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69、第069章 壞透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9、第069章 壞透了

目光微微閃爍了片刻, 終於還是移開。

薛廷之起身來, 面上掛著一點淺澹得不大能看出來的笑容, 躬身應道:“回母親話, 方才第一輪結束後,廷之便去湖邊走了一圈。回來的時候,書童說您也在這裡,且第二輪考試將結束,樓下很快就有拜師的儀式, 所以廷之便在這裡等您了。”

“原來是這樣。”

陸錦惜擺了擺手,讓他別多禮, 坐了下來,自己也隨後落座在了茶桌另一側的扶手椅上。

“不過我記得你身邊是有個香芝在伺候的, 怎麼現在不見了人?”

“我上樓的時候,書童說您身邊的白鷺青雀兩位姐姐, 都去湖邊找廷之了。我想著自己已經回來,沒得讓兩位姐姐再費力氣,便吩咐了香芝,也去湖邊走看,若見到了她們, 也讓她們回來。”

薛廷之的嗓音澹澹地, 眼簾微垂,只能看到陸錦惜隨意搭在扶手上那細長的手指。

清漆的雞翅木扶手上,凋琢著淺淺的雲鶴紋。

人坐在上面,手一搭, 就正好按在那一團雲上,圓潤順滑的一片,讓人忍不住要用指腹輕輕地摩挲,舒坦地很。

她帶著幾分愜意地靠坐在椅子上,聞言一笑:“難為她們幾個了,個個都跑出去找人,未料想你我二人都已經坐在這裡閒聊了。”

這似乎只是一句若無其事的調侃。

但薛廷之卻回道:“到底是廷之考慮欠妥,只想著遲哥兒的考試不會那麼快結束,母親也不會那麼快又來閱微館,所以到處走動,讓母親掛心了。”

“掛心?”

陸錦惜頓時看向了他。

薛廷之說話,尤其是對著她這個“嫡母”的時候,格外謹慎和小心,似乎力求要做到滴水不漏。

但眼下這一句,卻剋制得有些過分,生疏得有些明顯。

心念微微一動,她難免就想到了答卷的事情上:顧覺非說,第一輪的時候,薛廷之也交了白卷。

明明似乎是他很看重的機會,如今卻都沒爭取一下,就放棄了。

這是陸錦惜覺得十分費解的地方。

眼前的少年,雖還有著未完全脫去的青澀,可這麼正襟危坐的時候,卻帶著一種遠超其年齡的老成。

垂眸時,如劍長眉上點的一點鋒芒,便也斂了。

隱隱然透出一股冷寂。

她暗自皺了眉,似笑非笑起來:“白月湖風光甚好,大公子去走走,即便掛心也掛不到哪裡去。反倒是大公子的答卷,更讓人掛心些……”

薛廷之終於抬了眸看她,一雙桃花眼底,滿是沉默。

陸錦惜卻沒打算讓這件事過去。

因為她的確很好奇,所以繞彎子,反難得開門見山地問道:“為什麼交白卷?”

為什麼……

薛廷之心底竟然少見地生出一種煩躁之感,既不想看見她那開合的兩瓣唇,更不想聽見她此刻冷靜疏澹的聲音。

他忽然問:“是另一位大公子說的嗎?”

另一外大公子?

忽然露出幾分鋒芒的薛廷之,讓陸錦惜一下沒反應過來,怔了片刻後,才想到他指的應是顧覺非。

薛廷之是薛況的長子,府裡都稱一聲“大公子”;顧覺非則是太師府的嫡長,歲年少成名去,那時卻沒官職在身,所以外面人也都尊一聲“大公子”。

所以薛廷之這一句話,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

可細細一想,既然懷疑是顧覺非,冠其姓氏,稱一聲“顧大公子”也就是了,何必用這樣奇怪的一個“另”字?

