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鬼穀神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三章吳國季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三章吳國季子

第五百八十三章吳國季子

王禪騎站他的白虎,慢慢悠悠的在鄉野之中走前,前面一塊平整的場地之中,卻支著幾個灰色的帳篷,像是北方遊牧民族所用的,此時已是午夜,可卻還有一個帳蓬裡閃著微弱的燈光。

王禪知道這一定是此次前來出使秦國的晉國使臣,其它人不會在夜裡如此用功,也只有他才會夜讀古書,看起來十分勤奮的樣子。

王禪的白虎已經走到帳蓬前面十丈有餘,此時藏在暗中的護衛也才察覺到王禪的來訪,卻並不聲張,在黑夜裡迅速行動,很快幾十個護衛就把王禪和白虎圍了起來。

白虎一看,咧了咧嘴,回首看了一眼王禪。

王禪則伸手撫摸著白虎的頸部,十分溫柔。

而白靈也並不聲張,緩緩的趴了下去,微閉著眼,並不把這些護衛放在眼中。

“來者何人,為何夜闖此地。”

“來者鬼谷王禪,此地非是誰的封地,在下並非來闖,而只是路過而已,你們不必如此驚慌。”

王禪看這些護衛雖然每人都手持長茅,可見了如此龐大的白虎,還是十分懼怕。

王禪說完,從白虎上緩緩爬了下來,手中執著王者之劍向前兩步。

“你就是楚國左相鬼谷王禪,我們這裡是秦軍兵營,並非普通民宿,既然是路過,還請鬼谷先生離開,免得讓在下一行人為難。”

“哼,你們並非秦國兵勇,在秦國之地上,你們無權讓在下離開,你們都是晉國人,而我剛才還見過秦王,他說我鬼谷王禪可以在秦國之地任意而為,在下既然來了,又何必離開呢?”

王禪還是先入為主,直接說出對方的身份,只是沒有明說他們是冒充的,已經算是給這帳蓬中之人面子了。

“看起來,不動手你是不會離開的了。”

當頭的一個護衛拋下手中的鐵茅,從腰間抽出鐵劍,而其它人也是如此,看起來他們真不是普通兵甲,而是善於用劍的江湖人士,這同十把鐵劍,寒光之中到也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聽聞晉國暗中成立了什麼興晉會,從大周列國之中請了一些大賢之士作為說客,如此看來,還請了一些江湖高手,只是在我鬼谷王禪眼中,你們若要動手,只會是一堆死屍。

我鬼谷王禪不想傷及無辜,剛才在下下虎見禮,已經算是先有禮儀,可你們卻強詞奪理,竟然說這是你們的地盤,要讓在下離開,若論及官職,就連你們那位孔老夫子怕也沒有在下的高。

而且在下地走列國受列國諸侯禮遇,似乎也要比你們這位孔老夫子強得多了。

你們可不要逼我動手,若不然我這後兵,可就不好接了。”

王禪不想傷及這些護衛,雖然他們都是一些江湖高手所扮,可在王禪眼中,也不過如此,但若是他們執意要阻攔,那王禪也不會手軟,畢竟這並非個人恩怨,而是列國紛爭。

這些護衛一聽,知道王禪是有備而來,並且知道晉國使臣的身份,心裡也是沒有了底子。

“你們退下吧,既然鬼谷先生先禮而後兵,你們也該懂些禮數,不必作無用的犧牲。”

點燈的帳蓬之中走出一位老者,身材筆挺,道骨仙風,看起來讓人肅然起敬。

而他手中卻執著一柄鐵劍,縮地成尺,一步一躍,話才說完,就已站在了王禪一丈之外。

王禪一看,臉上一笑嘻嘻道:“我還以為只是孔老夫子出使秦國,原來吳國季子也來了,這到是熱鬧非凡呀!”

王禪也是語出驚人,一語就點出季子的身份,這讓季子也是大吃一驚。

季子是吳國前王闔閭的叔父,當年兄弟五人,是前幽冥尊主蹶由的哥哥,在他們兄弟五人之中,三人都當了吳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最早的時候季子是受其父王最喜歡的一個,而且也有意讓他來當吳王,可他卻高風亮節,反而三讓吳王之位,讓其三位兄長繼當吳王,直至吳王僚之時,他再讓吳王之位,由太子擔任吳王。

而當時蹶由公子也想當吳王,若依兄弟排位,季子為四,蹶由為五,若季子禮讓,那以自然輪到蹶由公子來當,可他卻勸服了蹶由公子,改弟繼兄位為子繼王位,這也才引發後來闔閭的不滿。

闔閭本名公子光,他的父親是季子的大哥,而他也是這一輩中的長兄,所以若要以子繼位,當然是以公子光為理由當然了。

季子先是支援於吳王僚,後來公子光造反,刺殺了吳王僚奪得吳王之位,那時季子也對公子光當吳王也沒有意見。

列國之中只知季子之賢,可在王禪看來,卻是有名無實之輩,若他當年擔負吳王之位,那麼或許吳國後來的慘事就不會發生。

“鬼谷先生確實少年英才,實在可惜,實在可惜,可惜史角大師妄為你師,卻目中無人,以為天下無敵,可以橫行列國,雖然嘴上有禮,行徑卻毫無禮數。”

季子恍了恍手中的劍,示意那些假護衛退下,看樣子他是想親自動手與王禪一較高下了。

“季老夫子的意思是想要在下的命,可想來季老夫子還沒有這個本事。

我鬼谷王禪雖然自負,卻也懂大周之禮,卻不知季老夫子之禮由何而來,難道是你自己說的禮數就算是禮數嗎?

