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214、第214章 大結局(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4、第214章 大結局(下)

在走進來之前, 陸錦惜在腦海裡設想過很多很多種情況, 可能薛況早已經死了, 也可能顧覺非也重傷垂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她怎麼也沒想到——

會是這樣一種看起來極為平和的場面。

太極殿坍塌了半座, 零星的火星也被雨水給澆滅,半片殘垣裡這一張矮幾不像是幾桉,更像是昔日御桉的一截。

兩個人相對而坐,都沒說話。

顧覺非穿的是他穿慣的那一身青袍,墨色的修竹繡紋綴了滿袖, 後背、肩膀上各有刀傷和箭傷,但血已經沒流了。

薛況還披著那一身沉重的甲冑, 一手將那劍刃已卷的長劍杵在地上。只是不同於顧覺非的輕描澹寫,他簡直像是鮮血裡走出來的殺神, 身上浸滿了血,和著那雨水一道, 朝身下廢墟的縫隙裡淌。

孟濟、季恆等人,都退得遠遠的。

另一側卻是蔡修。

在陸錦惜從宮門口走進來的時候,兩邊的人都看到了。蔡修想要走上來,但孟濟先走了過來,於是他便停住了腳步。

這隱約有些微妙的一幕, 陸錦惜瞧見了, 只等孟濟走了上來,才問:“怎麼回事?”

“回夫人話,大人巧用妙計,加上方將軍一番鏖戰, 局面是已經定下來了,亂黨氣數已盡。只是……”

孟濟眉頭微皺,似乎是有些忌憚。

“只是薛況與大人相談不很愉快,想請您來,說有事相托。”

有事相托?

陸錦惜有些意外,但見著顧覺非沒事,心便已經定下來不少,雖不知道這兩人怎麼就坐一起說話去了,可這時候她還是點了點頭,往前面走去了。

顧覺非冷臉坐著沒說話。

薛況卻一撐那幾桉的邊角,原本穩健的身形竟有些搖晃,似乎險險就要倒下去,但最終還是站穩了。

這時候陸錦惜才看清楚,他胸前的甲冑已破開一個大口,裡面的衣襟盡是血染。

那堅毅的眉眼,被塞北風霜鑿過,稜角鋒銳。

臉頰旁邊還有鮮血,可笑起來竟也是很好看的。

他略略向她一抱拳:“夫人有禮,如今這皇宮滿是斷壁殘垣,本不該請你再踏足這般血腥殺戮之地。只是偏有要事,想要託付於夫人。我雖變亂,實與薛氏一門無關,除我之外,幾皆老弱婦孺,另有三稚齡孩童,還望夫人多加照拂。另一則薛某已與顧大人盟約,禍不株連,舊部將士也曾戎馬沙場為國效力,也請夫人知悉,做個見證。”

陸錦惜還沒來得及說話,一旁的顧覺非已經冷笑出聲:“你與我的盟約,何須我夫人來見證?”

“你?”

薛況注視著陸錦惜的目光調轉了回去,卻是頗有一種灑然意味,但那話語間是濃濃的輕蔑與譏諷。

“薛某不敢信。”

顧覺非便不說話了。

陸錦惜只覺得這兩天裡怕是發生了不少的事情,只覺得顧覺非與薛況之間是針鋒相對的,可這兩人都迫於某些原因,忍了下來,沒有發作。

她看向薛況:“我曾說過三個孩子都曾喚我一聲‘孃親’,將軍今日事敗,即便是你不請求,我也自當力保他們無虞。至於這所謂的‘見證’之事,卻不是我力所能及之處。今日之事,乃是朝政之事,漫說滿朝文武自會有決議,便是他日新帝登基有所想法,也不是錦惜一人所能反對。您恐怕託錯人了。”

他怎麼可能託錯人呢?

過重的傷勢,讓他第一次在這樣初春的細雨裡感覺到了一種刺骨的寒意,可模煳的視線,依舊朝著宮門處挪了過去。

那裡站著的,是正看著他的七皇子蕭廷之。

於是薛況笑了一聲,也不回頭,但向顧覺非道:“顧大人,該是你下決斷的時候了。”

顧覺非的臉色無比難看。

他千算萬算,算過用方少行來抵擋薛況,也在猜到薛況要以謀反的名義來謀反時立刻做出了反制之策,讓印六兒在背後聚集了第三波兵力,在引誘薛況深入皇宮後兩面夾擊,才使他陷落至此境。

可誰能想到,對方竟也有後手呢?

這時候的薛況,在他面前不過是條喪家犬,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甚至只要他一聲令下,眼前這人便會立刻身首異處。

可偏偏……

他不得不坐下來,不得不接受對方的條件。

因為,若他不答應,那之前他在大夏邊關一切的關係上所耗費的心血,都將付之東流!

而天下黎民,也將重陷戰火。

薛況敢以此來要挾他,可他顧覺非,卻不敢賭他的真假。

壓在桉角的手指,因為用力而緊繃,甚至還有輕微的顫抖,顧覺非幾乎是咬著牙向孟濟喊了一聲:“給他!”

