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187、第187章 質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7、第187章 質問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更何況如今掐起來的是顧覺非與薛況, 這兩個人現在蕭徹都不大看得慣, 聽他們都對對簿公堂沒有異議, 自然大手一揮,直接同意。

成,那你們對簿公堂去吧!

於是群臣沸騰了。

京兆府尹心裡面咯噔一下,立時就傻眼了:等等,他們要對簿公堂, 那就是要摒棄各自的身份,正常地告官。那豈不是……

完了!

他暗自哀嚎了一聲, 差點白眼一翻暈過去。

誰也沒想到顧覺非與薛況之間第一輪對掐就這樣勁爆,一時間竟是連上朝的心思都沒有了, 巴不得找個人聊聊對這事兒的看法。

但精通律法的官員卻都不由皺了眉頭。

在他們看來,這官司根本沒什麼打頭啊, 於情於理顧覺非都不算錯,只是寡婦改嫁這件事本身存在爭議。

真要公堂對辯,薛況難贏,更不用說對手還是顧覺非了。

誰不知道顧覺非?

年少時便是天縱奇才,過目成誦, 似大夏律例這些東西他也應該倒背如流, 且自小口才極佳。

他往公堂上一站,那就是公理本身!

你覺得不講道理,要問個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

很簡單啊,你說不贏辯不過, 身上就是背了一萬的冤屈,那對不住,沒法子幫你申。

所以近些年朝堂上有一句話叫做:顧讓先若要跟你講道理,那這天下就真的沒道理可講了。

眾人心裡一時是好奇,一時是疑惑。

本以為今日朝議,總應該告一段落了,沒想到更精彩的還在後面。

接下來說話找事的就不是顧覺非,也不是薛況了,但後面出來說話的這些人所提到的事情,卻字字句句都與這兩人相關。

薛況還朝,乃是大事。

匈奴一去十年,還帶回了新單于蘭渠公主的降書,個中要商議的細節可是不少。

朝堂上誰也不是傻子,自要揪著薛況問個清楚明白。

從他如何去到匈奴,如何結識蘭渠公主,又是如何建立起自己在匈奴的勢力,以及匈奴王庭爭鬥的細節……

甚至是還朝。

他憑什麼能連叩三十六關入京一路長驅直入?

種種的種種,雖然沒有指著薛況的鼻子說“我懷疑你”,可實際上字字句句都是懷疑,就差沒明說“我們覺得你有問題你怕是別有所圖要謀反”了。

在這種情況下,朝堂上的火藥味兒當然很重。

只是薛況也絕不是省油的燈。

面對著來自一幹文臣的攻訐,他處變不驚,對答如流,在談到連叩三十六關入京的時候只說是自己快馬加鞭,且沿途的城池裡都有能驗證他身份的人,更不用說他還身攜當年失落的一枚虎符。

有朝臣信不過。

虎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若僅憑一枚虎符就能有這樣大的威力,那還要皇帝、還有什麼“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

於是質問薛況:“難道不是你擁兵自重,把控了沿路邊關要道?!”

“大人此言差矣!我乃大夏子民,還朝之時,孤身一人,不帶一兵一卒,又何來的本事擁兵自重、把控邊關要道?”薛況凜然地冷笑了一聲,鋒銳地反問道,“還是說,大人要懷疑的,其實是旁的事情呢?”

“……”

朝堂上一下就安靜了。

沒有證據,一切都只是懷疑,在萬民都敬仰一個薛況的前提下,誰又敢光明正大地站出來質疑他有犯上作亂之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天的朝議,從天沒亮開到了大晌午,外頭雪水滴滴答答掉了一屋簷,最終也沒論出個什麼結果來,無疾而終。

散朝的時候,薛況坦蕩蕩地告退。

顧覺非只不冷不熱地笑了一聲,在與他擦肩而過的時候澹澹道:“你並不愛她,也從沒將她當成一個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可我鍾情她,屬意她。所以要恭喜並肩王,你找到了我的軟肋。”

也觸到了我的逆鱗。

薛況怎能聽不懂這言下之意?

只是那又如何?

他沒有回答半句,只是負著手,沉著冷靜地回了顧覺非一笑,便順著那寬闊的臺階走了下去,一路消失在宮門外。

對朝議的結果,顧覺非沒有半點驚訝。

薛況要那麼好對付,就不是薛況了。

更何況朝堂上的事情就是這樣。

而他與薛況都清楚地知道,那些出面質疑他的人都是他安排的,可真正的戰場其實根本不在朝堂上。此時此刻發生在這裡的一切爭端不過都是一個幌子一般的調劑。

暗地裡,薛況在準備著什麼,他也一樣。

顧覺非只拂了拂衣袖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又回頭看了一眼金鑾殿上那精緻華貴的龍椅,才露出幾許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緊不慢地往宮門外去了。

他想——

若回府後,告知陸錦惜即將與薛況對簿公堂的訊息,她怕是要炸。

只是沒想到,無巧不巧,他從宮門出來的時候,正有一駕奢華的馬車駛來停在宮門口。

上面下來的竟是有日子沒見的永寧長公主。

她穿著一身華服,眉眼邊的細紋又深了些許,一見到顧覺非也是一怔。

“長公主。”

顧覺非與她是舊識了,當下只溫文有禮地道了個禮,見過之後,便不打算多留,只待寒暄兩句便告辭。

可永寧長公主卻一下叫住了他:“顧大人,還請留步。”

這一聲“大人”平白叫得生疏。

顧覺非聽見眉頭已是微皺,腳步停下,回轉身來,便對上了永寧長公主那微冷的目光。

於是他笑起來:“長公主似乎有事?”

“有,有事想要問你。”

這幾日來的疑惑或者說懷疑一直縈繞於她心中,讓她背後發寒,徹夜難眠,不問實在不安。

“薛況連叩三十六關入京,可是你的手筆?”

“……”

顧覺非雙目一眯,瞳孔卻微微縮起,這一瞬間彷佛聽見了什麼天大的笑話,在怔然片刻後竟直接嗤笑了起來,再開口回話卻已冷厲至極!

“什麼時候長公主竟也成了那信口雌黃、血口噴人的無知鼠輩!您本知顧某人與薛況之間的恩怨往來,怎敢毫無證據懷疑是我在背後暗做手腳!”

“好一個信口雌黃、血口噴人!”

永寧長公主似乎也沒想到他竟這樣直白毫不留情地矢口否認,一時心緒激盪,面上也籠了一層寒霜,森然地反問。

“試問方今天下、方今朝堂,還有誰最希望薛況活著回來!最渴望看他回到朝堂,揮舞刀劍,成為反賊?!顧覺非,你是真的瘋了!”

“我清醒都很。”

面對著永寧長公主近乎於撕破了臉的質疑,顧覺非臉上半點表情都沒有,眼角眉梢都是那雲澹風輕的鎮定與冷靜,只輕飄飄沒有重量地看了這一位昔日站在自己陣營上的長公主一眼,聲音沉穩。

“這節骨眼,您還是顧好自己吧,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