在下雖然習過天問九劍,卻不敢以史角大師為師,而且在下也並非目中無人,是你季老夫子看不起在下年少才如此有怒。

如此看來,季老夫子也是妄活七十年,先不說當年膽怯而避王位,沽名釣益,後來卻又阻爾弟蹶由繼位。

再到後來,任由不順其位的王僚繼位,則讓公子光兄弟相殘,險些造成吳國大難。

是非不分,自謂賢人,實在可笑。

活到七十歲還看不清這世間道,實辜負上天予你之壽。

教徒無方,為一己之利而不顧百姓生死,親手弒父,看起來有其徒必有其師,季子賢名,實在不值一文。

今日你若想阻我與孔夫子一見,那麼在下就算不用天問九劍,也可勝你。

這裡有數十江湖人士,許多都是亡命之徒,可我相信你們也懂江湖規矩,等會兒你們季老夫子敗了,可別怪我欺負老弱。”

王禪是把自負發揮到了極致,他經過吳國一年之後,對於吳國的整體情況以及變故十分瞭解。

吳國之所以說是禮崩樂壞,其實並非真的禮崩樂壞,只是敢於拋棄陳規,勇於革興,正是天道之為。

包括削弱世族權貴的影響而重用布衣朝臣,大通國門,接納貧苦百姓,給百姓以自由的身份,這些都是有違世族權貴所謂的“禮”。

王禪當然也知道孔夫子宣揚的禮,以及季子所遵循的禮教,其實很大部分是在維護著世族權貴的身份與地位,覺得那些奴隸、貧農天生命賤,而不能對主人以及世族權貴有所反抗,這些規矩是他們一直所倡導的禮數。

而且對於吳國這些年的變故,其實季子難辭其咎,好男人當勇負其責,既然生在王候之家,有責任避免王位之爭,而他的禮讓,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在王禪眼中也是懦弱的表現。

王禪一直習的天地之道,所以也懂一個道理,那就是人間之道必然要與天地之道相符才能達道而行,若是以狹窄之思來自主定之,則會有違天地之道。

當然王禪也並非完全否認孔夫子所傳教的東西,但對於季子剛才只憑王禪一句話就給王禪扣上無禮數的帽子,王禪肯定不服,而且還拿齊國史角來說事,這就讓王禪更加生氣,畢竟史角不論如何,他卻不管列國紛爭,為悟大道,只修其身,光憑這一點,就要遠勝於眼前的季子。

所以王禪的話一點也不客氣,直接就回懟季子。

“哼,伶牙俐齒,我就替你師傅教訓教訓你,看你以後還敢如此狂妄的。

拔劍吧,老夫不想欺負你年少。”

“替我師傅教訓我,你還不配,二十年前大江水怪,若不是我師出手,那能有你如今的迂腐,你早就是水中亡魂了,竟然敢在小爺面前大言不慚,還倚老賣老,實在可笑,在下讓你三招,以示禮數。”

王禪說完,向後一退,而那只白虎則十分乖巧的自己走到三丈外的地方,理都不理眼前的季子。

“你說什麼,那個老者是你的師傅?”

“我尚未拜師,所以還不完全是,這一切只是機緣未到而已,難道因此你又懼怕了。”

王禪此時不退反進一步,語氣裡帶著一種挑恤。

這也是王禪慣用之招,本來他雖然對季子並不認同,可對於年歲有如趙伯的季子還是心存敬意,可季子的話卻一次又一次的燃起了王禪的那一種傲骨之氣。

而季子此時的幾次被揭傷疤也是有些氣急敗壞,雖然以賢箸稱於列國,但修養這種東西並非以人的常識年齡來論,特別是名揚列國之人,越是到老卻越是在意,特別是儒家之人,十分在乎於名禮之數。

當年季子想除掉水怪,卻被水怪打傷,險些喪命,幸得當年聖賢之人救了他,可在家一直都以為是他二十年前降伏的水怪,博得賢名,

而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水怪再現,卻被鬼谷王禪降伏,這是世人皆知之事,王禪提及此事,也是讓季子心裡十分惱怒。

(在這時並非有損儒家,孔子生於秦秋之時,那時是奴隸社會,正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時候。

而且此時孔夫子還未求教於老子,儒家思想還有很大侷限,後來孔子受教於老子,讀懂易經之後,這才慢慢的算是真正的尊定了儒家的思想。

而且在春秋戰國之時,儒家其實十分勢弱,尚不及後來的墨家、法家,更別提與道家相比了,也只是後人才尊孔夫子為聖人的,在春秋的時候,孔夫子其實是很不得志的,這是事實。)

“那就讓我來領教一下列國傳聞的鬼谷王禪到底有何能耐,如此大言不慚!”

季子的劍有如一股風一樣,向王禪撲面而來。

王禪本不想與人動武,剛才之所以來會晉國使臣,而且當著離魂尊主的面說出此事,就是保得晉國使臣之命,若王禪不來,那以離魂尊主可能就會親自動手。

離魂尊主一心輔佐齊國,也不願意看到晉秦結盟的,若是如此,對於齊國就是災難,而且離魂尊主做事,不會管你對手的身份如何,在他的眼中只有死人才不會作亂。

此時王禪雖然不想動武,卻未曾想晉國使臣裡有季子相隨,而季子卻也是爭強好名之人,或要調解此事,卻又不得不動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