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盛世文娛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章 無法拒絕的創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章 無法拒絕的創意

秦川選的這首歌,就是《清平調》。

是秦川前世一代歌后鄧麗君的遺作,一直沒有發表過。

後面又被鄧麗君的公司,邀請天后王菲合唱復現出來,驚豔世人。

這首歌的詞,是大唐詩仙李太白所做的三首七言名絕句——《清平調》。

相傳,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

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不可用舊日樂詞。

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

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這三首詩,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互動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

後人有云,第一首賦妃子之色,二首賦名花之麗,三首合名花、妃子夾寫之,情境已盡於此,使人再續不得。

又說論到詩喻美人,太白詞有“雲想衣裳花想容”,已成絕唱。

這三首詩,被一代天后鄧麗君邀請著名作曲家譜曲。

可惜歌曲只錄了一半,鄧麗君就因哮喘發作,香消玉殞。

《清平調》這首歌,就此成為絕唱。

恰逢鄧麗君20週年紀念日,由天后王菲親自進錄音室,重新錄製隔空對唱單曲版本。

在當天下午5點零8分全球發行外,MV也於同日做全球影音網站與電臺同步首播。

這首經典,才得以重見天日。

選擇這首歌,正是由於春晚的節目中,有一段是歌頌大唐盛世的歌舞劇節目。

這個系列歌舞劇節目,由3個單獨的節目組成。

節目串聯在一起,描繪了由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萬國來朝的盛唐氣象。

秦川分析後發現,這個節目才是馮柯導演的真正傾力之作。

不僅是整臺晚會的精華,也是馮柯導演最在意的環節。

拿出這首《清平調》,可以毫無違和的加入到這個系列節目當中去。

而且,同為導演出身,秦川有一個讓馮柯無法拒絕的創意。

秦川讓唐若筠先拿譜子回去熟悉,自己先去把伴奏製作出來。

這首歌,當然不可能像奇點樂隊那樣,完全現場演奏錄製。

都是一個一個樂器錄好,最後混合在一起。

唐若筠拿著譜子,也就熟悉了一天,第二天就找到秦川說可以開錄了。

秦川忙帶著她,到浪潮唱片這邊的錄音棚,開始試唱。

伴奏還沒製作好,秦川只能用鋼琴給她伴奏。

為此,他把水怪李明遠都喊來幫忙。

畢竟,鋼琴是他的強項。

唐若筠,就屬於天生會唱歌的那種人。

她對於音樂理解,也是有著頂尖的悟性。

秦川只是依照前世兩位天后的版本,稍微提示了一些轉音技巧和停頓氣口。

她唱出的效果,比印象中的兩位原唱,還要好幾分。

更不僅嗓音如天籟,比兩位天后的版本,更有一絲盛唐風華的古風韻味。

秦川一邊快速把伴奏製作出來,一邊讓唐若筠錄出了一個完美的版本。

最後,伴奏和人聲混合錄製在了一起,終於做出了一個完美的Demo。

顧不上做後續的修音,反正也不發專輯,秦川就馬上聯絡馮柯導演,要求當面再溝通一次。

其實唐若筠演唱的已經非常完美了,也不怎麼需要修音。

但如果發專輯,還是需要處理到最完美狀態的。

只是秦川現在沒有這個時間,春晚節目組可不等人。

接道秦川的電話,馮柯立刻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秦川就又趕到了央視大樓,見到了馮柯導演。

“馮導,您好!感謝您這麼快就安排碰面,我還擔心完全沒有機會了呢。”秦川客套地說道。

“嗐,還不都是我不好意思嘛。

之前答應了讓小唐來演唱,結果被擠下去了。

我也想看看,秦川你到底做出了什麼作品?

讓你這麼有信心,說一定能打動導演組和評審專家組。”馮柯略帶歉意和好奇的問道。

“是這樣的,馮導。我新創作一首歌,我想請您先聽一下。”

說著,秦川拿出了《清平調》的Demo CD。

順帶著,他還帶了個行動式CD機,超薄的那種,把耳機遞給了馮柯。

馮柯見狀,就帶上耳機試聽起來。

一首《清平調》,短短幾分鐘,可是馮柯聽得如痴如醉,閉著眼睛沉浸其中。

聽完後,馮柯緩緩開啟了雙眼,頗有些回味未盡的感覺。

他讚賞地說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

這詞,是詩仙李白的《清平調》吧?”

“沒錯,馮導,歌詞,就是直接用的李白的《清平調》,在這首詞上直接譜曲而成的。”

“唉,你要是早拿出這首作品,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

可是現在,怎麼說呢?

這首歌,好是好,還是沒辦法讓大家改變主意啊。”

“馮導,我當然知道,只憑一首歌,不足以讓導演組和評審專家們改變主意。

畢竟,現在慕青青天后,要比唐若筠紅太多了。

而且我相信她的那首選送作品,也是上佳之作。”

“沒錯,她送來的作品,是不如你這首,可也沒有差太多。”

“馮導,我這次的作品,並不在於歌本身。您再品味一下歌詞看看?”

秦川有些故弄玄虛表情,讓馮柯也來了興趣。

他想著清平調的詞,這是詩仙李白的三首七言絕句。

這三首是一氣呵成,在唐玄宗的命令下,只為楊貴妃所作。

可這幾首詩,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李白,楊貴妃,唐玄宗,這不都是唐朝的人物嗎?難道......?

