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香江當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章 微軟和世微的近況(二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章 微軟和世微的近況(二合一)

第二天早上,林佰誠去了微軟公司。

其實世微軟體公司和微軟公司共用一棟大廈辦公,大廈的產權方是林佰誠,林佰誠以1美元的價格將大廈租給微軟和世微軟體這兩家公司使用。

現如今的矽谷,土地房產等價格非常便宜,因此林佰誠的很多抵稅的消費被他用在了這裡,購買別墅、大廈等地產。

林佰誠不做地產開發,因此購買的都是已經開發好的地產,而不是土地本身。

反正是抵稅的消費,不使用等於直接送給IRS,所以可以抵稅的消費是肯定要使用的,在矽谷購買地產的話,不僅能滿足個人和企業的需求,還能長期放著等它上漲,算是變相的投資了。

同樣的消費,地產比汽車以及其它使用品要好一些,像是汽車這類產品,除了少數一些值得收藏的車型等到幾十年後還能賣出高價,絕大多數汽車都是在使用一些年後只能當做二手車賣掉,別說增值了,保值都不行。

當然,抵稅的消費是有硬性規定的,有一些是必須購買汽車等消費品才能抵稅,所以不能全部都拿去投資地產。

具體怎麼安排,林佰誠有專業的團隊為他服務,所以不用他操心。

林佰誠先去了微軟公司。

現如今微軟公司已經是林佰誠的全資子公司了,只不過創始人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離開了微軟公司,而且還帶走了作業系統技術,儘管專利兩家公司共用,但微軟已經和林佰誠重生前幾十年後的微軟完全不一樣了。

可以很肯定的說,現如今林佰誠手上的微軟公司是絕對發展不到世界巨頭的地步,就算微軟公司有作業系統的專利、就算林佰誠知道大勢也沒用。

微軟公司變成林佰誠的獨資公司,多出比爾·蓋茨等人建立的藍色軟體公司這麼一個競爭對手,它先天性上已經失去成為壟斷性的世界巨頭的可能性。

不過,微軟雖然失去成為世界巨頭的可能性,可既然這個公司變成了林佰誠的全資子公司,林佰誠就不可能丟在一邊不管,讓公司發展起來總不是壞事。

當前微軟的業務除了原有的BASIC解譯器之外,作業系統被分割出去和新世紀軟體公司合資成立了世微軟體這家公司,公司當前的業務便是開發計算機工具。

這裡的計算機工具當然不是指硬體上的,而是指軟件工具,開發這些工具的用途便是方便大家使用計算機,以及為計算機增添更多功能,公司研發出來後進行銷售。

這一類的軟件工具其實不少,例如時鐘、計算器、日曆、文本文檔等等。

這樣的計算機工具在幾十年後,那是每臺電腦都必備的,可在早期當然就不一樣了,可不是什麼功能都有,在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之前,很多小公司都是靠研發這類小工具生存的。

這類的小工具當然不是很賺錢,可每年十幾甚至幾十萬美元的利潤,已經足夠大部分小公司生存下去了。

畢竟這個時候才剛剛進入八十年代,員工薪水等各項支出還沒以後那麼恐怖。

微軟當前也在開發這些小工具,在收購微軟之後,林佰誠提供了大概思路,然後就讓微軟公司自行研發搞定了。畢竟這對他來說是小事,他不可能將太多精力放在這裡。

微軟公司的員工總共加起來也才二十來人,公司就那麼幾個部門,更沒有別的生產基地,進入公司後幾乎可以說是一目瞭然,因此林佰誠過來這裡後也沒什麼好逛的,和公司員工說了幾句話,給他們鼓鼓勁,就同公司經理去了經理辦公室。

不管是微軟還是世微軟體,如今這兩家公司的規模都很小,林佰誠並沒有在這兩家公司設立辦公室,更沒有留下一個秘書。

只有等哪天微軟或者世微軟體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估值怎麼也要達到幾千萬美元,林佰誠才會在相關公司設立辦公室,留下一個秘書專門協助他處理該公司的事務。

