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184、第184章 小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4、第184章 小家

前任夫君是鎮國大將軍, 現任夫君是保和殿大學士, 皆是官拜一品, 人中龍鳳。

當初誰不羨陸錦惜命好?

而今提及卻都是面面相覷, 個個傻眼。

怎麼辦?

前夫沒死,那這陸氏可就不算寡婦,也不該更不能改嫁給顧覺非。更別說薛況現在還活著回來了!

這簡直是平時戲文裡都不敢寫的事兒啊!

薛況得知此事之後是什麼心情?

娶了薛況髮妻的顧覺非是什麼心情?

改嫁了顧覺非又得知亡夫死而復生的陸錦惜,又是什麼心情?

不敢想。

也想不到。

這種事上百年也未必能碰得到一次,更別說涉及其中的人物都是跺跺腳就能令整個朝堂顫抖的大人物!

那麼, 陸氏到底該算是誰的妻子呢?

百姓們一旦過了最初為薛況再次凱旋而歸而興奮的勁兒之後,注意力便無法自控地朝著這種從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事上轉去。

一時間滿城風雨。

各種各樣的謠言層出不窮。

有人說大將軍回府之後黯然神傷, 也有人說顧覺非離宮之時滿面沉怒,還有人說陸錦惜在太師府裡坐立難安、以淚洗面……

當然似乎也有渾水摸魚的。

比如薛況在匈奴這十年是怎麼過的, 那蘭渠公主又憑什麼相信他一個身份不乾淨的漢人,暗暗猜測這兩人之間有一場風月情事。

只是薛況畢竟榮光滿身, 又是於國立下了新一輪大功的英雄,這所謂的“風月情事”也不敢瞎編得太過分。所以只大致地侷限於那匈奴蘭渠公主痴戀薛大將軍,但將軍一心為國,丹心不改,雖有美人在側亦不動綺念, 在老單于去世後最關鍵的幾天裡依舊選擇了站在大夏這邊……

當然, 市井中也是有聰明人在的。

幾乎是在這種種流言席捲的當天,就有人敏銳地發現了這一系列的事件與說辭中潛藏的巨大疑點:

第一,薛況潛伏匈奴十年,前面的六年兩國關係封凍, 可接下來就議和了,最近這三四年更是通邊貿、開互市,關係好得不行。薛況為什麼就不能暗中知會朝廷,要自己單打獨鬥而不讓旁人知曉?

第二,京城鍾鼓樓雖為報時所設,可夜半鳴鐘乃是危急之時的示警,有喚醒城防召集重兵之效。薛況攜匈奴歸順本是好事一件,鐘樓緣何擊鐘長鳴?

第三,從匈奴至京城,橫越關山千里,需要叩關無數。即便薛況星夜兼程,沿路中又怎會沒有半點風聲傳出?縱使他乃昔日戰神,可畢竟十年未歸,又是死而復生,通關不該如此容易,悄無聲息!

只是如今薛況初歸,又正逢初一,朝中各部已封了印,不處理任何公務,也不開朝會,事情具體如何還不敢妄下定論。

所以這些傳言,也只是在私底下小範圍地傳播。

還沒有幾個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種時候站出來指著薛況的鼻子質疑。

大部分人,依舊沉浸在市井裡最普通的傳言中。

戰神薛況的歸來,點燃了他們最大的熱情。

但在京城各大權貴的府邸,所引起的反應,可就截然不同了。

坐落在內城的長公主府,一如既往地奢華富麗,在這過年的好日子裡裝點得一派喜慶。

只是永寧長公主坐在屋裡,已是滿面的恍惚。

面若傅粉的年輕男寵伏在她腳邊,輕輕地為她捶腿,試圖吸引她的注意:“長公主,外頭都正高興呢。您這是怎麼了?”

桉上的紫金瑞獸香爐裡焚著昂貴的沉水香,可卻無法讓她此刻的內心平靜下來哪怕半分。

她的駙馬是薛況的二叔薛還。

此刻浮現在她腦海中的,只有當年先帝還在世時無意對她提起的那一句話,還有十餘年前她轉述給了蕭徹的那句話。

薛況回來了。

他應該是衝著顧覺非來的。

可不知道為什麼,她方才打盹兒之時竟夢見了滿面鮮血的薛還,那曾與她恩愛的駙馬……

時至今日,永寧長公主不得不承認——

顧覺非是對的。

薛況當年是真的想要謀反,否則如今不會這般有備而歸,攜裹著所謂的萬民之心,千秋功績!

也許,皇族的陰暗謀劃,這個昔日生存在父兄庇佑之下的男人,一清二楚。

他回來,不僅是衝著顧覺非。

“邊關至京城三十六道關卡,他若一路叩關而來,沿途不可能沒有半點風聲傳出。且這三十六道關卡又怎會容他安然透過……”

永寧長公主雙目空茫,喃喃地自語著。

“是這朝中有人在接應他,有人要他回來!”

“長公主,長公主?”

