受,而是當塵埃落定後又把她安排給你做假夫妻,美其名曰執行任務。

最惋惜的不是大好年華的血性男兒視死如歸的悲壯,而是死神降臨的驟然和猝不及防……

沒錯,傳統的諜戰劇,都是在共軍的地盤,展現對敵的鬥爭,而《潛伏》反其道而行,是在敵方的地盤裡發生的鬥智鬥勇的故事。

《潛伏》之所以好看,就是在於視角和展露矛盾的層次不同。

馬大寬認為,這部戲最可貴的地方是,把敵人當成了有智慧,有血有肉的人來看待,如果演出“手撕鬼子”的戲,即使特技效果再好,也不會好看。

在拍攝期間,孫紅雨評價自己扮演的餘則成時,他曾十分感慨地說:“這是我所演過的角色中,最硬的硬漢,他不是那種僅僅是表面強大的英雄,他是一個真正的內心非常強大的英雄……”

謝天導演說:“餘則成從一個當初只想跟愛人過小日子的‘胸無大志’的青年,變成了一個‘純戰士’,何謂純?從身體到靈魂,都由組織代為保管,也就是說,餘則成哪天成仁了,他是有資格說,他是一個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了出來的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