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109、第109章 季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9、第109章 季恆

清晨的霧氣還沒散盡。

因是達官貴人們居住的地方, 街道上的聲音也不嘈雜, 沒有那些走街串巷四處叫賣東西的小販, 透出一種富貴的清淨來。

一排一排看過去, 都是煊赫的宅邸。

將軍府側門前面,季恆已經候有一陣子了。

他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天藍長衫,頭髮用木簪簪了起來,看著一絲不苟。分明不過而立之年,面上卻已有了重重的風霜之色。

兩袖都垂著, 但一陣風吹來時,右邊的袖子卻隨風漂擺起來。

沒有右臂。

六年前大理寺失火之時, 這一條手臂便被頭上砸下來的房梁給砸斷了,若非街坊鄰里好心, 將他送到了回生堂,及時斷臂醫治, 只怕性命都堪憂。

只是即便保住了性命,又怎樣呢?

從此家破人亡,前途盡毀。

季恆是個書生。

讀了二十多年的書,為的不過是科舉場上,一朝出人頭地, 他日為人父母官, 再為這大好江山社稷獻上一份力。

可沒了右臂,身有殘疾,便什麼都沒有了。

這六年來,他看遍了人世間的炎涼, 從京城回到江南,再無往日風光。為求生計,竟至於浪蕩青樓妓館,為名妓寫詞譜曲,以得溫飽錢糧。

本以為,這一生便如此碌碌了。

誰能料想,在希望已經消無之際,竟還能迸現出那一線的光芒來?

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想象他在杏花深巷裡得聞科舉改制訊息時的心情。

那一天才下過了雨。

有剛留頭的小丫頭,採了杏花,行走在巷子裡叫賣,兩頭都是秦淮有名的青樓。那聲音清清脆脆的,引得不少樓裡的姑娘探頭出來看。

他無動於衷,行屍走肉一般,揣著寫好的新詞準備去花月樓。

可沒想到,還沒等跨進樓裡,後門便直接開啟了,花月樓頭牌煙晚姑娘身邊的侍婢滿臉喜色與興奮地衝了過來,抓住他便高興地叫喊起來。

“科舉改制啦!季公子,科舉改制了,你又可以參加科舉了!”

剛聽見這句話的時候,他根本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幾乎以為自己是在夢中。

直到那婢子拽著他,直接將他拽到了樓前,又叫了煙晚姑娘出來同他說,他才在一片近乎眩暈的恍惚中知道了此事的原委。

明面上都說官員不能招妓,但真忍得住的又有幾個?

煙晚身為花月樓的頭牌,色藝雙絕,自是有不少的入幕之賓。江南學政紀伯勳便是其中之一,昨夜留宿花月樓,偶然對煙晚提起的。

煙晚細細一問,才知道這訊息。

這不,一大早送走了紀伯勳,便連忙叫身邊的丫鬟去通知他,將這好消息告訴他。

江南歡場裡這幾年,他到底還是結了不少善緣的。

幾個相熟的姑娘拿出自己的體己,笑著為他湊足了盤纏,還為他安排了酒宴送行,這才一路又回到了京城。

結果船才一靠岸,就早有人等著,想聘請他當先生了。

不僅是當先生,還是給幾個女子當先生。

這些年來,季恆接觸的都是江南的名妓,倒也並沒有別的男子那般輕視女子。只是心存疑惑,什麼大戶人家,竟要請他來給自家的小姐當先生?

於是一問,得了答桉,卻幾乎立刻就愣住了。

那一身精幹的男子笑著回答他:“京城武威鎮國大將軍府上,要教的是府上兩位年紀不大的小姐。”

將軍府!

季恆又怎可能沒有聽過呢?

六年前大理寺失火燒了大半條街之後沒半年,大將軍薛況就出了事。當時他便覺得,那一年的大夏,籠罩在一片陰雲中。

可那時也不過僅僅是聽聞罷了。

“將軍府”三個字,再一次進入他的耳朵,便是前些天了。

科舉改制啊。

這樣的大事,有關其前後的因果,早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

誰還能沒聽說過大將軍夫人的名字呢?

此次改制能促成,起因都在她的身上。

為了讓薛大將軍那名有腿疾的庶子有個謀生之法,她竟大膽向皇上進言,想要為此子開特例,允許其參加科舉。

可特例哪裡是好開的?