男寵何曾見過她這般失神的模樣,只覺得她原本帶著點歲月痕跡的雍容面龐,竟添上一層陰森恐怖!

他不由顫著聲音,去喊她。

可高坐在貴妃榻上的永寧長公主,聞聲只是慢慢地轉過了頭來,那冰冷的眼神落在他身上,只是一句平澹沒有波動的:“滾下去吧。”

雪後晴空,風煙散盡。

繁華的京城一如往昔,平凡而庸碌的百姓行走於鱗次櫛比的建築之間,歡聲笑語裡,察覺不到半點醞釀的風雲,蟄伏的兇險。

陸錦惜的一覺,睡到了下午。

申正一刻,她慵懶懶地睜開了眼。

那飛遍了滿京城的傳言,當然也在第一時間傳遍了與之關係密切的太師府,為這屋裡伺候的每一個下人所知。

只是顧覺非早已經下過了嚴令,誰也不敢露出什麼異樣的神態,更不敢在陸錦惜面前主動提及此事。

一切皆如尋常,彷佛什麼大事都沒有發生。

風鈴也一樣,只低垂著頭,上來服侍她穿衣洗漱。

昨夜回來之後,她就什麼也沒吃,之後又睡了一覺,腹內難免空空。廚房那邊早已經準備了養胃的粥飯,在她醒時便熱好,一路送來。

待她洗漱畢,正好坐在飯桌前吃上。

陸錦惜端了碗,捏了勺,也不問外面怎麼樣了,只問:“大人在哪兒?”

“在孤窗小築,像是叫了人來談事,方才孟先生來過這邊一趟取東西,提起的時候說大人還沒去歇過。”

不必她多說,風鈴也知道她真正問的是什麼,便如實道出。

陸錦惜聽了沉默了半晌,終於還是沒有再多問什麼了。

今時今日,顧覺非又怎麼可能安然入睡呢?

他還要去籌謀、還要去準備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風鈴悄悄打量她神色,將最後一道熱湯端上來,遲疑了一下,還是輕聲道:“一個多時辰前,老太師那邊來人找過您,但聽您在睡,便沒打攪。只留了話,說待您睡醒之後再告訴您,請您往老太師那邊去一趟。”

該來的,終究要來。

她是改嫁了,可薛況回來了,老太師當年又是反對這一樁婚事的人,更不用說在經過今早顧覺非說明之後,她已經徹底清楚了他與顧覺非父子兩人之間的恩怨。

如今,他又會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陸錦惜搭著眼簾,看著碗中的蓮子羹,用白瓷小勺攪動了一圈,過了一會兒才道:“知道了。”

她一語不發地用過了飯。

裡裡外外的丫鬟婆子們更是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用過飯後略略收拾一番,又在面上點綴了淺澹的妝容,陸錦惜才一臉平靜鎮定地帶著丫鬟連穿兩條遊廊,經人通傳後進了老太師的宅院。

“滴滴答答……”

積雪在簷上化開,匯成了水流,一點一點從上面墜落。

老太師顧承謙滿頭的白髮有如飛絮,顫巍巍地拄著那柺杖,就站在廡廊下抬頭望著那空闊的天際。

傴僂的身子,龍鍾的老態。

只這樣一眼看過去,竟有一種說不出的心酸與淒涼。

“兒媳錦惜見過老太師,給老太師請安了。”

陸錦惜走了過去,就站在距離他五步遠的距離,向他躬身行禮。

顧承謙聞聲,轉過頭來注視著她,那一雙蒼老的眼底,充斥滿太多太多的情緒,以至於陸錦惜竟無法在第一時間明辨,明了。

複雜到了極致。

他好像都出了神,看了她許久,才用那蒼老破敗的聲音問道:“……這些天,讓先他,還好嗎?”

“……”

陸錦惜忽然就怔住了。

這是她嫁入顧氏一門三年半以來,第一次從顧承謙的口中聽到他提及顧覺非,問及他的近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那麼一瞬間,她心懷都激盪了起來,心底深處生起了一種滾燙又炙熱的情緒。

可還沒等她回答,顧承謙便已經笑著嘆了一口氣。

他拄著拐,蹣跚地往屋內走去,只道:“你來得正好,陪我下盤棋吧。”

所有將說而未說的話,一下被堵在了喉嚨口,陸錦惜甚至都沒能反應過來。

待回神之時,顧承謙已走到了屋內。

她隱約有些能體會這一位曾叱吒朝堂的老太師複雜的心境,在原地默立了片刻,終於還是走了進去。

棋盤擺在窗下。

屋子裡地龍燒得與往日一般暖和。

陸錦惜的棋藝一如既往沒有什麼進益,老太師的棋風也一如既往地穩健。只是她已經敏銳又悲哀地注意到,坐在她對面執著白子的老人因那蒼老不聽使喚的手,落錯了好幾枚棋子……

只是她不說。

不敢說。

也不忍說。

一局棋罷,還是陸錦惜落敗。

老太師於是慨嘆地笑了起來,搖著頭道:“你這棋藝,怎的還是這般沒有半點長進?半點不像是你父親。陸九齡那老小子與我下棋的時候,可精得很呢。”

她又怎麼可能像陸九齡呢?

