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161、第161章 匈奴隱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1、第161章 匈奴隱憂

接旨的時候, 陸錦惜便對這旨意的內容有所預料了。

畢竟昨夜顧覺非回來, 坐書房裡與孟濟說話的時候, 她就在旁邊聽了個清楚。說是老太師乞休, 正好是顧覺非名正言順上位的時候。

所以在聽到自己封了一品誥命時,她並未有半分驚訝。

可聖旨的最後這一句,卻偏偏讓她有些許的訝然了。

自打改嫁給顧覺非之後,陸氏因薛況而封的一品誥命便被按律奪回,她的誥命品級只能依著顧覺非的官級走。

而朝中諸多慶典儀式, 都要看命婦的品級。

陸錦惜這不上不下的,且還是再嫁婦, 身份著實尷尬,是以這三年多來, 竟未再入過一次宮。

今日伴隨著聖旨一道下來的,竟然還賜了除夕宮宴?

要知道除夕宮宴可非比一般的宮宴。

這是皇帝在皇宮中舉辦的宴席, 因日子特殊,非皇親國戚不請,非朝廷重臣不請,非緊要命婦不請。

如今還請了誰不知道,反正竟是請了她這個在外頭名聲不那麼好的再嫁婦, 實在是不可思議!

陸錦惜雙手將聖旨接過來的時候, 只瞧見那傳旨太監笑成了兩道彎月的眼睛,甚至臉上還有些討好的笑容。

半點沒有一般傳旨太監的趾高氣昂。

“恭喜夫人,賀喜夫人了,眼瞧著接近年尾, 今年可算是您最旺了。”

陸錦惜客氣了兩句:“您說笑了,是咱們大夏如今國運昌盛呢。多勞公公您大冷天裡跑這一趟,只是不知今年除夕宴這是什麼情況?”

“哈哈,您可算是問對了。”

那公公揚了揚蘭花指,滿臉的喜氣,當中還帶了幾分賣弄的神秘。

“就這些天,宮裡面可出了件天大的喜事,皇上都高興壞了。這不,趕上今年風調雨順,這才要大擺除夕宮宴呢。”

“大喜事?”

聽著這形容,還有特指的“宮裡面”,陸錦惜眉梢微微一動,就猜著一點苗頭,於是眸光微微一閃,也笑了起來。

“您說的莫非是賢妃娘娘……”

“噓——”

那太監忙比了一根手指,笑得可討人喜歡了。

“您心裡知道就行,還沒兩個月呢,剛診出來,皇上要留到除夕那天再說的。”

“那可真是大喜事,大喜事了。”

陸錦惜面上的神情毫無破綻,同時也給旁邊的風鈴遞了眼神。

風鈴這兩年也出落了不少,已成了個標緻的大姑娘,因跟在陸錦惜身邊,學得多,人也機靈,做事很有一種沉穩又周全的感覺。

收到她眼神,她便知道了。

這時忙走上來,要送那太監,也把豐厚的茶水錢遞了過去。

可沒想到,對方竟然不收,只道是:“今兒能來府上傳旨,已是幸運了,可不敢要您的賞錢,小人沾沾喜氣也就夠了。八日後除夕宴,夫人可得準備著了,小人先回宮,您留步。”

話裡話外,儼然對陸錦惜恭敬極了。

直到風鈴將人送走,人也沒收一個子兒。

陸錦惜哪裡能不知道原因所在?這太監也算是個有心的,不亂拿,尤其是顧覺非眼下如日中天,賣力氣巴結都還來不及呢。

“收好吧。”

她隨手將聖旨遞了出去,抬頭一看,院門口那邊的顧承謙,只木著一張臉看她這邊。

宦海沉浮這許多年,他哪裡能不知道朝上發生了什麼呢?

屬於他的時代,終究是過去了。

顧承謙那拄著柺杖的身子,看上去又傴僂了幾分,蒼老的眼底又多了幾分渾濁,只轉過身去,對萬保常道:“走吧。”

他還是出門去了。

陸錦惜就站在後面,目送著這一位輔佐過三代帝皇的老大人,一步一步,蹣跚地上了轎子,又看那轎子慢慢離開了府門,這才微微嘆了一口氣。

她轉頭吩咐道:“讓廚房那邊先備好驅寒的熱湯,待老大人晚點一回,便立刻給端上去。”

“是。”風鈴眨巴眨巴眼,乖巧地應聲,接著又提醒道,“昨日盛隆昌那邊傳來訊息,約過了您,中午在商號見。就剩下半個時辰了,您還去嗎?”

