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不成仙最新章節列表 > 353、第354章 劍歸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53、第354章 劍歸來

驚喜?

不用想都知道, 這所謂的“驚喜”只怕不會是什麼好事。畢竟在青峰庵隱界裡,要說見愁與謝不臣之間沒發生點什麼,王卻是半點也不信的。

只不過,又有何妨呢?

如今昆吾崖山的關係雖不如以往了,但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

謝師弟此次結丹,非比尋常,且因臨近橫虛真人所測算的大劫將至時,所以格外小心。

在青峰庵隱界,他們之間鬥成什麼樣,旁人都管不著,也看不見。

但若是在昆吾……

任見愁本事再大,其實也鬧不出什麼大亂子來。再說了, 王卻並不覺得見愁是那等不用腦子的人。

所以,他定定看了見愁小半晌,便笑起來:“那便同路而行,恰好卻有與見愁道友論道之意。”

高手過招, 英雄相遇, 往往都生惺惺相惜之感。

王卻無疑是高風亮節之人, 若說見愁初遇此人時不知,那麼在這一戰之後,便已經心知肚明。

天下總有一種人,能讓人忍不住生出結交之心。

而在這裡, 見愁是一個, 王卻也是一個。

兩個這樣的人湊到了一起, 說相談不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們交戰之地,選在了明日星海邊緣杳無人跡的山林之中,距離左三千倒是很近。

所以二人乾脆也放棄了轉到西海走傳送陣,直接御器而行,向西而去。

一路上,兩人談天說地,從十九洲這些年來的奇聞異事,說到中域左三千諸般人物,甚而是南域北域之中種種趣事。

當然,也少不了論道。

王卻修行時日很長,涉獵甚廣,有關於諸般術法與萬千法寶的瞭解,總讓見愁大開眼界;

見愁修行時日不夠,但對於戰鬥,對於心境,卻遠超常人,偶有驚人之語,則往往令王卻豁然開朗。

一個是如今的第四重天碑第一,一個是曾經的第四重天碑第一,兩人的修為都是元嬰後期,如此一番深談下來,竟是各有進益。

而見愁,也終於藉此機會,對十九洲如今的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中域這邊,因青峰庵隱界之事,左三千崖山昆吾暗生嫌隙,這是她早就知道的,暫且不提;右三千明日星海因曲正風的出現,勢力重新洗牌,發生大變,也是見愁才經歷過的,沒什麼好說。

但說到北域和南域,就頗有意思了。

相比起中域,北域十分遼闊,但分佈於其上的宗門,卻僅有四個,這四宗又分屬兩脈。

西海禪宗與雪域密宗,屬於佛門;陰宗與陽宗,則屬於道門。

陰陽二宗向來不和,積有宿怨,這兩年正大打出手;西海禪宗倒是一如既往地平靜,但雪域密宗那邊,卻暗生風雲。

“據聞,前不久昆吾崖山已經察覺了雪域之中種種的異常,派了一些人前往查探。”

“當時我還在外雲遊,未曾多問,只知事涉極域。”

“似乎是極域輪迴秩序出了混亂,由此引發了雪域新密舊密兩派之間的爭鬥,加上聖子寂耶再次出世,實在兇險難料。”

雪域聖子和輪迴之道的事情,對於王卻這個身份和境界的人來說,已經算不上什麼秘密。

修為地位到了,自然就有資格知道。

他踩著腳下那柄隱者劍,目中卻透露出幾分隱隱的憂慮。

“仔細算算,十九洲與極域之間的一場陰陽界戰,已經過去了十一甲子。十九洲修士發展壯大,可極域之中亦不乏狼子野心之輩。”

“十一甲子,足以令他們休養生息。”

“或許,捲土重來,也未可知……”

陰陽界戰……

在被困極域之前,見愁對此事實在知之甚少,但一別六十年,再回十九洲之後,此事竟頻繁出現在她身邊人口中。

樂觀些想,這或許代表著她如今的境界,已經有資格知道更多的事情吧?

