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96、第096章 商業嗅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6、第096章 商業嗅覺

這一天晚上, 青雀幾乎是同手同腳走出去的。

次日起來陸錦惜也不問這件事, 用過了早飯, 差人去哥兒姐兒那邊問過了一遍, 便讓白出去打聽打聽外面的訊息,尤其是朝上的。

接著自己卻進了書房,將薛況的卷宗都翻出來看。

當初她沒覺得這卷宗有什麼問題,即便是看到那耶扎六次從薛況手中逃走,也都沒往深了懷疑。可當她再一次翻開卷宗, 注意到這些細節時,心裡某些東西, 便慢慢地串在了一起。

越看,越是發冷。

才翻了三五卷, 她竟然就不很翻得下去了。

永寧長公主問卷宗時的那句異樣的話,與方少行在宮門前對匈奴使臣霍爾頓說的那一句“薛況沒追, 放了你一條狗命”,皆在耳旁迴盪。

陸錦惜忽然覺得很可怕。

不僅是這卷宗背後不知是黑是白的真相,更為自己此刻憑空的猜忌,和這猜忌所代表的東西……

沒起猜疑時,她一心以為薛況是個大英雄。

所以即便看了這卷宗, 察覺出某些不對勁的地方, 都下意識地忽略了過去。不覺得薛況有問題,反而懷疑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辱沒了英雄。

起了猜疑後,她老覺得薛況有什麼問題。

所以重新翻看這卷宗時, 只覺得原本正常的細節都浸在一種無窮盡的詭譎之中,猶如藏在陰雲中的鬼怪,變化莫測,又充滿了危險。竟然是看哪裡,哪裡都不對勁。

那麼,永寧長公主是怎麼看這一份卷宗的?

這成箱的卷宗又是因為什麼事情匯聚起來的?

或者說,到底是誰將它們收集起來,又有多少人從頭看到了尾,看到之後心裡產生的又是怎樣的想法?

是信任,還是猜疑?

陸錦惜竟完全想不透。

她只知道,如果就連自己都無法從這樣的謎團之中掙脫,甚至前後兩次因為先入為主的印象,而對同樣的卷宗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判斷。

那麼,旁人呢?

全天下理智的人有幾個?

在合上卷宗的一瞬間,陸錦惜只有一種說不出的茫然:這一位本應該形象簡單、無可置疑的武威鎮國大將軍薛況,竟然變得復雜了起來……

其真實的面目,籠罩在這一片卷宗的陰雲中。

細細想起來,既讓人好奇,又讓人生出一種隱約的膽寒。

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人,也完全無法從這個人的性情上進行推斷,陸錦惜壓著卷宗,想了很久,終於決定不再去看。

在所知不夠的情況下看這些東西,沒有任何意義。

或許,根本就是一出“羅生門”。

“還是看看別的吧。”

她自語了一聲,終於將這些卷宗都放到了一旁去,然後取過了桌桉一角放著的賬冊。一側是府裡的,一側是她自己的。

這時候,她拿的是後者。

一本挺厚實的賬冊,看著已經很陳舊了。

大約是因為翻閱過多,所以邊角上都已經起了毛。但陸錦惜沒有介意,只是翻開來,重新仔細地看了看。

這就是陸氏自己的賬冊了。

她當初嫁進將軍府,又是皇上賜婚,嫁妝當然豐厚。進了將軍府之後,薛況功勳卓著,她加了一品誥命夫人,時常有宮裡的賞賜下來。大多數時候,薛況的那一份賞賜,也有大半給了她。

從這一點上講,若僅僅是名義上的婚姻,薛況面子功夫算做夠了。

所以說,陸氏本應該很有錢。

只是她自己不善經營,連控制開銷都不大會,用自己的體己錢不貼了家用的時候不少,且管不住下面人,有些賬目就成了追不回的壞賬。

最終,留在賬上的錢已經不是很多。

對陸錦惜,說對如今世上任何一名誥命夫人而言,有這些錢,儉省些過日子,小十年應該是能過下來的。

可她畢竟不是什麼儉省的人。

能吃得苦,可天性就是愛享受。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好些,何必受苦?

而她,恰好有這能力。

前陣子她已經翻著陸氏的賬本前前後後算過了好幾次,也藉著出門的機會四處走看過,甚至看了不少的雜書,可最終不知道應該拿這筆錢去幹什麼。

銀號吧,一沒勢力,來錢還慢。

在這年代搞金融,不成當然沒得說,可成了多半也是個沉萬三,划不來。

販鹽茶吧,這玩意兒不是日積月累上不來。

陸氏這錢在後宅看著是不少了,可真要跟江浙那一帶的大商人們比起來,也就算個九牛一毛了。

扔進運河裡,只怕都漂不出幾朵水花。

其他的實業類的東西,做起來太累,可行性也太低。

所以思來想去沒想到合適的切入點之後,這件事,陸錦惜便暫時放下了,只不斷地留意著各處的情況,伺機而動。

一等,便等到了現在。

有那麼一個絕對生財的法子,她早該想到的,可直到昨日參加議和大典,看到那些匈奴人迥異的穿著打扮,才一下想了起來。

貿易啊。

而且還得是大夏與匈奴及西域各族之間的邊貿!