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得到林佰誠的看重,要麼這家公司估值夠高,要麼這家公司的員工數量多影響力大,否則很難進入林佰誠的法眼。

微軟公司現在的經理叫卡特·佩羅,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人,更是個黑白混血。

所謂的黑白混血,指的是黑人和白人的後代,膚色沒有黑人那麼黑,是一種淺黑色,而且沒有黑人那種厚嘴唇,他是薄嘴唇、高鼻梁,頭髮也沒有卷的很厲害。

這個年代的黑人還沒有大行其道,還沒有成為美國的政治正確,因此別說上流社會了,就連精英階層的黑人都不多。

當然,不多歸不多,卻並不代表沒有。

卡特·佩羅雖然不是常青藤聯盟這種高校畢業,卻也是大學畢業,而且學的是商業管理,能夠找到一份不算差的工作。

在比爾·蓋茨等人離開微軟之前,卡特·佩羅當時是微軟人事部門的一個副主管,後來比爾·蓋茨等人離開微軟,並且帶走了一些人,當時卡特·佩羅留了下來,而且在林佰誠的人接手前穩住了剩下的員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鑑於此,林佰誠得知後給了卡特·佩羅一個機會,讓他暫時擔任微軟的經理。本來有過渡的意思,就是讓他先管理一陣子,等找到合適人選後,再將他換掉,畢竟他之前只是人事部門的一個副主管。

不過,林佰誠後來從秘書處的彙報中得知卡特·佩羅做的不錯,微軟在他的管理下沒有出狀況,而且軟件工具的研發也出了成果,所以林佰誠索性就讓卡特·佩羅繼續擔任微軟的經理。

卡特·佩羅既然有能力,林佰誠自然要給對方一個機會,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萬一卡特·佩羅是那種能力超強的人才呢?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有,而且林佰誠只是給卡特·佩羅應有的獎勵而已。

“佩羅經理,公司目前的情況我看過秘書處給的報告了,你做的很不錯,我希望你繼續保持,不要讓我失望。”

林佰誠看著卡特·佩羅說道,其實卡特·佩羅也有先天性的優勢,那就是他的膚色,只要卡特·佩羅的能力足夠,林佰誠肯定會提拔他的。

在美國這邊,種族歧視是一個絕對要小心的情況,林佰誠名下企業的管理層中,最好能有黑人存在,免得將來被有心人攻擊。

“董事長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卡特·佩羅知道,他的位子很不穩,倒不是大老闆林佰誠對他有看法,覺得他能力不足等等,而是底下人覬覦著他的位子。別看他們表面上很恭敬,工作上也很配合,但他知道,但凡有一點機會,他們都會把他踹下去。

甚至就算沒有機會,有些人也會創造機會。

因此,卡特·佩羅必須得讓大老闆對他非常滿意才行,如此他才有精力預防底下的人。

別看微軟公司不大,公司就二十多人,一年也就三四百萬美元的營收,利潤更是只有不到百萬美元,算不上一家大公司,但也不算是小公司了,其經理職位還是有不小分量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成為一家公司級別最高的經理已經很不錯了,不說走上人生巔峰,收入絕對能算得上是中產階級。

再者說了,大老闆名下企業眾多,小公司的經理更是一個向上升遷的起點,是一個機會。

“希望如此!”

林佰誠點點頭不再多言,而是道:“關於公司的發展,除了那些工具的研發,今後軟體上的研發,可以向圖形、聲音這類方向靠攏。我給你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如一張彩色照片,我希望可以透過軟體在計算機上畫出一模一樣的彩色圖片。”

“我這只是舉例,具體怎麼研發看研發部的工程師怎麼說,我期待公司能夠拿出成果來。”

“只要公司做得好,我對公司的支援力度就會更大,到時你們員工的收入自然也就會更高了。”