馮柯導演瞬間閃過一個念頭,他想到了這屆春節晚會中,一個主題系列節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系列節目,是自己為這次春晚最大的心血所在。

一旦表演出來,將是整臺春晚最亮眼的存在,也是自己的得意之作。

導演不愧是導演,一下就明白了秦川的意思。

“秦川,原來你的心思在這裡啊。

是不是盯上了《大唐盛世》的系列節目了?”

“馮導,您果然是大導演,一下就明白了我的小心思。”

“可是這個節目已經成形,而且節目本身時間已經很長,再加一首歌進去,肯定超時了。”

馮柯雖然明白了秦川的心思,但是導演都不是輕易能被人說服的。

而且這個節目本身,就是馮柯的心血。

他自認為已經完美了,也不想有人來輕易破壞節目的整體性。

任何一個導演,都不願意有人輕易插手干預自己的作品。

哪怕秦川這首歌,很符合大唐盛世的主題。

馮柯也不願意就此答應秦川,輕易地改動節目編排。

“馮導,我特別理解您的心情。

不過,您打造的這個節目,雖然驚豔,不過在我看來,還有一絲缺憾。”

“哦?口氣不小嘛?

我倒要聽聽看,您能有何高見。”

馮柯的涵養極高,雖然被秦川指出作品不完美,頗不開心。但還是耐著性子,打算聽聽看秦川的觀點。

秦川也是沒轍,不出這一招,根本就沒機會翻盤。

只能臨時得罪一下馮柯了,相信自己解釋後,他一定能轉怒為喜。

“馮導,我就簡單說說了。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您多見諒。”

“別扯虛的,快說。”馮柯不耐煩道。

“是這樣,馮導。

整體作品,都是在表現大唐盛世的氣勢恢宏。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展現了大唐強盛、萬國來朝的大國氣象。

我明白馮導是想借古詠今,展現我華夏崛起,民族復興的家國情懷之意。

不過唯一遺憾的,幾個節目組合在一起,拼湊感很強,收尾沒有點睛之筆。

整體的節目思想,沒有凝練在一處。”

“嘿,你還真不客氣啊。我一個費盡心血的節目,被你說的一無是處。”

馮柯假裝惱怒的回應道,其實他在秦川說起的時候,心裡已經有些認同了。

自己做的節目,又怎能不瞭解呢?

只是一直沒有更好的創意,去把幾個節目糅合的更加渾然天成。

怎麼讓節目,更有層次,他也一直在思考。

作為大導演,他如何能不知,一部電影,一部戲,一部舞臺劇,都需要最後那關鍵的點睛之筆。

就像是很多文藝片電影,平鋪直敘一個多小時,可是精華就在結尾的那十幾分鍾。

瞬間就能讓整部電影提高幾個境界,導演的全部思想,也許就在這最後一筆當中。

春晚的節目也一樣,馮柯一直在思考,自己作為總導演,如何做出一臺和前些年不一樣的晚會出來。

他用電影的手法,來編排這臺晚會。

而大唐盛世這個節目,就是他費盡心血研究出來,拔高整臺晚會的立意,給晚會賦予一種家國情懷。

可是一直到現在,他都感覺這個節目,缺了些什麼,卻又琢磨不透。

馮柯假裝是在惱怒秦川大言不慚,其實內心特別期待,接下來秦川會說出自己一直想要的答案。

“馮導,我絕無貶低之意。我是從戲劇的張力來分析這個節目的。

一張一合,抑揚頓挫才是好文章,你說對嗎?”

“一張一合?抑揚頓挫?

哈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沒想到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秦川啊,困惑我好幾個月的問題,沒想到被你一語點破啊。

我得好好謝謝你啊,哈哈。”

馮柯細細一琢磨,馬上反應過來,大笑地誇道。

“不敢,不敢。馮導,我也是為了節目效果更好。”

“既然你都說出了節目的最大問題所在,想必已經有解決之道了。

你可別告訴我,解決方法就是這首歌啊?”

“哈哈,解決辦法還真就在這首歌上。

敢問馮導,《清平調》是詩仙為何人所作?”

“是詩仙李白,在宮廷酒宴上,經唐玄宗的命令,為楊貴妃所作。”

“唐玄宗,楊貴妃,身處開元盛世。可盛世之後,他們又如何?”

“盛世之後?可不就遇上了安史之亂,楊貴妃於馬嵬坡下香消玉殞。”

馮柯不耐煩的回道,雖然楊貴妃如何死去,這只是歷史傳說,還有待考證。

不過一直以來,楊貴妃被唐玄宗賜死這個說法,被廣泛傳誦。

這個傳言,只不過是後人,為了警醒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不能貪圖享樂,要精於朝政的勸誡之說。

“馮導,借古詠今,以史為鑑,又如何能少的了大唐盛極而衰這段呢?

《清平調》這首歌,用來表達這個含義,再合適不過了。

我只說四個字,我相信馮導一定能明白。

這四個字就是,居安思危。”

馮柯一聽,僅僅沉思了片刻,就一拍桌子,大讚一聲:“妙啊!”

“秦川,你這真的是解我燃眉之急啊。

這個創意,真的是讓我無法拒絕啊。”

--------------------------

PS:晚上還有一章,今天還是萬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