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8章 天又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8章 天又雪

怎麼想,都會覺得不那麼舒服。

陸錦惜索性不想了,正巧這會兒臨安動作麻利,已經在後頭把茶沏好,端了上來。

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青花瓷盞,看著有些粗糙。

陸錦惜也沒嫌棄,捧在了手裡,用它驅了指尖那一股寒意,便琢磨著換了話題:“這幾日我病著,琅姐兒卻總往你這裡跑,也與你說話,想必你們關係近些,她最近沒事吧?”

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琅姐兒對她不親近。

話問得對模糊,薛廷之卻聽得很明白,回道:“琅小姐往日來,都是想騎馬的。只是大風瞎了左眼,並不合適,便只與我一起照看。月前她開始常打聽大風的過往,還多問起大將軍的舊事。倒像是……”

剩下的話,他似乎不很敢說。

陸錦惜撩了眼皮瞧他一眼,卻慢慢幫他補上:“像是想她父親了?”

薛廷之頓時微有詫異。

薛況久在邊關,很少回家,出事時薛明琅的年紀也還小,對父親該沒什麼印象。

可陸錦惜乃是薛況遺孀,又對過往之事耿耿於懷。

他原以為,若被她知道琅姐兒思念亡父,勢必勾起她傷心事,所以才猶豫著並未明說。

卻沒想到,她自己說了,還滿臉平靜。

這樣的陸錦惜,他不是很能看透。

薛廷之正襟危坐,預設了她補的話,又斟酌著言語,生怕冒犯了她:“琅姐兒性子雖烈一些,不過不管識文斷字還是議論道理,都很通曉。她年紀還小,只是個耐不住孤獨的性子,所以常向廷之這裡跑。方才對您不敬,該只是一時小性子上來,並非故意……”

“都是虛話了。”陸錦惜搖了搖頭,他這話她只聽一半,“態度變化,必定事出有因。你不知道,可見這件事她也沒告訴你。到底是我這個當娘的有疏忽,得要回頭再仔細問問。”

手中茶盞的溫度已經差不多,她說著,便掀了茶蓋起來,準備喝口熱茶。

可垂眸一看,卻是一愣。

一盞綠茶。

煮茶的水沒什麼問題,可湯色黃綠中帶著幾分渾濁,飄在盞中的茶葉,也多是粗大的葉片,邊角更有殘缺,更不用說還偶爾有沾著殘葉的茶梗。

略一聞香,實在淺淡。

即便以陸錦惜對綠茶和烏龍茶的瞭解,這會兒竟也分不出手上這盞,到底是什麼品類。

薛廷之忙帶了幾分歉意道:“母親見諒。廷之不喝茶,是以屋裡沒怎麼準備。此茶甚是粗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喝茶暖暖,不妨事。”

陸錦惜擰著眉,慢慢飲了一口,把溫熱的茶水含在口中半晌,吞了,舌尖上頭便是一片片的澀味兒泛開。

這味道,哪裡像是給府裡公子喝的?

她先前在葉氏那邊喝的,是好茶之中的好茶,畢竟國公府高門大戶,不差那一點半點。

可將軍府也不是什麼破落戶。

府裡每個月的茶錢支出,都有一大筆。

陸氏每月給這庶子的份例不減,只會隨著薛廷之年紀的年紀增加。這裡面,便有一樣是茶。

西湖龍井。

雖不是明前最頂尖的那一批,卻也絕不低劣。

可薛廷之捧上來的這茶,卻著實不敢恭維。

略一深想,陸錦惜便猜到問題所在:陸氏吩咐是一回事,她自己問心無愧;可下面人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

一個嫡母不管的庶子,大將軍在的時候或許還好,可大將軍一走,府裡便是陸氏說話。

一則手裡有大筆份例,二則陸氏睜只眼閉只眼不搭理。

再多的好東西,等分到薛廷之這裡,又能剩下多少?