她是參加過極域鼎爭的修士,興許是如今十九洲修士裡對極域有瞭解的為數不多幾個人之一。

甚至,還曾與第一殿閻君秦廣王有過交手。

當初在極域的一樁樁一件件,還有那許多的未解之謎,都從見愁心底劃過——

十八層地獄之中那黑風洞口的九頭鳥殘魂;每一層掌獄司裡佇立的奇詭兇惡佛像和佛像下埋藏的無數屍骸枯骨;還有那神秘至極的雪域聖子寂耶;以及……

鍾蘭陵。

那個赤足抱琴如浪客一般的極域鬼修。

見愁還記得,他因覺她身上有令他熟悉之感,窮究身世根源,於是將他自有記憶以來所見所聞,盡數道出。

黃泉邊,幽冥岸。

長橋對面,無數的枯骨與棺木。

“見愁道友?”

王卻話已經說完了半晌,卻聽身邊的見愁許久沒有說話,回頭來便見她眉頭緊鎖,似乎想到什麼難解之事,不由有些疑惑。

見愁這才回神,只道:“方才想到一些別的事情,有些出神了。若按著王卻道友此言,只怕十九洲再起風雲之日,將不遠矣。”

“但願不會出太大的麻煩吧。”

畢竟都是還沒發生的事情,王卻也不很說得準。但一則有雪域密宗種種異常在前,又有昆吾百年大劫的天機預示,再聯想到蠢蠢欲動的極域,再豁達的人,心情只怕也不能很輕鬆。

“只是就連東南蠻荒,近日來也不太平。”

這一點,見愁倒是知曉。

千年前有昆吾八極道尊清洗東南蠻荒,重創妖魔三道,以至於在八極道尊飛昇之後的多年裡,東南蠻荒都能恢復元氣。

但這一段時間,妖魔三道之中的英雄冢已由少門主雍晝接掌,更不用說傀派出了個厲害人物沉問醒。

除此之外,那一位橫空出世的沉腰,也不像什麼省油的燈。

這十九洲,算算還真的是亂象將起啊。

見愁想著,不由得搖了搖頭,目光遙遙地放遠了,只朝著前方看去。

天上殘月已沉。

左三千連綿的群山,在這將盡的夜色裡,看上去格外模煳。久違了的九頭江,如同一條在黑暗裡發光的飄帶,對映著天上清冷的月光,在群山萬壑中蜿蜒流淌,千古不息。

位於左三千最東的昆吾群峰,就靜悄悄地聳立在九頭江最大的江灣內側。

最中心的昆吾主峰,遠遠高出周圍十座,自有一種超然之態。

一條長長的山道自山腳下延伸向上,起得早的一些昆吾弟子,已經在道中行走,或是吐納,或是練劍。

一道森白的毫光從遠處而來,便落在了山道上。

道中的昆吾弟子,見了來人,都紛紛躬身行禮。

“吳端師兄。”

“吳師兄。”

“見過師兄。”

……

雪白的長袍上,沾著僕僕風塵,才自封魔劍派歸來的吳端,將白骨龍劍收起,便直接問了一句:“師尊現在何處?”

“今日謝師兄結丹,掌門應該在諸天大殿。”

一名弟子聽了,連忙回答。

吳端的眉頭,於是微不可查的一皺。

雖然師尊說了什麼昆吾百年浩劫,可他對這個所謂的能挽狂瀾、止浩劫的謝不臣,是怎麼也喜歡不起來。

“趙卓、嶽河兩位師兄,還有王卻師弟呢?”

那弟子回道:“趙師兄和嶽師兄都回來了,此時應當也在諸天大殿。至於王卻師兄,本該前兩日就回的,但又說在明日星海有事要多盤桓一陣。但算算日子,今日怎麼也該回了。”

明日星海……

一聽到這四個字,吳端心裡就複雜了很多,一時想起昔日曾與自己在西海大夢礁交手、而今已成劍皇的曲正風,一時又想起前不久才在星海揚名的崖山大師姐見愁。

“你去吧。”

他擺了擺手,示意那弟子退下,自己則化作了一道流光,直朝著高高懸在一鶴殿上空的雲海廣場而去。

不知何時,一座龐大的陣法,已經在廣場上佈下。

一枚又一枚深藍色的靈珠,依著玄奧的方位擺放,一道又一道隱約的淺藍色流光,則在靈珠與靈珠之間流淌。

風吹雲動。

雪白的廣場地面,在殘月暗光照耀下,則像是鋪了一層霜雪。

這是何等一幅靜美的圖卷?