如今盛隆昌日大,分號也多了不少。

作為如今大夏第一流的大都城,京城裡人來人往,貨來貨往,訊息最是靈通,且京中權貴甚多,富戶遍地,是個最好的商品傾銷之地。

盛宣早在去年,便在京中建了一家分號。

現在一年裡,他有五個月在陝西,兩個月在邊關,三個月在江南,兩個月在京城。

眼瞅著年關,又到了算分紅的時候了。

這一趟陸錦惜當然是要去的。

她只點了點頭,也不多言,便回屋裹了一身厚厚的衣裳,又披了一條雪貂毛坎肩,這才上了馬車出了門。

這時候顧覺非還在宮裡忙,該不會回來。

所以陸錦惜道中也慢悠悠的,只將手爐抱在懷裡,透過那微微挑開一角的窗縫朝外面看去。

雖是隆冬臘月,可畢竟抵近年關,京城各處街道上都挺熱鬧。賣年貨的,耍雜技的,捏糖人兒的,擠擠挨挨。

最多的是小孩子們。

半點也不懼怕寒冷,要麼是拿著鞭炮,要麼是舉著糖人兒,滿街亂跑。

昨夜才下過雪,但街道中間的積雪已經被掃乾淨了,車軲轆碾壓上去響聲有些清脆。

遠遠近近的房屋,都被蓋白了。

陸錦惜看著,卻忽然想起來,一會兒去盛隆昌對過了賬,也該給那幾個孩子添置點東西了。

“夫人,您看,是您上次看到的匈奴商隊呢。他們竟在這裡待到這時候了,是要留在咱們大夏過年嗎?”

風鈴也與她一道瞧著外面,視線劃過時,忽然就指了一下。

陸錦惜也看見了。

那一群商人手裡牽著的都是匈奴的高頭駿馬,威武不凡,衣袍裹得厚厚的,戴一頂厚厚的貂帽。

這樣的打扮,總會讓她想起一個人來。

她抱著手爐,換了個姿勢,讓自己躺得更舒服,閉上眼睛澹澹笑道:“匈奴可沒有什麼過年的說法,對他們來說到哪裡都一樣。如今大夏物候好,但這季節也沒什麼商貨好帶,所以他們還要在這裡留到明年開春時候,等著把大夏的東西帶回匈奴去賣呢。等天氣好了,再返回京城來。”

“啊,這樣啊……”

風鈴有些懵懂地點了點頭,好奇的目光還是落在那些人的身上,直到車轉過拐角了,才有些不捨地收回了目光。

陸錦惜雖沒睜眼,可也猜得著她是怎樣的情態,當下面上笑意深了些,只問:“你跟在我身邊也有三年多了,我上一回還聽盛二爺誇你精細,聰明,會打算,是個做生意的料。你要真對這些感興趣,不如我送你去盛隆昌學一學,將來從不從商倒是其次,好歹在伺候人之外,學些吃飯的本事。”

風鈴頓時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小嘴都不大合得上了:“夫、夫人,這……”

“你先考慮著吧。”

陸錦惜眼下也不過就是順嘴一提,並沒有逼她做選擇。對她來說,這就是個無可無不可的事情,並不掛在心上。

太師府在內城,盛隆昌在外城。

中間雖是隔了一道城門,但路程卻不很遠。陸錦惜的馬車慢吞吞過了城門之後沒片刻,就已經到了地方。

早有人在下頭候著,給墊了腳凳,迎她下來。

新修起來不久的盛隆昌京城分號,還透著幾分嶄新的感覺,一切看著都是鮮亮的。

有幾個月沒見的盛宣得知她來,便從門裡迎了出來。

一身厚厚雲錦面的袍子,上頭繡著萬福紋,才一見著她,就高高興興地拱了手:“夫人好,可以給您拜個早年了。”

“您客氣。”

陸錦惜上來,略略點頭,算還了一禮,便同他一道往商號後面的賬房走去。

裡頭正熱鬧,算盤聲響成一片。

“我聽著這打算盤的聲音,就像是聽見了銀錢入袋的聲音。”她才一進來,晃眼一看,便不由感嘆了一句,“若沒記錯的話,今年可也是個大好的豐年呢。”