若坐在這裡的是陸氏,或許還有幾分可能。

陸錦惜跟著笑起來,手卻放下去拂亂了棋盤上的棋子,將已分出勝負的黑白棋子分開揀放,道:“您跟兒媳陸陸續續也下了三年半的棋,總該知道兒媳在這上面沒有半點天賦。縱使是大公子手把手地教過,也始終難以與您相匹敵啊。不是兒媳太弱,而是老太師您棋力太強。”

在他面前,她總會若有若無地提到顧覺非。

只因她知道,老太師並不會無緣無故地來找她下棋。對這個一手養大的兒子,顧氏一門的天驕,他心底豈能沒有半點的感情呢?

只是他不會去找顧覺非,顧覺非也不會去找他。

父子兩個,同在一府,竟活得像是陌路人。

顧承謙也不知是不是察覺到她的用意,聞言沉默了許久,才道:“下棋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縱觀全域性的格局與眼力,還要耐得住性子慢慢收網。如今你年紀輕,下不好是正常。我與人對弈多年,倒是攢下來不少棋譜。晚一些時候,讓人給你送過去吧。你若想贏,總該一卷一卷地看看。”

棋譜?

下了三年半的棋,老太師對她拙劣的棋藝,從來都是一笑了之,並沒有真正在意。

今天,卻說要給她棋譜?

陸錦惜隱隱察覺出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卻暫時難以分辨這一點不尋常到底是因為哪件事起來的。

是顧覺非?

還是昨夜風光還朝的薛況?

她一時不知該接什麼特別合適的說辭,只好笑著應下了他的好意,道過了謝,聲稱自己有了棋譜自會一卷一卷翻看,不辜負老太師一番厚意。

棋已下完,話也說完。

到這裡,若按著以往而論,差不多也就該結束告辭了。

只是今天的老太師並未讓她離開,而是看她一點一點將棋盤上混雜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棋子,重新劃分成清楚明了的黑白兩陣收入了棋盒之中,才終於吐露了今日叫她來的目的。

“薛況回來了,你昨夜正在宮中,該早知道了吧?”

陸錦惜才將棋盒蓋上,這一時手上一頓,沒了動作,微微眨了眨眼,卻沒有說話。

老太師問這話,自也不需要她回答。

他只是將那蒼老的目光抬起來,眸底有一種已經將這世事都看透的疲憊,然後問她:“三年半了,你現在想不想回去?”

“……”

陸錦惜徹底愣住了。

饒是她在來之前早有準備,也沒有想到顧承謙說話竟會如此直接,甚至旁的細枝末節都根本不問,只問這最關鍵、也最致命的問題。

聽他這毫無惡意的聲音,她輕而易舉就能感知到這一位老太師對自己的善意。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只是無辜的受害者。

此時此刻只要她口中一個確定的“想”字,只怕他就能不惜一切也不顧顧覺非到底如何反對,將她送回將軍府,全當這三年半的一切都沒有發生。

顧覺非的意見,他不在乎。

太師府所謂的臉面,他也不在乎。

他需要的,只不過是她陸錦惜這個當事人最確定的一個答桉。

於是,陸錦惜也給了她這個答桉。

她輕輕地將擱在棋盒上的手指縮了回來,交疊在了自己的身前,是一種謙恭有禮的姿態。

然後躬身向他一拜,笑著道:“兒媳不想。”

這樣的答桉,對於顧承謙來說,到底算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想不到呢?

陸錦惜終究還是不能知道了。

因為僅僅在下一刻,那本就半開的門扇便已經被人一把大力地推開,“哐當”地一聲撞在了牆上,巨大的響動震得人隨之一炸!

她轉過頭去,就看見顧覺非鐵青著面色,胸膛起伏,站在門外面,似乎是剛得了下面人的報信匆匆趕到。

他連門都不進,只冷冰冰地直視著顧承謙。

“老太師要對她說什麼?”

顧承謙靜靜地看著他,目中有千萬般的情緒流淌出來,最終卻沒回答,只轉過頭對陸錦惜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陸錦惜其實有心勸上兩句,可看了看顧覺非,又看了看老太師,便知這父子二人該是一樣的性子,即便勸了也沒有用。

心裡面只覺得沉沉地壓著塊磐石。

她終是沒說什麼,起了身來,無言地拜別,走到了顧覺非的身邊。

顧覺非一身的冷硬,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臨走前只問了一句:“父親,你就沒有什麼話想要對我說嗎?”

一聲“父親”,喊得顧承謙身子顫了一顫。

只是他背對著門而坐,過了許久,也沒有回一下頭,更沒有說一句話。

於是顧覺非笑了一聲,藏起滿腔的失望,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