大夏與匈奴交戰已久,各種軍需物資,本應該都由朝廷調派。可事實上,邊關路遠,京中是鞭長莫及。

所以事實上,種種軍需,都是由商人解決的。

這些商人往往跟著軍隊走,調遣匯聚物資,可以說是與朝廷做交易,稱為“隨軍貿易”。

可戰爭是六年前便結束了,如今兩國議和之後,就連邊關的駐軍都要撤回。

如此一來,軍需必定大大減少。

這些商人們原本所倚重的隨軍貿易,立刻會縮水。根基深厚的有辦法退回來,繼續回到大夏做生意;可若有根基不厚的,下場可就不那麼舒坦了。

短視的人可能不大看得清,以為商機就這斷了。

可在陸錦惜看來,財源這才剛開出來呢!

兩國議和,可不僅僅是遞個和書那麼簡單,後續必然有一系列的合作跟進,來鞏固雙方的關係。

這裡面,“貿易”二字必定是重中之重。

而且,如果她沒記錯的話,與匈奴和西域各族有關的這些事,正好就歸禮部管。那不正好在陸氏的父親陸九齡手底下嗎?

這可是天賜良機。

未必說就要走什麼後門,讓陸九齡行個方便,只要能探探朝廷的風向,都是極大的助益。

人能逆勢而上,固然是本事;

可能捕捉大勢,順勢而上,又何嘗不是本事?

上一世,陸錦惜是接觸過風投圈那一幫人模狗樣的投資人的。這幫人了“獨角獸”之外,常愛掛在嘴上的還有一句“風口上的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要站在風口上,就是一頭豬也能飛。

所以很多時候,做對事很重要,可找對了“風口”更重要。

如今她掰著手指頭算算,議和之後的邊貿,怎麼著也算個風口啊。

剩下的問題就是,這件事要怎麼做,以及……

風什麼時候開始吹了。

“嘩啦……”

隨手扯了一頁紙,她一面思索著,一面在上面記錄自己的想法。

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

白鷺暫時沒打聽到什麼有用的訊息,倒是青雀戰戰兢兢地回來,跟她說昨夜她交代聯絡的事情已經聯絡好了。

印六兒那邊去聯絡宋知言,晚上應該就會有答覆。

陸錦惜於是點了點頭,耐心等待。

眼見著春日裡光景正好,她下午就去院子裡走看了一圈,順道誇了誇潘全兒那園子改得好,花草長出來又是一番新模樣。

於是又給了一吊賞錢。

等到下午日落時分,宋知言那邊的訊息就過來了,說是明日午後,可約在明月樓見。

明月樓是京中一家很出名的大戲樓,常有達官貴人出沒,進進出出也不怎麼引人懷疑。有時候,人最多的地方,反而最安全。

所以聽完之後,陸錦惜也沒反對。

只對青雀道,就這麼定下來,明天去聽戲。

青雀也是不知她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心裡面是在打鼓,可嘴上又不敢說。

畢竟她們這些身邊伺候的才清楚,這些日子以來,夫人的本事,何止漲了一點半點?即便是有什麼出人意料的決定,也不是現在的她們敢置喙的。

所以她領了命,便憂心忡忡地去準備了。

陸錦惜當然看得出來,可也不很在意。

這種事,她說自己與宋知言斷乾淨了,她們是不會相信的。可她也不需要她們相信,更不用說,此次能不能跟宋知言斷乾淨了,還得到時候再看。

某種意義上來說,青雀的擔心沒有錯。

她走之後,去外面打聽訊息的白鷺,就兩眼亮晶晶地跑了回來。

人都還沒進屋,那興奮的聲音便已經傳了進來。

“夫人,夫人,打聽到了!真的是想不到啊,太不敢相信了!”

才回來就這話?

陸錦惜聽見了,目光從那一本《南北遊記》上抬起來,一下就看見了白鷺那一張雀躍的臉。

通俗一點說,寫滿了“八卦”二字的臉。

說真的,她有些懷疑訊息的價值了。

不過遲疑了片刻,她還是很給面子地開口問道:“出什麼事了?什麼不敢相信?”

“是顧大公子!”白鷺氣兒都還沒喘勻呢,就跑到了陸錦惜的身邊,似乎是想要壓低聲音,可依舊按捺不住那種深藏的激動,拳頭都握緊了,只道,“顧大公子,他竟然去了禮部!”

“什麼?”

陸錦惜手裡書都差點掉到地上去,在聽見這句話的瞬間,兩隻眼皮都跳了起來:既跳財,也跳災!

