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171、第171章 再赴宮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1、第171章 再赴宮宴

蔡先生, 蔡修?

陸錦惜正給薛遲擦著額頭上的汗珠, 聽見這話時卻是不由得停了下來, 有些詫異。

所謂的“錦囊妙計”她自然還記得的。

是當年薛況年紀還小的時候纏著她講薛況和薛況在京中的那些故事時, 她結合著那些戰報借了人《三國》裡的情節敷衍出來的。

蔡修這個軍師,領的無疑是諸葛孔明的人設。

那段時間裡,除了自己的父親之外,薛遲最崇拜的人非這一位蔡先生莫屬了,就連方少行都要靠邊站。

老實講, 陸錦惜也對這人有興趣。

三年半議和那一陣的時候,這一位蔡先生也曾回過京城, 遇到過薛遲,只是她無緣得見;之後不久就聽薛遲說他去各處遊歷, 離開京城了;又不久,才是她改嫁顧覺非。

改嫁之後, 陸錦惜就不再是將軍府的夫人,更不是薛況的孀妻了,所以將軍府那邊的情況,也就能從幾個孩子那邊得到隻言片語。

至於什麼劉進蔡修……

那是怎麼著也沒有見面的機會,更不合適見面了。

所以此刻驟然一聽薛遲提起蔡修, 她還恍惚了一下, 可緊接著就有一種特別奇異的感覺。

這一位蔡先生,挺奇怪的。

議和之前他在邊關待著,議和那陣又回到了京城,大夏匈奴的關係穩定後便又離京不知去了哪裡。

現在, 這個人又回來了。

雖然與蔡修沒有什麼接觸,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一次,可陸錦惜總覺得這個人很不一般,就連回到京城的時機都很耐人尋味。

上一次,是大夏與匈奴議和;

這一次,大夏與匈奴之間的關係,則正處於一種飄搖的不定之中,變數隨時都會發生。

“孃親,怎麼了?”

薛遲看她出了神,不由有些奇怪。

陸錦惜一眨眼,回神笑起來,並不回答,只道:“雖是練武,可也得注意著,大冷天跑過來真不怕著涼!你見著那一位神機妙算的蔡先生,都跟他說什麼了?”

“也沒說什麼,就問了問他都去了哪裡,外面怎麼樣。”薛遲現在人雖機靈,可心機是沒有的,高興地跟陸錦惜分享他與蔡修的交談,“蔡先生也問了孃親呢,也問了先生對我好不好,教了我什麼。之後他說跟劉叔叔有事要談,我也要來這裡見您和先生,就告別他們過來了。”

有事要談?

一個因為沒仗打早過氣了不知多少年的謀士,和昔日戰場上薛況的舊部有什麼事好談?

陸錦惜眉頭輕蹙,再一次品出點不一般的感覺來。

只是眼下薛遲在這裡,她也沒功夫找人去深究此事,只暫時將這疑惑壓了下來,帶薛遲坐了下來,開始考校他的功課。

這些年顧覺非雖忙,可薛遲還真是他教出來的。

名師未必出高徒,可機率畢竟是很大的。顧覺非無疑是名師,薛遲也絕對是聰明且上進的孩子,所以即便上課的時間不很夠,回了家他也會自己看書,寫字。

今天也一樣。

上一回顧覺非留了一題給薛遲思考,這一回他便帶了自己的答桉來,還交給了陸錦惜看。

在這些古人的才學謀略上,她其實算不上特別懂,但她有的是對事情不同的體驗和看法。

這些往往能給薛遲開啟不一樣的思路。

母子兩個便坐在窗邊聊了許久,陸錦惜還留薛遲用了午飯,一直到下午才將人送走,臨走時還讓他把自己昨日給他和琅姐兒、璃姐兒幾個買的禮物帶回將軍府去。

接下來的幾天,也跟往常一樣,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若硬要說有哪裡跟以前不一樣,興許就是陸錦惜與顧覺非搬回了主屋去住,且京中過年的氣氛也好了不少。

加上今年賜下了宮宴,所以一應的準備也少不了。

京中的達官貴人們對那件“喜事”都有自己的猜測,越是抵近年關,京裡便越是熱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顧覺非也很快不忙碌了。

朝中的事情似乎都處理得差不多了,只是孟濟那邊還在下力氣悄悄打聽與薛廷之或者說老太師有關的一些事情,暫時還沒結果。

宮宴前的這段日子,難得悠閒。

顧覺非褪下了素日穿著的朝服,換上了簇新的竹葉暗紋長袍,忽然又變回了陸錦惜初初認識他時的翩翩貴公子模樣。

只是比起當初的清冷,他已然圓熟溫潤,氣勢內蘊。

他會教陸錦惜下棋,與她對弈;也會為她彈琴,在夜裡下雪的時候與她煮酒;甚至在宮宴前一日,帶著她爬上大昭寺,見過了他師兄也就是住持方丈覺遠大師,還登上了他曾住過近六年的雪翠頂,在那完全看不出半點富貴氣的屋舍中歇了一夜。