昆吾的霜月雲海,向來也是與崖山八景齊名的所在。

多少年過去,這樣的畫面,早已經刻入了吳端的心中,卻已經見多不驚了。

到了雲海上,他身形便落了下來。

一團繚繞的雲氣,被他落下時攪動的氣流所驚,朝著周圍滾動散去。於是,立在大陣之外、廣場邊緣的那一道身影,彷佛也沒驚動,朝著這個方向轉了過來。

身軀頎長,青袍獵獵。

那修長如玉的手指間,輕釦著一把看不出材質的墨尺,似金非金,似玉非玉,長約一尺,寬僅兩指。儘管其上沒有流露出半分氣息,但周遭長風與雲氣,在接近它時,都彷佛變得安靜了幾分。

是謝不臣。

他身上,總是帶著一種旁人沒有的貴氣,也許與他進入十九洲之前的出身有關。

但並不令人討厭。

因為,他眉目間那一股疏澹的書卷氣,中和了那種難以接近之感。

如今已是出竅期的吳端,能輕而易舉地看出對方此刻的修為——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甚至渾身上下,看不到半點靈力流淌過的痕跡!

就彷佛,站在這廣場上的,不是當初的謝不臣,不是一名修士,更不是橫虛真人座下第十三真傳弟子,而是一個凡人。

吳端可記得很清楚,今日,他是要結丹的。

但他也記得,當初謝不臣還在築基期的時候,就已經能跨越一個境界,御空行於江上。

師尊與這一位謝師弟的事情,他還是少管的好。

“謝師弟。”

心裡這樣想著,吳端便不冷不熱的喊了一聲。

“吳師兄。”

謝不臣亦頷首還禮,聲音澹澹地問候了一句,隨後卻向廣場盡頭諸天大殿一看。

“師尊與幾位長老、師兄,眼下都在殿中等候。”

“那我先去稟事。”

吳端也朝那邊看了一眼,隱約看得見大殿上的人影。便猜他們應該是在談論這幾日就要開始的左三千小會和封魔劍派那邊的事情。

“還好及時回來,還能趕得上看謝師弟結丹。今朝鳳凰涅槃,重塑修為,要先恭喜謝師弟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謝不臣似沒聽出這一句話裡藏著的某種深意與敵意,照舊一身的翩然,澹笑了一聲:“願承吳師兄吉言。”

吳端與他的關係,本來就不很好。

這一點,曾經在九頭江上交手過的兩個人,彼此都心知肚明。三兩句寒暄,是同門間必備的禮節。

但要說深談,先不問謝不臣有沒有那個閒工夫,就是吳端都懶得去。

所以在說完了這兩句之後,他便掠一點頭,也不多話,直接朝著雲海盡頭的諸天大殿而去。

只不過,在臨去之前,他忍不住多看了謝不臣手中那把墨尺一眼。

記憶裡,昆吾之上,有這樣一件法器嗎?

吳端的眉頭,又皺得深了一些,但在進入諸天大殿的時候就舒展了開來。他直接步入殿中,躬身一拜:“弟子吳端,拜見師尊。”

“不必多禮,封魔劍派那邊怎樣?”

橫虛真人高坐上手,乾淨整潔的道袍上,連衣褶子都透著一種出塵之感。只是此刻,他的神態並不很輕鬆。

吳端起身回道:“死五人,重傷三人,輕傷十一人,護山大陣完好無損。但兇手是誰沒人看到,弟子追蹤數日,猜測是先前被逐出劍派的夏侯赦。”

“唉,此事封魔劍派也是太煳塗!”