有這麼巧嗎?

也許是她的神態太過於怔忡,白鷺反而有些被嚇住,都愣了一下,才訥訥地小心道:“夫、夫人,是哪裡不對嗎?”

“不,沒有。”

半點看書的心情都沒有了,陸錦惜搖了搖頭,卻是半點沒想過自己竟然會從白鷺嘴裡聽說這個訊息,眉頭頓時擰了起來。

“昨日不都還傳,老太師阻撓,不舉薦顧覺非做官嗎?怎麼今天就到禮部去了?”

白鷺眼睛睜得圓圓的,雖然跟顧大公子不很熟,可她老覺得自家夫人與大公子不一般。所以見著顧大公子好,她也高興。

這時聽陸錦惜問緣由,她連忙笑道:“奴婢正想說這個呢,您在家裡,一定不知道。這一回,顧大公子能成功入職禮部,都靠陸老大人呢!”

陸、陸九齡?!

不聽則已,一聽陸錦惜覺得整個人都不大好了,隱隱竟生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來,就像是被黑暗中的狼給盯上了。

她抬手壓了壓自己跳得厲害的眼皮:“再具體點呢?”

“哦,這還得從之前說起呢。”

白鷺想了想,理清了一下思路,這才開了口。

“大公子之前不是四處遊歷嗎?往西也是去過邊關,到過西域,還接觸過那邊的文字文化,可算是朝中少有的對西域瞭解的人。老大人原來管理禮部,議和前後就要處理跟匈奴和西域有關的事情,力不從心,所以私底下請教了大公子。這不,今日早朝,索性一本摺子上了,向皇上要人,奏請將大公子從翰林院調任到禮部,專門管理對外的庶務。朝上吵了一上午,都在鬧這事呢,聽說還是老太師不同意。”

“可最後還是成了?”

不然方才白鷺也不會如此驚喜。

陸錦惜問著,可心已經漸漸沉了下去,幾乎有仰天一聲長嘆的衝動。

白鷺對自家夫人突如其來的沮喪還半點沒察覺,猶自高高興興地:“是呢。今日之事,是老大人據理力爭,又向老太師要人,說什麼不讓大公子來,且在朝上找出一個懂這事還能用的。結果當然找不出來。所以下朝的時候,事情就定下來了。皇上開特例,在禮部多設了一名堂主事,就是給大公子的,稱為‘理蕃堂’,專管與蠻夷往來之事。”

理蕃堂……

豈止一個劃在禮部下的理蕃堂這麼簡單?

以顧覺非的本事,只怕假以時日,就能搞出一個跟六部平起平坐的“理蕃院”來!

陸錦惜真是氣得連吃飯的心情都沒了。

她才剛往邊貿這件事上動了點心思,都還沒想要去找陸九齡打聽打聽呢,這才過了一下午,就說這些事劃歸禮部下屬的理蕃堂管了。

逼死人,當真是逼死人。

風口上,就是一隻豬都能飛。

何況是顧覺非這種人精?

他絕不是什麼庸碌之輩,且不管是陸九齡要人,還是機緣巧合湊上了,或是他一番靜心算計到了,得了這位置,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面臨著怎樣巨大的機會!

武將看戰績,文臣論政績!

放眼如今朝野,哪裡還有比外交更容易出政績的事?

這一回,顧覺非怕真的是要上天。

只恨這朝野上下,有長遠目光,看得了大局的人實在不多。一番吵嚷,最終還是被他給佔定了先機。

蟄伏六年啊。

如今終於有了一展自己才華的機會……

就連陸錦惜想起來,都有一種為之戰慄的衝動。

一時間,她心裡竟然複雜了許多。

白鷺這時候才算是反應了過來,察言觀色,覺得她的神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未免有些擔心自己說錯了話。

“夫人,大公子可是老大人提拔的,還是哥兒的先生。他厲害,將來也有哥兒的好處,您怎麼不高興呢?”

高興得起來嗎?

易地而處,她是顧覺非她也高興;即便她是陸錦惜,知道他在雪翠頂一隱六年,只怕有不少的內情,如今再回朝,都算是大器晚成了,平心而論也不能不為他高興。

可是……

現在她是想接觸邊貿,或者間接地做點事情,只怕都要求到他顧覺非的手裡。以他們兩個如今這情況,還不往死裡拿捏她?

簡直像是孫猴子犯在了如來佛手裡。

陸錦惜覺得頭很痛。

她沒回答,抬手就把那一本《南北遊記》給扔了出去,只嘆了一口氣道:“罷了,也別管了,還是去張羅吃的吧。另外問問青雀,問問明日要出門的車駕張羅好了沒有。”

“咦,要出門?”

白鷺有些驚訝。

陸錦惜想起了宋知言,只垂了眼簾,澹澹道:“要出門,就明日,去明月樓聽一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