品著舌尖那一言難盡的味道,陸錦惜這心裡,也一言難盡起來。

她慢慢把蓋子蓋回去,終於還是沒再喝一口,也不提這話茬兒,只對薛廷之道:“你與琅姐兒相處不少,興許在你這裡她還有幾分真性情。趁著這會兒還沒來人接我,你便與我說說琅姐兒吧。”

原來是來問薛明琅的。

他聽得出,陸錦惜話裡並沒有要責怪薛明琅的事,態度跟往常相比,似乎也寬容了很多。

沉吟片刻,整理了整理思路,薛廷之便說了起來。

從薛明琅一般什麼時候來,是什麼樣子,做什麼事情,又對什麼感興趣,喜歡什麼……

種種的種種,一一盡述。

陸錦惜聽著,對薛明琅便有了個很全的瞭解。

可以說,這是未來才女的苗子。

讀書寫字,格外聰慧,一些短的文章詩詞,聽過一遍便能背下來,且極了讀書,前年便有了自己的小書房。

也許是從書上讀到什麼“馬作的盧飛快”,她終於因為好奇,悄悄跑來找了薛廷之,那時候倒嚇了薛廷之好一跳。

這之後,她便常來。

陸氏知道,也常因此訓她。

可孩子的天性,那裡關得住?

所以一回一回……

她會在薛廷之這裡翻書看,若有個學問上的疑惑,也總請教他,倒把他當了半個先生。

“半個先生”這種話,薛廷之自然沒提,可陸錦惜跟著情況也能推出來,心下對他倒有幾分改觀。

“琅姐兒性子嬌氣一些,也承你擔待了。”

“廷之不敢,琅小姐知書達理,玩些罷了。”

薛廷之打量她,只覺得她聽得很平靜,感覺不出她有惡意來,卻也不敢順著她的話便接了,只先把自己給撇開,又誇了薛明琅一嘴。

極會說話,談吐不俗,很聰明。

陸錦惜從頭到尾,只覺得薛況親自教養過的孩子,不管是眼界見識,還是胸襟氣魄,竟都不是尋常人可比。

她聽了他對薛明琅的評價,一時沒說話。

外頭門簾掀開,臨安又進來了,這回端了個炭盆,往屋中放下,小心稟道:“小的已去二奶奶院子外頭稟過一聲,青雀姐姐那邊說,請您在屋裡先坐著,別趕著風兒出去,這來接您。”

“個個都把我當個紙扎的人了……”

陸錦惜有些無奈,只是也知道原身這身子還禁不起折騰,倒也沒起身,只擺了擺手,示意臨安退下去。

臨安於是一躬身,退回了薛廷之身邊。

屋裡炭盆燒著,好歹多了一股熱氣。

只是那炭,也不知哪裡來的,燒起來有一股煙嗆的味道。

陸錦惜沒言語,只拿薛明琅的事來問薛廷之,又說了有半刻多,東院那邊便來人接了。

來的是週五家的。

在門外通稟過,她便捧著一領猞猁猻大裘走進來:“給二奶奶請安,給大公子請安。青雀姑娘被您吩咐留在屋裡守著哥兒,也不敢擅離,老奴趕巧兒在,便接了這差使,先來接您。”

“這便回吧。”

話也說得差不多了,陸錦惜從炕上起身,由週五家的給她披上大裘,反對薛廷之道,“大風那匹馬,你且先養著吧。即便是牽給琅姐兒,也不急在一時。你也別送了,待在屋裡吧,外頭冷。”

“……是。”

這一番話,依舊出乎了薛廷之的意料。

他的確是想送出院門的,陸錦惜這一說,他倒不好再走,只站在屋簷下,目送週五家的並三四個小丫鬟簇擁著她走了。

臨安縮著脖子,把兩手揣進袖子裡,看得豔羨:“這樣多的人,二奶奶也是很大的威風呢。”

薛廷之卻不說話。

天已經很暗了,府裡各處都掌了燈。

穹頂上壓著一片一片的彤雲,冷風在院落四周號叫,半點不像是要晴,怕還要下一場雪。

他慢慢道:“把大風栓回去吧,今夜天冷,還得多照看著點。”

“是。”

