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香江當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七章 港燈爭奪戰(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七十七章 港燈爭奪戰(一)

星期二。

早上,秦嵐帶著助手來到港燈集團,連同公司大班李維斯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十點,各家報社都派了記者過來,發佈會正式開始。

在發佈會上,秦嵐表示她得到了自家老闆林佰誠的授權,將以每股6.5港幣的價格從股市收購8000萬股的港燈集團股票。

“秦女士,港燈集團昨日的收盤價不過5.78港幣,林先生為何以每股6.5港幣的價格收購港燈集團的股票?”

“秦女士,林先生突然大量收購港燈集團的股票,是不是因為公司有外界所不知道的利好沒有公佈?”

“……”

聽了秦嵐的話後,一眾記者們頓時騷動起來,紛紛發問。

“各位記者,還請有序的進行提問。”

秦嵐對著麥克風出聲,制止了記者們的騷動,她出聲解釋道:“港燈集團目前並沒有還沒公佈的利好或者利空,公司運營正常,林總之所以突然間大量收購公司的股票,那是因為林總當前已經持有公司5.7億股,再收購8000萬股將完成對公司的絕對控股。”

“林先生就算有意增持港燈集團的股票,也沒必要以這麼高的溢價大量收購吧?為什麼不慢慢進行收購呢?”

在秦嵐的示意下,記者們提舉手獲得提問機會。

“主要原因是林總準備讓公司到內地的蛇口去投資,建一座大型發電廠,為了彰顯林總對公司的看好,林總這才特地對公司股票進行大量的增持。”

這是林佰誠和秦嵐商量好的對外說法,主要是避免讓股民們對公司股價有太高的預期,捂著股票不賣出。

林佰誠知道,這種訊息的公佈肯定會對公司股價有不好的影響,但公司股價短期下跌對林佰誠沒有影響,反而有利於他收購港燈集團的股票,並且把英資手上的股份給套住。

港燈集團的股價要是跌的多了,英資就沒辦法將收購到手沒多久的股票賣出去了,低價賣出肯定會虧損不少,而林佰誠要的就是這樣,英資給他找麻煩,他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記者:“港燈集團準備去內地投資,不怕內地的政策變動以及香江本地的業務受到影響嗎?”

秦嵐當即道:“林總看好到內地的投資,他相信這份投資會為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

“要是港燈集團在內地的投資受到影響,或是本地的業務受到影響,導致公司的股價下跌,那怎麼辦?”

“真要是發生這種事,要是林總能收購到8000萬股公司股票,那麼以林佰誠接近一半的持股,損失最大的人將是林總。”

“內地經濟條件差,港燈在內地的投資預計要多少年才能回本?”

“公司看重的是長期利益,短期利益不在公司的考慮範圍之內。”

“……”

“……”

記者和秦嵐一問一答,秦嵐很好的應對了記者們的刁難質疑。

新聞發佈會結束後,秦嵐在港燈集團的會議室召開了會議,公司所有高管都要參加。除此之外,林淑芳也來了,只不過會議由秦嵐主導就是了。

這一次,秦嵐代表了林佰誠,因此她坐在主位上,林淑芳和李維斯兩人分別坐在兩邊。

作為香江少有的大集團公司,港燈集團中有資格列席會議的管理層一共有十幾個,不過這十幾個管理層中,包括李維斯在內,卻只有六個董事名額。

港燈集團一共有十一個董事名額,其中四個董事名額屬於除了林佰誠之外的四個大股東,如今這四個董事名額不出意外應該是落在了英資的手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除了林佰誠之外的六個董事名額,分別是大班李維斯,財務經理孫凱,人事經理趙菲菲,生產部經理闕桂,營銷部經理格蘭特,以及技術部的弗雷德總工。

其中財務經理孫凱和人事經理趙菲菲是林佰誠收購港燈集團後安排的人,雖然他們不是沒有背叛的可能,但可能性很小,他們的去留決定權在林佰誠的手上,除非面對天大的誘惑,否則他們基本不可能突然背刺林佰誠。

