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諸天神庭證道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初戰大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六章 初戰大勝

經過十年的發展,九黎城掌控的區域已經變成的一片人道樂土,方圓百萬裡內聚集著十萬萬丁口,擁有百萬精銳大軍,千萬預備役屯田軍,實力之強遠超大商各路諸侯。

更恐怖的是九黎城商通天下,建成了遍佈大商境內的信息網絡,不斷的收集著大商王朝的各種資訊。大商人皇帝乙準備征伐九黎的訊息直接被朝歌密探截獲,火速傳遞到諸葛亮手中。

大商皇朝底蘊何等強大,哪怕是展露在明面上的實力,都足以橫掃九黎。因此,諸葛亮絲毫不敢怠慢,立即此訊息通知敖臻,並與敖臻商議應對大商征伐事宜。

“既然大商想要征伐九黎,那吾等應戰便是!”

敖臻重修血脈武道,已經凝練屬於自身的真血,血脈返祖,達到武道神魔之境。憑藉著他雄厚的底蘊,堪比混元的境界,哪怕剛剛突破神魔境,依然堪稱神魔境無敵。

還有諸葛亮也同樣達到神魔境,一身戰力雖然無法和敖臻媲美,但是也遠非普通神魔可比。要知道,神魔境的強者,即便是在大商皇朝都是堪稱底蘊的存在,幾乎很少露面。

更不用說敖臻還有莫大的殺手鐧,一萬神晶道兵!別看只有區區一萬道兵,可每一位道兵的實力都在法相境以上,其中更有三千天人境,組合成戰陣之後,鎮壓普通神魔境如探囊取物一般。

這十年來,這支道兵縱橫十萬大山,所過之處掀起陣陣腥風血雨,死在他們手中的兇獸、妖族可謂是數不勝數,那可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赫赫兇名。

在這不斷的殺戮當中,不僅神晶道兵的實力迅速提升,更是繳獲了海量的天材地寶和各種礦物資源。正是憑藉著這些資源,九黎城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積攢出如此渾厚的底蘊。

再則大商皇朝的氣數太過強大,那一直國運玄鳥不僅威壓天地萬族,更是連聖人教派也被壓制。若非大商皇朝與截教氣數相連,這大商皇朝早就在聖人的算計下分崩離析。

闡教十二金仙,哪一個不是先天神魔,天資橫溢,又有混元聖人傳道,可依然被大羅瓶頸攔住億萬載歲月。可截教卻憑藉大商氣數,先後有十餘位弟子證道大羅,這是何等恐怖!

原本截教就因為通天教主有教無類,門人弟子冠絕諸教。等到多寶等截教弟子證道大羅之後,截教的聲勢更加強大,成為無數妖魔散修嚮往的聖地,一時間那是萬仙來朝,徹底壓制住其他聖人大教。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自然引起了其他聖人大教的不滿,為不久後的封神大戰埋下了伏筆,這也是後來大商皇朝和截教覆滅的根本原因,真可謂是成也大商,敗也大商!

憑藉著對封神大勢的瞭解,還有敖臻的手段、機緣,讓他可以跳出藩籬,從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而帝乙,亦或是帝乙,即便在雄才偉略,卻也難逃身死國滅的下場!

敖臻可是知道封神之戰在所難免,到時候混元聖人都會下場,蒼茫大地都會因此而四分五裂。在這種大勢之下,哪怕人族三皇這樣的證道強者,也無法阻擋滔滔大勢,更何況是帝乙、帝辛父子?

正是因此,敖臻可謂是底氣十足,絲毫不擔心大商皇朝的征伐,甚至隱隱還有些期待。九黎城的百萬大軍組建多年,卻一直都在獵殺兇獸、小妖,並沒有與人族軍隊交戰的經驗。

大商皇朝的征伐,正好可以成為這百萬大軍的磨刀石,讓他們蛻變成真正的精銳大軍,為之後逐鹿天下打下堅實基礎。

當然,沒有聖人大教支援,想要取代大商,建立人族皇朝困難重重。這對敖臻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讓他感覺到熱血不斷沸騰,渾身散發出濃濃的戰意。

“九黎城已經過了最初的積累階段,再想要快速發展,必須要有強大的外力介入才行,而大商皇朝正是這股外力!”