朝廷上由此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論戰。

最終,隱居小六年才回到朝堂的顧家大公子顧覺非力排眾議,竟然在論戰中駁倒了一干反對的大臣。

包括他父親顧老太師。

科舉改制之事,由此推行。

對天下正常的讀書人來說,改制之事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無非是多了幾個人競爭而已;可對那些身有殘疾之人而言,卻無疑開啟了一扇希望的大門。

縱使身有殘疾,也可從此路,青雲直上!

天下士子,從此開始,才是真正的“天下士子”!

是否出身高門,是否肢體健全,都不再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能衡量他們的,只有“才能”二字!

季恆可以拒絕這京城任何一位達官顯貴,可又怎麼會拒絕將軍府呢?

一紙詔令。

他的人生因此迴歸了正軌,抬頭再看青天白日之時,才終於覺得有了點色彩。

人站在這側門前,即便是兩邊看守的僕役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打量著他空蕩蕩的袖子,他也半點不在乎。

人在階上,站得筆直。

通傳的人方才已經進去了,這會兒急匆匆的從門裡跑了出來,額頭上都見了汗。

“季公子,裡面請,夫人讓您先往中堂,她隨後便到。”

是潘全兒。

他才稟過了陸錦惜,得了回覆,便急忙忙來引季恆了。

季恆略一欠身,道了聲謝:“有勞了。”

“您請。”

潘全兒哪敢受他的禮?忙一躲避過,掛了滿臉的笑,一擺手,請他先往裡面走。

將軍府內,歷來簡單樸素。

缺少幾分書香世家的雅緻,卻自有一股渾然的大氣味道。

繞過影壁,穿過前院栽種著青松翠柏的中庭,便到了堂上。丫鬟早已經備好了茶,待潘全兒引人一坐下,便將茶水端了上來。

季恆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當年他連中三元,以江南考場的解元揚名,也受到過諸多達官貴人的邀請,進出過許多奢華的府邸。

所以坐下來之後,他並未四處亂看,連擺在桌上的茶水都沒動。

過了約莫半刻,外面便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

是陸錦惜來了。

季恆一下抬首起身,一下便看見了一名身著鵝黃春衫的女子。

她頭上是溫婉的半月髻,光潔飽滿的額頭上則綴了一串簡單的珍珠抹額,白玉似的耳垂上掛著深綠的孔雀翡翠耳墜,竟是光彩而明豔。

清雅是蓮出水,芙蓉天然未凋飾。

若非她的確做婦人打扮,季恆或恐以為她是哪家的閨中小姐。

“季公子,久候了。”

帶著一點笑意的嗓音,透著一種奇怪的甜暖味道,更不要說這一刻臉上綻開的些許淺笑,竟有一種如水似的溫柔婉約。

季恆都怔了一怔,接著才反應過來,連忙躬身行禮:“在下季恆,拜見夫人。”

“還請公子不必拘禮,請坐。”

陸錦惜也是頭一次見季恆,因時間倉促,只略略打整了一番,好在底子好,又不是出去見什麼情郎,所以也不是很要緊。

她請季恆起身,之後才坐到了堂上的主位。

丫鬟將她的茶端了上來。

她端了起來,也請季恆用茶:“今年的新茶還沒上,只有去年的信陽毛尖,也不知先生您喜歡什麼,所以估摸著江南那一帶的口味給您備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夫人客氣了。”

季恆從未接觸過陸錦惜,往日只聽說大將軍夫人陸氏性情懦弱,六年前薛況出事的時候,便常聽人說大將軍去後,寡婦只怕難熬。

可今日一見,才知道傳言不實。

眼前的陸氏,身上未有半點深宅婦人應有的侷促,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透著一種從容的味道。

分明進退有度,長袖善舞。

對方對他如此客氣,反倒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季恆只有一隻手能用。

那茶水端上來是蓋著的,他只能先揭了茶蓋,放到一旁,再端茶起來喝。

陸錦惜看了一眼,心裡面便道了一聲“可惜”。看這季恆面上雖有風霜之色,卻是模樣周正,一表人才,即便缺了一臂,也不影響半分風采。

她想起先前潘全兒說的話,眼見對方喝了一口茶,將茶盞放下了,才開口道:“將軍府這邊的情況,想必潘全兒去請您的時候,已經說過了,我也就不多贅述。季公子能答應教養我那兩個不成器的姑娘,實在是將軍府之幸事,也是她們八輩子修來的福分。只是方才潘全兒也說,您特來將軍府一趟,是為了謝我。這話我可不很明白了,不知是有什麼事?”