生產部經理闕桂,原本是生產部的副經理,原經理是個英國人,被林佰誠後來找藉口換掉了,換了闕桂上位,因此闕桂也可以說是林佰誠的人。

營銷部經理格蘭特,這是個英國人,問題是身上沒有大毛病,不像原生產部經理那麼貪,再加上考慮到連換掉兩個英國籍高管會對公司的管理有影響,因此林佰誠沒有動格蘭特,而格蘭特也很識趣的向林佰誠靠攏。

至於技術部總工弗雷德,他卻是個德國人,管理公司的技術部,只要是和技術部無關的公司事務,他一向是隨大流的,基本上沒有存在感。

“今天我得到林總的授權召開這個會議,是有事要向你們公佈,同時也有話要叮囑你們。”

秦嵐環視著在坐的高管們,所有人都是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沒有人敢怠慢。

“就在昨天,李維斯大班向林總彙報,有英資收購了公司不少的股份,想要和林總爭奪公司的控制權,而他們想要拉攏李維斯大班,不過被大班拒絕了。”

李維斯適時出聲:“公司在林總的管理下發展的很不錯,林總也沒有虧待我們,我認為我們應該堅定的支援林總。”

“我知道,英資肯定還會接觸你們,特別是有董事席位的幾位,透過拉攏你們來達成目的。但你們必須知道,林總對公司的持股才是最高的,最後獲勝的只可能是林總,因此你們可千萬不要被誘惑了,做出讓自己將來後悔的事情。”

頓了頓,秦嵐繼續道:“也許你們中有人會被英資誘惑選擇投靠英資,但你們這麼做之前,可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屁股底下是不是乾淨的。有些事,林總以前只是不追究而已,但並不代表林總不知道,以林總的能量,想要給叛徒應有的懲罰不是難事。”

恩威並施,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敬畏,秦嵐後面那帶著威脅的話,就是為了讓那幾位有董事名額的高管不敢輕易背叛。

而聽了秦嵐的話,在座高管一個個自然是大表忠心,表示會繼續忠誠於董事長林佰誠。

恩威並施中的恩,當然不可能是口頭上的幾句空話。

因此,秦嵐在高管們表態之後,對著所有人道:“林總將在下個月對公司施行股權激勵計劃,我想這個計劃大家可能不陌生,和記黃埔目前就在施行這個計劃,韋理大班等管理層都受益不淺。級別高的高管,每年獲得的股權激勵就相當於幾百萬港幣;就算級別低一點的,那每年也有幾十萬港幣。”

“以公司的市值跟和記黃埔進行對比,在座高管每年獲得的股權激勵至少能有和記黃埔同級別的20%-25%,要是能將公司發展壯大的話,那麼獲得的股權將更加值錢。”

“我想大家應該都清楚,這是林總對高管以及優秀人才的獎勵,一旦公司換了控制人,那麼新的控制方還會不會施行股權激勵計劃,有沒有林總那麼大方,那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好了。”

股權激勵計劃,這是林佰誠原本就要施行的,只不過沒準備下個月那麼快施行而已,如今為了穩住管理層,以及讓英資拉攏人付出更大的代價,林佰誠只好丟擲了這個誘餌。

股權激勵對高管們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真誠的笑容來,而且他們也很清楚,目前香江這邊確實只有林佰誠有在施行股權激勵計劃,其它公司對高管的獎勵可沒有這麼豐厚。

當然,一個股權激勵計劃肯定不至於讓所有高管都對林佰誠死心塌地,英資要是願意付出代價的話,只要誘惑力夠大,照樣會有人倒向英資,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都是趨利的,誰給的好處多,那就跟誰混。