一直到宮宴這日的早晨,才啟程離開。

京中各處街道,早已是張燈結綵。

車行道中一眼看過去都是熱鬧的人群,不僅有大夏百姓,還有不少異族滯留在此的商隊。

大夏的新年對他們來說,也是新奇的。

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這一座繁華的都城裡,盡情地釋放著他們的歡愉,甚而是享受。

陸錦惜就從簾子裡面看著。

看著看著,她便沒忍住回首看了靠在引枕上閉目養神的顧覺非一眼,想起很久以前他在自己面前喝醉時,那一句“給我三年,我可不費一兵一卒,掃平匈奴”……

“顧覺非,你知道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你的嗎?”

她眨了眨眼,忽然就湊了過去,指尖輕輕一點他眉心。那微涼的溫度,引得他微一蹙眉,於是就出了一道小小的凹痕。

可在顧覺非臉上,好看得不行。

他聽見這聲音,睜開眼來,只看見她軟軟依靠在自己身側,唇畔掛著嫣然的巧笑,一雙瀲灩的眸中卻有動人的波光。

於是也忍不住笑起來。

他伸出手臂來攬住她,讓她靠自己胸膛上,難得沒正經道:“難道不是從見到我的第一眼開始?”

陸錦惜沒忍住翻了個白眼,無言片刻才道:“第一眼頂多想睡你。”

“哦,原來你第一眼就想睡我?”說這話的時候,顧覺非反而恢復成一本正經模樣,好像他們談論的是個多嚴肅的話題一般,“如此說來,倒是我的榮幸了。”

“……”

陸錦惜看著他,不說話了。

顧覺非立刻便改口,只當先前那些插科打諢的話都沒有說過,湊過去便吻了吻她額頭,道:“你不說我也知道,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我的。”

她挑眉:“這麼有自信?”

顧覺非笑:“有。”

還能是什麼時候呢?

陸錦惜是個心防很重的人,面上的畫皮未必就比他薄了。對於披著畫皮的同類,她不可能卸下偽裝,也不可能有誰能披著畫皮走進她的心裡。

他真正打動她的,必定是那次酒醉。

雖然……

那是顧覺非再也不想經歷一次的記憶。

太丟人。

只不過,如今偶爾回想起來,真覺得那般的暢所欲言,那般的直抒胸臆,那般的剖白自己,分明有一種淋漓盡致的暢快。

顧覺非嗅著她髮間的澹香,目中有秋水似的深刻。

他湊在她耳旁呢喃:“其實我也想看看你喝醉時的模樣……”

陸錦惜覺得耳朵癢,酥酥的一片。

她縮了縮脖子,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但終於沒跟他計較,只挑釁一般回了一句“有本事你灌醉我”,接著車便停了,她順勢掀了車簾下車。

顧覺非也不介意,跟在後面下來。

太師府又在眼前了。

今日宮宴設在傍晚,京中所有被賜宴的王公大臣及內外命婦都需要在下午時候就趕去。

老太師顧承謙雖已乞休,可也得進宮赴宴。

畢竟他是老臣,又是蕭徹的先生。

所以到了出發的時辰時,就有兩輛馬車從太師府出發,老太師與唐氏的車駕在前,顧覺非與陸錦惜的車駕在後。

顧覺非重新換上了威重的朝服;

陸錦惜也隆重地按品大妝,穿上那一身才賜下不久的命婦服制。

太師府離皇宮很近,沒一會兒便到了宮門前。

很多大臣都還沒有進去,難得帶了幾分悠閒地在外頭閒聊。在這種千家萬戶都高興的好日子裡,就算是昔日的政敵也都收斂了臉上不善的表情,不給旁人更不給自己尋晦氣。

整個場面一派和樂。

顧承謙與顧覺非的馬車到時,便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老太師下車來聚攏了一大撥老臣,人人都上去恭喜他後繼有人,顧覺非卻冷澹澹地,自己下來之後也不過去,只向還在車上的陸錦惜伸出手。

他親自扶了她下來。

有關於太師府這父子兩人的關係以及當年顧覺非強要求蕭徹為他賜婚陸錦惜的事,都是京中人茶餘飯後最感興趣的話題。

所以在看見顧覺非動作的時候,便有不少人悄悄注目。

饒是心裡早有準備,可當再一次看見傳說中這個堪稱傳奇的女人時,依舊有不少人驚豔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她看上去竟比三年多之前,還要貌美,白皙極了的膚色,又有嬌花似的柔美,顧盼間的神采動人極了,可偏偏凝在眉間的是三分雪。

不是洛陽的牡丹,而是峰頂的雪蓮。

那纖纖素手向顧覺非手上一搭,自車上下來,往他身邊一站,便是一對天造地設的璧人。

作者有話要說:  *

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