林佰誠知道未來計算機的發展方向,但他本人沒有那麼多時間,他有那麼多的企業要管理,今後更是要將一部分的時間用在長生醫藥生物公司,計算機軟件這類的研發他肯定不會過問。

林佰誠是有棗沒棗打三竿,給微軟、新世紀軟體等公司一些提議,公司能夠發展起來最好,發展不起來他也沒有損失。

等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林佰誠甚至不用自己做,他只需要投資雅虎、谷歌、臉書等企業就可以了。就算他的到來改變了未來,類似的企業都投資就是了,廣撒網多撈魚,總能投中目標。

相對來說,林佰誠更願意將精力放在長生醫藥生物公司。不說研發出長生藥物,能夠研發出一些治療病患的藥物,變相延長自己的壽命,那就大賺特賺了。

再者說了,真要是能夠研發出治療重病的藥物,醫藥這塊的利潤絕對不比做網際網路低,而且醫藥可以說是一種必需的消費品,只要有效果,根本不愁銷量。

人可以不上網,但生病了不能不吃藥,除非不想讓自己活得更久,不要命了。

在微軟公司,林佰誠只呆了一個多小時,之後他去了世微軟體。

世微軟體的規模跟微軟公司差不多大,公司當前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研發出計算機作業系統,然後對計算機作業系統進行升級。

世微軟體研發出來的計算機作業系統是基於微軟公司的專利,研發成果因為被比爾·蓋茨他們拿走的關係,研發過程需要自己搞定,好在有最終的產品進行逆推,所以這事不難。

不過,就算研發了出來,那也不過是和藍色軟體當前擁有的產品一樣,因此必須對研發出來的作業系統進行更新換代。

藍色軟體的計算機作業系統有IBM的支援,IBM直接使用這款軟體,世微軟體卻是要自行推出市場,因此必須擁有比藍色軟體更好的技術,否則很難競爭得過藍色軟體的作業系統。

林佰誠過來世微軟體後,詢問了下作業系統的研發程序,得知進展很快,再有個把月就能將產品完全逆推出來,到時這款產品就和自己研發的沒有兩樣了。

等產品逆推出來後,世微軟體要做的就是將產品銷售出去,同時對產品進行升級,更新換代。

對於這邊,林佰誠倒是沒什麼好說的,呆了不到一個小時就離開了。

矽谷這邊,林佰誠目前有三家半公司,太陽電子通訊公司只能算半個,公司的收購出了狀況,等收購完成搬過來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目前,太陽電子通訊公司雖然談不上空殼子,公司正在建研發基地,但林佰誠根本就沒有過去的必要,工程進展有秘書處監督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矽谷這邊剩下還沒去的就是銀河半導體了,那邊林佰誠已經定好了下午過去。

銀河半導體那邊,林佰誠不僅要和管理層談談,還要去工廠看看,更是要和研發部的工程師們聊聊,聽聽他們的一些研發想法以及研發進展的報告等等。

所以,銀河半導體那邊用的時間肯定會更長,林佰誠不確定一個下午能不能搞定。

當天下午,林佰誠去了銀河半導體,他先是和管理層簡單的聊了幾句,然後就去了研發部,他對研發部可是非常的重視。

在林佰誠沒來銀河半導體的這段時間中,銀河半導體又招攬了不少工程師,林佰誠肯定要和他們好好聊聊,展現他這個大老闆對研發部以及他們本人的重視。

這些工程師,除了公司的本職工作,要他們研發晶片之外,他們本身都有一些想法,大老們更是將想法實現成了專案。

不管是想法還是專案,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聽起來就跟異想天開一樣,但林佰誠來自幾十年後,要是聽到能夠讓他感到耳熟的想法或者專案,他雖然不確定對方能不能研發出來,但對該想法或者專案肯定會更加重視,因為該想法或者專案是有未來的,能夠被研發出來。

雖然同樣一個專案,A能夠研發出來,BCD等不一定能研發出來,但BCD等在足夠資金的支援下,研發出一些相關專利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多積累一些專利,就算現在用不到,不等於將來用不到,專利多一些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