諸葛亮輕搖羽扇,眼光閃過一道精光。對於大商皇朝的征伐,他同樣沒有任何擔心,反而想要藉助大商皇朝之力整合九黎城的所有力量,讓九黎城再次進行飛躍式發展。

敖臻兩人做出決定之後,九黎城控制的百萬裡區域便進入戰備狀態。一支支精銳透過傳送門前往最前方的城鎮之中,準備正面應對大商皇朝的征伐。

破壞容易建設難,敖臻自然不會輕易讓大商皇朝的軍隊進入九黎掌控區域。不然,戰爭即便勝利,損失也會十分慘重,這不符合敖臻的利益。

然而,敖臻沒想到的是,大商皇朝的軍隊還沒有到來,南方兩百鎮諸侯竟然在南伯侯鄂崇禹的統御下,先行朝著九黎城襲來。

這些南方諸侯早就對九黎城的財富垂涎欲滴,得到大商皇朝南征的訊息後,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蠢蠢欲動。兩百鎮諸侯,匯聚千萬大軍,如潮水般朝著九黎城掌控區域滾滾而來。

敖臻自然不會示弱,直接命令諸葛亮統御百萬大軍迎敵。如果僅僅從軍力對比來看,九黎城一方處於絕對的劣勢,十倍的差距足以讓任何人絕望。

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九黎城的百萬大軍全部是通靈境以上的實力,什長、隊率、都伯、軍侯等低階軍官都是神通境,司馬、校尉、小將等中級軍官都是法相境,統御萬人的將軍都是天人境,是當之無愧的精銳之師。

而諸侯聯軍則不同,普通士卒都在煉體境左右,通靈境就能夠當上中低級軍官,神通境便能統御千人,法相境便是統御萬人的大將,僅有諸侯是天人境的強者。

這樣懸殊的實力對比之下,諸侯聯軍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哪怕擁有千萬大軍,可在諸葛亮眼中卻不過是一盤肥肉,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而九黎大軍真正的殺手鐧則是一套以《九黎玄功》為基礎的戰陣之法。這戰陣之法能夠將所有修行《九黎玄功》的戰士連成一個整體,彼此氣息互通,發揮出恐怖無比的戰力。

更恐怖的則是這戰陣能夠透過殺戮不斷變強,不僅能夠將敵人的生命精氣轉化為修煉資源,更能將戰死之人的所有一切融入倖存者體內,以此淬鍊倖存者的血脈、肉身,增強其武道修為。

這戰陣玄妙無比,除非能夠以絕對的實力一舉覆滅大陣,否則便會被越來越強大的戰陣給輾壓,為這支大軍的蛻變貢獻一份力量。有這樣的戰陣存在,千萬大軍又有何懼!

面對諸侯聯軍這些烏合之眾,諸葛亮也懶得廢話,羽扇輕揮,百萬大軍如滾滾洪流朝著諸侯聯軍席捲而去,恐怖的殺聲震天動地,一絲絲紅色的血霧自這些大軍體內瀰漫而出,最終勾連成一片血雲。

百萬大軍的氣勢、氣機隱隱相連,共同組成了一股浩浩蕩蕩的大勢。在這股氣勢的衝擊下,即便是神魔境強者也要暫避鋒芒,更不用說諸侯聯軍這樣的烏合之眾,千萬大軍不是被嚇死,就是四散而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戰還沒開始,便已經結束。緊接著,這百萬大軍迅速分為一百支萬人軍團,在一位天人將領的統帥下,分別朝著諸侯聯軍的殘軍銜尾追殺而去。

那些諸侯軍隊早就被嚇破膽,一個個丟盔卸甲,朝著四面八方逃逸而去。可他們修為低下,逃跑的速度又豈能與九黎大軍相比,一路上死傷慘重,血流成河,染紅了數百裡山河。

還有部分諸侯發現身後追殺的軍隊不多,以為可以憑藉自身天人境的修為和身邊的精銳進行反殺,結果只是一個照面便被斬殺。這般恐怖的場景,駭的數十位諸侯直接扔下軍隊,獨自逃走。

追殺持續了整整一天時間,諸侯聯軍戰死者數以百萬計,被俘者三百多萬,僅有不到百萬人僥倖逃脫。而九黎大軍的傷亡不過千人,大多還是被天人戰鬥餘波所殺,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