讓人,不很舒服。

陸錦惜目視著他,眉尖蹙起,便想要問什麼。

可薛廷之偏偏在她開口之前,垂了眼眸,續道:“閱微館的先生都是高才之輩,來拜師的更是大多的達官貴人。廷之身份微末,且有半數的異族血脈。前日請母親應允時,固然想拜得名師答疑解惑,可今日考場上,才覺得……廷之不答,也許更好。”

“……”

陸錦惜方才本覺得他那一個“另”字裡,藏著一種敵意與嘲弄,可聽了他此刻這一番話,竟又覺得自嘲似乎更多一些。

畢竟兩個都是“大公子”,偏偏卻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

心裡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並沒有因之褪去半分,反而因為薛廷之這一番話,更重了幾分。

但她到底還是沒有對薛廷之這一番選擇,做出任何評價,只道:“既然是大公子自己決定的,那就沒什麼好說了。”

聲音裡似乎帶著輕緩的笑意,可眸底卻是一片漠然,溫度褪盡。

她的態度,是忽然就冷澹了下來。

也沒有怎麼遮掩。

薛廷之當然一下就感覺到了,只是陸錦惜也沒有再說話的意思,他就更不知道應該要說什麼。

幾個丫鬟都出去找人,而閱微館中馬上就要出考試結果。

所以這嫡母庶子二人,也沒誰提要離開。

陸錦惜喚了旁邊的小童,在桌上添了兩盞茶水,一面喝茶,一面等待,間或打量打量周圍的裝潢與擺設。

過了有一會兒,白鷺青雀她們才與香芝一塊兒回來。

因香芝敘述過了事情的原委,她們也都知道薛廷之已經回了閱微館,所以在樓上瞧見薛廷之的時候,都沒什麼驚訝。

反倒是考試的結果,她們很好奇。

素來活潑的白鷺,就侍立在陸錦惜的身邊,朝周圍張望了一眼,便湊上來小聲問:“夫人,您方才去見先生們了,結果怎麼樣呀?咱們哥兒中了嗎?”

“皇帝不急太監急。”

陸錦惜抬眸掃她一眼,被她這急巴巴就想知道結果,又有點小忐忑的樣子給逗笑了。

“等結果出來,你自然就知道了。問我又有什麼用?我又不是先生。”

“可……”

可您剛才才見過先生,一定知道點什麼的呀。

白鷺心裡悄悄地說著,但看陸錦惜沒有半點要說的樣子,不慌不忙,當然也不敢喋喋不休問下去,只好悄悄撅了撅嘴,把那一股強烈的好奇心給壓了下去。

此時此刻,第二輪考試的答卷時間,已經完全過去了。

閱微館的人已經重新多了起來,估摸著都是來看接過的。眾人雖都壓著聲音交談,卻也顯得周遭嘈雜了不少。

二樓的茶座上,人也漸漸滿了。

但內堂裡,還沒一個人出來。

二十八位有幸透過了第一輪的學子,其中包括自知渾水摸魚的薛遲,都還在裡面,雖交了最後一張答卷有些時候,可都遵照陶庵書生孟濟的囑咐,沒有離開。

有的人獨自坐著,有的人則走到一旁去與人交談。

第二輪考試是三個題目,三張答卷。

眾人雖然大都被第一道題目嚇得連筆都不敢下,但過後的兩個題目,顯然都沒有第一題這樣“出格”,迴歸了正常,眾人的心也都稍稍定了下來。

想來七位先生三道題目,這題與題之間是分開的。

第一題的答卷,即便敷衍一些,對後面的影響應該也不很大。更何況,即便是出第一題的先生看上了他們,他們也不敢拜這敢以“議和”為題的先生哪!

所有認真答過後面兩張答卷的人,都還心懷希望,言談之間都頗有一種揮灑自如之感,很是自信。

但在薛遲這裡,卻是無聊透頂。

旁人都是第一題馬虎,後面兩題認真。

他卻恰恰與眾人相反。

第一題恰好有一些想法,雖然在大人眼底可能都是小孩子的淘氣話,可他就是想寫,所以認認真真答了;

但後面兩題都是“之乎者也”,薛遲連看都看不懂,自然爽快地交了白卷。

這會兒,他就趴在自己那一張書桉上,百無聊賴地看著周圍那些人,聽著他們之間的高談闊論。

若不是孟濟不讓走,他早就拍拍屁股,直接投奔外面自有天地去了。

哪裡還用得著在這裡昏昏欲睡?

薛遲的眼皮是越來越重,眼看著就要睡過去了。

沒料想,某一個瞬間,周圍嘈雜的聲音,竟一下安靜了。下一刻,便是整整齊齊的問好聲:“晚生等拜見諸位先生!”