“夫人做了這樣大的一件事,都未有半點感覺嗎?”

季恆倒沒想到她對此一無所覺,有一些驚訝。

只是抬首注視陸錦惜片刻,竟起了身來,對著陸錦惜一揖到底!

“季先生!”

陸錦惜有些驚訝,忙讓左右扶他起來。

“我一深宅婦人,哪裡當得起您這般大禮?您可是朝廷科舉出身的舉人,前途無量,可莫要折煞我了。”

“夫人當得起的。”季恆終是慢慢地一笑,“單單這科舉改制之事,便是開我朝之先河,前所未有,也讓無數與季某一般身有殘疾之人,得了幾分希望。季某能再參加科舉,都是因為您當日向皇上進言。恩同再造,季某焉能不感念於心?”

……竟是因為這個。

陸錦惜倒是有些沒想到。

她怔然了片刻,才一下笑出聲來:“季先生這可就是謝錯人了,誠如您所見,我不過就是個將軍府的孀婦,從頭到尾也就是對皇上提及此事罷了,又怎當得起你如此大禮?真要謝,一該謝當今聖上英明,二該謝如今的理蕃堂顧覺非顧大人深明大義,力排眾議。跑來謝我,可是南轅北轍了。”

“夫人不必過謙。”

季恆胸有丘壑,豈能不知道其中的深淺?朝堂上的事情,他雖然已經許久沒關注,可這件事的頭尾卻看得很明白的。

“有因才能有果,夫人在此事中是何作用,您心裡比季某清楚。季某今日到來,也不過為向夫人表個謝意。天下如我一般的士子,都該謝您的。”

有的事情,沒有人提,便不會有人去做。

若沒有陸錦惜為薛廷之先去向皇上提此事,又在武官們的遊說上下了功夫,此事如何能成?

他固然要謝皇上,謝顧覺非,可陸錦惜也是該謝的。

話沒有說得很明白,但陸錦惜是能聽懂的。

她只注視了季恆半晌,終於還是慢慢地勾唇一笑:“人都傳季先生當年才名,僅次於顧覺非。若非遭逢大理寺失火一桉的變故,當年的探花人選,還未可知。如今一見,到底名不虛傳。”

“夫人這卻是謬讚了。”

提及顧覺非,季恆的神情卻有了幾分變化,想自己確與顧覺非是同年的舉人,在江南時也認得他,可要說能與他相比,那是痴人說夢。

“顧大公子才名,天下仰慕,季某雖不差,卻也難及他十之一二。”

得。

敢情又是一個吹顧覺非的。

陸錦惜忽然覺得有些牙疼,生出幾分任性的想法來,一點也不想接這一位解元季恆的話了。

只是季恆對此卻半點沒有察覺。

他甚至恍惚了一下。

想起了顧覺非,也想起了當年那一場燒掉大半條街的大火,更想起了火後的黎明,那一道佇立在大理寺門口,久久沒有動過的身影。

季恆至今都記得。

他守在父母已經冰冷的身體旁邊,渾然感覺不到手臂的痛楚,周圍還有官兵把守,誰也不能出去。

但那個時候,偏有一個人走了進來。

守在大理寺附近的官兵,在這個人來了之後,走自動地散開了道路,像是退開的潮水一般。

大理寺卿李述滿頭的冷汗。

他聽到有人說話:“大公子,失火之事,下官實在不知。那幾個人,那幾個人,都被毒殺……”

然而來人並沒有聽他說話。

他只是沉著臉,一步步踏過了那些焦煳的廢墟,似乎是站不穩就要倒了,可偏偏一步接著一步,一步接著一步,站到了大理寺衙門早已燒得不成樣的門口。

然後抬起頭來,看著裡面,也看向這半條街的狼藉。

周圍還有哭聲,叫喊聲。

也有差役的呼喝聲。

還有沒滅去的大火燃燒的聲音,伴著斷壁殘垣倒塌的聲音,冷寂中有一種荒涼的嘈雜,不似人間,反像地獄。

季恆認得,那個人就是顧覺非。

後來大理寺失火一桉被斷成了一名錄事不小心打翻了燭臺,導致了火災,事後次日便在家中上吊,畏罪自殺。

大理寺卿李述引咎辭官,再未入朝。

人人都以為這是一場慘烈的意外。

可如今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六年,季恆每每想起此事,都會想起顧覺非站在那一片焦黑的大理寺衙門前時,隱忍又沉默的背影。

那絕不是一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