“可不是,也是託了您的福。”

現在想起來,盛宣還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與陸錦惜合作,不僅掙回了盛隆昌的家業,如今還成了大夏首屈一指的大商行。

他面上的笑意是怎麼都蓋不住的。

裡屋設了暖炕,夥計們早將熱熱的茶水端了上來,陸錦惜落座在左側,盛宣便落座在右側。

算好的賬目都從旁邊一一呈上來。

頭一個給盛宣看,之後再由盛宣遞給陸錦惜核對。

正如當初顧覺非曾說過的,盛宣這人沒什麼大志,商業的頭腦也不特別好,但勝在誠信。

這三年來的賬目都沒出過差錯。

所以現在陸錦惜也不過就是略略過目一下,走個形式罷了。

她頗有些慵懶地靠在椅背上,手指從一筆一萬三千兩的進賬上劃過,口中卻是問道:“今年的都已落了袋,不知盛二爺這裡,明年有什麼計劃,準備得怎麼樣了?”

“有往年通商合作的基礎,明年的事情都定得差不多了。只是……”話裡忽然猶豫了一下,盛宣看了看她面色,才續道,“只是我最近聽說,匈奴那邊好像不是很太平。”

正慢慢划著的手指,忽然就頓了一頓。

指尖停在那“兩”字上,壓得實實的。

陸錦惜眉梢微微挑,眉心也擰了一點起來,卻笑著抬頭問他:“盛二爺這訊息哪裡聽來的?”

聽她這麼反問,盛宣便猜著這訊息怕是真的了。

對著陸錦惜,他也不隱瞞,面色隱約凝重起來,道:“是上回走匈奴的時候,我手底下一個押貨的夥計聽一個在匈奴王庭裡當過差的人說的。原本老單于就是年事已高,可畢竟人還活著,所以這些年王庭內鬥嚴重,局勢好歹還穩得住。但前幾個月就有流言傳出,說老單于要不行了……”

匈奴王庭內鬥嚴重,陸錦惜是知道的。

她甚至知道這一切都跟顧覺非有關。

一切都源於三年半之前金鑾殿上那一場殿議,顧覺非出了一條毒計——

延伸大夏的勢力,滲透匈奴王庭,一面示好老單于最寵信的蘭渠公主,一面暗中扶持三王子伊顯,以使匈奴王庭內部始終處於爭鬥中。

由此匈奴始終內耗,各為其政,各有圖謀。

他們連自己的力量都無法一統,即便是這兩年因議和休養生息,可兵力無法集中,永遠也不可能再興戰禍。

計是顧覺非出的,事也是顧覺非做的。

這兩年他官位晉升如此迅疾,一小半是因為內政方面的能力,剩下的一大半卻都是因為外事。

理蕃院管的就是這個,外事上有多少成就,都看得出來。

前有匈奴,後有回鶻、鮮卑等族,顧覺非的手段與謀略可謂是層出不窮。

只不過,也的確如盛宣擔心的那樣:最近匈奴不是很太平。

老單于一旦一命嗚呼,早已經水火不容的伊顯王子與蘭渠公主之間必定爆發一場戰事。

屆時,後事如何,誰也不知。

但可以知道的是,兩國邊境貿易的往來,勢必會因戰事而暫時中斷,甚至兩國當初的和書也未必還能作數。

連著半個月了,顧覺非待在宮裡的時間是越來越長,回來時也總是在想事情。

若不是知道他什麼為人……

陸錦惜暗自想想,說不準就要懷疑他在宮裡面跟那一位愛著他也恨著他的賢妃娘娘衛儀攪和在一起了呢。

一念及此,她倒想起方才宮中那一道傳旨來,只道大夏皇室與匈奴王庭眼下的情況真是處於冰火兩重天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個是寵妃有孕,皇帝即將大宴群臣;

一個是單于將去,兄妹相鬥同室操戈。

陸錦惜看著那賬本,在盛宣目光注視之下琢磨了一會兒,終於還是道:“如今匈奴那邊最新的情況,我也不很清楚。咱們做事,還是穩妥起見,明年的計劃先壓上一壓。待一會兒大公子回了府,我問個清楚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