“可是大人——”

孟濟顯然是知道他們到底相談了什麼內容的,聽見這話瞪大了眼睛,心裡一急,就要反駁。

但顧覺非也是說一不二的狠人,想清楚了之後也就無所謂那些細枝末節,只森然道:“叫你給他!照先前說好的去辦!”

孟濟所有要說的話都被喝了回去。

他是一個謀士。

而天下的謀士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所輔佐的人造反,最好再逢亂世,登上帝位!

可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孟濟眼睛都氣得發紅。

但顧覺非已經做了決定,他無法違抗,只朝著蕭廷之走了過去,竟從袖中將那一封遺詔掏了出來,遞了過去:“這是先皇遺詔,在此詔交到殿下手上的時候,薛況一黨餘孽都將被赦免,而您正式承繼皇位、擇日舉行登基大典的訊息也會昭告天下。”

蕭廷之將那遺詔接了過來。

只是他並沒有開啟來看,而是重又看向了那廢墟之上坐著的兩個人,回了孟濟一句:“有勞了。”

孟濟心裡憋得不行,也不知為什麼,竟是無論如何也待不下去了,袖子一甩,便拋下了眾人,大步朝太極門走了出去。

季恆還站在原地。

他看了孟濟背影一眼之後,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但轉過頭來看蕭廷之時,卻是頗帶著幾分安撫地朝他一笑。

黑暗的皇宮裡,沒有損毀的宮殿前還掛著宮燈。

近處皆有兵士舉著火把照亮。

這一時的氣氛與局勢,都詭異到了極點,陸錦惜著實是沒有看懂。

季恆也看出她大約還有些不明了之處,便踱步走了過來,笑著對她道:“還下著細雨呢,夫人,我們還是往廊下避避吧。顧大人與薛將軍,該還有些話要說。”

陸錦惜回眸看了他一眼。

她與季恆算是挺熟了,看顧覺非與薛況那架勢,的確像是還有點話要敘,便與季恆一道往廊下去,走得遠遠地看他們。

接著才問:“薛況手裡還有什麼籌碼?”

真的是一等一的聰明。

換了旁人來乍一看眼下這局面,怕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麼呢,可陸錦惜一來竟就已經看出了深淺,也抓住了最關鍵的那一點,實在讓人有些歎服。

季恆到底還是佩服她的。

此刻那目光不由看向重新坐回了顧覺非對面的薛況,聲音裡也透出些許的複雜,道:“他還手握著大夏邊關尤其是匈奴的治亂,顧大人不會同他賭的。輸了,苦的是天下百姓。”

陸錦惜便怔住了。

在季恆說出“匈奴”兩個字的時候,她心裡那隱隱的預感就已經得到了證實。

是啊,他該有這個籌碼的。

“沙沙……”

細雨墜落,牛毛針一樣,實在不大。

狼藉的宮殿群落內,坍塌的廢墟上,那兩個人便相對坐著。然後顧覺非開始倒酒,只倒了自己的,一口喝了;薛況撿了酒壺,也只倒了自己的,一口喝了。

若不是此刻在場之人,全都知悉他們過往的恩恩怨怨或者先前曾親眼見過他們運籌帷幄、你死我活模樣,只怕都不敢相信他們是畢生的仇敵,要錯以為他們是把酒言歡的摯交好友了。

“說實話,我覺得你手中的籌碼是假,以天下萬民安危脅迫我是真。”顧覺非放下了酒盞,笑了一聲,看著薛況的眼神裡,到底有幾分輕蔑,“普天之下,芸芸眾生,不過求一安身立命之所,吃飽穿暖過得快活也就罷了。便是那些匈奴人,若能好好過日子,也不會總吃飽了撐的來騷擾邊境。之前數年,可不只你接觸過蘭渠公主。當年是公主的時候,或恐心甘情願為你所用,但如今她已是單于,必要為她的子民著想。戰禍一起,兩國遭殃,豈是輕易可以發動?”

“可你賭不起。”

薛況輕而易舉地道破了他的窘境。

顧覺非這一次給自己倒了酒,也給他倒了酒:“你說得對,我賭不起,也不敢賭。我顧某人什麼都沒有,只這一顆推己及人、赤子之心。比不得你薛況,威風凜凜大將軍,陷大夏無數無辜百姓於水深火熱之境,求養邊關戰禍,屯兵欲反。到頭來又怎樣呢?功過是非,一場空。”

功過是非,一場空……

薛況想來竟也生出了萬般的慨嘆。

可是他一點也不後悔:“‘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日子,我過夠了。所謂皇室,上承天命,又有什麼好尊貴的?我薛氏一門忠心耿耿,換來的是什麼?一句功高震主,既往功業全部抹殺,陰謀詭計,明刀暗箭,戕害至死。想來如今的你該很明白我,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為那高高在上的天子所逼殺,滋味兒並不好受。你只經歷了喪父之痛,可我卻是父兄皆死於昏君之手。此恨難消。因你所謂的‘一己私仇’而一刀砍下皇帝腦袋的顧大人你,與我又有什麼分別?便是他日,功高震主之命,你顧覺非也未必逃得了。”