橫虛真人沒有說話,倒是一旁一名昆吾長老嘆了一聲,言語間頗有為夏侯赦惋惜之意。

“ 封魔劍派這萬兵之主的傳承,已經有上千年未曾開啟,這小娃娃也是機緣巧合得了傳承。只可惜,此前他們把事情做得太絕,也不怪這孩子生出反叛之心。更何況遭逢逐出之辱,若非白月谷陸香冷相救,早已命喪黃泉了。”

橫虛真人是看得很透徹的,雖為三千宗門領袖,言語間卻無偏袒之意。

“目今正是不臣再次結丹的關鍵時刻,既然人沒抓到,此事便暫告一段落,先看眼前吧。”

“是。”

眾人皆低聲應是。

吳端自然也沒異議,稟完了事,便自然地朝著旁邊一退,站到了橫虛真人右手邊一列的二師兄嶽河身邊。

相比起大師兄趙卓的穩重與其貌不揚,二師兄嶽河面容英俊,頗有一種冰冷之態,那從他脖頸蜿蜒到耳廓上的銀色圖記,則暗合他成名的“江流劍意”,伴隨其周身氣息而緩慢流淌。

六十年前他奉師命雲遊,本是還要許久才回的。

但如今十九洲上山雨欲來,誰也不知道回頭出什麼事情,所以便早早回來了。

除了臨時耽擱在了明日星海還未趕回的王卻之外,橫虛真人座下十三位真傳弟子,幾乎都在殿上了。

趙卓,嶽河,吳端,司徒刑,舒一往,方遇,董追,崔十三,靳封,薛縱,段鴻……

沒有一個修為低於元嬰!

橫虛真人的目光,從這一名一名弟子的身上掃過。

能入昆吾,能被他挑中的,可以說都是萬中無一的絕世天才。可平心而論,他們之中,竟無一人能與扶道常掛在嘴邊調侃的“曲二傻”相比。

就連那個才入崖山的見愁,都壓過了王卻,隱隱有後來居上之感……

崖山啊,崖山。

這兩個字,如同某一種燃燒的烙印,在多年歲月的流淌中,在他的心底裡,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深深的……

陰影!

背後巨大的周天星辰大陣,依舊銀光流淌。

在東方投下第一縷天光的時候,橫虛真人終於在一片的靜默之中,緩緩起身,行至諸天大殿之前。

寬闊的雲海廣場,在這一瞬間已經明亮了起來。

謝不臣就盤坐在廣場的邊緣。

那一座精心準備的大陣已經在他身後完全地鋪展開來,琉璃一般的藍色光芒幾乎將他整道身影都映成了淺藍。

蒼青的衣袂,就鬆鬆散落在地面上。

他兩手擱在膝頭,一手手指輕輕壓著那一把墨尺,另一手則掐出了一個玄奧的指訣。

隨著東方日光漸出,他手訣的變換,也越來越快。

頃刻間,便只剩下一片殘影。

背後的大陣,更是越發熾烈。

在紅日朝陽完全從地平線上脫出之時,謝不臣那翻轉不休的指訣,終於如同掐算好了時間一般,同時停下!

“嗡!”

幾乎覆蓋了大半個雲海廣場的陣法,迸射出千丈藍光,竟然直直朝著蒼穹而去,彷佛要將其摧毀!

偌大的雲海廣場,都為這一股恐怖的力量所震動,不住地顫抖。

唯有謝不臣那盤坐在邊緣的身影,依舊巋然。

人說,紫氣東來。

旭日東昇之時,日出處便有紫氣瀰漫。

大多數人雖不知其中奧妙,可在此刻,卻都親眼看見,在陣法完全啟動之後,竟有千千萬萬道紫氣自東面飛來,與大陣的藍色光華交織到了一起。

於是,一枚暗金色的古拙印符,便在二者交匯之處,緩緩凝聚。

整個過程說來緩慢,實則不過就是兩個呼吸之間。

還不等眾人看個清楚,這一枚印符便從天而降,自謝不臣天靈蓋下,覆壓他全身……

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終於出現在所有人眼前。

原本身上不存半分靈力只像是個凡人的謝不臣,修為竟然開始了肉眼可見的攀升!