只不過,林佰誠的股權激勵計劃公佈之後,英資想要讓擁有董事名額的高管們背叛林佰誠,那麼要付出的代價自然就要更大了,而這正是林佰誠的目的。

該說的都說了之後,秦嵐讓高管們在當前這種狀況下做好各自的工作,不要影響到公司的運轉,然後就宣佈散會了。

外界。

自港燈集團的新聞發佈會結束後,百勝證券就安排人在股市以每股6.5港幣的價格收購港燈集團的股票,第一波的2億港幣資金已經到了相應的賬戶上。

交易所中的股民們,此時還不知道英資收購了大量港燈集團的股票,只是知道昨天有大資金收購港燈集團的股票,今天早上同樣有大資金在收購,如今林佰誠更是以6.5港幣的高價大量收購。

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有的股民選擇落袋為安,但有的股民卻選擇持股觀望,想要等等看,看後面股價還能不能漲得更高。

與此同時,英資那邊也很快就得到了訊息。

面對這種情況,施雅迪·施懷雅他們幾個只能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應對。

“沒想到林佰誠不止持有5.1億股,暗中又收購了6000萬股,如今距離絕對控股只差8000萬股左右了。”

林佰誠對港燈集團的持股比例是施雅迪·施懷雅他們幾個有些意外的,這麼高的持股比例,他們要想超過可就不容易了。在林佰誠也收購股票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說基本不可能。

“這傢伙還真是有錢,都持股將近39%了,竟然還花3億港幣左右的資金增持股票,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錢多的沒地方花了。”

在香江,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是不能超過50%這條線的,因此將近39%的持股比例已經是非常高了,超過10%的股份就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的都很正常,通常有20%股份就能比較穩定的控股公司了。

所以,在對一家公司持股高達將近39%的情況下,大股東們會做的通常不是增持股份,而是找時機減持手上的股份,把股份換成現金。

拿到手的現金,不管是拿去享受還是發展其它企業都可以。在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是太多的話,那麼就算這家公司出了問題,對自身的資產影響也不至於太大,還有翻本的機會。

資產最佳化,分攤風險,就是這些意思了。

施雅迪·施懷雅道:“他還真有可能是錢多了沒地方花,想想他現在名下的企業規模吧。”

亨利·凱撒克見狀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我們還是商量一下怎麼應對吧。”

約翰·馬豋實事求是的道:“他的持股比例太高了,我們基本上不可能在股份上超過他。”

“我們總不能就這樣看著他收購滿8000萬股,在持股比例上接近50%吧?”

米高·嘉道理不由皺眉,如果不能對林佰誠造成威脅,不能影響到港燈集團的發展和運轉,那麼這次的行動對他來說就沒有意義了。

“當然不能就這樣看著。”

施雅迪·施懷雅沉聲道:“既然他以6.5港幣的價格收購,那麼我們就以更高的股價進行收購,把港燈集團的股價炒起來。一來可以拉高林佰誠的收購成本,二來也能為我們準備一條退路。”

亨利·凱撒克若有所思:“你是想著事不可為的話,把我們手上的股票高價賣出去是不是?”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

施雅迪·施懷雅點頭:“我們手上的股份本來就是溢價收購的,要是在港燈集團無法給林佰誠添太多麻煩的話,那我們就要安全退出港燈集團,畢竟我們收購的資金是貸款的,而且一家我們無法掌控的公司,持有太多股份沒有多大意義。”

“找條退路也好,真要對付林佰誠,只要有心,那麼機會多的是,以後可以慢慢找,安全最重要。”

約翰·馬豋對此表示贊同,這種合作對付林佰誠的事情,要是沒有成功的話,那麼絕對不能造成太大虧損,否則下次要想再聯合起來對付林佰誠,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畢竟誰都不想虧錢,免不了會有顧慮。

亨利·凱撒克和米高·嘉道理兩人對此倒也不反對,作為商人的他們,同樣不想虧錢,能有一條安全的退路,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第五百七十七章 港燈爭奪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