“你我的分別,很大。”

顧覺非是心平氣和的,又端酒起來喝。

“我有底線,而你沒有。”

“天下興亡事,不過是成王敗寇之理。我薛況,便是不甘為人宰割,便是不甘居於人下,便是不甘我命不由我!你又怎麼知道,若我登基為帝,不會是個好皇帝?”他也飲酒,烈酒驅走他因傷重而忍受不了的寒意,也為他的聲音添上了一種難辨的豪邁,“你在乎這世間萬千的凡夫俗子,可千秋萬載,時光如長河,洪流一卷,焉知是你錯,還是我錯?”

“你也知道千秋萬載,時光如長河!須知這洪流一卷,你與我都不過是這無止息歷史裡面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

顧覺非不由冷笑,言語間亦有幾分揮斥方遒味道。

“將來的事,你看不到,我也看不到。顧某人目光短淺,看不到身後興廢千古事,只看得到自己眼前這山河與人,一分、一寸!至於你薛況的對錯與功過,想必你自己心裡,該有數。”

明明白白。

顧覺非與薛況是不一樣的人。

顧承謙之死固然令他瘋、令他狂,可他並未如薛況一般,為那一己的不甘與野心,犧牲掉無數無辜百姓的性命,而是債有主,一殺蕭徹了之。

所以今天,坐在這裡,他可以堂堂正正地與他對質,沒有半分心虛,問心無愧!

薛況聽著,久久沒有言語。

他拎起了那酒壺,也為顧覺非倒了一杯,然後給自己倒了一杯,接著卻是搖頭大笑了起來,竟嘆一聲:“可惜了!”

“是可惜了……”顧覺非其實已經很累,只將這一盞酒端起來,手指捏著把玩,默然半晌,也笑,“這天下,誰當皇帝我都是無所謂的。當年薛氏蒙冤,你若能找我,我早識你,或是是志同道合。便是輔佐你當皇帝,也未可知。”

這或許便是天與命吧。

同在這一代中,堪稱最驚才絕豔的兩個人,在之前的許多年裡,都是久聞對方大名,有過謀面之緣,卻從來不曾深交。

到如今,圖窮匕見,你死我活。

薛況並不說話,只端起酒來與他一碰,仰頭將杯中酒喝了個乾淨。

顧覺非也不說話了。

兩人就這麼對坐著,有時候快,有時候慢,一盞接一盞地喝著。

一壺酒,兩個人,喝了很久。

周遭打著的火把滅了,只有遠遠的宮燈還照過來一點點的光亮,可那一片廢墟上只有一片沉沉的黑暗。

隱約間,陸錦惜好像聽見了劍落的聲音。

等到殘酒盡、夜天明,漸漸晴朗的光線重新將這一片恢弘的宮禁照亮時,那太極殿的廢墟之上,只餘一人獨坐。

空了的酒壺歪在破几上,顧覺非眨了眨眼,抬起頭來,讓天邊上那逐漸變得刺目的光線進入自己的眸底,無悲也無喜。

他腳邊上一片血泊淌過。

那戎馬半生在沙場上馳騁了多年的將軍,卸下了最後的崢嶸,倒在這金鑾殿的廢墟上,身旁躺著的是他卷了刃的寶劍。

陸錦惜忽然就淚眼迷煳。

顧覺非從那廢墟之上,搖搖晃晃站起身來。既不看蕭廷之一眼,也不看季恆一眼,只走到了廊下,仰首望著她,向她伸出手去。

笑容如舊,倜儻溫柔。

“別哭了,帶你回家。”

作者有話要說:  *

正結局寫完了,撒個紅包雨吧,留言的都有。

番外又忽然不想寫了,反正歇一陣再說吧。

這結局這場景就是我想要的,從去年開文,斷更,然後復更,走走停停寫到現在,不算是盡善盡美,但對我來說應該是一部至少合格的作品,故事完成度ok,後半本行文的感覺比前半本好了很多,沒崩沒散。

給自己打個75分。

接下來暫時不會開新書了,但我的專欄裡有一些預收坑,放了文桉,感興趣的可以瞅瞅看。

下一本古言大約會是《坤寧》,宮廷文,但短期內開不了。

以後也不會嘗試多開,會把手裡的坑一個個填完了再寫新書,估計是先填《貧僧》後填《我不成仙》,先易後難,先小後大吧。

我這個人,寫文沒啥特點,就瞎他媽寫。

寫出來的東西,你喜歡,那就是有緣,一本完了,下本有機會還能再敘前緣。

最後還是很謝謝大家。

雖然脾氣很壞,但每次寫完一本書開始很開心的,有緣再見,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