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6章: 飄忽不定的真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6章: 飄忽不定的真相

以上就是馬大寬的奇思妙想,準確與否,因為沒辦法去衡量也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很明顯,神話傳說把看不見摸不著的“天”擬成了實物去描寫,這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古代的天就是現如今我們人類可以抬頭仰望的虛無的天空,那麼古代人是出於何種目的要把虛無的天空擬成有形的物質呢?

因為無形的虛天是很難去想象的,既然天空無法捉摸,為什麼還要去把天空實體化呢?

無形的天空沒有引人注目的理由不是嗎?

這就產生了另一種可能性,神話本身表達的不是虛構,而是真實。

神話是對天的直接描述,是在表達一個真實的事實事件,只不過經過漫長的歲月,在無數次的轉述過程中,有一些細節發生了變化,但是事件的主幹卻很好地保留了下來,從未改變過。

事實上,如果對中國上古神話足夠瞭解的話,一定會產生一種聯想。

神話中不是沒有月亮,只不過當時不叫月亮而是叫做“天”。

如此說來,神話中大量關於“天”的記載,實則都是關於月亮的記載……

……

還好,這一夜除了遠處傳來幾聲狼嚎之外,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一隊進山採玉的人,安然度過了。

第二天,天剛擦亮,王老怪帶領眾人都開始上路了。

崑崙山中早晚的溫差比較大,此時的天氣比較冷。

裘大愚跟著馬大寬身邊,沒走多遠,他就告辭離開了,說是繼續他自己的探索與征程。

這種神人,普通人是無法改變他的方向的,只能任由他自己行動,去尋找那飄忽不定的真相。

昨天夜裡,裘大愚只是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似乎他索要找的地方,是某一個點,而這個點是什麼意思,馬大寬只有自己去猜測了。

馬大寬的猜測是,那個點,或許跟遠古時代,月亮與地球之間連線的那座天梯有關係,或許找到了那個點,裘大愚就能揭開自己心裡的全部謎團。

問題是,即便把全部謎團揭開了,他又能怎麼樣呢?

得知了一切的真相,是不是就能讓人快樂,馬大寬覺得,未必會是這樣,還是難得糊塗更好一些。

與裘大愚分手後,採玉的一行人繼續前進,終於到了王老怪說的那個地方,每個人的臉上都顯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不過,王老怪還是找了一塊地方,讓眾人先休息半天,等到休息足了,再去谷底尋找玉石。

這裡已經是深入崑崙山脈了,兩側,都是山頂終年積雪不化的雪山。

但是每到夏季,半山腰處的雪水融化之後,就會帶著山石衝入溝內,形成了一條不算很寬,但兩邊卻堆滿了山石的河道。

王老怪的目的地,就是這條河道。

由於這裡海拔已經高達4000多米,並且大型機械很難運進來,加上一般體質不佳的人,是很難在這裡採玉的,不過也有不少人已經盯在了這裡。

在王老怪他們到達這裡之後沒多久,一個三人的小隊和他們碰面了,雖然並不熟識,大家還是打了個招呼。

由於河邊的玉石都是從山上衝下來的,所以在河道山腳入口的地方,相對好的玉石會多一點兒。

在眾人休息的時候,王老怪給馬大寬講了一下他多年來採玉的技巧,其實,簡單就是一句話,那就是,想採到好玉,那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運氣的好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快,大家便開始了採玉活動,王老怪從揹包裡面拿出幾個扁扁的摺疊在一起的筐簍來,分給眾人。

這是用很堅韌的絲線編織的,摺疊處是用的合金鋼條,後面縫製了揹帶,展開之後可以背到身上,將採到的玉扔在裡面,很結實的。

有人說,撿到一塊好的玉石,就有可能改變這個人的一生。

就是因為這句話,前來採玉的人都很興奮。

所謂的採玉,就要在這河道兩旁數以千萬計的大小石頭裡,找出玉石來,說是大浪淘沙也不為過。

經過千百年雪山水的沖刷,河道兩旁大大小小的石頭,都變的很光滑。

眾人乾脆脫了鞋子,赤著腳走在那被陽光曬的有些發燙的鵝卵石上,耳邊傳來潺潺的流水聲,呼吸這清新的空氣,倒也別有一番韻味。

這裡雖然身處大山深處,不過千百年來,也有成千上萬的採玉人來過這裡,現如今,想從河道邊撿到玉料,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那密密麻麻遍布整個河道兩旁的鵝卵石,看時間長了,就讓人頭暈眼花了。

想象和實際,總是差強人意,馬大寬和王公子幾個人順著河道走出四五百米之後,都是一無所獲。

說實話,從表面上看,根本就無法分辨出腳下的石頭有什麼不同。

不管是大小、形狀還有顏色,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俯下身體去仔細察看,是很難辨認出來的,還必須特別細心,可能剛看上了一塊,轉過頭再來看,就會找不到剛才所看好的那塊石頭了。

馬大寬和王公子沒有收貨,不過,王老怪那邊似乎發現了一塊,眾人一窩蜂跑過去瞧熱鬧。

王老怪抱著一塊石頭上岸,這塊石頭呈扁平狀,有臉盆大小,厚大概有0公分左右,整塊石頭都是淡黃色的,顏色略微有些發白。

馬大寬試著抱了一下,估計有40斤重,在石頭的另一面,露出了巴掌大小的一塊乳白色的玉肉。

因此可以斷定,這是一塊玉料,而且品質還不算低。

王老怪說,從露出的玉肉來看,這是塊白玉料子,而且品質不低,就這巴掌大小的玉肉,也能賣出1萬多塊錢了。

但是,這塊石頭太重了,帶出山恐怕不行,只能把多餘的石頭和玉肉分離開,只把玉帶走,那樣就輕便出山了。

書說簡短,馬大寬、王公子和王老怪一行人,在那大山溝溝裡,又呆了三天,總算是滿載而歸。

雖然特別極品的玉石沒有發現,但是,這一次進山,百八十萬的收穫還是有的。

馬大寬也撿到了兩塊不錯的石料,算在一起,也能買十幾萬,雖然沒發大財,但是也沒有白來一次崑崙山。

按照原路,回到之前王老怪的住處,王公子選擇了一些成色好的玉料,跟王老怪談好了價格,準備讓人運回津海去,然後在自己的加工作坊裡做成首飾出售。

這次和田之行,就算結束了,馬大寬和王公子坐上飛機,原路返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