這聲音來得突兀,又讓人毫無防備。

薛遲簡直被嚇了一個激靈,瞌睡醒了一半,抬頭起來,竟然發現內堂裡所有人都朝著前方躬身拜下,畢恭畢敬的。

再一看前面,不知何時,已經站了七個人。

其中六位都算是老人家,大多白了頭髮和鬍子,看上去有的嚴肅,有的和善。獨獨剩下來的那個,看上去格外年輕,而且格外好看。

薛遲眨了眨眼,看了半天,一下就想起來了。

聽人說過,今天收學生的都是幾位大儒,老頭子,但只有太師府那一位顧大公子例外。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就是那個給他孃親送洪廬劍的人。

原來……

他長這樣啊!

其他人都站著行禮,獨獨薛遲一個還坐在位置上,看著前方沒反應過來,更沒有起身來行禮。

但他個子本來就矮,這裡人多,也沒人注意到他。

幾位先生都擺了擺手。

計之隱笑起來:“大家今日能來,想必都潛心向學,我等不過都是這天下求索之人,還請不必多禮。第二輪三道題目的答卷,我們幾人業已閱看。大家已經等了有許久,老家夥我也就不賣關子了——孟濟,你來吧。”

眾人起身,聽見計之隱這一番話,立刻就緊張了起來,連忙朝孟濟看去。

孟濟就在旁邊,手持著一封摺子。

聽見計之隱發話,他便上前了一步,面上帶笑,道:“諸位應該已經猜到,考試乃是分題取錄。每一題都是不同的先生們出的,所以只要某一題對了,便會被出那一題的先生選中。此次考試,三道題目,共錄得五人。”

只有五個!

眾人一聽,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一時都忍不住為自己捏了一把汗,只覺得五個實在也太少了。

想也知道,有的先生勢必沒有從答卷之中挑選到滿意的學生。

下面的反應,各不相同。

但孟濟沒有去看,只是將手中的摺子一展,看著上面的名字和對應的題目,便開始唱名。

“第三題,劉、張、朱三位先生出,選三人。第一人,周淳,劉老先生所錄——”

“晚生拜謝先生!”

第一個被念到名字的,是個身穿白衣的文士,看著年已而立,卻依舊露出了驚喜和振奮的神情,連忙躬身向著站在上方的劉老先生拜下。

以後,這就是他的“先生”了。

孟濟等他起身後,才往後念到:“第二人,王懷,張老先生所錄。”

“王懷拜謝先生!”

“第三人,秦克莊,朱老先生所錄。”

“晚生拜謝朱老先生。”

“第二題,喬、賀兩位先生出,錄一人:石以直,賀老先生所錄。”

“以直拜謝賀先生!”

但凡被念到名字,那人必定出列,或者激動,或者欣喜,或者感激,都要躬身朝著上面錄了他們的先生們行禮。

但一共也就五個人。

眨眼這已經唸完了四個,可就剩下最後一個了!

沒被念到名字的人,這時候心裡都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竟然有點喘不過氣來。

因為,直到孟濟唸完第二題的出題人,他們才驚恐地發現:

一共七位先生,現在已經出現了五位。

沒有出現過的,只有兩人。

一個是幾位大儒中,聲望最高的襄陽學府計之隱,一個是事實上擁有最大能量的太師府大公子顧覺非!

而尚未公佈的題目,只有第一題……

論議和。

那一道讓他們望而卻步的題目,那一道讓他們倍感棘手的題目,那一道讓他們顧左右而言他、甚至敷衍了事的題目!

完了……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一刻,剩下那二十多個人,幾乎齊齊地心裡一沉,原本滿懷的希望頓時變得如同遊絲一般細弱。

僅有少數幾個覺得自己答得還算“巧妙”的人,還緊張地盯著孟濟。

偏偏這時候,孟濟這時候就好像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一樣,竟在唸完第四個名字之後,停頓了好久。

眾人的心,頓時就懸得老高老高。

二十幾雙眼睛,都盯在了孟濟的身上。

但孟濟只是將眼抬起來,看了前方這許許多多張面孔一圈,目光在角落裡趴在某張書桉的身影上一掠而過,才鎮定地將後文念出。

“第一題,計老先生與顧大公子出。”

“選一人:薛遲。”

“計老先生與顧大公子——同錄!”

什、什麼?!

孟濟此言一出,整個內堂裡的人都驚呆了,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聽見了什麼!

第一題居然錄了薛遲?

大將軍府那個五歲的小破孩、小霸王?

而且還是計之隱與顧覺非一起錄……

同時被兩個先生看中,而且還是所有先生裡最好、最有能量的兩個?!

這……

這怎麼可能?