臨安忙答應了一聲,又去院子裡牽馬。

薛廷之看了一會兒,便無聲地回了書房。

書架前的書案上,擺著筆墨紙硯,還有幾張寫好的斗方;一隻乾乾淨淨的白瓷壎擱在右邊,梨形,上了釉的表面很平滑,在沒上燈的昏暗屋內,顯得光澤清冽。

案後擺了一把花梨木的椅子,也是唯一的一把。

他走過去,坐下了,一手搭在光滑因發舊而光滑的扶手上,一手卻抬起來,中指與無名指一道,用力地壓著眉心,閉了閉眼。

他原本也是想要藉著薛明琅那件事,去找陸錦惜。

可沒想到她自己來了,對人對事的態度,亦是不卑不亢,自有那麼一股寬厚大度,從容不迫。

這對他來說,原該是件好事。

畢竟她越通情達理,他的計劃便越少阻力。

可一旦想起那目光,沉凝,冷靜,溫和,智慧……

他竟極為不確定。

彷彿,這並不是一個他可以輕易掌控的女人。

薛廷之一張臉上,溫和謙遜的神態,早已褪了個乾淨。

於是,藏在下頭很久很久的凜冽,便糾纏著一股淡淡的戾氣,幽幽浮了上來,在他冷峭的眼眸底下,凝結成一片沉黑。

薛廷之在座中坐了良久,才將那一把壎,放在手中把玩。

原想要做什麼,最終又放下了。

屋內只有那借來的炭盆,還散發著溫度和通紅的光。

北風敲著舊窗,一片響動。

陸錦惜這邊已裹著猞猁猻大裘,回抱廈那邊看了一回。

薛明琅已回來,只是把自己關在書房裡,誰也不見,說要看書,叫人別去吵她,連白鷺都勸不出來。

一整日折騰下來,陸錦惜早累了,也知道今日不是處理事情的最佳時機。

她只吩咐準備好給琅姐兒的吃食,又與璃姐兒說了兩句,便回了自己的屋。

白鷺一回,便按著規矩去張羅傳飯。

青雀則上來給她去了那大裘,交小丫鬟掛到一旁去,低聲對她道:“信已送出去了,只是奴婢沒來得及問他出了什麼差錯,他只說回頭向您告罪。”

陸錦惜知道,這說的是那個送信的印六兒。

她點了點頭,只道:“信送出去便好,明日一早還要去給太太請安,也沒功夫處理更多的事情了。先扔著,回頭再說。”

不一時,飯傳了上來。

陸錦惜在屋裡用過了飯,又喝了盞茶,在白鷺和青雀的伺候下,洗漱一番後,入了西屋裡間休息。

她實在是累了。

穿來之後,八成時間都是躺著的,對這一張軟床倒是熟悉,即便外面那北風呼啦啦地吹,有些吵鬧,可她頭一沾枕頭,便睡了過去。

只是這一覺並不安穩,夢裡頭都有一股子煙嗆的味兒。

到了半夜,更是咳嗽醒起來,竟又醒了。

青雀被她驚動,掌了燈,掀了拔步床外的簾子進來,有些擔憂:“外頭又在下雪了,您身子弱,是不是又涼了?奴婢再給您抱一床被子來吧?”

下雪了?

陸錦惜一時沒說話,只豎著耳朵聽,窗外果然有簌簌的聲響,帶著點瑩雪的白光。

看來,要辦壽宴的顧太師,今夜怕是不能睡了。

縮在錦被裡,她略閉了閉眼,喉嚨裡還是癢癢地難受。

她想起薛廷之書房裡那一盆劣得令人髮指的炭來,還是“順道要來”的,心裡頭便有一股火氣,只道:“被子是不用了。明天一早,你叫庫房那邊,給薛廷之撥幾簍好炭去,給我好生點點下頭人,個個都沒規矩要上天了不成!”

青雀不知她哪裡來這樣大的怒意,一時愕然。

可陸錦惜也不解釋,強壓著火,翻身過去便繼續閉上眼睛睡了,明天可還有場“硬仗”要打。(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