殺死那些諸侯聯軍之後,大量的血霧不斷融入大軍周邊的血雲中,經過血雲淬鍊之後,源源不斷的灌注在九黎百萬大軍體內,一股股氣勢沖天而已,大約有數十萬戰士因此突破到神通境。

這一戰,直接打破了南方兩百鎮諸侯積攢的底蘊,自此之後,南方諸侯無不聞九黎之名而色變。

只有敖臻所在的稷城,悄無聲息的吸納了那些散落在荒野的潰軍,極大程度上增強了稷城的實力底蘊。在這一戰中,稷城齊州侯府可謂是受益匪淺。

等到大戰的結果傳出去後,頓時在整個大商疆域颳起一股巨大的風波。據說帝乙震怒不已,欲要御駕親征,最後被太師聞仲勸服,而東、西、北方六百鎮同意震驚的目瞪口呆。

在他們看來,九黎城不過是蠻夷而已,九黎城生活的那些人只不過是罪民,隨手便能拍死。那曾想,當初被軒轅黃帝驅逐的九黎一族,天生的罪民,竟然如此厲害!

而漫天的劫煞之氣自然而然的匯聚在一起,時空長河之上積累的無量因果之力更是直接爆發,滾滾的劫煞之氣直接籠罩著時空長河下流,三界天機頓時變得無比紊亂,天機數術基本失效。

“咦,這是大劫之氣?”時空長河之上,紫霄宮中,鴻鈞睜開眼眸,三千大道在眼中不斷流傳,散發著恐怖的道韻,詫異的開口說道。

根據鴻鈞的推算,封神大劫應當還有數百年時間才能到來,可如今劫煞之氣瀰漫時空長河,分明是大劫即將爆發的徵兆。他不由懷疑是否還有什麼不在他的謀算之中?

鴻鈞心念一動,紫霄宮頓時大放光芒,原本朝著時空長河下流瀰漫的劫煞之氣瞬間被壓制住,沒有泛起絲毫波瀾。不過,可量劫乃是天地自我調節、完善的手段,就算是鴻鈞也無法消弭量劫。

當然,不能消弭量劫,不代表不能壓制量劫爆發的時間。就比如鴻鈞,就憑藉強大的修為,壓制了量劫的爆發,拖延了封神量劫爆發的時間。可對量劫壓制的越狠,最終量劫爆發出來力量也越發強大。

道祖鴻鈞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可為了他掌控天道的計劃能夠順利完成,他毫不猶豫的壓制了量劫的爆發。至於之後量劫爆發是否會造成更加慘烈的後果,鴻鈞並不在意,始終不過是螻蟻而已。

就在此時,天庭瑤池正在召開第一屆蟠桃大會,昊天和瑤池希望藉助蟠桃大會拉攏三教弟子。但聖人弟子何等高傲,絲毫沒有給昊天這位天帝的面子,反而言語頗為不敬,讓昊天有些下不來臺。

昊天一怒之下,跑到紫霄宮尋找鴻鈞主持公道。於是,鴻鈞順手推舟的拿出封神榜,打神鞭,並用意念通知六聖前來商議封神之事,要以三教弟子填充神位,維持天庭運轉。

元始天尊實行的是精英教育,闡教拿的出手的門人弟子僅僅十四五位。為了闡教傳承,元始天尊自然不願意讓麾下弟子上榜,在他看來,截教門人大多數溼生卵化之輩,良莠不齊,不如上榜享神道富貴?

可通天教主一聽,那是相當不爽,截教門人雖然數以萬計,但在通天看來卻沒有一個多餘的。而且聖人最看重的便是麵皮,如何肯讓弟子入封神榜,供天庭驅策,這不是打臉嘛!

太上老君乃是三清之首,實力浩瀚無邊,深不可測,智慧念頭更加是難以預計,聽著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爭論,便明白此次共籤封神榜不會得到結果,當即閉目養神起來。

女媧娘娘沒有立教,麾下沒有弟子門人,於是便靜靜的坐在一旁吃瓜。而接引和準提認為封神乃是東方之事,與西方無關,盤坐在蒲團之上一言不發,心中卻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接引兩人一直想要到東方傳教,收取東方英才振興西方教。然而,面對三清的強勢,只得暫時壓制心中的想法。此時,看著三清發生爭執,心中有無數算計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