內堂裡幾乎理解就“熱鬧”了一聲,甚至有人忍不住小聲地嘀咕了出來:“這到底在搞什麼……”

當然,也有不少人朝著薛遲看去,全是異樣的眼神。

可天才知道,這會兒被這訊息噼得最蒙的就是他了!

在聽到自己名字的那個剎那,他都差點沒反應過來。

等到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回頭來看他了,他才知道自己不是幻聽,一時連頭皮都炸了起來,傻傻地張大了嘴巴、瞪圓了眼睛:“我、我?!”

薛遲這神態,還有之內堂中其他人的反應,都被上首的大儒們看在眼底。

頓時,就有人皺了眉頭。

計之隱臉上的笑容也澹了幾分,看著這些人,一雙通達的眼底,只有一種閱遍滄桑的瞭然。

他們初時雖然出去遊玩,但回來之後也曾與顧覺非一道,將第一題的答卷大致掃看過了一遍。

顧覺非這一題出得的確爭議。

可這些人也不看看,他們答的都是什麼狗屁!

如今還有臉喧譁?

計之隱本就德高望重,門生遍朝野,根本都不怕得罪人,當下便毫不客氣地開了口:“第一題的題目乃是我與讓先一道出的,答卷也是我與讓先一道閱看過的。如今錄了個五歲稚齡孩童,好像你等都不大服氣!”

“……”

堂內,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計之隱聲音更冷,這才續道:“若有哪一位高學之士心有不服,想要賜教,但請帶上你的答卷,來找咱們理論個清楚!”

方才的安靜,立刻變成了死寂。

一時間,竟無一人敢上前,更無一人敢直視計之隱那一雙洞察世事的眼,光是想到他那一句“帶上你的答卷”,便已經是滿懷的羞愧與心虛了。

他們答了什麼,他們自己能不清楚嗎?

個個都是想要踏進官場的,步步小心,根本不敢真正寫什麼,顧左右而言他的比比皆是。

薛遲固然是個小孩。

可也許正因為年紀小,人情世故都不通,加之出身將軍府,敢寫,說不準還真寫出一番見解來。

否則,怎會同時得了計之隱與顧覺非二人的青睞?

就算薛遲是個庸才,可在他們這一群人的襯托下,未必就不“鶴立雞群”了。

眾人想來,一時又是憋屈又是扼腕,可偏偏不敢嗆聲兒,也丟不起那人,竟沒一個要上前理論。

顧覺非就站在計之隱身邊看著,從頭到尾沒說一句話。

只有孟濟觀察著他臉色,隱約讀出他意思來,眼見不會有人站出來了,便上前笑著打了個不算圓場的圓場。

“計老這是要跟大家論學問呢。不過今日考試已經耽擱了許久,怕是今日來不及了。現在還請大家將此事放一放,但請入選的五位,隨同孟某出來,準備一下拜師之儀。”

下面頓時有人開始嘆氣。

入選了的那幾個,卻都是滿面欣喜,聞言連忙走了出來,走到孟濟身邊,欲待一道去準備拜師的禮儀。

可就在這時候,一道小心翼翼還帶著點膽怯的聲音,忽然傳了過來:“那個、請問一下,入選了一定要拜師嗎?我、我可不可以不拜?”

“……”

全都愣住了。

不管是遺憾落選的那些人,還是已經走到了孟濟身邊的四個幸運兒,甚至是站在最前方的幾個大儒,聽見這話,莫不睜大了眼睛!

刷拉!

一大片目光,幾乎瞬間朝著聲音響起的方向看去——

竟然是薛遲!

他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沒起身,顫顫地舉起一隻手來。

大約是眾人的目光太嚇人,一張稚氣未脫的臉上添了幾許害怕,一雙烏熘熘的眼睛裡,更是填滿了十分的為難和糾結。

他是真的不想拜師啊!

明明就是過來玩一圈,可莫名其妙就過了第一輪,莫名其妙就被先生們看中了,還莫名其妙就要去拜師了?

完全搞不懂……

薛遲只知道,他想吃,想喝,想玩……

所以他誠實地舉起了自己的手,誠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像是陸錦惜教的一樣,做一個“誠實”的乖小孩兒。

可這一幕,落在眾人的眼中,卻著實讓人忍不住生出一種想揍他的衝動!

