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的漫畫家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5章 模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5章 模式

“不過,如果輕小說的質量很高,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易書文化會有專門的責編編輯和作者溝通,並對作者指導,修改為更適於出版單行本。如果銷量能夠到一定水準,雜誌社會找來專門的漫畫家,甚至會製作成動畫。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就算是在網上連載的輕小說,作者應該也能得到足額的收益。”

如果只是閱讀用的點券,很難讓創作者連續更新,而一旦加入單行本和動畫之後,作者的收益會立刻變得不一樣。

沈昕在聽了顏菲的話後,也連連頷首,從這個世界的情況來說,這種模式無疑更加合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網文出現之初,創作者為了依靠網文生存,出現了兩種盈利模式。其中一種是現在地球最常見的單章收費,另一種即是以免費吸引讀者,再出版單行本的路數。

但後一種方式有致命的缺點,因為行業不完善,作者的收益全部來自於單行本,而在沒有充足宣傳的情況下,讀者也會被限定在一個圈子裡。

簡而言之,這種情形不能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無法將小說的價值,挖掘到最大。到後來,實體書又被放在租書店,被讀者借閱,算是對這種模式的補充,但作者收入還是不多。

久而久之,作者的收益又回到網路訂閱上。

但這個世界的輕小說又不一樣,因為到這時,華夏已經有了一條由輕小說,改編漫畫,改編動畫、製作遊戲的產業鏈,只不過,又在前面又新增了一個網路連載的階段。

整個產業鏈有了盈利模式,使得這種模式有存在下去的可能。

至於說,以後有沒有可能出現單獨訂閱的網絡小說,沈昕覺得會有。最後,很有可能兩種模式並存。

沈昕只有漫畫膠囊的金手指,沒有網絡小說的金手指,所以,網絡小說這一塊,他也沒想著涉足,另一方面,就算他記得故事的梗概,但網絡小說的創作也不是靠大綱就能完成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樣的話,很多人都知道,但能寫好的人屈指可數。

更何況,他現在也沒必要這麼做。

“這麼說來,易書文化應該會很快捧出一本單行本來。”

“那就不知道了,總體而言,還是要看輕小說的質量。也不排除那種怎麼捧都不火的小說。”顏菲說道。

沈昕想了一下,還真有那種怎麼捧都不火的小說。

“不過,易書文化還有《啟創文庫》,如果真的捧出一兩個厲害的輕小說作者,估計會約稿吧?再說,由於《啟創文庫》的存在,易書文化想發售單行本,還是比較簡單的。它也有一整套捧火單行本的流程。”

沈昕眨了眨眼睛,他這時才想起來,易書文化並非只做漫畫,旗下還有一本輕小說雜誌,當初為《鋼煉》的輕小說出版過單行本,銷量還不錯。

從這方面考慮,易書文化選擇做輕小說,也不會顯得突兀。或許,這樣將app與雜誌隔開,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在輕小說大火之後,正常的順序應該是發售單行本、製作動畫,同時繪製漫畫,隨後藉助動畫的熱度,再帶動單行本和漫畫。

易書文化在掙扎一段時間之後,也算是做出了比較合理的調整,至於是否有些,那就看後續的結果了。

“沈老師,有沒有興趣試試手?”顏菲笑道。

“行啊。《dn》暫時停更,好吧?”沈昕笑道。

顏菲的笑容瞬間僵硬下來,“算我沒說。”

回到了工作室,沈昕本以為助手們都已經回去,沒想到大家都在數位屏前作畫。

“你們也不用這麼累,早點休息去吧?”沈昕勸說道。

“還有工作沒做,而且,我們回去了也沒什麼事,還不如多畫點稿子。”高航笑道。

“老師,我們年前多畫點,看能不能把過年的稿件畫出來。”柳若星笑道。

“你們還要不要命?不就是想回家嗎?”沈昕沒好氣道,這幾個人平時的工作,就已經很忙了,他也不希望他們幾個再加班。

“也不是……”柳若星連忙擺手。

“好了……過年10天假,你們該幹嘛,就幹嘛去。”

“那連載怎麼辦?”

“休刊啊,兩邊都休了。”

“boss,你真是太好了!”柳若星立刻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老師,那就不客氣了。”高航搓了搓手,他和劉蕊結婚後,還沒去過老丈人家,這次可能要過去看望一下。

劉蕊則輕拍了一下他,“注意一下形象。”

“要形象幹嘛?我跟著沈老師快十年了,他知道我是啥人。”

沈昕哭笑不得,回身對著王聞弘道:“王哥,明天你和多漫網聯絡一下,《y’s》在過年期間休刊兩週。”

王聞弘點頭。

說著,他又瞄了一眼顏菲,“顏姐,你也幫我請一週的年假。”

“行。”

回到工作室,顏菲清醒很多,郗慕晗給她找了一條被子,讓她在這兒住宿。

外面大雪已經下了起來,回去確實不太方便,顏菲也就沒有推辭。

沈昕讓助手們都回去休息,自己則泡了一杯熱茶,隨後開啟手機。

雖然在穿越之後,沈昕就決定不再寫小說,但看到網路輕小說的出現,他還是知道網絡文學是否能成長起來。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ic future》的app就已經開放了輕小說作者的註冊,也有一些人寫一些隨筆,只是很多人的連載時間都不確定,更新更是緩慢。

今天,《ic future》在舉辦了年會之後,官方推特上又再次進行了宣傳。

儘管在創作之處,還是沒有收入,但是高質量的輕小說有機會出版單行本。這個改動對一些人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成名的誘惑,甚至超過了單純的獎金。

此外,如果真的有機會一舉成名,雜誌社或許還會製作成動畫。

沈昕檢視微博的回覆,網上已經對《ic future》的年會內容,進行了討論,短短幾個小時,微博下的留言就已經有了三百多條,其中大多數都與輕小說有關。

從目前來看,似乎不少人對輕小說的創作很感興趣。