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帝女太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九章

彷彿是一夜之間,京城變天了。

慶王死了,太后和皇上病倒了。

朝臣們惶惶不安,一方面打聽皇上的病情,一方面小心翼翼的試探著向閣老,詢問著是否要請皇上早日立三皇子為儲君,以防被不時之需……

曝曬的烈日下,京城悶熱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曲慕歌在養心殿裡親自為雍帝打著扇子,守著何醫正給雍帝治病。

一次針灸過後,雍帝幽幽轉醒。

他的嗓子中帶著氣音,沉重的呼了幾聲,看到曲慕歌后,又想起吐血前的事。

他聲音嘶啞的問道:“你、你如何知道?”

曲慕歌知道雍帝肯定會問,早早的喚了應公公在養心殿外候命。

她將人傳喚進來,應公公便跪在御前將當年往事說了出來。

“……柯良人原先是太后身前的大宮女,因時常替太后給先太子送吃食和衣物,暗中與先太子有染。在先太子墜馬去世後,柯良人卻發現自己懷了身孕,這事在宮中是要丟掉性命的,她為了活命,便生出一計,求了太后娘娘的恩典,成了您的嬪妃。後來她順利侍寢並誕下皇長子,可喻皇后卻容不得她,柯良人只好把皇長子的身世告訴喻太后和喻皇后以求庇護,但太后為了保守這個秘密,將喻皇后和柯良人都毒殺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雍帝聽完後,閉眼靠在床上,又是半天緩不過神來。

喻皇后是太后殺的,太后卻誣陷是他為了宋長樂而殺的,逼的宋長樂不得不倉皇下嫁顧家。

曲慕歌望著日漸消瘦的雍帝,心裡也替他憋屈。

先帝、宋先生、喻皇后、左貴妃、先太子、慶王……沒有一個是他殺的,卻都要他扛。

無上至尊的人,真的就能扛得住這麼多委屈和壓力嗎?

她不忍心。

曲慕歌讓應公公退下後,在雍帝耳邊小聲說:“慶王,沒有死……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嚇的不敢回京,逃到虯穹去了……顧侯便藉著這個機會,向燕北發難,也正好逼太后黨現一現原形……您,就不要太往心裡去了。”

雍帝心裡真就松了一口氣。

他雖然不疼愛慶王,但畢竟是當做兒子養了二十年,若真的死了,又怎麼會不難過?

知道了真相之後,雍帝喝藥後終於能夠安穩的睡了。

可此時此刻的前朝,已是波譎雲詭。

慶王的“死訊”讓白家也頗受打擊,白靈婷哭昏在慶王府,被陶氏接回白家照料。

白老夫人原以為長房受此重創,必然沒有精力再管三房的非法放利的案子,誰知道白淵回不僅催促著刑部的人辦案,還鼓動著族老們一起,要捨棄了白家在燕北的產業。

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不要了,白老夫人無論如何都不肯,但族老們都覺得燕北將要出大事,不可為了貪戀錢財而讓整個家族陷入絕境。

白老夫人便想出分家的主意,讓三房帶著燕北的產業分出去。

這個主意,白淵回並不反對,但他提出要求,要白老夫人跟著三房一起回酉陽老家去經營產業,就不要在京城招惹是非了。

刑部的案子將要查到白以誠頭上了,他本就想回老家躲一躲,這主意正合他意,他便替白老夫人做主,跟三房趁夜色回酉陽去了。

另一邊,向家也是連番召集家族會,密談立儲之事。

慶王意外身“死”,二皇子被圈禁,四皇子沒了母親,被教養嬤嬤養在宗人府,唯有養在小向嬪身邊的三皇子,雖然他生母大向嬪被廢,但比較而言,還是他最有資格繼承皇位。

向家部分人躍躍欲試,但小向嬪卻將三皇子守的緊緊的,不許三皇子跟任何外臣接觸,並給向家寫了個字條。

“唯聖意耳。”

她只聽皇上的意思。

向閣老愁眉緊鎖,額頭上的紋路都疊了幾層。

他跟向家幾位肱骨說:“向嬪娘娘雖然膽小謹慎,但考慮的也有道理。若如我們所想,只有三皇子有資格,那我們又急什麼?該是我們的,自然就是我們的,若是著急了,前有大皇子、二皇子為鑑,我們難道還要重蹈覆轍?我現在怕只怕,皇上沒打算在皇子裡面選儲君!”

另一人說道:“莫非真的是要牡雞司晨?”

向閣老點頭:“賜公主府的聖旨已經擬下了,太玄公主尚未出閣就要自立門戶,你們以為皇上是什麼意思?”

大家議論紛紛,都說絕對不行。

向閣老說:“為今之計,只有支援立憲改制,三皇子才有更大的勝算……”

立憲改制後會改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對身處皇位之人的能力並無過多要求,只要能夠得到朝臣和宗室的支援,有出色的內閣大臣即可。

這很適合三皇子,即能彌補他能力不足的問題,他又有向家和宗室的支援。

向家經多次商議,終於決斷不參與立儲之爭,而是跟士林人士一起,力推立憲改制。

而喻太后自從徹底跟雍帝撕破臉,她便有些肆無忌憚。

她掌握皇家宗室多年,又暗中散播著雍帝弒親的謠言,如今四處跟人說慶王是雍帝殺的,竟有許多人相信了!

非議雍帝德不配位的言論,漸漸多了起來,宗室間幾位共太祖的王爺,走動也頻繁起來。

在五月底最後一次大朝會上,雍帝拖著病軀上朝,正式提出要改變祖制,提議立太玄皇太女,繼承社稷大統。

朝上群臣頓時跪倒一片,九成九都反對。

以向閣老為首的改制派擁護立憲改制,建立議員制。

而以御史臺喻御史為首的守舊派則將康王推到人前,說康王將封地治理的風調雨順,有治世之才,與其立皇太女,不如考慮兄傳弟,這也是有前例的。

康王是雍帝的堂弟,也是雍帝繼位之初,太后想改立新帝的熱門人選。

雍帝當年平復太後廢帝風波後,並沒有為難康王,還在魯地擇了大片封地給他。

雍帝倒沒有當朝斥責,而是面無表情的說:“康王是否願意擔當大任,朕需要與他商議,傳旨,宣康王進京議政。”

一道聖旨宣下,喻大人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康王收到聖旨,他到底是來還是不來呢,這是送命題!

除了改制派、守舊派,難得的是葛錚站出來,率領朝堂上的新起之秀們支援雍帝敕封皇太女,稱為革新派。

朝中勢力割裂為三派,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