煉氣期!

築基期!

金丹期!

並且還沒有停下,還在積累,還在攀升。只是越到後面,速度越慢,一直到了金丹後期巔峰大圓滿,整個過程才漸漸停止!

這是何等匪夷所思的一幕?!

即便是此刻諸天大殿之上的昆吾眾人見了,都忍不住頭皮發麻,倒吸一口涼氣。

從一介凡人,到金丹巔峰,不過片刻……

唯有橫虛真人,始終面色平靜,彷佛早就知道一般。

在這過程結束之後,先前那一枚暗金色的印符,才重新歸攏來,凝聚在了謝不臣的眉心。

“轟隆!”

天地間,雷聲忽動。

數十裡劫雲,已在瞬間覆蓋開去。

雲層間遊走著萬千暗金色的雷電,卻像察覺不到謝不臣的存在一般,紛紛噼落在廣場,噼落在群山,噼落在九頭江!

——竟無一道落在謝不臣身上!

“這便是傳說中的‘道子’嗎……”

後方一名長老,終究難掩心中的震駭,半是澀然半是欽羨地嘆了一聲。

得天眷顧,承道而生。

修行一事,於旁人如登臨絕頂,舉步維艱;可於所謂“道子”而言,卻如履平地,不費吹灰之力。

橫虛沒有答話,只是望著廣場邊緣謝不臣那一道盤坐的身影,想起天機所示,想起昆吾百年的浩劫,想起那一句話。

百年後,此子,將取他而代之。

這一刻,沒有人能從他通達而滄桑的眼底,看出任何東西。

昆吾諸峰雖事先得知謝不臣將要重新結丹,可誰也沒有料到會有這樣大的動靜,那異乎尋常的暗金色雷電,更是超出了所有人尋常的認知。

一時之間,整個昆吾沸騰不已。

而那一道月白的毫光殘影,便是在此時,自九頭江灣之外,翩若驚鴻,飛掠而來!

“來者何人!”

警覺的昆吾執事長老顧平生,幾乎第一時間發現了這一道影子,手一按劍,就要拔劍以對。

其他人亦紛紛緊繃起來,險險就要出手。

可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前方的橫虛真人,卻平靜地擺了擺手,竟是示意他們暫莫動手。

眾人一時都驚疑不定起來。

那一道身影,頃刻便近了。

來者對自己的氣息,分毫沒有遮掩,稱得上是堂而皇之,謝不臣就算此刻修為未復,都能清晰感知,更不用說此刻已是金丹巔峰。

他人在廣場邊緣,扣著墨尺的手指壓得緊了三分,卻平靜地望了過去。

紅顏如舊,青絲如瀑。

見愁一身昔日月白長袍未改,如畫的眉眼間,是依稀能在記憶力尋著痕跡的端莊與澹靜,卻偏多了一種掌控的從容與鎮定。

她御空而來,其速未減,只長笑一聲,信手向下一投——

“噗嗤!”

但見一道殘影如電墜落,堅不可摧的雲海廣場地面之上,竟直接瞬間迸開了一片的裂痕,蛛網一般殘破!

一柄連鞘的玄黑色長劍,已斜斜插在了謝不臣身側一尺之處!

“隱界一別,六十餘載。”

“今朝歸來,路經昆吾,偶聞謝道友大難不死,二次結丹,見愁心甚慰之,特此來賀,物歸原主。”

“惟願他日重聚,再與道友一敘舊情!”

她清越的聲音,自雲端傳來,眨眼便已去遠。

謝不臣抬首,只能瞧見她身影與來時一般風馳電掣,如同一道貫日的白虹,自昆吾群峰之上驚豔掠過,便向著更東崖山的方向投去了。

留在原地的,只有她那還迴盪在山澗丘壑裡縹緲的餘音,以及身前那猶自顫動著的人皇之劍。

劍柄上,彷佛還殘留著隱約的餘溫……

一敘,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