唯有顧覺非。

先前就知道薛遲第一輪交白卷的事情,更有後來陸錦惜意有所指的那一句話,猜都猜到薛遲的態度。

此刻聽見他說這一句話,是半點也不驚訝。

頎長的身軀一轉,顧覺非輕笑了一聲,打破了這內堂裡詭異的安靜,只對孟濟道:“你們先去準備著吧,我與薛小公子聊兩句。”

薛遲一下就傻了。

孟濟自然領命,帶人去了。

內堂裡剩餘的學子與大儒們,則都是相互看了一眼,雖特別想知道顧覺非要與薛遲聊什麼,可人家都發話了,擺明是不想旁人聽的。

所以他們也識趣,不多留,跟著就走了出去。

外頭很快就熱鬧了起來,但內堂卻一下變得空蕩蕩地。二十幾張排開的書桉上,還鋪著未來及收起的筆墨,空氣裡墨香與花香氤氳,混雜在一起,格外有一種沁人心脾的味道。

只是,薛遲聞著,竟生出一種心驚肉跳、如坐針氈之感。

他就這麼看著顧覺非從上面走了下來,不疾不徐來到了他的面前,唇角一勾便是一聲輕笑,竟聽不出半點不高興來。

“你便是薛遲……”

薛況的遺腹子。

顧覺非當年就聽過,只是今天之前,還從未見過。之前在樓上與陸錦惜相望時,瞧見薛遲,也不過遠遠看個輪廓。

可此刻,腳步一停,已經在薛遲書桉前。

離得近了,顧覺非就看見了薛遲這一張臉。

即便臉上還有點嬰兒肥,可完全遮不住這出色的五官。這更多遺承自其母,顯得端整修雅,但這眉眼間的味道……

竟有三分,承自薛況。

這一瞬間,六年之前的一切,浮光掠影一般,從他腦海中劃過。

衢州城中,一張張面黃肌瘦的臉;國庫賬冊上,一分分如水流淌的雪花銀;卷宗戰報裡,一筆筆名垂青史的豐功偉績……

功是他,過也是他。

好好壞壞,都這麼一張臉,都這麼一副眉眼。

顧覺非打量的目光,一時有些深邃起來,但最終那些情緒都化作了一片暗光,飛逝無蹤。

留在他眼底,能被人察覺的,只有一派溫溫然如玉。

“薛小公子不想拜我為師?”

分明看上去這樣讓人覺得親切的人,可……

聽見這話的薛遲,竟無端端有些害怕,回話的時候也不知怎麼,下意識地就站了起來:“我、我只是不想拜師,並不是單不想拜您為師。家裡學塾已經有先生在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顧覺非一笑:“那小公子想不想知道,魚與熊掌,如何兼得?”

“魚和熊掌?”

薛遲明顯聽不懂,只覺他這話莫名其妙。

顧覺非也沒介意。

他負在身後的一隻手,只將那一隻玉笛,輕輕一轉,注視著薛遲。

“將軍壯士,不必馬革裹屍、黃沙埋骨;百姓黎民,可以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既然有的戰爭一開始便是錯誤,那小公子不想知道,這世間有沒有兩全之法,可以讓它一開始就不發生?”

是他的答卷!

薛遲後知後覺,總算是聽明白了,可顧覺非最後這一句話,卻瞬間讓他陷入了一種迷茫:有這樣的辦法嗎?

他看向了顧覺非。

可顧覺非卻並未有繼續解答他疑惑的意思了。

他只是將視線一垂,聲音從容:“天底下,每一本書都有千千萬萬種不同的讀法,於是有了千千萬萬種不同的人。拜師禮還有一會兒,小公子可以坐在這裡,慢慢地考慮……”

慢慢地考慮……

薛遲眨了眨眼,就這麼看著顧覺非,卻不知怎麼竟從眼前這個曾與自己父親齊名的人身上,看出了一點與他孃親神似的感覺。

可更具體的,又說不上來。

他一時愣住了。

顧覺非卻一下想起自己當初算計死薛況的種種前因後果,看著薛遲這一張臉,卻是說不出什麼來了,於是澹澹一笑,只轉過身去,款步出了內堂。

外頭人很多。

但本該去張羅拜師禮一應事宜的孟濟,卻不知怎麼就站在門口三步遠的地方,正等著他。

一見他出來,他本想開口說些什麼。

可仔細一看,卻發現此時此刻,顧覺非的神情,有那麼一點微妙,一時便沒說話。

顧覺非則是看了他一眼,忽然喟嘆一般問了一句:“孟濟,你說我這人,是不是壞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